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三七在民间有"生消熟补"的说法,生品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熟品补血。该文从三七的始载、性味功效开始,梳理了本草记载的三七历代炮制方法及用法,并与现代的炮制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草记载三七生用炮制方法包括为末、嚼烂、醋磨、酒磨,其中为末即现代的研或碾成细粉,沿用至今,并对粒度有所要求;本草记载熟三七炮制方法有焙、炒、蒸,其中蒸法沿用至今,并有所变化,现代炮制方法新增油炸法。研究结果厘清了三七炮制的历史沿革,可为现代生、熟三七的炮制方法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竹节参别名竹节三七、竹根七、竹节人参、白三七、北三七、大叶三七。五加科植物竹节参Panaxjaponicus C.A.Mey以干燥根茎入药。虽未见于历代本草,但《本草纲目拾遗》中始有记载,是200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品种之一。性温、味甘、微苦。有滋补强壮、散瘀止痛、止血祛痰等功效。兼具我国北药人参和南药三七的功用,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很久以来就被庶民乡医视为珍品,民间俗称“草药之王”,属我国特有珍贵中药材资源。  相似文献   

3.
龙佳瑜  范崇峰 《河南中医》2023,(12):1814-1820
“落得打”在《中华本草》《中国植物志》及各省药物志中均没有作为正名收录,现今通常作为“积雪草”的处方名应用于临床,但文献记载的“落得打”别名有多种,如积雪草、商陆、陆英等。经考证,积雪草与“落得打”不存在异名关系,本草专书记载的“落得打”与积雪草的植物特征、功效主治均不一致,且积雪草其名由来已久,在历代本草专书中均以正名记载,并无作“落得打”先例。其次,明清以来上海周边地区地方志文献中记载的“落得打”即商陆,以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中记载的“落得打”为“陆英”之异名,证据均不充分。《本草从新》《本草拾遗》所载“落得打”性味甘平,陆英味苦性寒、商陆味辛酸性平且具有毒性,三者虽皆记载可外用,但主治有较大差别,因此,三者应为不同药物,不存在异名关系。整理《本草从新》及《本草拾遗》中关于“落得打”的记载,发现其植物特征、用药部位、功效主治等方面与土牛膝更相似,土牛膝与怀牛膝、川牛膝相比药力稍逊但功效相近,有较好的破恶血功效,是治疗跌打损伤的一味良药,故“落得打”应为土牛膝。  相似文献   

4.
三七妙用     
三七妙用朱曾柏湖北中医学院(武汉430061)三七,药效可靠(云南野生者尤佳),其止痛消瘀之适应症极广,应广其用;古代和当代本草及中药学医籍中所记载的性味、归经、主治、功效等等,远远没有将三七的功用范围(特别是临床实际应用之特点)讲清楚。一药多用,原...  相似文献   

5.
三七功效本草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七,始载于《本草纲目》,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Panaxnotoginseng(Burk .)F .H .Chen的干燥根。其性味、归经,各书均无出入。《纲目》曰“甘,味苦,温”[1] ;《本草便读》云“入胃行肝”[2 ] ;这些都已达成共识。但对其功效的记述却不尽人意,在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药学》中三七的功效是这样记载的:化瘀止血,活血定痛[3] 。而民间有以三七滋补的习惯,以作类似当归、黄芪等补药之用。故笔者想就其功效作一探析。1 古本草三....  相似文献   

6.
三七本草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多个方面对三七的历代文献记载及本草考证进行了概述,一是三七的发现,二是名称由来,三是原植物的来源情况,四是原产地分析,五是主要功效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三七本草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多个方面对三七的历代文献记载及本草考证进行了概述,一是三七的发现,二是名称由来,三是原植物的来源情况,四是原产地分析,五是主要功效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三七是临床伤科疾病的常用中药,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效,历代中医古籍对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的论述大同小异,现代研究发现三七具有活血、止血、抗炎、免疫调节、抗肿瘤等药理活性,主要活性成分为皂苷类。伤科疾病是指人体因跌打坠堕、扭伤劳损、碰撞闪挫等原因而引起的皮肉、筋骨、脏腑、气血等损伤,主要包括挫伤、创伤、软组织损伤、骨折及内伤等临床常见疾病。通过整理历代本草和现代文献中关于三七“伤科要药”功效的相关记载,对其在骨损伤修复、活血化瘀、止血、抗炎镇痛、伤口愈合等方面的药理作用及机制进行归纳梳理,为其深入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盐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国历代本草对于用“盐”入药的详细记载有:食盐、大盐、戎盐、盐胆水、光明盐、卤碱、绿盐等7种之多。每一种盐在历代本草中均赋予了一定的临床功效和治疗效果。本文从本草记述和《中药大辞典》中有关盐的化学成分内容  相似文献   

10.
莱菔子对胃肠道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莱菔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 (Raphanus sativus L)的干燥成熟种子 [1] ,始载于《本草衍义补遗》,在《日华子本草》中记为萝卜子。此外 ,前人也称莱菔子为温菘子、土酥子、唐菁子、羌精子、登松子、楚菘子、芦菔子、紫花菘子等 [2 ]。其性味辛甘平 ,归肺脾胃经 ,其功效为消食除胀 ,降气化痰[2 ] 。有关莱菔子消食除胀功效的文献记载较多 ,其中《滇南本草》称其可“消膨胀 ,消痰涎 ,消宿食 ,消面积滞。”《本草纲目》、《本草从新》等也有类似记载。《医学衷中参西录》认为莱菔子无论是生或炒 ,均有“顺气开郁 ,消胀除满”之效 ,并还记有“莱…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复方三七纳米颗粒剂对寒凝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凝血四项及FeC l3化学法小鼠血栓的影响,探讨其活血化瘀、抗凝和抗血栓作用。方法:采用注射两次肾上腺素加冰水浴的方法建立急性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观察复方三七纳米颗粒剂对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四项指标的影响;观察复方三七纳米颗粒剂对FeC l3化学法小鼠血栓模型血栓形成时间的影响。结果:复方三七纳米颗粒剂能使寒凝血瘀证大鼠的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明显改善,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降低,并且延长FeC l3化学法小鼠血栓模型的成栓时间。结论:复方三七纳米颗粒剂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抗凝和抗血栓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三七作为我国一种名贵中药材,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补益气血之功效,是传统的活血化瘀药。三七经过炮制加工后,功效明显不同,生品主散瘀止血,熟品主补血益气。近年来对三七的研究逐渐深入,主要研究方向为生三七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对熟三七的研究虽逐年增加,但炮制机制及药效物质基础变化尚不明确。该文对三七现代炮制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对比了三七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及药理作用差异,提出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三七物质转化规律与补血作用的相关性,以期阐释其炮制机制,提升三七饮片的质量评价体系,为该饮片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补骨脂-三七药对为例,从整合药理学角度探索补肾活血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整合药理学平台(TCMIP),收集补骨脂、三七的化学成分信息,以"osteoporosis"作为疾病关键词,得到骨质疏松症全部靶标。通过TCMIP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信息(PPI)数据库,获得补骨脂-三七作用靶标与骨质疏松疾病靶标之间的PPI,构建药对与疾病间的关键靶标网络,基于基因本体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确定靶标基因、蛋白质分子功能、细胞内定位及其所参与的生物学反应和通路。结果:两药共有靶标34个;作用机制可能与Smad蛋白磷酸化,Smad蛋白导入细胞核和维生素D应答元件结合等生物过程有关;并与破骨细胞分化、氧化磷酸化、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信号通路、内分泌和其他因子调节钙重吸收等生物途径有关。结论:补骨脂-三七药对参与Smad蛋白调控及其信号转导过程,可为补肾活血制剂参与调控Smad蛋白,进而影响Runt相关转录因子2等转录因子、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等信号通路,实现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14.
孟莉  焦富英  向绍杰  乔敏  秦文艳  李淼 《中成药》2011,33(3):407-410
目的:研究脑栓通颗粒(赤芍、川芎、黄芪、三七、鸡血藤等)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用肾上腺素制造小鼠急性微循环障碍模型,观察脑栓通颗粒对微循环障碍的改善作用;用冰水中游泳和sc注射肾上腺素制造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其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采用电刺激法造成大鼠血栓,观察对形成血栓的阻塞率及血栓重量的影响.结果:脑栓通颗粒能加快血流速度,改善血流状态,缓解小鼠的微循环障碍;能降低血液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改善血液流变性;能降低形成血栓的阻塞率,显著降低血栓湿重.结论:脑栓通颗粒能改善微循环障碍及血液流变性,能抑制血栓形成,故有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三七粉十二指肠给药,观测小鼠脑膜微循环。结果表明,三七给药1.4g/Kg,5.6g/Kg时,血流量分别增加24%,36%。尼莫地平(0.2g/Kg)增加58%。同时三七能使其中红细胞运行加快,这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尼莫地平则表现不明显。结扎颈总动脉造成全脑急性缺血实验表明,三七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但同尼莫地平一样都比较弱。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三七花总皂苷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方法: 采用维生素D高脂饲料法复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观察三七花总皂苷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结果: 三七花总皂苷可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P<0.05);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全血黏度(高、中、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P<0.05)。 结论: 三七花总皂苷可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对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三七总皂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探讨三七总皂苷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干预效果、作用机制。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三七总皂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理作用及实验研究等方面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文献研究结果提示三七总皂苷及其有效成分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明显保护作用。三七总皂苷及其有效成分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能够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抗自由基毒性损伤、抗血小板聚集及抑制凋亡调控基因、促进周围神经细胞再生等作用,有望成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药物,为今后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三七花对轻度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栓前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8例Ⅰ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4例。治疗组给予三七花水煎液口服,对照组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浆t-PA、PAI、vWF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浆t-PA、PAI和vW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收缩压、舒张压、中医证候积分及PAI、vWF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三七花对Ⅰ级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有降低血压、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血栓前状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三七药理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90,自引:1,他引:89  
对近年来三七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特别对三七皂苷在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物质代谢系统,以及抗炎、抗衰老、抗肿瘤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的研究近况做了总结,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三七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