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明英  黄帅  李瑞 《安徽医学》2011,32(2):197-198
目的探讨6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临床发病特点、疾病诊断类型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年间确诊的60例A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AA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3.3%(32/60),其中SAA患者治疗有效率36%,CAA治疗有效率65.7%,(χ^2=5.17,P〈0.05)。雄激素治疗组23例,有效8例,占34.9%。雄激素+CsA治疗组37例,有效24例,占64.9%(χ^2=5.16,P〈0.05)。SAA单用雄激素治疗组8例,有效1例,占12.5%;环孢素(CsA)+雄激素治疗组17例,有效8例,占47.1%;CAA单用雄激素治疗组15例,有效7例,占46.7%;雄激素+CsA治疗组20例,有效16例,占80%。用雄激素治疗组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6例(26.1%)。雄激素联合CsA治疗组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8例,肌酐、尿素氮升高4例(10.8%),此外,出现牙龈增生肿胀3例(8.1%),多毛及四肢感觉异常者各1例。结论免疫介导机制为再障主要发病机制之一,雄激素联合CsA应用为治疗AA的有效方法,但对于SAA治疗效果较差,如有条件应该尽早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或给予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TG/ALG)治疗。  相似文献   

2.
报告了60例再障,其中慢性再障(CAA)21例,重型再障Ⅰ型(SAA—Ⅰ)28例,重型再障Ⅱ型(SAA—Ⅱ)11例;有可能致病因素者24例;并发肺炎、心衰、败血症等25例,慢性再障多采用以康力隆为主的综合治疗,急性再障多采用免疫抑制治疗,其中3例检测T 细胞亚群,T_4/T_(?)>1,并采用大剂量强的松龙治疗,2例进步.  相似文献   

3.
<正> 资料分析1、原发与继发性再障的分布:本文收集我院1954—1979年间经临床确的186例再障中。原发性117例(急性55例,慢性62例),占62.9%,继发性69例(急性35例,慢性34例),占37.1%。原发性比继发性为1.7∶1。继发性再障的发生率较过去统计为高。兰州医学院75例再障中继发性49例(65.3%);福建省三明地区265例中继发性48例,原发比继发为6.6∶1。各处统计结果相差悬殊,可能与病史追问的详细程度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4.
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red cell aplasia,简称PRCA)是一组以单纯红细胞系统再生障碍为主要特点的贫血。其表现为骨髓中有核红细胞极度减少,贫血显著,Ret极度减少或几乎缺如,而WBC和Plt计数正常。此类贫血比较少见,现将我院5年中(1983年3月~1988年2月)收治的20例PRCA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纯红再障)是一种仅骨髓幼红细胞系选择性损害的特殊类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国内较为少见,现将临床所见1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4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临床发病特点、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0年间确诊的4l例再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再障患者中慢性再障的治疗有效率为80%,重型再障为42.9%:慢性再障中单用雄激素治疗有效率76.9%,CSA和雄激素联合应用的有效率为83.3%;重型再障中单用雄激素治疗有效率为25%,CSA和雄激素联合应用的有效率为50%。院内死亡5例中,3例死于脑出血。结论雄激素是治疗慢性再障的主要药物,雄激素和csA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单用雄激素治疗重型再障效果不佳,主张用CSA、ATG治疗,或CSA、ATG、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造血细胞因子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7.
再生障碍性贫血1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14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和85例的疗效分析。从发病方面,148例住院病人占同期内科病人的0.35%和贫血病人的43.5%,说明再障并非罕见。症状方面有贫血、出血和感染者分别占97%、89%和70%,极大多数病人呈全血减少和骨髓增生不良。中医辨证:129例中属脾肾阳虚者99例和肝肾阴虚者30例。治疗分中西结合组(中药加丙睾),单独中药组,免疫抑制组和支持疗法组。中西结合组的高效率达23.8%,比单独中医组为好。免疫疗法组看来有一定的苗头,而支持疗法组效果最差,死亡率占43%。作者认为中西结合组具有肯定效果而副反应少,免疫抑制组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在目前条件下尚不宜普遍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盆血的临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再生障碍性盆血患者40例.结果用药后血红蛋白的升高较白细胞和血小板明显,血小板升高最慢.结论雄激素类和蛋白同化激素类药物在慢性再障的治疗上疗效较好,急性再障的疗效不如慢性再障确切,但可与其他疗法合用.  相似文献   

9.
再生障碍性贫血2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将近6年来我院住院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病例276例从发病前接触有毒物质时间、是否服药及时间,确诊时外周血淋巴细胞与红细胞的比例、骨髓中淋巴细胞与红细胞的比例,患者对加用激素和未加用激素的反应进行分析。结果有毒物质接触(尤其是黏合剂中的苯)导致再障的病例有增加趋势,其发病与毒物接触时间长短无关。确诊时,当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显著增高,淋巴细胞:红细胞比例〉2:1时,临床表现较重;当骨髓中红细胞系统相对活跃、淋巴细胞比例少,红细胞:淋巴细胞〉2:1时,临床表现轻微。在有毒物质所致再障病例中,应用激素加安雄治疗有效,有效率为45.16%。结论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工业中有毒物质导致再障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其发病与接触毒物时间无相关性,提示其发病与个体异质性有关。而且,小剂量激素对毒物所致再障治疗有效,说明其发生可能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0.
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是由多种病因及不同的发病机理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全血细胞减少的综合征,国内分为急再(AAA),亦称重型再障Ⅰ型(SAA—Ⅰ);慢再(CAA)及慢性重型再障(亦称SAA—Ⅰ)。我院自1980~1989年共收治177例。现就病因、发病情况及综合性治疗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择了51例再障患者。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程观察,说明了急慢性再障是性质不同的两种类型。从而,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种因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所致的严重贫血综合征。我国不少见。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再障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研究有较大进展,但在急性再障(急再)和慢性再障(慢再)的分型治疗方面尚不统一。本文结合我院1977~1986年10年间收治再障63例的临床资料,试比较急再与慢再的分型及治疗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血液系统中较少见的、严重的、病因不明且治疗效果不佳的疾病.本文总结了1990~2001年在我院的再障患者78例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是造血系统常见病之一,青壮年发病率高,治疗效果尚不够满意,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现将我院从1957年9月至1979年4月符合再障诊断标准,资料比较完整的93例进行临床分析,并对其发病情况、脾切除治疗和合并妊娠问题略加讨论。  相似文献   

16.
梁智 《广西医学》2004,26(6):857-858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血液系统中较少见的、严重的、病因不明且治疗效果不佳的疾病。本文总结了1990~2001年在我院的再障患者78例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再生障碍性贫血(AA)在大巴山区很少报道。我院近8年来收治的56例资料较齐全的AA,用胎肝、脾、胸腺细胞悬液输注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男,35例,女21例。农民28例(50%)。发病到初诊时间为15天到7年。有病毒性肝炎史11例,服氯霉素史3例,接触农药史、服驱虫药史各20例,口服SMZCO 1例。本组再障均符合我国1981年拟定的AA诊断标准。其中急性再障3例,慢性再障53例。纯红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本市中心医院6年收住院9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下简称再障)病人分析表明,男女发病比率(0.8∶1)与国内其他报告(2.0~2.7∶1,2.6~4∶1)不同,30岁以前患者比例也低。继发性再障为57.61%,以氯霉素、合霉素为最常见继发因素(33.96%)。急性再障治疗效果不好,死亡率高。免疫抑制剂(CTX、6—MP 等),治疗4例病人,3例短期获得疗效,1例急性再障治愈。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140例急慢性再障患者进行分析,其中51.43%属继发性。继发性再障中47.22%的患者发病前有服用氯(合)霉素史。治疗以丙睾为主,部分加肾上腺皮质激素、硝酸士的宁、左旋咪唑、PHA 等,9例用狗睾埋藏,观察3个月以上62例,总有效率为67.80%。  相似文献   

20.
董磊 《中外医疗》2009,28(36):118-118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起病缓急、病情轻重、骨髓损伤程度,有针对性的进行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滋阴补肾,填精益髓;温补肾阳,填精益髓;活血化瘀治疗。结果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65例中,基本治愈23例,显效16例,有效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77%。结论中医治疗既能改善症状,又不伤正气,无毒副作用。愈后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