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患者女,71岁。发现右下腹包块半月,伴触痛及腹胀。查体:消瘦体型,腹平软,右下腹可扪及约10cm×10cm包块,质硬,压痛,活动度小。大便隐血试验阳性。CEA、AFP及CA199测值均在正常范围内。腹部CT提示:横结肠右侧、右侧髂窝回盲部及盲肠占位性病变,周围广泛粘连、浸润,可见多个肿大淋巴结。术前诊断:回盲部包块。治疗:经积极术前准备后在全麻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中见:回盲部回肠与结肠扭曲成团,右半横结肠与回盲部粘连、浸润。包块约15cm×15cm×8cm大小,右结肠动脉旁淋巴结肿大,结肠中动脉旁淋巴结肿大。术后病理诊断:回盲部结肠大量钙…  相似文献   

2.
结肠放线菌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47岁,哈萨克族,农民。主诉:右下肢发现包块1月余。查体:右下腹触及一肿块。约4cm×3cm×2cm,边界不清,不活动,质硬。X线钡餐检查提示盲肠恶性肿瘤。剖腹探查见回盲部有一肿块,约5cm×4cm,与周围肠系膜及肠管粘连成团。临床诊断:结肠回盲部癌。  相似文献   

3.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60岁,因中下腹反复阵发性绞痛2个月入院.病程中腹痛呈阵发性发作,伴恶心及呕吐胃内容物.肛门排气后腹痛消失.体检:T36.8℃,腹平软,右下腹压痛明显,右中腹可触及一6×2cm大小包块,压痛明显,质韧,活动度不大,余无阳性体征.入院肠镜检查见回盲瓣后唇上一2.0×1.5cm肿物突向盲肠腔,其旁见一3.5×3.5×4.5cm肿物,表面结节不平,质硬,覆厚薄不均污秽苔.镜头顺回盲瓣前唇进入回肠10cm未见异常.外院B超示:胆囊填满型结石,胆囊炎.本院CT示:①胆结石,胆囊炎.②升结肠中下段占位病变.术前诊断①结肠癌.  相似文献   

4.
魏太和、高传生(梁平县人民医院)报道:患者,男,55岁,阵发性腹痛、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右下腹包块2天入院。既往无慢性腹痛和腹部手术史。查体:右下腹可及6×10cm 肿块,质硬光滑,边界清楚,肠鸣亢进伴气过水声。肛门指诊有血液。腹透:小肠胀气,下腹多个小液平。剖腹探查见回盲部套入结肠约6cm,整复后扪及盲肠内下侧肠壁中有3×3cm 包块。行右半结肠切  相似文献   

5.
<正> 患男,34岁,因低热、盗汗伴左颈部及腹部进行性增大包块诊断不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脾脏肿大约15cm×10cm×8cm,质硬,内有大小不等实性结节,脾门有2cm×2cm×1cm淋巴结2~3个;腹膜后腹主动脉旁见10多个核桃大小之淋巴结,距回盲部6cm回肠系膜处有一12cm×12cm×7cm肿块与肠壁及系膜根部相连,质硬。  相似文献   

6.
回盲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52岁,主因右下腹肿物10天入院,查体:右下腹局限性隆起范围约10cm×10cm,可触及一约11cm×10cm大小包块、质硬、边界清、表面较光滑,无触痛,活动.CT示:右下腹及盆腔占位病变.B超示:右下腹实性肿物.临床诊断:右下腹肿物不除外结肠癌,于2004年9月8日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中见椭圆形肿物,位于回盲部,盲肠、升结肠起始端,肠管连于肿物,肠腔轻度痉挛,剥离肿物见右髂窝癌性浸润.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58岁,因下腹部无痛性包块于1932年12月8日入院。病程中无腹泻,便秘,血便史,无膀胱刺激征,仰卧位时中下腹部隆,可触及15×12cm 包块,质硬,光滑,境界清楚,稍活动,无压痛。超声波检查;包块为实性。钡剂灌肠见包块与肠道无关。于12月21日剖腹探查,术中见肿瘤距回盲部60cm 处,瘤表面光滑,包膜完整,与盆后壁部分粘连,肠系膜淋巴结未见肿大,行回肠部分切除术。病检:小肠系膜处有一17.5×14.4×8cm~3肿瘤,与肠壁相连。剖开肠壁见肿瘤位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42岁.持续性上腹疼痛,进食后加重3个月余,体重减轻15 kg.自服药物(具体不详),效果不佳.近2个月来,症状加重不能入睡.外院CT示肠系膜根部、椎前间隙、大血管旁多发性异常病变.发病前半年因"腰椎间盘突出"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3个月前在该院行"阑尾切除术".体查:右下腹见长5 cm手术瘢痕,上腹部见触之有微痛、质韧、与周围组织有粘连、活动度差的3 cm ×3 cm多个、有压痛、反跳痛的结节.血液及血清免疫学检查除中性粒细胞稍高外,余无异常.骨髓涂片:骨髓增生活跃,见0.5%幼稚淋巴样细胞.X线:胃肠多积气,部分小肠积气扩张,见大小不等液平面.电子结肠纤维镜:回盲瓣菜花样肿物突入肠腔约2 cm×2 cm,表面溃烂,质硬,易出血,肠管狭窄;活检病理为"弥漫大B淋巴瘤".手术见:回盲部灰粉色8 cm×6 cm包块,肠系膜融合性灰粉色结节约5.5 cm×4 cm×3 cm,行部分回肠 升结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46岁。右下腹疼痛2年余.右下腹包块伴腹胀呕吐半年。无低热盗汗,无呕血及黑便,体重减轻约10公斤,曾以“肠结核”抗痨治疗1年无好转。于1997年11月收入我院治疗。体检:体形消瘦,右下腹深部们及10cmX8cm包块,质硬,边界欠清,固定。B超示回盲部升结肠壁增厚性改变,壁最厚达1.2cm,范围8cm,浆膜面久平整,腹主动脉右侧可见数个肿大淋巴结,最大1.2cm。CT示盲肠升结肠管壁明显增厚约达8cm长,内脏狭窄,外侧多处浆膜度及,CT增强扫描明显强化,邻近肿物见多个肿大淋巴结。纤维结肠镜检查:升结肠处见有菜花状肿物隆起…  相似文献   

10.
先证者男性,51岁,因大便习惯性改变半年,右腹部包块2个月于2007年1月4日入院.半年前出现大便习惯改变,有时便血,近2个月症状加重,并发现右腹部有一鸡蛋大包块,活动.查体:腹平软,右下腹麦氏点处可触及一5 em×5 em包块,质硬,活动.纤维肠镜检查见:距肛缘约5 em处一巨大不规则隆起,占2/4周,表面充血,有糜烂、出血,质硬,管腔狭窄,回盲部见2/3周占位,溃疡型肿物,质硬.入院诊断:多原发大肠癌(直肠癌,回盲部结肠癌).  相似文献   

11.
仇敏洁  刘惠敏  魏明永 《上海医学》2006,29(12):900-900,F0004
患者女,40岁,因“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4 d”入院。急诊腹部立位X线摄片考虑为低位小肠梗阻。CT增强检查显示回肠末段肠腔内一分叶软组织肿块。急诊剖腹探查,行回盲部肿块切除术,术中于回肠末端25 cm处见一10 cm×8 cm×3 cm大小肿块,肿块质硬,部分回肠嵌入。术后3周症状无缓解,再行CT平扫,发现空肠肠腔内一软组织肿块。再予手术,术中见空肠系膜侧肠壁外浆膜面有3枚结节。病理巨体形态:回肠管长15.8 cm,周径5.4~6.0 cm,距下切缘3.8 cm处见一隆起型肿块,肿块大小为10 cm×7 cm×4 cm,位于系膜侧壁,肿块呈分叶状,  相似文献   

12.
<正>患者,女,48岁,因下腹疼痛8 h入院。查体:T 36℃,P 68/min,R 20次/min,BP 124/86 mmHg。腹平软,脐下压痛,右下腹可触及包块,约5 cm×6 cm大小,质中。实验室检查:血WBC8.98×109/L,N 0.90。腹部超声示:肠管扩张,右侧腹部实质性包块。行结肠镜检查,因患者痛苦未达回盲瓣,于距肛门659/L,N 0.90。腹部超声示:肠管扩张,右侧腹部实质性包块。行结肠镜检查,因患者痛苦未达回盲瓣,于距肛门6570 cm升结肠处见一紫红色肿物,质脆,触之易出血。镜检考虑:结肠肿瘤。CT示:右侧中腹部肿瘤性病变,考虑结肠肿瘤。诊断:右侧腹部包块,结肠肿瘤?入院后行肠道准备,在全麻下  相似文献   

13.
朱彬  刘东强  陈峰 《中国厂矿医学》2005,18(4):384-384,F0003
患者女性,72岁。以右下腹痛10h入院。查体:体温38.5℃,神志清,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一),腹部膨隆,右下腹及下腹部局限性肌紧张,右下腹压痛明显,以麦氏点为著,伴反跳痛,肠鸣音较弱。辅助检查:血白细胞12.4×109/L,中性0.79。入院诊断:急性阑尾炎。遂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回盲部充血、水肿,管壁硬,阑尾4cm×1cm大小,为暗红色,质脆,阑尾根部见—3cm×2cm肿物,质软,胶冻样,切除阑尾及肿物。病理回报:阑尾高分化腺癌浸及浆膜,遂二次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后病理:回盲部黏液腺癌,侵及浆膜,周围淋巴结未见转移。讨论国内报道,结…  相似文献   

14.
<正> 例1,男性,45岁。1993年4月1日以右下腹肿块2个月入院。2个月以前,有下腹无明显原因出现隐痛,同时发现右下腹枣样包块,渐渐长大,保守治疗无缓解,不伴恶心及呕吐,无低热盗汗,无腹泻及黑便。查体:无明显贫血貌,表浅淋巴结无肿大,右下腹扪及6×4cm质硬包块,边界清,活动度差,光滑,压痛明显。钡剂灌肠示:肿块位于回盲部,肠腔明显狭窄。行剖腹探查:回部系膜侧包块7×6×6cm,与前腹壁、侧腹壁以及后腹壁粘连固定。阑尾位于包块内,考虑为晚期结肠癌,行姑息切除包块、回肠升结肠吻合术。切开标本:肿物断面为黄白色混杂,阑尾纤维疤痕化。镜下见肿物呈非特异性炎性肉芽增生,肠壁有轻度水肿,无肿瘤细胞,病理诊断为:炎性假瘤。术后12天痊愈出院,随访3年健在。  相似文献   

15.
病例介绍:患者男35岁.右下腹痛6小时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右下部麦氏点局限性压痛,反跳痛,伴有消化道症状,B超所见,无异常,血常规白细胞1.3万.行阑尾切除术,术中所见:回盲部慢性炎症,阑尾缺失,在回盲部见一个大约1cm×0.5cm×0.5cm的炎性脂肪块,切除该包块,病理报告,淋巴结慢性炎症.  相似文献   

16.
周文华  王书霞  丰小英 《西部医学》2009,21(7):1173-1173
病例女,57岁,右下腹胀闷不适半年,于2005年9月21日收住我院外二科。查体:右下腹轻压痛,似可触及一约4cm×10cm大小之肿物,边界不清。B超检查:右下腹可探及一型116mm×37mm大小之囊性肿物,边界清,包膜完整,内部透芦良好。肠镜检查:回盲部肠腔内见一直径约3cm半球型隆起表面光滑,色泽与周边肠粘膜无异。初步诊断:回盲部囊性删物。经术前准备于2005年10月9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鹰探查术,术中见回盲部有一柱状囊性肿物,张力较高,表面负滑,与周边组织无粘连,根部细,与回盲部肠壁相连。距肿物棒部约1cm环形切开回盲部肠壁,切除肿物,肠壁切口以细丝纷予间断缝合。检查肿物,长约15cm,直径约4cm,根部呈脐巴样闭锁,与肠腔不通,切开肿物,溢出淡黄色胶冻样物质型150ml,肿物明显回缩,管腔内粘膜光整,未见异常隆起。术启病理诊断:阑尾粘液囊肿(病理号:213909)。患者术后恢复加利,随访至2008年12月,未发现肿物复发。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资料 患者,女,26岁,因腹痛、腹胀、粘液血便1年,加重伴肛门坠胀3个月于1998年12月3日人院.1988年曾2次行“肛瘘切开术”,1996年行“阴道直肠瘘修补术”.体检:下腹部散在深压痛,未扪及包块.肛门外距肛缘1 cm 9点处可见一瘘口,向肛管方向可扪及一皮下条索状物,直肠前壁距肛缘3 cm可触及一质硬疤痕块,与阴道粘连约3 cm×3 cm,其上方4 cm处可触及一溃疡型包块,占1/2周径,约4 cm×3 cm×3 cm大小,边缘隆起,质硬,活动,指套染有暗红色血迹.阴道后壁压痛,与直肠有一大小约3 cm×3 cm×3 cm粘连块,尚未穿透阴道粘膜.钡灌肠:回肠末段扩张.盲肠缩短至肝曲,结肠挛缩,结肠袋消失,直乙交界及升结肠部分肠管狭窄,肠管动度降低,排空后肠道呈管状.粘膜皱襞消失,肠管见小尖刺龛影.肠镜:镜入回肠末段约40 cm,见散在颗粒状或柱状小息肉,活检为炎性息肉,盲肠瘢痕化,回盲瓣旁及升结肠各见一个“粘膜桥”.病理报告:粘膜慢性炎.直肠5~9 cm处有火山口样溃疡,病检为高分化腺癌.镜诊:①直肠癌;②克隆病(结肠、回肠末段).术中探查见:末端回肠(距回盲瓣15 cm)浆膜有散在片状白色疤痕状物.  相似文献   

18.
例1:男性,29岁。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于1977年11月7日入院。急诊手术证实术前诊断。作毕氏Ⅱ式胃大部切除。结束手术前探查小肠时发现距回盲部约45cm 处回肠系膜对侧缘肠壁浆膜下有0.5×0.7cm大小灰色硬结节,表面有蜘蛛状毛细血管扩张。作局部楔形切除。病理报告:回肠腺癌。术后6天因机械性肠梗阻  相似文献   

19.
丁鑫  马俊兵 《包头医学院学报》2004,20(3):215-215,222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1岁,因间断性便血2年,阵发性腹痛、腹胀1年,逐渐加重2月,于2004年3月27日入院.体检:右上腹可扪及约鹅卵大小包块.B超示:右上腹占位,大小6cm×5cm×3cm,提示结肠癌.未做其它检查.术中见:升结肠肝曲见一肿物,直径6cm,已侵犯浆膜层.探查过程中发现乙状结肠也有一肿物,直径2cm.另见结肠中动脉根部、肠系膜上动脉根部及肠系膜下动脉走向有多枚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病例 男性患者 ,5 0岁。 1991年 4月自觉受凉后感脐周痛 ,腹胀、腹泻、暗红色血便 ,无里急后重、恶心呕吐、发热等。 5月初来我院行肠镜检查见结肠肝曲处有 3cm× 4cm大肿块 ,散在溃疡 ,周围水肿。B超检查示右上腹有 5 1cm× 3 0cm“假肾症”样包块。钡剂灌肠示回盲部 8cm× 8cm充盈缺损 ,呈分叶状。再行肠镜检查仍在结肠肝曲处发现包块 ,4cm× 5cm ,表面呈黄色有溃疡。病理报告为结肠粘膜慢性炎症。体格检查未发现腹部包块。初步诊断为结肠癌。手术中见回盲部 3cm× 4cm包块 ,质软 ,浆膜略充血 ,系膜淋巴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