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考察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Ⅱ)在临床常用输液的配伍稳定性,为临床合理使用该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Ⅱ)分散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和10%脂肪乳注射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溶液6h内的维生素A、E、K1的含量变化,采用显微镜法检测乳滴大小,并观察静置溶液外观有无分层、破乳以及颜色的变化。结果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Ⅱ)与3种不同输液配伍后放置6h,均未见外观变化,乳滴粒径相对稳定。维生素含量随放置时间的延长均有所下降,其中在脂肪乳和葡萄糖输液中相对稳定。结论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Ⅱ)与葡萄糖注射液、脂肪乳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能满足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Ⅱ)与临床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Ⅱ)分别稀释于0.9%氯化钠注射液(A组)、5%葡萄糖注射液(B组) 和10%脂肪乳注射液(C组)中。采用显微镜法检测3组配伍溶液中乳粒粒径;观察静置6 h内配伍溶液有无分层、破乳及颜色的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组配伍溶液6h内的维生素A、E、K1含量的变化。结果 3组配伍溶液静置6h内,未见外观变化,乳粒粒径及B组、C组的维生素含量基本稳定。结论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Ⅱ)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脂肪乳注射液配伍基本稳定,能满足临床用药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西咪替丁与临床常用维生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B6)、高危药品(异丙嗪和酚妥拉明)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按照临床常用药物浓度配制相应药物溶液以及西咪替丁与各药物的配伍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西咪替丁与上述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在(25±2)℃条件下,于0、2、4、6 h取样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 H值以及含量的变化。结果配伍液静置6 h后,西咪替丁与维生素C、维生素B6、异丙嗪、酚妥拉明药物配伍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无气泡以及沉淀生成;各组配伍液在室温放置6 h内p H均无明显变化;各组药品配伍液在6 h内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西咪替丁与上述药物在室温放置6 h后配伍液相对较稳定,无物理性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榄香烯注射液与常见4种溶媒配伍后其输液稳定性及活性成分含量变化的情况,为临床药物治疗选择合理溶媒配伍提供参考。方法:将榄香烯注射液分别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室温下放置6h,然后观察溶液颜色与外观、pH值,以及使用HPLC测定β-榄香烯活性成分变化情况。结果:榄香烯注射液与4种溶媒配伍后6h内颜色外观、pH值和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榄香烯注射液与4种常见输液溶媒配伍6h内稳定。  相似文献   

5.
江小四  程钢  谈超 《安徽医学》2014,(3):275-277
目的:探讨维生素K1注射液分别在5%葡萄糖、5%葡萄糖氯化钠输液中与酚磺乙胺、氨甲苯酸、卡络磺钠等3种临床常用药品配伍后,在避光与光照两种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观察维生素K1注射液分别在两种输液中与3种药品配伍后,室温下避光和光照6 h的外观性状并测定pH值,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维生素K1的含量。结果室温放置6 h,避光组溶液外观性状、pH值及维生素K1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光照组溶液的外观性状、pH值无明显变化,但维生素K1的含量明显下降。结论光照对各组配伍溶液维生素K1含量影响较大,在室温避光条件下,维生素K1注射液分别在以上两种输液中与3种药品配伍稳定性较好,在贮存、配制及临床使用中应加强避光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生脉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生脉注射液按临床常规剂量与2种输液配伍,在室温条件下放置5 h,用HPLC法测定配伍后不同时间点的人参皂苷Rg1含量,并观察配伍溶液的外观形状,测定不溶性微粒数目。结果:生脉注射液与2种输液配伍后,其外观无显著性改变;配伍后注射液中的微粒数随放置时间延长而增多;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1 h后人参皂苷Rg1含量明显下降,与0.9%NS 250 ml注射液配伍5 h内人参皂苷Rg1含量基本不变。结论:与5%葡萄糖注射液相比,生脉注射液在0.9%NS注射液的稳定性更好,同时也适合糖尿病患者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全面考察头孢他啶与复方电解质葡萄糖(M3A、M3B、MG3、R2A和R4A)注射液、复方乳酸钠林格注射液(SLR)、复方乳酸钠葡萄糖注射液(SLG)和复方乳酸钠山梨醇注射液(SIS)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配伍溶液塑温放置8h后用HPLC法测定头孢他啶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溶液外观、不溶性微粒及pH值.结果:配伍溶液的外观和pH值无明显变化,不溶性微粒符合药典规定,药物含量下降值有所差异.结论:临床上头孢他啶与输液的配伍使用需根据情况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注射用替考拉宁与两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注射用替考拉宁与两种输液(即0.9%氯化钠注射液和10%葡萄糖注射液)按临床应用配伍,于室温(20℃)条件下,考察8h内其PH值、外观性状和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两配伍溶液在8h内的含量、PH值、外观性状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替考拉宁可与0.9%氯化钠溶液或10%葡萄糖溶液配伍。  相似文献   

9.
头孢哌酮钠与五种输液配伍稳定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克卉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6):103-104
目的对头孢哌酮与五种输液配伍稳定性进行探讨,以供临床配伍使用参考。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头孢哌酮钠的含量及其与常用输液的稳定性。结果头孢哌酮钠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在室温下(25~30℃)配伍稳定,24h内含量变化不大。结论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哌酮钠溶液的含量及其与五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研究方法是可行的,结果是可靠的,且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格拉司琼在5%葡萄糖注射液等4种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在25℃,将注射用盐酸格拉司琼加入到4种输液中,模拟临床用药浓度,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后不同时间配伍液的含量,同时检查配伍液的pH值和外观变化。结果注射用盐酸格拉司琼与4种输液配伍后在25℃放置16 h其外观、pH值和含量基本不变。结论注射用盐酸格拉司琼与4种输液配伍,在16 h内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1.
注射用头孢尼西钠在3种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尼西钠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考察配伍后溶液的外观性状,采用HPLC法对配伍后溶液的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注射用头孢尼西钠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在6h内配伍稳定,在外观性状和含量上无显著变化;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优于其他两种注射液。结论:注射用头孢尼西钠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稳定,为临床使用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注射用加替沙星和维生素B6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加替沙星与维生素B6配伍后在25℃下6 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和检测配伍液的外观及pH变化。结果配伍液外观性状无变化,pH基本不变,加替沙星与维生素B6的相对百分含量在95%以上。结论加替沙星和维生素B6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在6 h内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呋塞米注射液与盐酸多巴胺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通过对常温下临床常用剂量的呋塞米注射液(60mg)、盐酸多巴胺注射液(40mg)在250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4h内外观的观察、溶液pH值、微粒数量以及各组分含量的变化来考察这两种药物的配伍稳定性。结果混合溶液4h内,外观、pH值,含量测定均无显著变化,不溶性微粒无明显变化,且符合中国药典对注射液的相关规定。结论在实验剂量或低于实验剂量下,两药在250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4h内可稳定配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头孢哌酮钠与五种输液配伍稳定性进行探讨,以供临床配伍使用参考。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头孢哌酮钠的含量及其与常用输液的稳定性。结果与结论头孢哌酮钠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在室温下(25-30℃)配伍稳定,24h内含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5.
潘力  廖厚知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6):1098-10,991,083
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氨溴索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果糖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用HPLC法测定盐酸氨溴索分别在与5种常用输液配伍后8h内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液8h内的外观及pH值的变化.结果:室温条件下8h内,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5种常用输液配伍后外观色泽、澄明度、pH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室温下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5种常用输液配伍,8h内是稳定的,可用于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考察注射用苯唑西林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变化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HPLC法分离,测定配伍液的含量变化情况和聚合物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一定时间内配伍液的外观,测定pH值变化.结果 6h内苯唑西林钠的0.9%氯化钠溶液和5%葡萄糖溶液相对含量均高于95%,苯唑西林钠在0.9%氯化钠溶液中含量下降更慢,聚合物增加更慢.结论 苯唑西林钠在0.9%氯化钠溶液中更加稳定,更适于作苯唑西林钠长时间输液用溶剂.  相似文献   

17.
李克卉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0S):103-104
目的对头孢哌酮与五种输液配伍稳定性进行探讨,以供临床配伍使用参考。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头孢哌酮钠的含量及其与常用输液的稳定性。结果头孢哌酮钠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在室温下(25~30℃)配伍稳定,24h内含量变化不大。结论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哌酮钠溶液的含量及其与五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研究方法是可行的,结果是可靠的,且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刺五加注射液以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稀释剂,临床配伍的稳定性。方法按临床使用方法,将刺五加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按比例配制的待测溶液,于室温密闭放置0、1、2、4h,对其进行溶液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和总黄酮含量检查。结果在0~4h内,混合溶液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和总黄酮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刺五加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在本次实验考察的范围内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9.
头孢地嗪钠与3种注射液配伍稳定性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与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观察配伍液外观及其pH值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头孢地嗪钠的含量.结果 室温6 h内,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与5%葡萄糖生理盐水、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液外观、pH值、含量基本不变.结论 室温6 h内,注射用头孢地嗪钠在3种输液中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25℃下,考察甘草酸二铵注射液与果糖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果糖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用药,将甘草酸二铵注射液与三种输液分别配伍后,放置25℃水浴箱,分别于0,1,2,4,6h取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含量,并且观察外观和pH的变化。结果:甘草酸二铵注射液与三种输液配伍后,6h内外观、pH和含量基本无改变。结论: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在25℃下可以与果糖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果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溶液在6h内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