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柏康 《新中医》1997,29(12):30-31
“轻可去实”在内科杂病中的应用王柏康主题词@轻可去实淋证/中药疗法绞痛/中药疗法肾炎/中药疗法胆道疾病/中药疗法“轻可去实”原意是轻清解表,徐之才谓“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是也”。笔者运用本法治疗内科杂病,疗效满意,现举病案数则如下。1升清降浊...  相似文献   

2.
浅谈“轻可去实”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轻可去实”一词源于南北朝北齐徐之才的《药对》。徐氏所言“轻剂”,指麻黄、葛根等轻扬宣散、解表发汗一类方药。后世医家对这一治法多有心得体验,又各见所长,不断拓展了“较可去实”之内涵。如金元李东垣治脾胃病以治法轻巧、组方灵活而著名,用药每味不过数分或一、二钱而已。明代李时珍认为“轻可去实”应改为“轻可去闭”,以“闭”代“实”,现其所列表团,里闭、上闭、下闭诸证,大多是外邪犯肺、肺气吸郁的“肺实”证。温补大师张景岳,用药亦不废轻灵,其《传忠录·论治篇》云:“凡诊病者,必须先探病本,然后用药,若见有米…  相似文献   

3.
北齐徐之才提出"轻可去实",其所言"轻剂"是指麻黄、葛根等轻扬宣散,解表发汗一类方药.后世医家对这一治法多有心得体验,引申其义,不断拓展了"轻可去实"的内涵,不论是外感热病,还是内伤杂病,都可运用这一法则.著名老中医颜德馨教授尝谓轻可去实并不是常人所言的重病用轻药,避重就轻之义,也不是药味少、分量轻.而是其性轻扬、敏捷、活泼、清灵,其味宜薄,其量宜中,是以轻苦微辛流动之品,清灵平淡之药,拨动气机,以透泄实邪.  相似文献   

4.
叶桂的卫气营血之说,开拓新论,成就甚巨;其治法之首,则是“初用辛凉轻剂”,影响亦非小可。轻剂,辞源于北齐徐之才的十剂之说。其中有“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是也。”可见,轻剂是治“实”的。何为“实”?《内经》云:“邪气盛则实”,点明邪气是致“实”的关键。当然,也不能离开机体的反应状态。张子和说:“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此固当祛除之。麻黄、葛根之辈,辛散达外,“轻可去实”,乃指祛除“自外而入”之邪气。  相似文献   

5.
月辰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9):1464-1464
“轻可去实”源于徐之才《药对》 ,指麻黄、葛根清扬宣散之属 ,后世医家不断发展拓宽其内涵 ,特别是清代医家善用轻剂 ,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提出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后人多误解“轻可去实”即用轻清疏解的药物以治疗风温初起的表实证。今笔者朔本求源 ,剖析其义 ,以纠其偏。  相似文献   

6.
月辰 《中医药学刊》2003,21(9):1464-1464
“轻可去实”源于徐之才《药对》,指麻黄、葛根清扬宣散之属,后世医家不断发展拓宽其内涵,特别是清代医家善用轻剂,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提出:“在表初用辛凉轻剂”后人多误解“轻可去实”即用轻清疏解的药物以治疗风温初起的表实证。今笔者朔本求源,剖析其义,以纠其偏。  相似文献   

7.
“轻可去实”临证运用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轻可去实”源于南北朝徐之才的《药对》,指麻黄、葛根等轻扬宣散,解表发汗之品。后世医家不断拓展及发挥,如金·李东垣治脾胃病以治法轻巧,用药量少而见称。明·李时珍认为:“轻可去实”应改为“轻可治闭”,用于治表闭、里闭、上闭、下闭之证。清代温病学家善用轻...  相似文献   

8.
<正> 金陵版《本草纲目》(以下简称《纲目》)所注“十剂”文献出处有下列若干种: 《纲目》卷一308页有“十剂”标题,列举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种。在每剂之下,附有例证。每个例证开头,均注有“之才曰”。兹将十剂例证列举如下: 1.宣剂:宣可去壅,生姜、橘皮之属是也。 2.通剂:通可去滞,通草、防己之属是也。 3.补剂: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 4.泄剂:泄可去闭,葶苈、大黄之属是也。 5.轻剂: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是也。 6.重剂:重可去怯,慈石、铁粉之属是也。 7.滑剂:滑可去着,冬葵子、榆白皮之属是也。 8.涩剂:涩可去脱,牡蛎、龙骨之属是也。 9.燥剂:燥可去湿,桑白皮、赤小豆之属是也。 10.湿剂:湿可去枯,白石英、紫石英之属是也。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轻可去实”的原意,以及后世对“轻可去实”的认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拟定了“轻可去实”的内涵,并列举病案10则说明之。  相似文献   

10.
以轻清上浮的药物组成的方剂,用于治疗多种实邪引起的病证,这种剂型称为轻剂。属中药方剂中“十剂”中的一种。一、轻可去实的病位指征:轻可去实适应证的病位如何定?可从以下三个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一是从三焦辨证的角度,其病位在上焦,正如吴鞠通指出的:“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二是从脏腑辨证的角度,其病位在肺;三是从八纲辨证的角度,其病位在表。概言之,轻可去实适应证的病位是在上焦,在肺,在表,这就是临床上使用轻剂的病位指征。熊某某,男,7岁,1979年6月2日初诊:患儿反复面部浮肿四个月,初起有恶寒发热、咳嗽、气逼。经治后,仍存面浮肿,尿短  相似文献   

11.
自徐之才《药对》提出“轻可去实”一词后,历代医家不断对其蕴义加以拓展、发挥,并将这种治法积极运用于临床,各有心得。仲景经方历来受到众多医家推崇,笔者现从几个不同方面试析轻可去实治法在其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从李时珍《本草纲目》对七方的内涵阐发,大方与小方之论,举例方药组成及主治;缓方与急方之论,突出病位病势与病证;奇方、偶方与复方之论,以单方用药及数方相合加味。十剂构建及作用机理之论述,阐释宣剂可去壅,通剂可去滞,补剂可去弱,泄剂可去闭,重剂可去怯,轻剂可去实,滑剂可去着,涩剂可去脱,燥剂可去湿,湿剂可去枯。其解读对《黄帝内经》组方与论治理论的运用与发挥,以及中医组方分类的阐发理解,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赵玉成  孟凡征 《光明中医》2023,(10):1855-1858
此文旨在通过文献研究,梳理“轻可去实”学说源流,总结其学术内涵。资料显示“轻可去实”学说自北齐徐之才提出后,历代医家对其相继做出了阐释和补充,尤其经明清医家不断发展补充,形成了有丰富临床实践支撑的理论体系,对内科、妇科、儿科及针灸推拿等临床均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对临床工作提供借鉴和帮助,值得深入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4.
先师陆正斋(1881~1956),讳崇先,正斋其字也。海安县海安镇人。年甫弱冠,从虎阜(今东台市富安镇)名医王珍卿先生游,学成悬壶乡里,执业46年,擅长内、妇、儿科,尤善治小儿诸疾,邻近诸县求治者颇多。先师治学态度严谨,一生博览古今医籍,孜孜不倦。其临证处方,法古有则,时出新意,以清、轻、灵见长,屡建奇功。轻宣透达寓透于宣先师对“轻”字之义,法宗吴鞠通“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及北齐徐之才“轻可去实”之意,对上焦疾病常投轻剂而愈,避免使用重剂,因重剂反致药过病所,徒损胃  相似文献   

15.
《黄帝内经》提出“轻而扬之”,即采用宣扬发散的治法使病邪从表而解。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发挥为“轻可去实”,即采用性味轻清之药,以平为期,旨在祛邪而不耗伤正气。慢性前列腺炎的病机为湿、热、瘀、郁阻滞下焦气血,致精室失用。针对慢性前列腺炎不同阶段之病机特点,以祛湿、清热、化瘀、解郁为大法,基于“轻可去实”,辨证选用质轻平和之花类药治疗,临床获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6.
各论第一章风温风温:是感受风热病邪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肺卫见症:发病初起有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口微渴、脉浮等见症者。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是吴鞠通提出的治疗上焦心肺病变的治疗原则,采取以轻清宣透之品清宣肺卫之邪的治疗方法。辛凉平剂:银翘散为辛凉解表方剂,因银翘散中有荆芥、豆豉辛散透表之品,合于辛凉药物中其解表力较胜,故称为“辛凉平剂”。  相似文献   

17.
“轻以去实法”在慢性肾病治疗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燕 《中医药通报》2010,9(1):55-57
“轻以去实法”是北齐徐之才提出的,其本意是用轻扬宣散,解表发汗一类方药治疗表证,后世医家不断拓展其内涵。它作为临床治疗一常用法则,归纳起来多指用轻灵平淡之品,治实邪。而实邪以湿邪、风邪为代表。  相似文献   

18.
以叶天士楷杷叶煎治急性肾炎水肿实证者有良效,乃深得“轻可去实”之妙。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及慢性肾衰,若有肺气不降,三焦决渎失司见证者,也可以本方配合化裁治之获效。  相似文献   

19.
叶天士的临床用药,素有“轻灵”见长之称。轻者,轻清宣透,轻可去实;灵者,师古不泥,善于应变。这对后世学者影响颇深,足资师法。  相似文献   

20.
在临床上继正确的辨证诊断以后,选择适宜的方剂和配以恰当的剂量,对治疗效果有直接影响。轻剂,一是指方药性能轻巧,二是指用量轻微,“轻可去实”一般理解为治疗外感病或肺经病变,“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桑菊饮、银翘散等方轻清透泄已为临床所惯用,但不少中、下焦疾患也是宜于轻剂量方药治疗的,临床可进一步扩充为“轻可调中”“轻可疏下”,切中病机恰当使用,疗效很好。一、轻剂量方药的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