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围生期女性盆底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妊娠和分娩是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根源。围生期是育龄女性生命周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机体各个系统代谢、功能等方面均受到影响发生改变。随着妊娠子宫的不断增大、盆底承受的压力逐渐增加,围生期的女性盆底组织也发生一系列重塑(remodeling)以维持盆腔脏器解剖位置及功能的稳定。一旦这种稳定状态失去平衡,就表现为盆底功能障碍。盆底组织的重塑贯穿于整个围生期,并存在着个体差异。对围生期女性盆底神经、肌肉和结缔组织的重塑过程做文献综述,为研究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及寻找更有效的PFD防治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妊娠期女性盆底结构及功能重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一组在全世界范围内影响各个年龄阶段、各种社会文化背景女性生活质量的疾病.大量文献报道及流行病学调杳研究表明,PFD与妊娠密切相关,初次妊娠即町对盆底结构及组织造成损伤.在妊娠期,随着子宫的不断增大、盆底承受的压力逐渐增加,盆底组织发生了一系列重塑(remodeling)过程以维持盆底结构的整体性和功能的完善性,该重塑过程贯穿于整个围产期,并且存在着个体差异性;一旦这种稳定状态失去平衡,就会表现为PFD.  相似文献   

3.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包括盆腔器官脱垂(POP)、尿失禁(UI)和粪失禁(FI),是妇女常见病,也是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五大疾病之一。PFD病因很多,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妊娠和分娩是PFD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妊娠与分娩对盆底结构和功能影响、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高危因素及其目前常用的康复技术,如盆底肌肉锻炼、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等治疗方法、利弊、存在的问题及诊治进展等综述。  相似文献   

4.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POP)及压力性尿失禁(SUI),在中老年妇女中发病率达到40%。近年研究发现,胶原蛋白作为盆底支持组织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在维持盆底结缔组织的弹性和韧性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含量、比例、形态结构及其代谢异常均会减弱盆底结缔组织及尿道周围组织的支持力.使盆底组织松弛发生器官脱垂,吊床结构不能充分挤压尿道导致SUI,因此胶原蛋白的代谢异常与PFD密切相关。就盆底结缔组织中胶原状态在女性PFD发病机制中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防治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Zhu L  Lang JH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42(12):793-794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表现为子宫脱垂等盆腔器官膨出(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等一系列盆底损伤与缺陷的疾病。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日益重视,PFD的发病、预防及修复与重建逐渐受到关注。盆底支持和缺陷组织基础研究的深入、新的理论的建立、盆底组织修复观念的更新,女性PFD的治疗策略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指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患,包括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UI)、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粪失禁(fecal incontinence,FI)等。PFD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PFD的主要目标是恢复盆腔器官的解剖和功能,手术是PFD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当前盆底重建手术中应用的聚丙烯合成材料在降低术后复发率的同时,也存在排异、侵蚀等并发症,学者们仍然在探索组织相容性更好的盆底重建材料。纳米材料直径通常介于数十纳米至数微米之间,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和高孔隙率,高度类似细胞外基质,利于细胞的黏附、分化和增殖,在女性盆底重建领域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综述纳米材料的分类、特性、制备技术及其在女性盆底重建中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7.
<正>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性疾病是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常见慢性疾病之一。妊娠和分娩是大家公认的导致PFD的重要原因。PFD的早期改变是盆底支持组织的生化和电生理改变,若损伤进一步发展,会出现症状,发生尿失禁、粪失禁、盆腔脏器脱垂、阴道松弛、性功能障碍及慢性疼痛等,严重地影响女性身心健康而成为社会问题。因  相似文献   

8.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包括盆腔器官脱垂(POP)、尿失禁(UI)和粪失禁(FI),是妇女常见病,也是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五大疾病之一.PFD病因很多,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妊娠和分娩是PFD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妊娠与分娩对盆底结构和功能影响、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高危因素及其目前常用的康复技术,如盆底肌肉锻炼...  相似文献   

9.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指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导致的疾患,主要包括尿失禁(UI)、盆腔器官脱垂(POP),粪失禁,女性性功能障碍(FSD)和慢性盆腔疼痛等疾病。PFD从生理、心理、行为等多方面影响着女性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盆底解剖认识的深入、手术器械的改进以及新型修补材料的发明和应用,盆底重建手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然而,在部分盆底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中,以改善生活质量为终极目标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及以盆底肌肉锻炼为主的盆底康复治疗仍有着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妊娠和分娩对盆底肌肉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易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现将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近远期的损伤,以及盆底肌肉功能检测及损伤康复锻炼的方法和效果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盆底解剖学静动态磁共振成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静动态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比较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及正常女性盆底解剖结构改变,探讨盆底特定解剖学异常是否与PFD有关,为盆底重建手术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确诊为PFD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PFD组),其中盆腔器官脱垂(POP)24例,压力性尿失禁(SUI)10例,POP合并SUI12例;同期选取正常女性14例为对照组。采用静动态MRI进行盆底扫描。比较两组髂尾肌、耻尾肌及耻直肌静动态面积、肛提肌裂孔静动态宽度、膀胱尿道后角、LH线及M线长度、肛提肌角等参数值的变化。结果:PFD组患者静态髂尾肌、耻尾肌、耻直肌的面积大于动态,肛提肌裂孔宽度在静态时小于动态(P<0.05)。而对照组以上参数值在静动态下无明显改变(P>0.05)。PFD组患者膀胱尿道后角、LH线、M线均大于对照组,肛提肌角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MRI能清楚显示盆底解剖结构及功能,肛提肌的形态及功能异常与PFD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一类由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PFD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盆腔器官位置下降并引发脏器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成年女性的身心健康。明确女性盆底解剖结构是研究POP发病机制的必经之路,女性盆底的解剖结构是一个以骨盆为依托,由神经、肌肉、结缔组织和盆底器官共同构建的复杂的三维结构。学者们利用各种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探索复杂的盆底解剖结构及功能,如:POP-Q评分、超声检查、排粪造影、磁共振成像等。近年来,动、静态磁共振成像因对软组织分辨率较高、无辐射、多平面成像、无骨伪影干扰等多种优势在盆底三维重建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比较磁共振成像在女性盆底影像学中与其他检查方法的优劣,综述磁共振成像探索盆底疾病的检查方法、应用现状及展望。  相似文献   

13.
广西地区壮族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广西地区壮族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病率、患病相关因素及其症状表现。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年龄≥18岁的广西地区壮族女性3000名,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和妇科检查。结果共2938名妇女有效填写了问卷,占97.9%。结果显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病率为22.6%(663/2938),其中压力性尿失禁患病率14.6%(428/2938),盆腔器官脱垂患病率9.3%(273/2938),联合患病率1.3%(38/2938)。结论广西地区壮族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病率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偏低。高龄、多次分娩、阴道分娩、干重体力活、慢性肺部疾病、高体重指数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4.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妇科常见病,临床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及女性性功能障碍(female sexual dysfunction,FSD)等,严重影响中老年女性的健康及生活质量。近年来全球大部分国家开始重视该疾病,我国也已将预防女性PFD等工作作为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PFD的发病机制尚无统一定论,且诊断上临床大多以患者的主要症状作为依据。生物力学最早应用于骨科及整形外科,现逐渐应用到妇产科领域。生物力学方法的应用为PFD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及疗效评估提供新的参考标准。尤其是阴道触觉成像系统(vaginal tactile imaging,VTI)能可视化地获取阴道壁的压力,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盆底生物力学精准评估新技术。综述生物力学在PFD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安全、有效且可控性高的分娩镇痛方式一直是麻醉科和产科医生追求的目标,椎管内分娩镇痛是首选的分娩镇痛方式,其在确保母婴安全的前提下,通过降低产妇的分娩疼痛,提高了分娩质量。与分娩有关的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产后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肛门括约肌损伤及女性性功能障碍等。椎管内分娩镇痛对初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一直是许多临床和科研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其对盆底肌、肛门括约肌有保护作用,不影响盆底肌的电生理功能,可降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且对产妇的性功能无不利影响。综述椎管内分娩镇痛对初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为椎管内分娩镇痛技术的继续推广和初产妇PFD的防治工作提供更多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6.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PFD), although seems to be simple, is a complex process that develops secondary to multifactorial factors. The incidence of PFD is increasing with increasing life expectancy. PFD is a term that refers to a broad range of clinical scenarios, including lower urinary tract excretory and defecation disorders, such as urinary and anal incontinence, overactive bladder, and pelvic organ prolapse, as well as sexual disorders. It is a financial burden on the health care system and disrupts women's quality of life. Strategies applied to decrease PFD are focused on the course of pregnancy, mode and management of delivery, and pelvic exercise methods. Many studies in the literature define traumatic birth, usage of forceps, length of the second stage of delivery, and sphincter damage as modifiable risk factors for PFD. Maternal age, fetal position, and fetal head circumference are nonmodifiable risk factors. Although numerous studies show that vaginal delivery affects pelvic floor structures and their functions in a negative way, there is not enough scientific evidence to recommend elective cesarean delivery in order to prevent development of PFD. PFD is a heterogeneous pathological condition, and the effects of pregnancy, vaginal delivery, cesarean delivery, and possible risk factors of PFD may b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Observational studies have identified certain obstetrical exposures as risk factors for pelvic floor disorders. These factors often coexist; therefore, the isolated effects of these variables on the pelvic floor are difficult to study. The routine use of episiotomy for many years in order to prevent PFD is not recommended anymore; episiotomy should be used in selected cases, and the mediolateral procedures should be used if needed.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改良经皮下无张力阴道悬吊术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60例盆腔器官膨出患者采用改良经皮下无张力阴道悬吊术,尝试自行修剪聚丙烯网片,以自创的简便网片经皮下固定位点进行盆底修补和重建,分析术中情况,随访治疗效果。结果:60例患者平均年龄60.73岁(37~78岁);平均手术时间88min(55~130min);术中平均出血131ml(80~300ml),无一例术中输血;平均住院时间为11天(8~18天);术后随访时间平均23.3个月(4~52个月),发现7例术后网片侵蚀,发生率为11.67%,2例复发,治愈率为96.7%,无网片感染发生;其中15例压力性尿失禁,11例症状消失,治愈率为73.3%,4例症状改善,尿频尿急13例中9例症状消失,2例改善。结论:改良经皮下无张力阴道悬吊术用于PFD患者的手术治疗,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并发症少,近期疗效稳定,经济实用,对于我国基层PFD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