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肥胖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均能产生不良的影响。为了解胜利油田中学生的肥胖状况,我们对部分学校的中学生进行调查,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我们以胜利油田部分中学的中学生5996名为检测对象,男生3128人,女生2868人,年龄12-18岁,分为6个年龄组。测量身高、体重按《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填报说明及技术规范》中的要求与方法进行,并按此书中的营养评价参考标准对学生的肥胖状况进行评价。2结果与分析2.1男、女生比较:被调查中学生的肥胖率为6.75%(405/5996),男生为8.60%(269/3128)、女生为4.74%(13/2868),男生的肥胖率高…  相似文献   

2.
245名肥胖儿童的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儿童肥胖并不少见,往往可持续至成年时期.肥胖不仅影响美观,还可影响身心发育和引起某些疾病.为做好肥胖儿童的卫生保使工作,我们对某胖墩夏令营245名肥胖儿童及其膳食情况进行了调查.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以上海市245名体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20%以上者为调查对象(均属单纯性肥胖).年龄7~13岁,男生175名,女生70名.1.2方法;采用询问法,询问儿童及其父母,了解以下西方面情况:(1)发胖年龄、出生体重、肥胖家族史.(2)入营前一天的饮食情况,包括三在、点心和零食,摄入品种,质量.2结果2.1肥胖情况2.1.1根据19go年上…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霍林河矿务局中小学生肥胖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肥胖症日趋增多。为了解本地区儿童少年肥胖症情况,我们于1994年对矿务局所属8所中小学校6448名学生(男生3372名,女生3076名)进行了肥胖调查。以本市中小学生身高体重回归评价表为依据,查出超重学生162人,发生率为2.51%,其中男生74人(2.19%),女生88人(2.86%),差别无显著性(P>0.05);查出肥胖学生(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342人,发生率均5.30%,其中男生174人(5.16%).女生168人(5.46%)。女生高于男生(P<001)。肥胖程度构成,轻、中、重分别占4503%、42.11%和12.…  相似文献   

4.
广州市青少年肥胖现状及减肥行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倪莉红  林国桢  林琳  李伟娟  李菲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0):1906-1907,1909
目的:了解广州市青少年减肥行为的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16所学校(6所初中、6所高中、3所中专和1所大学)共3800名学生,采用《广东省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进行调查。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问卷由学生独立完成,统一发放,统一回收。结果:共调查3800名学生,有效调查表为3770份(男生1832人,女生1938人),有效率达99.21%。有33.58%的学生(男20.74%,女45.72%)认为自己有点重或很重,该发生率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这部分学生中只有9.56%(男23.95%,女3.39%)是真正超重或肥胖。有28.38%(其构成比为男35.70%,女64.30%)的学生在调查前的30天里曾经采取过减肥或防止增重的行为,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调查人群中采用锻炼行为的占22.04%,控制某类食物的摄入量占16.82%、故意把食物吐出来占0.85%、接连24小时或更长时间不吃东西占0.77%和擅自吃减肥药占0.82%。结论:青少年学生对肥胖的认识存在明显偏差,大部分学生采取的减肥方式是科学的,女生是减肥行为预防和控制的重点人群,应加强对学生健康和营养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通县中小学生肥胖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肥胖症越来越多。1985年全国男女学生中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66%和3.39%,而1991年资料表明男女生肥胖检出率分别上升了8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为了解我县中小学生肥胖患病情况,我们对全县中小学生进行了肥胖调查及肥胖影响因素问卷调查。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调查通县城乡7所学校中小学生1540名,其中城镇学生984名(男生489人,女生495人),农村学生556名(男生298人,女生258人);小学生1008名,中学生532名,年龄6-18岁。从180名肥胖学生中随机抽取66名学生为肥胖组,从1360名正常学生中抽取146名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崇文区中学生肥胖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丽  杨微 《中国健康教育》2008,24(10):805-806
目的了解北京市崇文区中学生超重、肥胖及血压状况,为防治中学生原发性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崇文区内1所中学,对全部在校学生进行体检,测定身高、体重、血压,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应用BMI法筛查超重和肥胖学生。结果共调查学生1020人,其中男生495人,女生525人,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5.1%和7.2%,其中男生分别为18.2%和10.7%,女生分别为12.2%和4.0%,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P〈0.05)。肥胖组学生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而超重组学生只有收缩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是目前中学生较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应进行有效措施,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北京西城区中小学生肥胖现况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生肥胖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3所小学和3所中学4525名6~17岁学生进行肥胖筛查和采用对照研究法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肥胖发生率为17.5%(男生20.4%,女生14.1%),男生明显高于女生;中小学生肥胖发生率高于该区历年水平,中、重度肥胖已占肥胖儿一半以上;男女生肥胖发生率高峰均为12岁。肥胖有家族聚集性,与过早添加固体辅食、特殊饮食(偏食)习惯,每日摄入主食量、体育锻炼时间等后天因素有关,而与父母文化程度以及婴儿出生体重无关。结论:加强健康教育,普及营养卫生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是减少儿童肥胖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刘春  黄静华 《中国校医》1995,9(4):263-265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肥胖儿童逐年增多,我市在1994年对7000名学生进行健康监测中发现肥胖儿童占7%。为摸清肥胖儿童常见疾病患病情况及机能状况,我们对493名肥胖儿童和正常儿童进行了1:1配对调查。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994年4~5月份对市区5所重点小学7~12岁7000名学生进行健康监测,在此基础上,按*no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法进行判断,凡大于身高标准体重120%为肥胖,共查出肥胖儿童493名,其中男生306名,女生184名。同时,为每一名肥胖儿童按照同年龄同班级同性别的条件随机抽取一名身高体重为正常…  相似文献   

9.
东山县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我县小学生营养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我站于1994年10~11月进行了此项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抽取西埔小学和杏陈学区两所小学的7~12岁学生共2582人。其中城区学生1438人,乡村学生1144人;男生1493人.女生1089人。按照(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填报说明及技术规范)的要求测量身高、体重。采用(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进行营养评价。2结果2.1男女生营养状况在调查的2582名学生中.营养不良849人,营养不良牢为32.88%.其中男生419人,为28.06%;女生430人.为39.49%.女生营养不良率明显高于男生,两…  相似文献   

10.
赵文君 《中国校医》2006,20(4):447-448
儿童肥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2000年1月报告,肥胖已成为美国青少年的流行病;在我国,据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公布,2000年与1995年相比,7~18岁学生肥胖检出率,城市男生由5.9%上升为10.1%,城市女生由3.0%上升为4.9%;乡村男生由1.6%上升为3.7%,乡村女生由1.2%上升为2.4%。其中7~12岁小学生是肥胖检出率最高的人群。北京等城市更成为肥胖的“重灾区”,7~9岁、10~12岁男生的体质量超标和肥胖总检出率分别达25.4%和25.5%,而女生分别达17.0%和14.3%。  相似文献   

11.
儿童肥胖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柳州中小学生肥胖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一所中学和一所小学6-18岁共4075名学生进行肥胖筛查,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学生肥胖总发生率为8.37%,其中小学生(9.85%)高于中学生(6.32%)(P<0.01),男生(10.51%)高于女生(6.06%)(P<0.01),儿童肥胖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性,儿童肥胖与家庭经济状况,饮食习惯、运动情况有密切的关系,与出生体重、父母文化程度、睡眠时间无关。结论:加强体育锻炼,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是减少儿童肥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本市7~14岁儿童发生肥胖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防治肥胖的有效手段提供依据。方法:采取调查问卷形式分别对本市8所小学9736名7~14岁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分析肥胖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共检出肥胖学生1138名,是受检率的11.7%;其中男生12.8%,女生10.6%,男生略高于女生。家长的观念、家长的文化程度、儿童的生活习惯及饮食控制是影响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结论:本市学龄儿童肥胖发生率较高,且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应采取多种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青春期学生视力不良患病情况,为开展近视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12级处于青春期的在校中专生1408人的视力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学生总体视力不良率为64.6%。城市学生为77.4%,其中男生74.0%,女生82.似;农村学生为57.7%,其中男生53.6%,女生62.8%,城市学生视力不良率明显高于农村学生,男生高于女生。结论:改善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加强户外活动是预防近视的关健。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珠海市城区小学生单纯性肥胖症发病现况。方法:利用整群抽样对珠海市城区2所有代表性小学的3156名小学生,进行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流行病学调查,用SA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珠海市城区小学生单纯性肥胖症总患病率为21.96%(693/3 156),患病率存在年龄、性别差异,男生患病率(26.61%)高于女生(16.71%)。在单纯性肥胖症儿童中,显肥胖患占53.97%(374/693),其中男生为59.33%(164/445),女生为44.35%(110/248),差异有显性(P<0.001)。结论:珠海市城区儿童肥胖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内地城市儿童,应重视健康教育预防肥胖症。  相似文献   

15.
我们从全镇22所村级小学校中,抽取电所小学,其中1~5年级的学生均列为检查对象.检查内容按照全省统一规定的体检表进行.本次检查共检学生989名,其中男生581名,女生408人,男女生性别比为1.41.结果:1小学生患病情况:4所小学共查出患病人数544人,患病率为55.1%.其中男生患病人数290人,患病率为49.9%;女生患病人数254人,患病率为62.3%.女生患病率高于男生(P<0.05).2小学生常见疾病种类、患病率及其顺位:本次健康检查发现有15种疾病。各种疾病患病率分别为头虱23.9%、蛔虫16.7%、视力低下4.6%、龋齿4.8%、其…  相似文献   

16.
1999~2001年兰州市小学生肥胖状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儿童肥胖的发生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肥胖和超重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已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为了解近年来兰州市小学生肥胖情况 ,笔者于 1 999~ 2 0 0 1年对兰州市 4所小学学生进行了调查 ,旨在为预防儿童肥胖提供基础资料。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在兰州市选取有代表性的 4所小学 ,共调查 1 1 90 6名 7~ 1 3岁小学生。其中 1 999年男生 1 784人 ,女生 1 742人 ;2 0 0 0年男生 2 4 4 5人 ,女生 2 32 7人 ;2 0 0 1年男生 1 861人 ,女生1 747人。1 .2 方法  1 999~ 2 0 0 1年每年分别对研究对象进行…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单纯性肥胖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儿童期肥胖不仅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而且是成人期肥胖及成人期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为了解海口市小学生单纯性肥胖流行现状,为制定儿童单纯性肥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笔者随机抽取海口市6~12岁小学生2 569人进行单纯性肥胖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海口市小学中随机抽取6~12岁学生2 569人,其中男生1 452人,女生1 117人。1.2方法所有调查对象均由检测人员按常规方法,统一使用TZG型身高坐高计和R…  相似文献   

18.
山东医大1980~1993年学生因病休学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大学生因病休学情况.笔者对我校1980~1993年全部注册本科生因病休学情况作了回顾性调查。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本校1980~1993年注册本科生人数5947人,其中男生3042人,女生2905人。学生因病休学情况来源于本校教务处提供的学生学籍管理档案;休学病情诊断书由地市以上医院出具。学生人数以当年新生入学注册人数为准。统计资料采用xZ检验。2结果与分析2.114年间共有144名学生因病休学,平均体学时间1年。因病休学率为2.44%。其中男生的病休率2.93%,女生为1.89%。男生的病休率明显高于女生(X2=6.93,P<0.05)。2.2…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北京市1995—2005年不同群体学生超重、肥胖的流行趋势,为制定学生肥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使用1995、2000和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资料中北京市的数据,对7—18岁学生利用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体质指数(BMI)筛查标准筛查超重、肥胖,分析不同群体的检出率。结果北京市7—18岁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在1995—2005年的10年内增长迅速。2005年7~18岁城市男生、乡村男生、城市女生、乡村女生超重检出率分别为21.8%、10.8%、11.3%和8.6%,高于1995年的11.3%、5.1%、8.2%和5.8%,也高于2000年的17.0%、8.8%、10.7%和6.4%;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7%、8.4%、7.1%和4.8%,高于1995年的6.5%、1.9%、3.7%和1.3%,也高于2000年的10.0%、3.5%、5.2%和2.4%。2005年城市男生、乡村男生、城市女生、乡村女生10~12岁年龄组肥胖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Ordinal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了城乡、性别、年龄的影响后,不同年度7~18岁学生超重、肥胖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北京市城市和农村中小学生的超重和肥胖均已进入流行的增长期,采取学生肥胖综合防治措施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广州市中小学生减肥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目前广州市中小学生减肥行为的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学生健康教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04年3~4月,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广州市8所小学四至六年级、9所中学初一至高三的822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认为自己体重偏重和太重的学生中只有19.4%是真正超重和肥胖的,有73.8%的人在调查前的1个月中曾经通过锻炼的方式来减肥或防止增重。有23.4%的男生和31.5%的女生报告近一月内有不良减肥行为(节食、长时间绝食、无指导服减肥药、催吐或腹泻行为),其中以通过节食、减少热卡或脂肪的摄入来减肥或防止增重为主,占26.1%,女生的发生率(31.5%)明显高于男生(23.4%)(P<0.01);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超重与肥胖、性别、学生类别(初中生)、消极和焦虑情绪和学习成绩与青少年不良减肥行为显著相关,其OR值分别为4.135、1.853、1.157、1.386、1.138和1.093。结论 中小学生是不良减肥行为预防和控制的重点人群,提倡在中小学生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来预防和控制中小学生的不良减肥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