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自1998年10月1日《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广大公民踊跃参加无偿献血,我站无偿献血已基本满足临床用血的需要。同时,采血中也出现了一些献血不良反应。通过实施心理护理和必要的对症处理后,献血员均恢复正常。因此,如何保障无偿献血者的安全,已成为无偿献血工作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认为,对无偿献血者实施心理护理是十分必要的,我站对14393例无偿献血者的护理体会也证实了这一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1998年《献血法》实施以来,济宁市的临床用血已全部来源于无偿献血者,为保护无偿献血者的积极性,对4223名首次无偿献血者的献血反应情况做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2006年1~7月本站共接待4223名首次无偿献血者,其中女性735名,男性3488名。包括国家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开展无偿献血工作,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笔者观察2005年在本站无偿献血者出现的献血反应,采取了适宜的护理措施,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后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具有生物活性和生物多态性的结缔组织.在人造血液还不能替代人血的情况下,临床所需的血液和血液成分尚需健康适龄者提供.<献血法>施行初期,我国大部分地方为保障供血均采取了由地方各级政府向所辖区域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下达无偿献血任务指标的方式征召无偿献血者,这种征召方式的优点是:任务明确、责任清楚、依据计划操作、见效快.但是,由于我国大部分城乡健康适龄公民对血液生理知识及献血常识了解较少,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对献血有很多顾虑,存在很多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5.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自从1998年10月1日《献血法》实施以来,从过去的有偿献血过渡到现在的100%来自无偿献血,但从全国各地来看,或多或少都出现过以前所没有的季节性的血荒,血液供需矛盾日渐显出。为了解无偿献血者的献血目的,便于采取改进策略来提高无偿献血的队伍,对我市1575例献全血的无偿献血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健康教育是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评价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一门科学。献血健康教育是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开展献血健康教育,目的是让人们了解无偿献血的重要意义及有关献血知识,激发人们对血液安全的关注,鼓励人们解放思想,自觉自愿地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积极参加或再次参加无偿献血,切实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的安全。近年来,邢台市中心血站实施全程、规范的献血健康教育,有效地提高了无偿献血工作质量,实现了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的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尽管采供血机构在不断加强无偿献血者的招募力度,但是临床仍会出现采供血供求不平衡现象。为缓解临床供血压力,保证临床血液需求,我院自2013年1月开展互助献血宣传工作,至今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现对其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陈玉娟 《吉林医学》2011,(8):1615-1616
目的:了解和认识不同献血环境及两种献血量与献血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9年10 712名无偿献血者进行对比分析,采血量选择200 ml和400 ml两种规格。结果:在不同环境下献血200 ml和献血400 ml发生献血反应的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献血200 ml者的献血反应率明显高于献血400 ml者的献血反应率;献血车上的献血反应率明显高于站内。分析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由于献血者精神紧张、献血环境不理想、空腹等情况引起。  相似文献   

9.
无偿献血中献血反应的预防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输血事业的发展 ,无偿献血在全国各地普遍推广。参加无偿献血的献血者不同于以往以卖血为职业的个体献血者 ,他 (她 )们大都是首次献血 ,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和心理上的恐惧 ,因而容易在采血时或采血后发生献血反应 :表现为面色苍白、出虚汗、恶心呕吐、血肿 (采血者操作不当 ) ,严重者躁动、短暂的意识障碍、晕厥、抽搐、呼吸心跳减慢、血压下降、脉搏无力 ,甚至出现大小便失禁等。现将我们如何做好献血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自 2 0 0 1~ 2 0 0 2年 (上半年 )于我站无偿献血者 2 0 85 7例 ,其中男 11…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献血工作基本实现了由有偿献血向无偿献血的平稳过渡。但是,无偿献血工作也存在着困难和不足,例如2008年初我国东部的大雪灾、2009年的寒流和甲型流感等突发事件,对血液的紧急大量需求,每年春节长假、高温季节出现的血液供应保障能力脆弱,及献血者保留等均成为无偿献血可持续发展的瓶颈[1]。如何有效的建立并发动稳定的、高素质的无偿献血者队伍,保持采供血数量四季平衡,是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防止和控制献血反应的发生,促进无偿献血蓬勃健康的发展.方法 对近2年偿献血者所发生的献血不良反应、采取的防护对策及其效果,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分析.结果 通过不断的总结经验,制定并实施了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逐年下降.结论 献血不良反应是能够预防的,通过改善献血环境,强化采血人员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加强心理护理,使献血者神经放松,把情绪调到最佳状态,不仅有助于减少并有效防止献血反应的发生,还有利于组织发动更多的无偿献血者,从而更好地促进无偿献血工作蓬勃、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无偿献血事业的健康发展,得力于那些热衷于献血事业的无偿献血者,只有他们无偿捐献出血液资源才能保障临床用血的提供,才能使那些需要血液制品来维持生命的患者恢复健康及得到再生的希望。对献血者的招募其实就是资源的引进,所以在采血前、中、后全过程的宣教尤为重要,是成功招募献血者和使之成为固定献血者的最重要环节之一。献血者能否在献血前、中、后全过程获得良好的捐血的宣教,使其心情愉悦、满足捐血的心理需求,取决于采血护士的宣教意识和履行职责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冯倩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9):235-235
献血反应是指献血员在献血过程中出现的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严重者可出现失去知觉、晕厥、抽搐等症状,是献血者的心理、生理,采血环境及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操作技术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以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可分为轻度:献血时或献血后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的原因和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本站2004年1月~2006年12月500例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国家规定的献血体检标准。对以上献血者实施预防和护理措施:加强献血相关知识宣传,消除人们对献血的恐惧和顾虑、实施采集前护理、采集中护理和采集后护理等。结果发生献血反应共5人次,发生率为1.0%(5/500)。其中,初次献血者3人,空腹献血者1人,劳累或者睡眠不足者1人。实施科学有效护理措施后,5例发生献血反应者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进行采集前、采集中和采集后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减少献血反应发生,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蒋春涛  陆红琼 《重庆医学》2006,35(11):995-996
自1998年我国正式实施〈献血法〉以后,标志着中国输血事业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经过近年来输血医学界同仁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努力已经实现了从有偿,义务献血到无偿献血的平稳过度,显现出无偿献血的勃勃生机.但血液资源的紧张,血荒的发生又是全球面临的重要课题,基层血站也经受着同样的考验.抓好无偿献血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保证临床用血及用血安全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作者就多年来如何做好无偿献血的组织宣传、队伍发展提出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调查和分析机器采集(以下简称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探讨如何预防和减少献血不良反应。方法按《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及《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选择满足机采血小板条件的献血者,采集治疗量血小板。结果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站机采血小板1189人次,其中仅有0.9%的献血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结论减少献血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机采血小板可能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种类、临床表现,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护理,对保证采血过程的顺利进行和献血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一、招募固定无偿献血者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无偿献血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比例平均已达95%以上,不少省、市已达100%,有力地促进了采、供血,保证了临床用血的需要,为人民的卫生健康事业提供了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8.
师玉红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7):246-247
我站根据实际工作,及时转变工作模式,制定了“以人为本”的策略,开展了各种人性化的服务活动,全面提高了机采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招募的机采献血者已由开始的50人发展至今800余人,并且100%来自无偿献血者,他们也从盲目的跟从献血到现在理性地认识机采,自觉地主动地配合血站的工作,共同执行国家单采血小板的质量标准,安全及时有效地提供了合格的产品,有力地保障了我市四区八县的机采血小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我站每年接待无偿献血者约1万余人次,其中30%为初次献血者,初次献血者中70%以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从而影响了无偿献血的招募工作。为了保证志愿无偿献血者队伍的稳定,促进初步献血者成为固定献血者这项工作的展开成为血站面临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单采血小板时献血反应的发生原因并根据发生原因采取处理方法和措施。方法:统计我站2010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总人数,以及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并分析献血反应的发生原因。结果:在采访的献血者中一共有300例,其中发生献血反应的有60例,总的反应率为20%,轻度的献血反应为48例,反应率为80%;中度的献血反应为9例,反应率为15%;重度的献血反应为3例,反应率为5%。诱发献血反应的最主要原因是枸檬酸盐中毒、心理因素、精神因素等。结论:枸檬酸盐中毒、心理因素、精神因素是影响献血反应的主要因素。由于献血反应的诱发因素很复杂,所以医务人员应该具有识别能力以及应对处理能力,采血站同时要加强工作人员的献血知识宣传,进而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