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青少年安氏Ⅰ类患者固定正畸治疗后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00例年龄小于18岁的安氏Ⅰ类患者分成牙根发育完成组与牙根发育未完成组,均采用MBT技术矫治,矫正前后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以改良根吸收分级法评估治疗前后牙根吸收情况,探讨牙根吸收与性别、牙根发育、拔牙与否的相关性。结果①牙根发育完成组矫治后根吸收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牙根发育未完成组矫治前后牙根吸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青少年男、女组间的根吸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拔牙组根吸收者多于未拔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牙与否、牙根发育完成与否是影响安氏Ⅰ类患者固定矫治后牙根吸收的部分因素,而性别因素与根吸收无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平面导板对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陈昕  贺红 《口腔医学研究》2007,23(4):454-455
目的:探讨平面导板配合直丝弓矫治对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66例经过直丝弓矫治的成年非拔牙患者,其中33例配合使用平面导板治疗。治疗前后拍全口曲面断层片,分别测量2组治疗前后下颌4个切牙的牙根吸收等级,并经过计算机进行X^2检验。结果:2组正畸治疗后均有明显的牙根吸收,治疗前后牙根吸收等级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2组间牙根吸收等级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直丝弓配合平面导板矫治组较单独使用直丝弓矫治的牙根吸收更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平面导板、预成镍钛摇椅弓、多用途唇弓三种方法压低下切牙对牙根尖吸收的影响。方法:102例经过直丝弓矫治的青少年非拔牙矫治深覆胎病例,分别用平面导板、预成镍钛摇椅弓、多用途唇弓三种方法压低下切牙纠正深覆殆,并在全颌曲面断层片上观察矫治前后的牙根尖吸收情况。结果:采用三种方法矫治前后的统计结果P〈0.01,矫治三种方法之间比较P〈0.01,说明三种压低下切牙的方法均会造成或加重牙根的吸收,不同的方法引起牙根吸收的程度有差异。结论:不同方法压低下切牙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牙根吸收。使用平面导板压低下切牙比使用摇椅弓和多用唇弓会引起更明显的牙根吸收。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上中切牙正畸治疗后根吸收状况,探讨影响根吸收的相关因素。方法    从大连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2名资深医生2007年5月至2009年12月所完成的正畸病例中,随机选择233例(男85例,女148例)。分为成人组90例,平均年龄(21.73 ± 3.68)岁;青少年组143例,平均年龄(13.37 ± 1.81)岁。通过分析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观察上中切牙牙根形态与长度变化,评价上中切牙根吸收状况。结果    233例患者中的13例上中切牙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根吸收,根吸收发生率为5.58%。成人女性拔牙矫治组的上中切牙根吸收程度高于青少年女性拔牙矫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青少年组中,女性拔牙矫治患者的根吸收程度较男性拔牙矫治患者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是否拔牙,其上中切牙根吸收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女性拔牙矫治患者治疗后的上中切牙根吸收发生率较高。正畸根吸收原因复杂,治疗前应详细分析各种根吸收易发因素,以减小正畸根吸收的发生和程度,维持正畸牙齿的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正畸矫治前后牙槽嵴吸收和根尖吸收状况。方法对矫治前198张、矫治后152张全口曲面断层片进行牙槽嵴吸收、根尖吸收的观测计数,以年龄、性别分组,χ2检验分析治疗前后牙槽嵴和根尖吸收状况。结果矫治后牙槽嵴和根尖吸收比矫治前严重,矫治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下颌牙槽嵴吸收多于上颌(P〈0.001)。矫治前后牙槽嵴吸收、根尖吸收现象在各性别和年龄组中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正畸矫治完成的患者普遍存在牙槽嵴吸收和根尖吸收,年龄和性别对矫治过程牙槽嵴吸收和根尖吸收无特殊影响。  相似文献   

6.
固定矫治致切牙牙根吸收与患者性别、年龄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固定矫治所致的牙根吸收的因素中,性别和年龄因素与根吸收之间的关系.方法:将44例患者按性别和年龄分为青少年男性组和女性组,成年男性组和女性组,共4组.根据正畸治疗前后全口曲面断层片和记存模型,测量计算出治疗前后切牙的全长,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固定矫治前后性别和年龄因素与根吸收之间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均发生根吸收(P<0.001).男女性的青少年组与成年组之间,根吸收的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相同年龄组的男女性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固定矫治治疗后,切牙牙根均发生吸收.固定正畸治疗所致的牙根吸收与性别无明显相关性,但成年人的根吸收显著大于发育期的青少年.  相似文献   

7.
与正畸治疗有关的牙根尖吸收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正畸治疗中牙根尖吸收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矫治前根尖吸收预测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取北京口腔医院正畸科临床病例60例,进行性别、疗程、ANB、下颌平面角、矫治前后的上中切牙根尖移动的距离和牙轴倾斜度变化等因素与矫治后上颌中切牙根尖吸收程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疗程、上中切牙倾斜度的变化、上中切牙根尖在垂直向上的移动距离与根尖吸收有显著相关,可以解释48%的根尖吸收量的变异。结论治疗因素能为矫治前预测根尖吸收的严重程度提供参考,但根尖吸收还有许多不确定的个体因素存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正畸治疗导致牙根外吸收的发病情况,分析其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择经直丝弓矫治技术完成的病例230例,以Levander根吸收分级法对患者全颌曲面断层片进行分析,评估矫治前后中切牙至第一磨牙的根吸收情况。结果:正畸治疗后根吸收发生率明显升高,根吸收均值(root resorption after treatment,RRAT)及根吸收增加量均值(increment of root resorption,IRR)表现为上切牙最高,拔牙组高于未拔牙组,异常根形态组高于正常根形态组。结论:正畸治疗可提高根吸收发生几率,并加重根吸收程度,此可能与拔牙与否、牙位、根形态及治疗前牙根吸收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正畸治疗对根管治疗牙及对侧同名活髓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Google Scholar、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查找研究根管治疗牙经正畸治疗后牙根吸收情况的相关文献。应用Meta分析比较正畸治疗对根管治疗牙及对侧同名活髓牙根吸收的影响。结果    纳入了10篇相关文献。Meta分析结果发现,正畸治疗患者根管治疗牙根吸收情况与对侧同名活髓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男性正畸治疗患者中,根管治疗牙牙根吸收量小于对侧同名活髓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女性正畸治疗患者两侧牙根吸收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正畸治疗方式(拔牙矫治与非拔牙矫治)和牙位(前牙与后牙)对正畸治疗患者根管治疗牙及对侧同名活髓牙根吸收的影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正畸治疗过程中移动根管治疗后的牙齿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操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前突患者上切牙内收前的牙根吸收状况,并且对该阶段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进行初步的探索.方法 选择上颌需要拔除双侧第一前磨牙且需要强支抗的前突患者50名,分别于正畸治疗前(T1)和上切牙内收前(T2)拍摄上颌切牙的平行投照根尖片和头颅侧位片,通过测量和评价,得到每颗切牙的牙根吸收量、治疗前牙根形态及上中切牙的角度位置及变化量,并记录其他诊断和治疗因素.对牙根吸收量作描述性统计,对各因素作多因素分析.结果 ①前突患者上切牙内收前,中切牙的牙根吸收平均为(0.73±0.53)mm,侧切牙为(0.84±0.70)mm.②有3%的中切牙和6%的侧切牙牙根吸收大于2mm.③多元线性回归表明T1期牙根形态异常、内收前疗程长、上中切牙根尖距唇侧骨皮质的距离减小量大、T1期U1/PP角小、上颌前部拥挤为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危险因素.T1期牙根形态异常、上颌前部拥挤、内收前疗程长、T1期牙齿长度长为侧切牙牙根吸收的危险因素.结论 前突患者上切牙内收前有一定量的牙根吸收,个别高危患者其牙根吸收状况较严重.我们的研究因素中存在此阶段与上切牙牙根吸收相关的因素,但这些因素对于牙根吸收的解释仅为30%左右.  相似文献   

11.
固定正畸后牙根吸收的部分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目的 研究影响正畸治疗后牙根吸收的部分临床因素。方法 随机选择经过固定正畸治疗 ,有清晰可辨的矫治前后全口曲面断层片者 96例。以改良根吸收分级法评估每名患者矫治前后全口牙齿根吸收情况。通过多元方差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 ,探讨正畸后平均根吸收值 (rootresorptionaftertreatment ,RRAT )与性别、年龄、减数与否、部位、疗程和治疗前平均根吸收值 (rootresorptionbeforetreatment,RRBT )的关系。结果 ①女性RRAT校正均值为 0 4 1,男性为 0 34,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5 )。②拔牙组的RRAT校正均值为 0 4 3,未拔牙组为 0 3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 <0 .0 0 1)。③前牙区RRAT校正均值为 0 5 9,后牙区为 0 12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④上牙RRAT校正均值为 0 4 0 ,下牙为 0 37,差异无显著性。⑤RRAT与年龄、疗程及RRBT呈正相关 ,复相关系数R =0 5 9,判定系数R2 =0 35。结论 性别、年龄、减数与否、疗程、部位及治疗前牙根状况对正畸治疗后牙根吸收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畸治疗中拔牙与牙根吸收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评价拔牙对正畸治疗中的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年龄在11~18岁经方丝弓矫治器固定矫治治疗的青少年,分为拔牙组和不拔牙组,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牙根形态按等级分级,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各等级频数分布变化。结果两组病例在治疗后牙根吸收均以1、2级居多、拔牙组治疗后牙根3、4级吸收多于未拔牙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拔牙治疗会加重正畸治疗中的牙根吸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研究正畸关闭陈旧性和非陈旧性磨牙间隙病例的牙根吸收情况,探讨关闭不同缺失时间的下颌第一磨牙缺隙对第二磨牙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25例存在下颌第一磨牙缺隙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第一磨牙缺失时间不同分成2组。将研究病例矫治前后下颌第二磨牙的冠根比作配对t检验,判断其牙根吸收程度。结果:矫治后较矫治前两组均发生牙根吸收,关闭陈旧性磨牙间隙组牙根吸收程度较非陈旧性组大,但二组间差别无显著性。结论:正畸关闭陈旧性磨牙间隙并不会加重磨牙牙根的吸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标准方丝弓配合高位J钩对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60例经过标准方丝弓技术治疗的安氏Ⅰ类或Ⅱ类Ⅰ分类伴上颌前突年轻女性患者,其中30例在内收前牙阶段应用高位J钩配合治疗。治疗前后拍摄全颌曲面断层片,分别测量2组治疗前后上颌4个切牙的牙根吸收等级,并经计算机进行χ2检验。结果:2组正畸治疗后均有明显的牙根吸收,治疗前后牙根吸收等级比较,2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2组间牙根吸收等级比较,差异也呈显著性(P<0.01),标准方丝弓配合高位J钩组还出现了极重度吸收。结论:标准方丝弓配合高位J钩在正畸治疗中较单纯使用标准方丝弓技术更易产生严重的牙根吸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正畸拔除第二前磨牙对第三磨牙萌出角度和萌出间隙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7月在济南市口腔医院正畸科行直丝弓正畸治疗的41例安氏Ⅰ类错牙合青少年患者,所有患者第二前磨牙及第二磨牙完全萌出,第三磨牙牙冠已形成但均未萌出。按治疗方法分为拔牙组(21例,均拔除4个第二前磨牙)和非拔牙组(20例)。在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测量第三磨牙的倾斜角度和萌出间隙。结果    治疗前后上、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的增加值拔牙组大于非拔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上颌第三磨牙萌出角度的增加值拔牙组大于非拔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下颌第三磨牙萌出角度的增加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正畸拔除第二前磨牙可以增加上、下颌第三磨牙的萌出间隙,并使上颌第三磨牙萌出角度更加直立。  相似文献   

16.
面型对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面型对正畸治疗中出现的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 :选择 12 0例经方丝弓矫治器矫治的青少年 ,按下颌平面角将面型分为高角型、平角型、低角型三个组 ,每组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全颌曲面断层片 ,配对测量正畸治疗前后牙根等级 ,将牙根等级改变的频数经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三组病例正畸治疗前后牙根等级分布改变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组间差异各不相同。高角型病例牙根吸收最轻 ,低角型病例易出现重度牙根吸收。三组病例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正畸治疗中不同面型对牙根吸收程度有影响 ,面型是影响牙根吸收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拔牙矫治与非拔牙矫治对牙槽骨宽度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拔牙矫治与非拔牙矫治对牙槽骨宽度的影响。方法选正畸临床非拔牙病例和拔除四颗第一双尖牙病例各32例,分别对其矫治前和矫治后模型的下颌尖牙间、上颌尖牙间、下颌第二磨牙间及上颌第二磨牙间牙槽骨宽度进行测量,测量点为牙根牙槽部之最突点,测量数据经统计学分析。结果矫治后,拔牙组比非拔牙组下颌、上颌前部宽度分别增加了1.57mm、1.64mm(P均〈0.01),而后部宽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矫治前后,非拔牙组牙槽骨前后部宽度变化不明显(P均〉0,05);而拔牙组下颌前部宽度增加了2.47mm(P〈0,001),上颌前部宽度增加了2.07mm(P〈0.01),而后部宽度的变化不明显(P均〉0.05)。结论非拔牙矫治对牙槽骨前、后部宽度无影响;拔牙矫治对牙槽骨后部宽度也无影响,但对前部宽度不但未引起降低,反而有明显的增宽。拔牙矫治导致牙弓缩窄、从而影响美观的结论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畸治疗前后牙根吸收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 调查正畸治疗前后牙根吸收的临床特征。方法 随机选择至少经过十二个月固定正畸治疗,有清晰可辨的矫治前后全口曲面断层片的病例96例,用根吸收分级评估法记录每人矫治前后全口牙齿根吸收情况,并统计分析。结果 (1)正畸治疗前8.6%的牙齿存在根吸收,治疗后41.6%的牙齿有程度不等的根吸收;(2)治疗前的根吸收绝大部分为轻度,治疗后仍以轻度吸收为主,但也有部分中重度吸收;(3)治疗前的根吸收主要在上颌前牙区;治疗后根吸收上下颌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前牙明显高于后牙。结论(1)正畸后的根吸收较为常见;(2)大部分正畸过程中的牙根吸收是可接受的;(3)正畸治疗后有一部分牙齿(1.3%)出现重度根吸收,主要分布于上前牙,成为危害患者颜面美观及功能的隐患,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sTo evaluate root resorption of lower incisors and canines quantitatively in a group of patients who underwent orthodontic treatment with piezocision and/or a collagen reinforcement technique with a fully resorbable three-dimensional (3D) collagen xenograft matrix compared with a control group.Materials and MethodsThe study sample of this secondary analysis consisted of 32 periodontally healthy patients with angle Class I malocclusion or mild Class II or III malocclusion and moderate irregularity index scores who underwent orthodontic treatment and had before (T0) and after treatment (T1)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s. Root resorption of lower incisors and canines was assessed quantitatively in the following four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orthodontic treatment without piezocision, experimental group 1 received orthodontic treatment with piezocision, experimental group 2 received orthodontic treatment with piezocision and a 3D collagen matrix, and experimental group 3 received orthodontic treatment with a 3D collagen matrix.ResultsAn overall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root length from T0 to T1 for all groups was observed (P < .05).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groups in the amount of root length decrease from T0 to T1.ConclusionsOrthodontic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piezocision does not increase the risk of root resorption of lower incisors and canines when compared with orthodontic treatment without acceleration techniques. More studies with larger samples should be undertaken to confirm these res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