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肺动脉栓塞(PE)是指周围静脉内血栓落入肺动脉并嵌塞于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而导致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症。据国外文献报道,肺栓塞在未经治疗的患者中死亡率可达30%以上,而采用适当的抗凝剂治疗,死亡率可降低到8%。但是,由于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故常发生误诊和漏诊。为了正确、及时且无创性诊断肺动脉栓塞,现就肺动脉栓塞的影像学诊断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2.
肺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其是一种危害较大的常见病,居常见心血管疾病的第三位,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栓塞由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房、室的血栓所致者称肺血栓栓塞症(通常称肺栓塞),占绝大多数。愈来愈多的临床资料表明,肺栓塞不仅在西方国家常见,在我国,此病的漏诊率、误诊率、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已成为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医疗保健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选择性肺动脉造影及右心导管为标准,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肺动脉成像(CTPA)评价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及右心功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确诊CTEPH的患者24例,均行右心导管及肺动脉造影、CTPA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CT Qanadli栓塞指数为(37.16±8.77)%,CT Mastora栓塞指数为(38.14±21.56)%,Qanadli栓塞指数高于Mastora栓塞指数(Z=-4.107,P=0.000),且二者正相关(r=0.734,P=0.000)。CTPA测得主肺动脉/升主动脉直径比与右心导管测定肺动脉平均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mPAP)正相关(r=0.461,P=0.036)。CTPA测定右心室前壁厚度与mPAP成正相关(r=0.515,P=0.018)。CTPA测得肺动脉直径大于超声测肺动脉内径(t=3.485,P=0.002),且正相关(r=0.588,P=0.002)。CTPA测得右心室最大短轴直径大于超声测右室横径(t=2.647,P=0.016),且正相关(r=0.429,P=0.031)。CTPA测定右室前壁厚度小于超声测值(t=3.768,P=0.001),且成正相关(r=0.551,P=0.004)。CTPA测室间隔厚度略低于超声测室间隔厚度(t=2.941,P=0.007),两组资料正相关(r=0.751,P=0.000)。Qanadli栓塞指数和Mastora栓塞指数与肺动脉压、主肺动脉直径、肺动脉/主动脉直径比、右室横径、右室前壁厚度等参数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CT肺动脉造影不仅能够明确诊断慢性血栓性肺栓塞,而且能够提供肺动脉树的阻塞程度、右心功能改变信息,为临床决策和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但慢性血栓性肺动脉高压肺栓塞程度与右心功能无关。  相似文献   

4.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30例患者行肺动脉CTA检查,并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对原始数据进行后处理。结果 30例均能显示肺栓塞的部位、范围及局部管腔狭窄程度,CT表现为肺动脉内不规则斑块状、附壁样缺损,周围有或无高密度对比剂包绕。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是临床诊断肺动脉栓塞最有效的无创性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应用于肺动脉栓塞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文46例患者中共有256个栓塞灶,右肺5级以上动脉栓塞灶138个,左肺5级以上动脉栓塞灶118个,对左右肺动脉栓塞显示率进行比较发现左右肺部动脉栓塞显示率无显著性差异(X^2=3.13,P〉O.05);对2~3级肺动脉及4~5级肺动脉,5种阅片方式进行栓塞检出率比较,发现其中1.25mm+MPR/MIP对2~3级肺动脉栓塞检出率显著高于2.5mm+MPR/MIP组(X=20.07,P〈0.05);1.25mm+MPR/MIP对4~5级肺动脉栓塞检出率显著高于2.5ram+MPR/MIP组(X=12.86,P〈O.05)。直接征象为血管的完全闭塞及不同程度的管腔内充盈缺损,其形态各异,如血管截断,中心型充盈缺损,呈现“轨道征”、“靶心征”,动脉断面偏侧附壁可见充盈缺损,边缘可规则或不规则,呈“半月征”。结论在肺动脉栓塞的检查8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技术具有无创、快捷、受外界影响小、重复性强等优点,可代替传统的肺动脉造影成为诊断肺栓塞的首选。  相似文献   

6.
<正>肺栓塞是以各种类型的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为病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症的总称,肺血栓栓塞症是其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引起肺血栓栓塞症的血栓的主要来源。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肺血栓栓塞症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二者是一种疾病在不同部位、不同阶段的表现[1]。急性肺栓塞是常见却不易明确诊断的急危重症,是静脉血栓栓塞症最严重的临床表现。急性肺栓塞临床表现往往缺乏特异性,症状差异也很大,有些患者可无症状,而部分患者却是以猝死为首发症状,因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肺栓塞的检出率不断增高,CT肺动脉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已成为诊断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的重要检查方式之一,由于其无创、快速的特点,不少学者认为其可以取代传统的肺动脉造影成为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方法[1]。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作一种适合器械祛栓试验使用的犬急性大块肺栓塞动物模型。方法7只杂种犬,体外制作动物自体血栓,采用经皮股静脉穿刺置入导管,选择性插入一侧肺动脉中央分支动脉后注入制作好的自体血凝块,栓塞一侧肺动脉中央分支动脉,栓塞前后检测血气、肺动脉压及肺动脉造影。实验存活动物于12h后处死,取两侧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1只注射血栓时造成两侧肺栓塞死亡,1只在栓塞12h后肺动脉有部分再通;其余各只均成功栓塞至靶肺动脉的中央分支动脉。结论该方法制作急性大块肺栓塞的动物模型是可行和可重复的,可以为相关试验提供急性大块肺动脉栓塞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
肺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栓塞由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室的血栓所致者称肺血栓栓塞症,简称肺栓塞。肺栓塞一旦发生管腔堵塞,血流减少或中断.将引起不同程度的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改变,轻者可无任何变化.重者即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肺循环阻力突然增加,肺动脉压升高.心排血量下降。脑血管和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晕厥、休克、甚至迅速死亡。  相似文献   

10.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zn,PE)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栓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综合症。近来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是当前临床医学中所关注的重要学术热点问题。有的肺栓塞病人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不易发现,故临床上常发生误诊及漏诊。肺动脉栓塞致死率高,如不治疗,其死亡率高达30%,积极的静脉溶栓治疗和口服抗凝剂治疗,死亡率可降至8%左右。因此正确的早期诊断是及时治疗的关键。螺旋CT是近年来发展的无创并且诊断率高的方法,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共识。  相似文献   

11.
肺栓塞(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99%的栓子是血栓性的,故也称为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1,2]。每年由血栓性静脉炎引发肺栓塞的发病率高达(23~69)/10万,其中近1/3有临床症状,2/3有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约10%的急性肺栓塞患者死于确诊后的1~3个月,10%的医院内死亡病例与肺栓塞相关[3]。肺栓塞是仅次于心肌梗死和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疑似肺动脉栓塞(PE)患者181例,对胸部行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发现51例肺动脉栓塞。结果所有患者的肺动脉主干、双侧肺动脉干、肺叶、肺段动脉均显示。181例疑似患者中,共发现51例肺动脉栓塞,多发栓塞31例,单发20例。普通C T增强成像中,肺动脉栓塞阳性率为11.97%(14/117例),多发栓塞9例,单发5例。动脉C T A成像中,肺动脉栓塞阳性率为57.81%(37/64例),多发栓塞22例,单发15例;延迟扫描,肺动脉栓塞阳性检出率与CTA成像结果一致。普通CT 增强成像与肺动脉CTA成像比较,肺动脉栓塞的阳性检出率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差异( P <0.01)。结论64层螺旋C T检查是一种无创伤性的诊断方法,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CT筛查肾病综合征患者静脉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0年5月-2012年8月974例患者行双能量CT肺动脉成像(CTPA),其中451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包括66例儿童)进行了肺肾联合双能量CT扫描以筛查肺栓塞和肾静脉栓塞。153例患者同时进行了下肢超声检查用于筛查深静脉血栓。记录肺栓塞、肾静脉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其相互关系。结果:177(39.2%)例患者至少有一个静脉血栓栓塞事件,其中以肺栓塞最常见(149/177,84.1%),76例肺栓塞患者合并肾静脉栓塞,孤立性肺栓塞54例。大多数肺栓塞患者(118/149,79.2%)无临床症状。106例(106/451,23.5%)例患者有肾静脉栓塞,26例(26/153,17.0%)患者有深静脉栓塞。儿童患者静脉血栓事件发生率(13/66,19.7%)低于成人(164/385,42.6%)。在组织学证实的肾病类型中,膜性肾病最常伴有静脉血栓事件(72/153,47.1%)。结论:肺栓塞是肾病综合征患者最常见的血栓并发症且大多是无症状的,常伴有肾静脉血栓或孤立发生,因此对本病的可疑静脉血栓患者的筛查是需要的。  相似文献   

14.
肺栓塞的多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经多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及临床确诊的1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肺栓塞患者中,14例诊断为肺栓塞,诊断率约93.3%。1035支肺动脉显示849支,显示率82%;肺栓塞130支,占显示肺动脉数的15.3%。其中亚段肺动脉600支中显示438支,显示率73%,栓塞43支占显示亚段肺动脉的9.8%。直接征象包括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及动脉断面变细,血管腔内密度不均匀减低。充盈缺损分为4种形式:中央性充盈缺损3例呈轨道征,偏侧性充盈缺损9例,附壁性充盈缺损2例,完全性阻塞3例。间接征象包括马赛克征1例,胸膜下楔形梗死灶3例,肺动脉高压5例,出现W esterm ark征8例,胸腔积液6例。结论MSCTPA是诊断肺栓塞快速、安全有效、无创的诊断方法,它将取代肺动脉造影成为肺栓塞诊断的首选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并发的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进行临床分析,探讨诊断与治疗及预防的对策。方法:肺栓塞患者14例,分析一般状况、临床特点,对9例PE采用静脉尿激酶溶栓和肝素抗凝治疗。结果:COPD患者肺栓塞发病率为14.59%;其中85.64%伴有深静脉血栓,初诊误诊率为78.57%,总病死率为28.54%:静脉溶栓有效率为88.89%。结论:肺栓塞有很高的误诊率与病死率,应对高龄的、长期卧床的并有深静脉血栓倾向的COPD患者给予必要的预防;溶栓与抗凝疗法是治疗急性肺栓塞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前列腺术后深静脉血栓及肺动脉栓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腺术后深静脉血栓及肺动脉栓塞李黔生方玉华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外科手术后的一种常见严重并发症,其后果可引起股白肿、静脉炎综合征及肺动脉血栓栓塞(肺栓塞).在美国每年大约30万~60万人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患者住院,其中5万~10万人死于肺栓塞[1],如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对肺动脉栓塞(PE)诊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有肺动脉栓塞的40例患者进行C T肺动脉造影检查,扫描原始图像传至飞利浦EBW工作站,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 IP )、多平面重建(M PR)、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技术,结合薄层原始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确定肺动脉栓塞16例,其中左右肺动脉栓塞3例,肺叶动脉及肺段动脉同时栓塞6例,左右肺动脉至肺亚段动脉多发栓塞7例。直接征象为动脉管腔内完全或不完全充盈缺损,间接征象为阻塞远端肺组织纹理稀疏,节段性肺梗死灶,胸腔积液等。结论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诊断肺动脉栓塞特异性较高,在无碘过敏等禁忌症情况下安全性高,技术优势明显,能帮助临床作出确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8.
急性肺动脉栓塞(actue pulmonary embdism,APE)系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发病过程既可隐匿,亦可急骤,甚至可猝死,症状无特异性,确诊需特殊的辅助检查。由于基层医院对PE缺乏诊断意识或诊断技术条件限制.易误、漏诊。正确诊断和及时有效防治肺栓塞十分重要。本文就我院心内科2003年1月至2008年9月收治的急性肺动脉栓塞误诊为心脏病10例病例进行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使用6层螺旋CT对39位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血管成像检查。应用准直1.0mm,螺距1.25进行扫描,将得到的原始数据行层厚1.25mm、3.0mm轴面重建,MIP2mm、5mm多视角多平面重组及MRP重组。分析不同后处理技术的检出栓塞动脉支数进行比较。结果:39例肺动脉栓塞患者,共累及肺动脉血管326支,以上5种重建方法对肺动脉主干及叶动脉的栓塞,显示检出结果一致。对段及亚段动脉的栓塞MPR优于其它后处理方法(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是肺栓塞安全、敏感性且特异性高的无创性诊断方法,其图像后处理技术更为直观、全面的显示栓子的形态、部位、范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在肺动脉栓塞急慢性分期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30例肺动脉栓塞病人的胸部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作出急性、慢性初步诊断结果,与临床分期、溶栓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0例肺动脉栓塞病人的82条肺动脉栓塞直接征象分为5种类型:Ⅰ型管腔中心充盈缺损,共25支;Ⅱ型附壁充盈缺损,与管壁呈锐角相交并凸向腔内,共28支;Ⅲ型附壁充盈缺损,与管壁呈钝角相交并凹向腔内,共13支;Ⅳ型管腔环形狭窄,管腔缩小50%以上,共9支;Ⅴ型血管腔完全堵塞,没有增强,共7支。Ⅰ型~Ⅴ型血栓溶栓有效率分别为92%(23/25),87.5%(24/28),21.98%(2/13),35.78%(3/9),42.86%(3/7),各组间有明显差异。Ⅰ型~Ⅳ型血栓的CT分期与临床分期比较,符合率分别为91.7%(22/25),89.3%(25/28),76.9%(10/13),77.8%(7/9),平均符合率为83.93%。结论Ⅰ型和Ⅱ型是急性肺栓塞的典型表现;Ⅲ型和Ⅳ型则是慢性肺栓塞的表现,Ⅴ型表现不能说明血栓存在的时间。CT对急性分期的区分比慢性分期更加接近于临床分期。螺旋CT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快速、有效、无创的检查方法,在区分肺动脉栓塞急、慢性分期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