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8年年12月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的200例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疗效及其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估。结果200例患者用药治疗期间均闭经,子宫肌瘤体积平均缩小36.71%-55.58%,患者贫血均得到有效纠正,血红蛋白恢复正常水平。结论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有一定效果,丰富了保守治疗方法,是一种更为经济、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76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25mg/天口服,观察量组给予米非司酮10mg/天口服。观察两组月经变化及血红蛋白含量。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1.58%)、血红蛋白含量(9.53±3.26)明显高于对照组;月经量(230.16±50.13)ml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可缩小子宫肌瘤体积,有效改善患者月经情况,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8年年12月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的200例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疗效及其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估。结果200例患者用药治疗期间均闭经,子宫肌瘤体积平均缩小36.71%-55.58%,患者贫血均得到有效纠正,血红蛋白恢复正常水平。结论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有一定效果,丰富了保守治疗方法,是一种更为经济、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郭彦玲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0):1858-1858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给予口服米非司酮12.5 mg/d,连续3个月。超声监测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血常规检查治疗前后病人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月经的变化及服药后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患者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血红蛋白含量明显提高,月经复潮后经期明显缩短、经量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12.5 mg/d连续使用3个月具有较好治疗子宫肌瘤及改善子宫肌瘤患者贫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周燕斌 《西南军医》2011,13(4):635-636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于2007年7月~2010年7月期间临床收集需要保宫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20例,给予米非司酮治疗,随访并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子宫及肌瘤体积大小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治疗后的雌激素和孕激素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同时,在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依从性。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不仅简单易行,而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对子宫肌瘤体积的影响以及对肌瘤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ER、PR)的影响,进一步了解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可能的治疗机制。方法将90例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有手术指征、无内科合并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短期大剂量组(A组)、长期小剂量组(B组)。于服药前后B超测量子宫肌瘤的体积,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切除的子宫肌瘤标本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水平。结果①两服药组服药后肌瘤体积较服药前明显缩小,肌瘤体积变化有统计学意义,B组体积变化更明显 ②对照组肌瘤组织中ER、PR均呈高表达,A组肌瘤组织中PR、ER表达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肌瘤组织中PR、ER表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服药组间比较,PR、ER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短期大剂量及长期小剂量米非司酮均可使子宫肌瘤明显缩小,但长期小剂量效果更明显。②降低肌瘤组织中PR、ER表达是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杨碧玉 《西南军医》2007,9(4):23-24
目的对甲氨喋呤(MTX)单枪肌肉注射与米非司酮配伍MTX保守治疗非破裂性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探讨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符合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条件的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甲组20例,将MTX50mg单枪肌肉注射7天后,对未转阴者再追加给药一次;乙组20例,采用MTX联合米非司酮连续6日用药保守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疗程结束后复查尿HCG转阴率,甲组75%,乙组90%。复查B超:甲组除5例手术外,5例治疗后包块消失,10例略有缩小,乙组除2例手术外,8例治疗后包块消失,10例包块略有缩小。症状缓解情况:甲组症状消失时间5-11天,乙组症状消失时间5—9天。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甲氨喋呤保守治疗非破裂性异位妊娠的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客观疗效、不良反应和临床转归情况.方法 2006年12月-2008年3月解放军第307医院参与多中心临床验证的子宫肌瘤确诊患者38例(包括多发肌瘤患者17例),使用HIFU治疗系统一次性消融治疗子宫肌瘤47个,其中肌瘤最大直径11.6cm.观察不良反应并定期随访,随访期间应用增强磁共振(MRI)评价HIFU治疗后子宫肌瘤的消融坏死体积及消融率,测量治疗后子宫和肌瘤体积的变化,判断临床转归规律.结果 治疗后随访37例共46个肌瘤,增强MRI显示所有肌瘤均出现消融坏死区并持续存在,HIFU消融率为65.1%±21.7%.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不同时间子宫和肌瘤体积均有显著缩小,1、3、6、12个月时子宫肌瘤的缩小率分别为24.1%±17.3%、39.8%±23.4%、44.6%±24.7%、60.3%±17.2%(F=15.31,P<0.01),呈现出随时间延长逐渐缩小的变化规律.HIFU治疗后的主要并发症为局部疼痛、发热等,均为轻中度,并可在1周内自行缓解.结论 HIFU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安全可行,局部消融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碘油、PVA、明胶海绵颗粒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子宫肌瘤进行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栓塞灌注碘油、PVA、明胶海绵,随访3~20个月,平均9个月,观察术后症状缓解情况,子宫缩小和肌瘤缩小程度.结果36例右侧股动脉穿刺操作全部成功.子宫肌瘤动脉造影,表现为子宫动脉明显增粗、迂曲、分支增多、子宫增大、肿瘤染色灶明显.栓塞后肌瘤染色灶明显消失,栓塞剂加用抗生素,术后反应(发热、疼痛、呕吐)明显减轻,子宫肌瘤缩小率46.3%~91.7%,其中肌瘤缩小50%以上占86.6%,性激素术前、术后无明显差异.结论综合应用碘油、PVA、明胶海绵颗粒介入治疗子宫肌瘤是非手术治疗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00年2月-8月对28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双侧子宫肌瘤供血动脉的栓塞治疗。结果:插管栓塞成功率100%,随访1-6个月。B超示术后随访1个月肌瘤体积平均缩小25%。随访6个月,8例肌瘤消失,20例肌瘤体积平均缩小68%,并均伴有月经量的明显减少。结论:子宫肌瘤的介入治疗疗效肯定,对黏膜下子宫肌瘤尤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
张瑞红  吴蕾  丁岩  张亚妹 《武警医学》2008,19(6):502-505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 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20例及经米非司酮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治疗组)30例术中均取瘤体及内膜,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肌瘤和内膜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ER、PR和凋亡基因bcl-2、bax的表达.结果 服米非司酮后,PR在肌瘤和内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下降(P<0.05),ER的阳性表达率变化不大(P>0.05);bcl-2在肌瘤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无变化(P>0.05),在内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下降(P<0.05);bax在肌瘤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上升(P<0.05),在内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无差别(P>0.05).米非司酮治疗后内膜83.3%(25/30)表现为增生期改变,其中32%(8/25)为简单增生过长.结论 米非司酮能促进子宫肌瘤细胞凋亡,同时又可能促进子宫内膜的增生.  相似文献   

12.
王德琪 《西南军医》2012,14(2):258-258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肌瘤的疗效。方法应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38例,与单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38例对比。结果观察组有效31例,总有效率81.58%,对照组有效26例,总有效率6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能提高疗效,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剥除术和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LsH)对子宫肌瘤患者内分泌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妇产科84例子宫肌瘤患者并随机分组,观察组42例患者行LSH治疗,对照组42例患者行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内分泌状态变化并对比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E2、P、FSH、LH内分泌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E2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术式治疗子宫肌瘤均有显著疗效,子宫肌瘤剥除术相较LSH对子宫肌瘤患者内分泌影响较小,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2年2月~2020年9月收治子宫肌瘤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采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注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月经情况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显着高于对照组,子宫肌瘤体积和子宫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月经量和月经周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联合米非司酮能缩减肌瘤体积,改善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症状和月经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痛性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行介入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48例,经右侧股动脉,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指引下,选用4F或5F Cobra导管及超滑导丝植入髂内动脉后对子宫动脉超选择插管、造影,在透视下注入710~1000 μm大颗粒聚乙烯醇(PVA)栓塞剂。 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48/48),介入治疗后随访6个月,月经恢复正常者46例,术前贫血者28例,术后6个月,26例恢复正常;肌瘤体积缩小量<20%者3例,肌瘤体积缩小量20%~50%者10例,肌瘤体积缩小量>50%者33例,肌瘤消失者2例。下腹胀痛及压迫症状均有所好转。 结论无痛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显著,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134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差异性将其分为A组与B组,两组均为67人.B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A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米非司酮进行干预治疗,治疗结束后,分析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通过采用不同治疗方案,A组治疗疗效优于B组,两组对比具有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 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可起到较好疗效,可有效减少不良症状,提升治疗疗效,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28例子宫肌瘤患者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观察栓塞治疗3和6个月后复查瘤体大小及临床症状改变情况。结果:肌瘤由子宫动脉分支供血,双侧血供型占绝大多数.治疗后6个月复查,所有肌瘤均比治疗前缩小,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子宫肌瘤栓塞治疗是一种微创性、能保留子宫、安全有效的新疗法,其近期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s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43例子宫肌瘤患者,栓塞剂选用PVA颗粒(直径分别为335~500μm、500~710μm),完全阻断子宫动脉血流,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结果:栓塞后肌瘤的血供可完全阻断。术后1、3、6个月复查,一般术后当月即见月经血量减少,本组有40例在术后3个月后月经均基本恢复正常,余3例也有改善,无1例出现闭经者。术后1个月彩超复查,子宫体积缩小10%以上,肌瘤缩小0.5~1.0cm,3个月复查,子宫体积缩小20%以上,肌瘤缩小15%~40%,6个月复查,子宫体积缩小40%以上,肌瘤缩小20%~60%。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微创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19.
陈玲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8):967-96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02-2010-06收治的适合保守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7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腹腔镜保守手术)和对照组33例(甲氨蝶呤药物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愈率及再通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肌瘤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之一,月经量过多是其主要临床表现,治疗常采用子宫切除术。由于种种原因,有许多病人不愿接受手术,而目前又尚缺乏理想的治疗药物。因子宫肌瘤的发病主要与孕酮有关,因此,我们对30例子宫肌瘤患者接受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治疗对象 30例子宫肌瘤患者均经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