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高压氧(HBO)治疗前中后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的浓度变化。方法50名患者分为高压氧+常规治疗组(HBO组)32例和单纯常规治疗组(对照组)18例,另有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组:于治疗前中后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MDA、用放射免疫法检测SOD-1。结果HBO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的MDA(5.27±1.59)μmol/L,(5.71±1.34)μmol/L和SOD-1(271.3±102.9)μg/L,(256.3±112.4)μg/L,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MDA和SOD-1呈负相关;治疗后MDA升高和SOD-1明显降低者疗效和预后差。HBO组MDA降低,为(4.11±0.35)μmol/L;SOD-1升高,为(380.5±115.3)μg/L及疗效均较对照组显著。结论MDA和SOD-1与损伤严重程度有关,可用于判断HBO的疗效和预后,并有可能作为调整HBO治疗方案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用矿泉851(Y型)口服液治疗29例中老年患者,男16例,女13例;年龄50~69岁,平均58±5岁,剂量50ml口服,3次/日,三个月为一个疗程,结果显示矿泉851(Y型)口服液降低血清过氧化脂质(LPO)含量(治疗前566±2.01nmol/L,治疗后4.06±1.0nmol/L);增加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治疗前1215.86±155.97u/gHb;治疗后133.40±116.43u/gHb)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治疗前41.09±11.92Nu/ml,治疗后61.41±8.79Nu/ml),谷胱甘肽(GSH,治疗前2.34±0.41mg/gHb,治疗后3.10±0.59mg/gHb)自身对照经t检验P值均<0.01。治疗过程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体内红细胞免疫功能及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2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期及19例治疗1个月后患儿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和SOD。结果: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急性期RBCC3bRR降低(0.048±0.013),RBCICR升高(0.136±0.019),SOD明显降低(282.32±224.47)μg·g-1/L,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1个月后以上指标均有所恢复,RBCC3bRR和RBCICR分别为0.098±0.015和0.057±0.011,SOD为(586.59±343.55)μg·g-1/L;治疗前后比较亦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急性肾小球肾炎时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血SOD降低;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血SOD对临床诊断、判定疗效及转归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九龙丹和日本心丹治疗无痛性心肌缺血(SMI)的疗效。方法:将35例SMI患者分为①九龙丹组(A组,18例):口服九龙丹1粒,每日3次,连服27日;②日本心丹组(B组,17例):口服日本心丹1粒,每日3次,连服27日。治疗前后检测:①心率、血压乘积(RPP);②心电图ST段压低总导联数(NST)、心电图ST段压低总和(ΣST);③每搏输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射血分数(EF);④血浆载脂蛋白(apoA1、apoB);⑤全血粘度(ηb)、血浆粘度(ηp)、纤维蛋白原(Fi)。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NST、ΣST、RPP均降低(P<0.05或P<0.01),SV、CO、EF均升高(P<0.05或P<0.01),其中A组ΣST、RPP降低和SV、EF升高均较B组明显(P均<0.05);2组患者apoA1、apoA1/apoB升高(P均<0.05),apoB、ηb、ηp和Fi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其中A组ηp较B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口服九龙丹治疗SMI在改善心肌血供,缓解心肌缺血和降低心肌耗氧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在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 治疗冠心病中的作用。方法ILIB组40 例冠心病患者接受药物治疗+ ILIB治疗,对照组40 例冠心病患者单用药物治疗。分别测定治疗前、治疗2 小时后、20 天后的血浆NO、内皮素- 1(ET-1)、过氧化脂质(L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含量。结果 ILIB 治疗2 小时后ILIB 组NO 较对照组增高,分别为(20.2 ±2 .7)μmol/L,(16 .9±2 .9)μmol/L( P< 0.05) ,而ET- 1 、LPO、SOD 无明显变化( P> 0.05) ,20 天后ILIB 组NO、SOD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01) ,ET- 1、LPO 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1) 。结论 ILIB对冠心病的治疗可能与NO 合成有关。NO 增加可能在SOD含量增加与ET-1 、LPO 减少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UBIO) 治疗白塞综合征(BS) 的作用机制。方法 动态观察22 例BS患者UBIO 治疗前后血流变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脂质过氧化物(LPO)、丙二醛( MDA) 、过氧化氢酶(CAT) 、肿瘤坏死因子(TNF) 、白细胞亚微结构的变化,以药物治疗的11 例BS 患者为对照组作疗效比较。结果 UBIO 后BS 患者血中SOD、GSHpx、CAT 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LPO、MDA、TNF及血粘度显著降低,白细胞微绒毛显著增多变粗长,其总有效率(95 .9% ) 明显优于药物组(63.5 % )。结论 UBIO 治疗BS的机制可能与减轻BS患者自由基反应所引起的损害及改善微循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白细胞杀菌、消炎、吞噬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刘郁  王燕 《中华理疗杂志》1999,22(4):224-226
目的观察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大鼠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变化及高压氧(HBO)对其影响。方法建立实验性大鼠CO中毒模型。采用改良的Gries法和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CO染毒及HBO或常压氧治疗后大脑和小脑中NO、NOS活性。结果CO中毒后小脑NO明显增至(1.36±0.34)μmol/gprot,NOS活性受抑制,为(3.76±0.32)nmol/min·gprot;HBO治疗使NO、NOS均恢复正常水平,分别为(1.07±0.37)μmol/gprot,(5.33±0.93)nmol/min·gprot。CO中毒后大脑NO降低到(0.47±0.14)μmol/gprot,NOS活性受抑制,为(1.88±0.41)nmol/min·gprot,HBO治疗使NO增高至(0.73±0.24)μmol/gprot,NOS活性恢复正常(4.88±1.22)nmol/min·gprot。结论急性CO中毒使大脑及小脑NO、NOS活性均发生改变,此种改变可能参与CO造成的脑损伤。HBO治疗对NO、NOS变化有极为有益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患者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30例原发性肝癌和32例肝硬化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浆LPO和红细胞SOD活性。结果: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患者血浆LPO含量分别为(4.61±0.69)μmol/L和(5.34±1.33)μmol/L,较正常对照组〔(2.48±0.35)μmol/L〕明显升高(P均<0.001);2组红细胞SOD活性分别为(1695.5±229.7)U/g和(2651.5±445.6)U/g,较正常对照组〔(3330.2±552.2)U/g〕明显降低,P均<0.001;进一步比较原发性肝癌患者红细胞SOD活性较肝硬化患者亦明显降低(P<0.01)。结论:肝硬化时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造成的细胞损害可能是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机制之一;红细胞SOD活性变化可望作为肝硬化转变为肝癌的早期临床诊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UBIO)治疗白塞综合征(BS)的作用机制。方法动态观察22例BS患者UBIO治疗前后血流变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脂质过氧化物(LPO)、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肿瘤坏死历子(TNF)、白细胞亚结构的变化,以药物治疗的11例BS患者为对照组作疗效比较。结果 UBIO后BAS患者血中SOD、GSHpx、CAT含量较治疗前明  相似文献   

10.
心肌组织超声背向散射参数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本文报道了20例陈旧性心梗(OMI)、33例扩张型心肌病(DCM)、56例高血压病(HT)、12例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和正常对照组40例心肌超声背向散射参数检查结果。正常组各节段心肌平均IB%相近,CVIB略有差异。OMI梗塞灶、DCM和出现并发症的HT患者(19/56)心肌平均IB%均增大,CVIB均减低或IBS曲线形态异常,无并发症的ETH患者IB%、CVIB无显著改变。HCM患者IVS的IB%增大,CVIB减低,IVS左室侧1/2心肌CVIB大于右室侧1/2;LVPW的IB%和CVIB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对56例发病初心电图ST段抬高(第Ⅰ组)和25例无ST段抬高(第Ⅱ组)的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峰值进行对比。结果:第Ⅰ、Ⅱ组患者CKMB峰值分别为207±93U/L和63±49U/L(P<0.01),CKMB峰值时间分别为18±6小时和11±4小时(P<0.01)。无ST段抬高者其CKMB峰值较低,但出现时间提前。这一现象与AMI早期冠状动脉自发性复流的观点一致。本结果可对无Q波AMI患者反复缺血的高发生率作进一步解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造成大鼠一次打击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所需的创伤条件。方法: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N)、低血容量性休克组(S)、2处创伤合并休克组(B)、4处创伤合并休克组(C)和6处创伤合并休克组(D),用各脏器生化检测指标及脏器受损数来评价各组动物各脏器的功能。结果:N、S组复苏后72小时内无一只动物死亡,不发生多器官损伤(MOI)和衰竭(MOF);B、C组72小时内极少死亡(仅C组死亡1只),MOI发生率分别为37.5%和87.5%,MOF发生率分别为0和12.5%;D组均于72小时内死亡,复苏成功的动物平均存活(32.3±9.3)小时,且全部发生MOI,MOF的发生率达95.0%。结论:6处创伤合并休克可导致一次打击型MODS。  相似文献   

13.
补阳还五汤对早期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补阳还五汤对早期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效果。分别用补阳还五汤(中药组)及10%706代血浆合维生素E(西药组)治疗发病3 ̄7天脑梗塞患者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效果(包括临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OD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MDA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SOD及MDA均显著改善(P〈0.01);尤以中药组明显,与  相似文献   

14.
探讨补阳还五汤对早期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效果。分别用补阳还五汤(中药组)及10%706代血浆合维生素E(西药组)治疗发病3~7天脑梗塞患者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效果〔包括临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OD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MDA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SOD及MDA均显著改善(P<0.01);尤以中药组明显,与正常对照组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作者认为:补阳还五汤对早期脑梗塞患者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及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治疗脑梗塞机制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对24例脑梗塞患者紫外线照射自血回输(UBIO)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浆纤维连接蛋白(Fn)含量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UBIO治疗前脑梗塞患者外周血中总T细胞(CD)、T抑制细胞(CD)数均较正常人明显减少,CD4/CD8比值上升;B+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细胞数增多;白细胞介素Ⅱ受体(IL-2R+)和T辅助(CD+)细胞数则与正常人无差异。血浆Fn含量低于正常人。提示脑梗塞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UBIO治疗后,外周血中CD、CD细胞和Fn水平上升,CD4/CD8比值下降,B细胞数下降,HLA-DR+细胞数无明显变化.提示UBIO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茶多酚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茶多酚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中抗脂质过氧化及改善肾功能的作用。方法:观察31例CRF患者(治疗组)用海南省茶多酚(TP)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血浆丙二醛(MDA),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含量变化。另以未经TP治疗的20例CRF患者为对照组,并与89例健康成人的SOD、GSH和MDA作比较。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CRF患者SOD活性明显低于健康成人(P均<0.01),MDA及GSH高于健康成人(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SOD活性明显升高,MDA、TC、TG、BUN和SCr均有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均<0.05)。肾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前者为67.74%,后者为30.00%。结论:CRF患者确实存在SOD活性降低及脂质过氧化损伤,海南省茶多酚能有效对抗脂质过氧化,提高氧化酶SOD活性,改善CRF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17.
关于在康复医学教学中应用CAI的初探天津医科大学康复医学教研室张岩,周淑梅,王铮计算机辅助教学即CAI(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人-机交互,具有个别化教学、形象化表示、因材施教和广泛的适应性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氧自由基损伤情况。方法测定80例CRF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清LPO含量、总SOD、CuZn—SOD、Mn—SOD活性水平。结果CRF患者血清LPO含量、总SOD、CuZn—SOD、Mn—SOD活性均较正常人明显增高(P<005~001),且总SOD、CuZn—SOD、Mn—SOD活性与Scr呈显著正相关,与GFR呈显著负相关。结论①CRF患者存在氧自由基的蓄积,脂质过氧化反应病理亢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代偿性增高的病理改变;②血SOD活性可作为反映肾功能损害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9.
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73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自体骨髓移植(ABMT)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自1986年10月至1997年12月,用ABMT治疗急性白血病73例,中位年龄25.5(9~48)岁。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43例(CR135例,CR2或早期复发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0例(CR125例,CR2或早期复发5例)。预处理方案包括环磷酰胺(CTX)120mg/kg+单次全身照射(STBI)9~10Gy或马利兰(Bu)16mg/kg或马法兰(Mel)160~180mg/m2+阿糖胞苷(AraC)4g/m2。结果:所有患者移植后均重建造血,中位随访时间806(32~3400)天,移植相关死亡7例(9.5%),ANLL、ALLCR1期移植者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49%±7.7%和67.0%±106%,复发率39.3%±9.3%和23.7%±10.6%。结论:为降低白血病复发率和提高患者无病生存率,无骨髓供者的CR1期急性白血病患者适合接受ABMT。  相似文献   

20.
对5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床旁最大吸气流速(MIFR)监测。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MIPR较缓解期明显降低(P<0.05),后者较正常人MIFR亦显著降低(P<0.05);急性加重期伴CO_2潴留者MIFR值低于无CO_2潴留者(P<0.05)。MIFR与PaCO_2呈负相关(r=-0.62,P<0.005),与最大通气量(MVV)呈正相关(r=0.61,P<0.005),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Y(PaCO_2)=67.4-14.3MIFR(L/s),Y(MVV)=9.8+19.3MIFR(L/s)。提示:MIFR是准确反映肺功能损害程度的可靠指标,并能提示预后,对及时发现吸气肌疲劳,进行合理治疗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