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燕萍  蔡海莉  周沫 《广东医学》2004,25(5):534-535
目的 对比分析早产不同分娩方式的围生儿预后。方法  372例早产孕妇 ,分为剖宫产组 (1 6 9例 )和阴道分娩组 (2 0 3例 ) ,分析早产剖宫产的手术指征 ,分单、多胎进行两组各分娩孕周的胎儿出生体重、Apgar评分及围生儿死亡率的比较。结果 中重度PIH、合并内外科疾病和胎儿宫内窘迫占早产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前三位 ;单、多胎的围生儿死亡率剖宫产组较阴道分娩组明显降低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0 1 ) ;随着分娩孕周的增加 ,胎儿出生体重、Apgar评分渐增加 ,围生儿死亡率明显降低 ;相同孕周情况下 ,剖宫产组较阴道分娩组胎儿出生体重、Apgar评分无差异 ,但围生儿死亡率明显降低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胎儿宫内窘迫及前置胎盘出血、多胎、胎位不正是早产的高危因素 ;应积极治疗和预防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 ,降低早产率 ;有严重高危因素者 ,为保护母儿健康 ,适当放宽剖宫产的指征 ,适时终止妊娠 ;对于双胎或以上早产者 ,剖宫产更安全 ,母儿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孕34周早产胎膜早破不同分娩方式对低出生体重儿的近期影响和寻求≤孕34周早产胎膜早破的最佳分娩方式。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21例≤孕34周胎膜早破剖宫产和同期的27例≤孕34周胎膜早破阴道分娩的病例,比较两种分娩方式与早产儿的预后。结果:在出生体重<1500g组中,剖宫产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阴道分娩组P<0.01);剖宫产组的窒息率、死亡率均低于阴道分娩组(P<0.05),剖宫产组的NRDS发生率低于阴道分娩组(P<0.01),但剖宫产组的NIE发生率与阴道分娩组无差异。结论:随着NICU的发展和新生儿救治水平的提高,剖宫产不再是低体重早产儿的禁忌症,如合并胎膜早破,应适时行剖宫产更有利于预防早产儿近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患者终止妊娠时机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07例HDP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孕周34周为分界线,将其分为A组(孕周<34周,n=50)和B组(孕周≥34周,n=57),并据其分娩方式分为自然分娩组(n=40)和剖宫产组(n=67),分别观察并记录不同分组方式下孕妇围产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和Apgar评分。结果:A组孕妇36.00%的围产期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的1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分娩组孕妇37.50%的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剖宫产组的1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36.00%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的1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Apgar评分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分娩组新生儿47.50%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高于剖宫产组的1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自然分娩组Apgar评分显著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周较小的HDP孕妇自然分娩母婴结局不良,适当延长孕周至34周,剖宫产分娩可有较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84例双胎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孕周、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结果:两组孕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剖宫产组新生儿体重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两组第一胎分娩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第二胎分娩新生儿窒息率阴道产组显著高于剖宫组(P<0.05)。结论:正确选择双胎妊娠分娩方式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并发早产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结局关系。方法将住院分娩的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并发早产的孕妇306例分为孕28~34+6周阴道分娩组、孕28~34+6周剖宫产组、孕35~36+6周阴道分娩组、孕35~36+6周剖宫产组,并对新生儿结局进行比较。结果孕28~34+6周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羊水污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Apgar评分、缺血缺氧性脑病(HIE)、颅内出血和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0.05)。孕35~36+6周阴道分娩羊水污染率高于剖宫产(〈0.01),NRDS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Apgar评分、HIE和颅内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恰当处理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可减少早产儿并发症,降低早产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张勇 《医学综述》2013,(16):3031-3033
目的分析并评价双胎妊娠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将汉川市第一人民医院2007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86例双胎妊娠产妇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阴道产组(147例)与剖宫产组(139例),并对产妇的孕周、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体质量、Apgar评分以及新生儿窒息率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后出血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体质量<2500 g者的阴道产组显著高于剖宫产组(P<0.05);剖宫产组新生儿体质量在2500 g以上以及≥37孕周者显著高于阴道产组(P<0.05)。阴道产组与剖宫产组第二胎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阴道产组第二胎儿Apgar评分>7分的窒息率显著低于第一胎儿(χ2=5.117,P<0.05),Apgar评分≤7分的窒息率明显著高于第一胎儿(χ2=4.312,P<0.05)。结论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其出生顺序无关,双胎妊娠产妇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能够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双胎妊娠孕周以及阴道分娩或剖宫产终止妊娠的临床分析,探讨双胎妊娠孕周及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将92例双胎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孕周、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孕周围生儿窒息率、围生儿病死率与34~36+6孕周及≥37孕周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4~36+6孕周及≥37孕周的围生儿窒息率、围生儿病死率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围生儿窒息率和病死率高于剖宫产组,尤其阴道助产者围生儿窒息率最高。结论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早产儿的出生,特别是〈34周的早产儿的出生;根据不同孕周,正确选择双胎妊娠分娩方式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期待治疗对胎膜早破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孕周<35周胎膜早破的40例孕产妇实行期待疗法,选择同期相同孕周未行治疗的胎膜早破孕妇32例做对照组,分析2组宫缩发动时间、母儿并发症情况、新生儿出生体重和结局等。结果 2组分娩时间为28~周和32~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剖宫产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周期新生儿出生体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评分对照组不同孕周时新生儿1 min 28~周和32~周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min评分2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及早行期待疗法可以延长孕周,提高新生儿出生体重、降低新生出生窒息发生率,但不影响孕妇感染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超声心动图监测孕中晚期胎儿心室Tei指数变化情况,探讨其与子痫前期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2015年12月金华市中心医院产科重度子痫前期孕妇70例作为A组,轻度子痫前期孕妇70例作为B组,同期正常孕妇220例作为C组。对所有孕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正常孕妇不同孕周胎儿心室Tei指数,各组孕妇新生儿出生情况、心室功能指标、心室Tei指数,子痫前期孕妇胎儿右心室Tei指数和胎儿出生情况的相关性。 结果 在正常孕妇中,各孕周右心室的Tei指数高于左心室的Tei指数,但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出生孕周均小于B组和C组(P<0.05),A组新生儿出生1 min和5min Apgar评分均小于B组和C组(P<0.05)。A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右心室射血分数低于C组(P<0.05);A组和B组左心室等容时间和右心室等容时间高于C组(P<0.05)。A组左心室Tei指数和右心室Tei指数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左心室Tei指数和右心室Tei指数高于C组(P<0.05)。子痫前期新生儿的右心室Tei指数和胎儿的出生体重、出生孕周、1 min Apgar评分、5 min Apgar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 结论 心室Tei指数能够评价胎儿心脏功能,子痫前期胎儿心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损害,影响胎儿的预后,Tei指数检测对预测子痫前期胎儿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孕妇产前使用地塞米松对早产儿近、远期生长及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本院产科病房收治的孕28~34周早产分娩病例,根据产前是否使用过地塞米松分为观察组(116例)和对照组(215例),回顾性分析两组孕产妇的分娩结局,并对其所产早产婴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跟踪随访。结果在331例早产孕妇中,两组1 min 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5 min Apgar评分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及早产儿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1岁时的体重、身高、头围等生长发育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Gesell量表对两组儿童进行智力发育测评亦未发现明显差异。结论产前地塞米松可显著降低严重出生窒息及早产儿RDS与死亡的发生;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对早产儿的近、远期大脑发育及体格发育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偏头痛与妊娠期高血压的关系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分娩的56例偏头痛孕产妇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80例无偏头痛孕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为24.1%,显著高于对照组8.8%(P=0.035);两组分娩时平均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死亡率及Apgar评分均无显著差别(P>0.05);两组孕妇分娩前胎盘成熟度、胎盘体积及羊水量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孕期偏头痛可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率,但与新生儿不良分娩结局未见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剖宫产手术时机对瘢痕子宫再妊娠的应激反应及分娩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05例瘢痕子宫再妊娠产妇,根据不同的择期剖宫产手术时机分为37周≤孕龄<39周组(A组,50例)及孕龄≥39周组(B组,55例)。比较两组产妇分娩前及分娩后24 h的应激状态、并发症发生率及妊娠结局。结果 分娩后24 h,两组醛固酮(ALD)、皮质醇(Cor)水平高于分娩前,A组去甲肾上腺素(NA)水平高于分娩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分娩后24 h,B组ALD、NA、Cor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产后出血量少于A组,住院时间短于A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未出现新生儿死亡现象。B组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产褥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双胎妊娠的临床特点,探讨引起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149例200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分娩的双胎妊娠产妇,依据分娩方式不同分成2组.其中,阴道分娩组34例,手术分娩组115例.对2组病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主要包括孕妇年龄、孕产次、受孕方式、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孕期并发症、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及围产儿预后等指标,探讨引起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二种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率高于手术分娩组(P均<0.05).孕周增加,围产儿死亡率及新生儿窒息率逐渐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妊娠< 34周者高于≥34周者;新生儿窒息率妊娠<32周者高于≥32周者(P均<0.05).胎儿出生体重增加,围产儿死亡率和新生儿窒息率逐渐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在相同孕周下,围产儿体重对预后影响最为明显(P<0.05).结论 影响双胎妊娠结局主要因素有分娩方式、分娩孕周及胎儿体重.改善双胎宫内发育环境,促进胎儿体重增加和器官成熟,延长孕周,选择合适的分娩时机与方式,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有助于改善母婴尤其是围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14.
刘毅  杜彧华 《四川医学》2008,29(3):322-323
目的 为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并发早产情况下分娩方式的选择提供临床经验参考.方法 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06年7月132例早产合并PPROM患者在不同孕周、臀位以及双胎情况下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采用χ2检验.结果 总体而言,孕周对分娩方式的选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臀位情况下两种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胎情况下两种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未足月胎膜早破并发早产时,选择何种分娩方式对母婴有利应结合临床实际综合考虑.在无明确手术指征时应选择阴道分娩并加强产时胎儿监护,臀位情况下则宜选择剖宫产;双头位双胎可在严密监测下经阴道分娩,对非双头位者则尚需进一步观察总结.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发病率与胎先露的关系。研究设计:以1992—2000年在RobertDebre医院的连续614例分娩双胎产妇为研究对象。A组(n=529)患者在孕33周后分娩,B组(n=85)在孕33周前分娩。观察指标包括分娩方式、出生时气管插管、5m in Apgar评分<9分、转入重症监  相似文献   

16.
孙德荣 《中原医刊》2005,32(8):21-21
目的探讨单胎臀位妊娠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将347例单胎臀位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的孕周、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剖宫产组新生儿体重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P<0.01),两组分娩早产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足月分娩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组显著低于阴道分娩组(P<0.05)。结论正确选择单胎臀位妊娠分娩方式,将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不同孕周发病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分娩结局。方法: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86例,根据发病孕周分成A组(孕周<28周)、B组(28周≤孕周<32周)、C组(32周≤孕周<34周)。所有患者均通过期待性治疗延长孕周,依据病情及胎儿情况选择合适的终止妊娠方式(剖宫产、阴道分娩以及羊膜腔内引产),对比三组的延长孕周时间、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死亡率及剖宫产率。结果:三组平均期待治疗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死亡率有明显差异,随着孕周延长而下降(P<0.05);剖宫率随着孕周延长增加,三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妊娠结局与发病时孕周有着密切关系,发生时间越早结局越差,通过适当的期待治疗并延长孕周对改善母儿结局有着较好的效果,剖宫产明显降低母儿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异常分娩     
031755早产99例临床分析/李伟//中国基层医药一2003,10(5)一417一418目的:探讨早产的临床相关因素,减少早产发生率。方法:对1996一2001年中早产9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年共分娩2 187例新生儿,早产99例,早产发生率4.53%。其中自然早产75例,人工早产24例。前3年与后3年相比较,孕妇的孕产次、分娩孕周、出生的早产儿性别体重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人工早产与自然早产比较,分娩方式、剖宫产指征、早产相关因素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前置胎盘是人工早产的主要原因,胎膜早破是自然早产的主要原因;人工早产剖宫产率高,自然早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产发生的原因及早产儿并发症与胎龄、出生体重的关系及早产儿结局.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0年6月间住院分娩的孕28周~36+6周早产产妇304例及其早产儿3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早产发生的原因,对不同孕周及出生体重早产儿的并发症及近期结局进行比较.结果早产发生率18.3%,胎膜早破和子痫前期为早产的常见原因.治疗性早产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发生率高于自然早产组,新生儿感染及高胆红素血症低于自然早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胎龄和出生体重的增加,早产儿的并发症如窒息、RDS、吸入性肺炎、HIE发生率逐渐减少,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胎龄和出生体重的增加,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及死亡率下降,存活率增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医师应当掌握引起早产的原因,尽可能的延长孕周及出生体重,将有助于降低早产儿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从而改善早产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不同分娩方式及临床结局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本院收治的双胎妊娠孕妇459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分娩方式下孕妇的一般资料、妊娠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结果:双胎妊娠选择剖宫产比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臀/头位剖宫产比率最高;阴道分娩组孕妇的年龄、孕周及初产妇例数均显著低于剖宫产组(P0.05);孕妇伴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儿窘迫、胎膜早破及胎盘早剥等并发症时,选择剖宫产的比率高于阴道分娩(P0.05);阴道分娩组胎儿的早产率高于剖宫产组(P0.05),两组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体重较大者选择剖宫产的比率高于阴道分娩(P0.05),两种分娩方式的第1胎生后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第2胎生后的Apgar评分≤7分者明显高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双胎妊娠的孕妇在选择分娩方式时要综合考虑各项因素,改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