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燊德  张小红 《广西医学》2006,28(11):1769-1770
目的 了解江门市区初治肺结核病人抗结核治疗引起肝损害情况,并分析其原因.方法 对江门市区结核病控制项目的1 085例初治肺结核病人的肝功能进行监测.结果 1 085例初治肺结核病人有197例出现肝损害,发生率为18.2%,抗结核治疗2个月内出现肝损害的患者占88.0%;其中男性患者20.4%,女性患者12.7%;50岁以上患者肝损害发生率为23.0%,50岁以下为15.1%;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阳性患者55例(39.9%)出现肝损害,HBVM阴性患中为96例(12.7%).结论 初治肺结核病人抗结核治疗引起肝损害占一定比例,肝损害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老年患者和HBVM阳性患者发生肝损害情况较严重,因此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应留意患者肝功能的变化,尤其是老年患者和HBVM阳性患者,最好同时给予适当的护肝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结核病控制项目治疗方案对肝功能的影响及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7~ 2 0 0 2年 4 11例涂阳肺结核病人中 6 8例出现药物性肝损害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376例观察者 6 8例 (18 1% )出现肝损害 ,肝损害主要发生于年龄较大者 ,时间在 8周内者占 94 . 1%。轻者只加用护肝治疗 ,重者停用抗结核药加强护肝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生率 (2 7 .4 % )高于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 (16 . 2 % )。 6 8例病人全部完成疗程。结论 :对涂阳肺结核病人进行抗结核治疗 ,应密切监测肝功能 ,注重预防和早期合理处理药物性肝损害。  相似文献   

3.
初治肺结核病人抗结核治疗引起肝损害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永和 《西部医学》2005,17(6):590-591
目的总结抗结核治疗肺结核患者肝损害的有关问题.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4年8月863例初治肺结核病人,在抗结核药物治疗中出现的肝损害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抗结核治疗中出现肝损害者104例,发生率12%,肝损害轻者在抗结核同时加保肝治疗;中、重度者暂停抗结核药并静滴保肝药治疗.病人肝功能在4周内恢复正常者占90.4%,并完成抗痨疗程.结论了解抗结核药物的肝损害和防治措施,保证肺结核病人化疗方案完成.  相似文献   

4.
抗结核药物致老年药物性肝损害7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老年人药物性肝损害的特点,为抗结核方案顺利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34例结核病惠者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时间、程度,并按年龄分为老年组74例和中青年组60例进行比较.结果 抗结核药药物性肝损害总发生率为22.60%,其中老年组30.20%,中青年组17.24%,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肝功能损害均多发生于抗结核治疗后2~8用,老年组明显高于中青年组,且发生时间早,恢复慢.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抗结核药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高,治疗2~8周多见,老年人易发生肝损害,治疗早期应加强临床观察和肝功能检测,以利于早期发现,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5.
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病(D ILD)的临床特点、探讨其预防和治疗。方法:根据服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及药物性肝病诊断标准,对1998年1月至2005年1月间经抗结核治疗后出现的68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和讨论。结果:接受抗结核治疗306例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阳性者29例,其中12例出现肝损害,占41.4%,HBsAg阳性者药物性肝损害高于阴性(P<0.01);306例患者中,68例肝功能异常,占22.2%,其中19例经护肝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继续原方案化疗,同时予护肝治疗,未再次出现肝损害,不必停抗结核药。有42例(占61.8%)病人更改方案,停抗结核药5例(占7.4%)。结论:多种抗结核药可引起药物性肝病;联合用药可增加药物的毒性;HBsAg阳性者抗结核治疗中易出现肝损害;在抗结核治疗前应常规检查肝功能、HB-sAg,在用药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应早期发现药物性肝病,早期停用可疑药物及进行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6.
谢胜华 《广州医药》2006,37(4):57-58
目的 分析抗结核药物对合并HBV的肺结核患者的肝功能损害.方法 对50例合并HBV感染的肺结核患者与172例无HBV感染的肺结核患者的比较.结果 合并HBV感染的肺结核患者发生肝损害28例,占56.0%,无HBV感染的肺结核患者发生肝损害41例,占23.8%,HBV感染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无HBV感染组(P<0.01).结论 合并HBV感染的肺结核患者在使用抗结核药物时应加强护肝治疗,注意肝功能的损害,密切监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7.
高东生  杨瑞文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7):2196-2197
目的了解抗结核药物的肝损害情况。方法对偏关县结核病门诊收治的因抗结核药所致肝功能损害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探讨肝损害的发生率、发生时间与抗结核药物的关系,肝损害程度,肝损害危险因素,治疗及预后。结果肝损害患者76例,发生率为12.3%,肝损害发生的时间以服药后3周叫周为最多。对31例轻度肝损害患者继续实施抗结核治疗并调整化疗方案,再加服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药物,30例按要求完成抗结核疗程,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对中重度肝损害者45例立即停用抗结核药物,改用除HRZ以外的对肝功能影响较少的抗结核药物,并予保肝解毒治疗,41例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结论对结核病患者于抗结核治疗开始后3周-4周,应加强临床及肝功能监测,发现肝功能损害应及时调整化疗方案,并加用保肝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保肝治疗在预防抗结核治疗中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52个肺结核病人中出现药物性肝损害的相关资料.结果120例抗结核治疗未同时加保肝药物的患者发生肝损害19例(15.83%).其中10例合并HBV感染者发生肝损害6例(60.0%),132例在抗结核同时加用保肝药物,发生肝损害4例(3.03%,P<0.01),其中12例合并HBV感染者发生肝损害2例(16.66%,P<0.01),有显著差异性,且肝损害的程度较前者轻,无一停止抗结核治疗.结论抗结核治疗同时加用保肝药物可以明显降低肝损害的发生率,同时降低抗结核停药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护肝片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防治效果.方法 初治肺结核168例,应用"2HRZE(S)/4HR"方案抗结核治疗,治疗组88例,全程加服护肝片;对照组80例,全程加服葡醛内酯片.结果 治疗组出现肝损害6例(6.82%),其中 HBsAg阳性患者出现5例(5.68%);对照组出现肝损害26例(32.50%),其中 HBsAg阳性患者出现20例(2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HBsAg阳性患者在抗结核治疗中肝功能更容易受损害.结论 护肝片在防治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发生是有效的,特别是对 HBsAg阳性的结核病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的特点,以保证抗结核方案能顺利实施.方法 选取我院6年来被确诊为结核病的门诊和住院患者180例中用H、R、E、Z联合治疗中引起肝功能损坏的4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抗结核药物的肝损害多出现在用药后4周内,以2~4周为最多,表现在胃肠道不适及转氨酶的升高,经保肝药物治疗或调整抗结核药,2~4周内肝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抗结核药物治疗前应常规化验肝功能,用药后定期复查肝功,同时加用保肝药物,并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更换治疗药物,以抗结核方案能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1.
刘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40(12):1106-1107
目的 分析抗结核药物对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肺结核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方法 对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HBV-M)阳性的106例肺结核患者(观察组)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肝功能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以同期采用同样治疗方案的106例HBV-M阴性的肺结核患者(对照组)肝功能作为对照. 结果 观察组肝损害发生率(36.8%)明显高于对照组(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肝损害出现时间和恢复时间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抗结核药物对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肺结核患者肝功能有一定影响,肝损害发生率高,出现时间早,恢复时间长.抗结核治疗时检查HBV-M及密切监测肝功能变化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对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对治疗过程中肝功能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对同期采用同样治疗方案治疗肺结核乙肝病毒阴性患者(对照组)治疗过程中肝功能的变化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肝损害率(55.2%),明显高于对照组(15.7%),差异有显著性(P<0.01).出现时间、恢复时间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 抗结核药物对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肝功能的影响为肝功能损害发生率高、出现早、恢复慢.  相似文献   

13.
卢仲武 《广西医学》2009,31(6):907-907
化学疗法是目前控制结核病最有效的措施,文献报告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6%,而抗结核药物所造成的不良反应以肝功能损害毒性反应最为显著。我院1999~2008年收治15例Ⅲ型复治肺结核病人,曾因使用抗结核药物而出现了重度肝损害,并伴有全身衰竭,被迫中断抗结核治疗,全力护肝。通过积极的护肝和对症处理,患者转危为安,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人抗结核药物性肝损的特点,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24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按照年龄分为两组,均采用"2HRZS/4HR"方案抗结核化疗。出现肝功能异常后给予保肝药,至肝功能恢复正常时停止。对比两组间肝损发生率、肝损情况、肝损出现时间的差异。结果: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发生率为12.91%。其中,老龄组发生率为16.67%,中青年组发生率5.95%,两者之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抗结核药物出现肝损害无临床症状者12例,占38.71%。64.52%的肝损害出现在抗痨治疗4周内;93.55%的肝损害出现在抗痨治疗8周内。两组肝损害出现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高,程度严重。抗结核药物肝损害只要早期发现、及时治疗,肝功均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5.
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17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应用过程中产生的肝损害问题。方法 对1995年1月至2002年12月住院的1 464例肺结核病患者中应用抗结核药物后出现肝损害的17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高发年龄为20~60岁,占70 .3%,消化道症状出现和肝功能改变发生于用药后8周内强化治疗期的占73. 8%,轻者加保肝药治疗可不需停用抗结核药物,重者须停药并着重保肝治疗。157例(91 .3% )恢复正常, 13例(7 .6% )好转, 2例恶化出院, 41例( 23. 8% )需减量或停药,对化疗效果产生影响。结论 应用抗结核药物易发生肝损害,体重<50kg的老年男性、既往已有肝损害或嗜肝病毒感染、饮酒、合并肺外疾病、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三药联用等为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6.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俊平  陈创坤 《河北医学》2008,14(11):1286-1289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在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炎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结核病治疗中发生药物性肝炎并停用抗结核治疗药物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常规治疗 复方甘草酸苷: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 ml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和对照组24例(常规治疗组),4周为1疗程;对两组患者肝损害情况(ALT、AST、T-BIL)及预后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的恢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显效及有效24例(100.0%),对照组显效及有效19例(79.2%),治疗组肝功能损害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结核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应加强肝功能监测;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抗结核药物导致肝功损害的临床分析总结,以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并提出有效而实用的预防办法.方法 选取我院8年来390例结核住院治疗病人中使用利福平、雷米封、乙胺丁醇、吡嗪酰胺联合治疗方案治疗后引起肝功能损害的89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对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肝功能损害症状不明显;肝功能损害多表现为转氨酶升高;肝功能损害大多发生在服药1个月~2个月内;所有病例均经积极保肝降酶治疗和调整抗结核药物后肝功恢复正常,无1例停用抗结核药物.结论 抗结核药物治疗前应常规化验肝功能,用药后定期复查肝功,同时加用保肝药物,并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更换治疗药物;无需完全停用抗结核药物.  相似文献   

18.
赵莹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7):123-124
目前控制结核病最有效的措施是抗结核药物的应用。抗结核药物所造成的不良反应以肝损害毒性反应最为显著。药物性肝损害是指在治疗过程中应用治疗剂量药物时肝脏受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毒性损害或发生过敏反应所引起的医源性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中较为严重的一种。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大多数经过治疗能恢复正常,少数发生肝衰竭死亡。我科2012年2例因使用抗结核药治疗而出现了严重肝损害,经停用抗结核药,抗炎、护肝等综合治疗,1例转危为安,1例转外院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认识了解抗结核药物对肝脏的损伤及出现的毒副作用,提高肺结核病的治疗效果。方法2001—2005年惠州市结核病控制项目门诊对2242例肺结核病人在接受抗结核药物化疗中出现肝功能损害及不良反应。结果肝功能异常达19.7%。其中谷丙转氨酶(ALT)升高148例,谷草转氨酶(AST)升高59例,碱性磷酸酶(ALP)升高38例,谷氨酰转移酶(γ-Gr)升高44例,白蛋白(ALB)下降47例。球蛋白升高39例,膊红素阳性36例。毒副作用这37%,其中胃肠反应330例,皮肤过敏213例,关节痛89例,视力障碍74例,听力障碍52例,末梢神经突50例。结论抗结核药物对肝脏损害较大,不良反应较多,应定期检查,监测肺结核病人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肝功能变化及发现各种不良反应。给予及时救治,减少肝脏的损伤及出现不良反应,在指导临床治疗、提高治愈率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在抗结核治疗中造成药物性肝炎及其严重损害程度。方法:收集2000~2009年于我院规律抗结核治疗中出现药物性肝损害患者982例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3296例肺结核病患者中982例发生肝功能损害,总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为29.8%;982例肝功能异常者中,轻度598例,占60.9%;中度342例,占34.8%;重度42例,占4.3%。结论:异烟肼(INH,H),利福平(RFP,R),吡嗪酰胺(PZA,Z)等是常见的抗结核药物,临床应用不当会造成严重不良反应,出现ALT升高、黄疸,严重者可出现肝衰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