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 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SANT)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通过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并报道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病理科及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教研室2010-01-01—2012-12-17诊断的3例SANT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所有患者均住院行脾脏切除治疗。女2例,男1例,年龄分别为65、51和21岁。1例表现为左上腹钝痛,其余患者无明显症状,由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CT扫描显示脾脏低密度不均质肿块。肉眼观病变为实性,边界清楚,切面灰褐色,中心呈白色瘢痕样。显微镜下肿物呈多个血管瘤样肉芽肿性融合结节,结节间为丰富的硬化性纤维间质及散在浸润的炎细胞。单个结节中瘤细胞呈卵圆形或短梭形,同心圆状分层排列、向心性分布,胞质丰富,泡沫样。细胞无异型,未见核分裂,随访也无复发及转移。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结节内皮细胞表达CD34,FⅧa和(或)CD31,那些肥硕的梭形细胞表达CD68及SMA,而不表达ALK和CD30。结论:SANT是一种罕见的具有独特病理改变的良性病变,易与血管瘤、炎性假瘤、错钩瘤等混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上皮样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复习10例上皮样肉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免疫组化进行病理形态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10例均表达细胞角蛋白(CK)和波形蛋白(Vim)阳性,上皮膜抗原(EMA)9例阳性,6例CD34阳性,S-100、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各在1例肿瘤中见局灶阳性,不表达结蛋白(Des)、肌红蛋白(MG)、FRAg、CD31、HMB45。结论上皮样肉瘤是一种分化未定免疫表型复杂的少见的软组织肿瘤,好发于肢体远端。  相似文献   

3.
目的:报道1例少见的脾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ANT),以提高对该病变的认识。方法:对1例SAN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表达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脾SANT具有众多由环靶状纤维组织围绕的肉芽肿样结节,伴有结节间不同程度硬化的间质。肉芽肿样结节内细胞呈卵圆形、短梭形,胞质相对丰富,部分细胞胞质内可形成含红细胞的腔隙,细胞间还穿插有衬覆肥胖内皮细胞的枝芽状毛细血管及相对扩张的窦隙样血管腔隙。免疫组化显示结节内不同血管样结构有3种不同的免疫组化表达。结论:SANT是脾具有特征性改变的一种良性病变,临床上易与脾脏恶性肿瘤混淆,病理上易与炎性假瘤、错钩瘤等混淆,诊断依靠病理组织学表现及免疫组化特点。行脾切除术可治愈,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肾脏黏液性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ueinous tubular and spindle cell carcinoma,MTSCC)是2004年WHO泌尿和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新确立的一种区分于肾脏其它肿瘤的低度恶性肾上皮性肿瘤,临床少见,易于与恶性度高的肉瘤样癌、集合管癌等相混淆,因此临床和病理医师很有必要加深对此病的认识。现报道本院2008年3月收治的1例已确诊的MTSCC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特点及病理组织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组化表达特征 ,为该肿瘤病理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 ,H E染色和免疫组化S P法标记LCA、L2 6阳性以确定诊断。结果 :5 80例手术切除脾脏标本中恶性肿瘤 10例 ,男 6例 ,女 4例 ;年龄 16~ 6 5岁 ,平均 4 3岁。 7例恶性淋巴瘤 ,海绵状血管瘤恶变、恶性血管瘤和纤维肉瘤各 1例。病变完全局限于脾内和仅累及肺门淋巴结 ,组织学以淋巴细胞性淋巴瘤预后较好。恶性血管瘤、纤维肉瘤预后较差。结论 :原发性脾脏恶性肿瘤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肿瘤。根据组织学特点 ,结合免疫组化染色 ,可以作出明确的病理诊断。治疗应首选脾切除和放疗加化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乳腺肌样错构瘤的临床病例特征及生物学行为.方法 5例乳腺肌样错构瘤,进行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并追踪患者预后.结果 5例患者均为女性,肿物界清,平滑肌成分是乳腺肌样错构瘤的特征性成分,SMA和Desmin呈阳性表达.乳腺肌样错构瘤中的乳腺小叶和导管出现腺病、非典型增生的改变.术后随访3月-4年7月无复发.结论 乳腺肌样错构瘤是很少见的乳腺良性肿瘤,是以间质出现平滑肌组织为特征的乳腺错构瘤的变异型.其中乳腺小叶和导管可出现增生和非典型增生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20例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寻找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PSH临床症状、CT和冰冻切片诊断、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点。结果  女性18例,平均年龄55岁。右肺11例,双肺1例,左肺8例。CT检查19例表现为孤立性肺结节,1例双肺分别见有结节;CT诊断肺癌17例,食管癌伴有肺转移2例,错构瘤1例。有10例进行术中冰冻检查, 2例诊断为类癌,2例细支气管肺泡癌,1例描述性诊断PSH,5例炎性假瘤等良性病变。常规切片中同时具有实性区、乳头区、硬化区、血管瘤样区4种结构的11例,并可见圆形和立方形两种肿瘤细胞, HE切片诊断PSH。9例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央圆形细胞EMA、TTF-1、Vimentin弥漫强阳性,AE1/AE3阴性,被覆立方细胞AE1/AE3和TTF-1阳性,而Vimentin阴性等做出诊断。结论  PSH是常发生于中老年女性的少见肿瘤,多表现为孤立性肺结节,CT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均易误诊,前者极易误诊为肺癌,后者虽然在判断性质方面较前者准确性高,但是多数PSH仍然很难确诊,术后常规切片辅以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25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对25例SPT进行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免疫表型的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5例SPT中6例临床表现为上腹部不适,18例为体检偶然发现,1例为外伤后发现,7例发生在胰头,12例发生在胰体尾,6例发生在胰旁。其中7例显微镜下可见坏死、神经血管侵犯等现象。术后随访2-76月,所有患者尚未发现复发及转移。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肿瘤细胞表达Vimentin(25/25)、Syn(25/25)、AAT(25/25)呈强阳性,CD10(10/25)、CK(6/25)、ER(2/25)、PR(23/25)、CgA(2/25)呈部分阳性,Ki-67阳性表达〈3%。结论 SPT是少见的胰腺肿瘤,多见于年轻女性,一般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所有病变均发生囊性变,影像学检查有一定特异性。病理特点以温和一致的类圆形或卵圆形细胞增生呈实性结构,并伴出血和囊性变,部分组织退变呈假乳头结构为主要组织学特征。  相似文献   

9.
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组化表达特征,为该肿瘤病理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化S-P法标记LCA、L26阳性以确定诊断。结果:580例手术切除脾脏标本中恶性肿瘤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16-65岁,平均43岁,7例恶性淋巴瘤,海绵状血管瘤恶变,恶性血管瘤和纤维肉瘤各1例,病变完全局限于脾内和仅累及肺门淋巴结,组织学以淋巴细胞性淋巴瘤预后较好。恶性血管瘤,纤维肉瘤预后较差。结论:原发性脾脏恶性肿瘤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肿瘤,根据组织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可以作出明确的病理诊断。治疗应首选脾切除和放疗加化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涎腺基底细胞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涎腺基底细胞腺瘤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及免疫表型。结果 (1)涎腺基底细胞腺瘤好发于中老年女性,主要见于腮腺,生长缓慢,有完整包膜。(2)肿瘤由两种形态不同的基底样细胞混合而成,排列呈巢状、小梁状、腺管状,外周瘤细胞呈典型的栅栏状排列,并见明显的基底膜。(3)免疫组织化学:实体团块、小梁中央及管状结构的腔面细胞CK-pan(+),实体团块、小梁和小管的外周细胞p63(+),SMA(+),GFAP(-),Ki-67增值指数较低。结论涎腺基底细胞腺瘤是一种少见肿瘤,但其具有一定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有利于诊断。诊断时需与基底细胞腺癌、腺样囊性癌,多形性腺瘤、基底样鳞状细胞癌鉴别,手术切除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1.
胰腺乳头状囊实性肿瘤的病理与临床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胰腺乳头状囊性实性肿瘤(solid cystic papillary tumor,SCPT)的病理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小儿外科手术及病理确诊的8例患儿,同时分析同期在成人外科手术及病理确诊的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中,男1例,女14例。10-20岁8例,20-30岁4例,30-40岁3例。平均年龄15.8岁,中位年龄16岁。该肿瘤多以腹胀、腹痛和腹部包块为首发症状,多数肿瘤位于胰头或胰尾。3例行肿瘤切除术,8例行远端胰腺切除术,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仅取病理行活检术。随访3个月-4年,15例患者生存至今,2例复发。镜下观察15例肿瘤均以实性区、囊性区及乳头状突起为其特征。α抗胰蛋白酶免疫组化阳性率100%(15/15),波形蛋白80%(12/1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53.3%(8/15)。15例均诊断为胰腺囊性实性乳头状瘤。结论:胰腺乳头状囊性实性肿瘤多见于青春期女性和年轻妇女,组织病理来源不清,属低度恶性,具有良性临床病程,手术治愈率高,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腮腺上皮-肌上皮癌伴高级别转化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依据。方法报道1例少见的腮腺上皮-肌上皮癌伴高级别转化趋势并文献复习。结果肿块囊实性,包膜完整。肿瘤组织大部分呈实性片状生长,缺乏导管成分。肌上皮样肿瘤细胞增生活跃,细胞核大、空泡状、核仁明显,核分裂相多见20~30/10HP。免疫标志:导管样上皮细胞EMA(+)、CAM5.2(+)、p63(-)、SMA(-)、S-100(-);肌上皮样细胞EMA(-)、CAM5.2(-)、p63(+)、SMA(+)、S-100(+)、PSA(-)、p53(++)、CyclinD1(+20%~30%)、Ki-67增殖指数约60%。结论腮腺上皮-肌上皮癌伴高级别转化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诊断需依靠组织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SPT)的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及预后。方法对36例SPT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36例SPT患者临床以腹痛为主要症状。肿块位于胰头15例(41.7%),胰体5例(13.9%),胰体尾9例(25.0%),胰尾7例(19.4%)。组织学上肿瘤主要由实性区和假乳头状区混合构成,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轴心生长。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B.catenin的表达率为94.4%,CD10的表达率为80.6%,CD56和Vim的表达率分别为83.3%和91.7%。32例获得随访资料,随访时间3—96月不等,30例无瘤生存。1例术后复发,1例肝脏转移,均予手术切除,目前无死亡。结论SPT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可能来源于胰腺多潜能干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手术切除后预后好。  相似文献   

14.
乳腺乳头状瘤病及其癌变的全乳腺切片病理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Tian Y  Li S  Fu X 《中华肿瘤杂志》1997,19(4):290-292
目的了解乳腺乳头状瘤病的生物学特性,重点观察其早期癌变及与大导管乳头状瘤的关系。方法对行全乳腺切除或根治术的重度乳头状瘤病14例、乳头状瘤病癌变22例进行次连续大切片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两类病变分布均较广泛,分布在两个象限以上者分别占71.4%(10/14)和63.6%(14/22)。在乳头状瘤病癌变病例中,发现乳头状瘤病组织与癌组织常相互交错分布,可见前者移行为后者。两者伴发大导管乳头状瘤亦较常见。结论乳头状瘤病是乳腺癌的一种癌前病变,其与大导管乳头状瘤可能发生自同一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胆囊腺肌瘤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817例胆囊切除标本中病理确诊的20例胆囊腺肌瘤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 例胆囊腺肌瘤病临床表 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类似。病变大体形态:局限型11例(均位于胆囊底部)、节段型7例和弥漫型2例。组织学特征为胆囊黏膜上皮增生、上皮陷于肌层或浆膜下形成数量较多的罗 阿氏窦、以及肌层增生肥厚。结论:胆囊腺肌瘤病是一种好发于成年女性的瘤样病变,此病常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并存,临床诊断困难,确诊需依赖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6.
为了总结脾脏不同占位性病变的超声特征,将32例脾脏肿瘤按术后病理分类,分别对其术前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脾脏血管瘤与肝脏血管瘤声像图表现一致,形态规则,边界清晰,无包膜,后方回声无衰减;原发性脾脏恶性淋巴瘤可呈弥漫性低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或呈局限性低回声或蜂窝状低回声,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可轻度增强;脾脏转移瘤呈无回声型、低回声型、高回声型及牛眼征4种不同类型的回声。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超声检查对脾脏肿瘤具有较高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胃肠道间质瘤19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GIST)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征、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应用光镜观察形态特征,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胃肠道和胃肠外腹腔内原诊断为平滑肌瘤、平滑肌母细胞瘤和平滑肌肉瘤24例检测CD117、CD34、Vimentin、SMA和S100,获得19例GIST。结果:19例GIST占同期消化系统间叶肿瘤的79.2%(19/24)。抗体表达情况:CD11794.7%(18/19)、CD3463.2%(12/19)、Vimentin100%(19/19)、SMA15.8%(3/19)阳性和S100表达全部阴性。结论: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CD117、CD34、SMA和S100联合使用可协助鉴别诊断GIST。细胞密集、明显核异形、肿瘤性坏死以及核分裂数>5/50HP可作为恶性参考指标,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