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穴:颊车、地仓操作方法:用一根28~29号4至6寸毫针,从患侧颊车穴进针,右手持针柄,左手夹持针尖上段,先直刺进针至皮下0.2cm,然后将针倾斜呈15°度左右,向地仓穴方向推进,针尖至地仓穴为止,右手轻轻单向捻针,使针尖固定于地仓穴,为之得气。同时稍用指力向颊车方向提针,但不退针,使患侧面肌随针体运动,至一定程度,然后放松指力,使针体复位,如此反复甩针5~10次,面部感到热或麻胀为度,留针10分钟,2~3日一次。体会: 1、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治愈率高,而  相似文献   

2.
皮内针治疗便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白雪媛 《中国针灸》2002,22(8):37-45
治法 :患者仰卧位 ,穴取左侧腹结穴。穴位常规消毒 ,左手拇食指按压穴位上下皮肤 ,稍用力将局部皮肤撑开固定 ,右手用小镊子夹住针柄 ,针尖对准腹正中线 ,横向将针刺入皮内约 5mm ,不得深入皮下。先把针尖刺入少许 ,用手压迫针柄附近 ,则针尖翘起 ,继续刺入 1/ 2 ,手压针柄以针尖不再翘起为宜 ,然后用小块胶布固定。冷天可持续留置 3~ 7天 ,热天留置 1~ 2天 ,留针期间经常按压埋针处 ,一般每天可按压 3~ 4次 ,每次 1~ 2分钟 ,以加强刺激。治疗结果 :用本法治疗 4 0例 ,年龄最小 14岁 ,最大 72岁 ;病程最短 3个月 ,最长 10年。经 1~ 3…  相似文献   

3.
操作方法:用一根28号、3寸或4寸的毫针,在患侧面部的颊车~牵正穴之间进针。右手持针柄,左手挟持押手,先直刺进针至皮下(0.2cm),然后将针倾斜,(呈15°)左右,向地仓穴方向推针(不捻转)3—4寸,针尖直至地仓穴,右手稍轻轻捻针,使针尖固定于地仓穴。同时稍用指力向上提针(不退针),针体随之向外移位至一定程度,这时局部面肌紧缩(此时患者嘴歪  相似文献   

4.
<正> 针灸治疗面瘫,我们经常使用的有十种方法,谓之“面瘫十法”。一、甩针挂钩疗法用二十八号五寸不锈钢针一支,由患侧颊车穴进针,初刺时稍深,渐入渐浅,由颊外可见,待针尖正对口角为度。在距针尖五分处,以一手食指按压皮肤,另手捏住针柄向一个方向旋捻几下,持针的手猛力向外一甩,则面颊堆累皱缩,使口唇及颜面渐趋  相似文献   

5.
药敷百会穴加大剂量VitB2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润培  秦怀玉  赵敏 《中国针灸》2002,22(10):685-685
方法 :主穴取地仓 ,单侧溃疡取患侧穴 ,双侧溃疡取双侧穴。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后 ,用 1 5~ 3 0寸毫针 ,取 15度角先由地仓向水沟透刺 ,得气后留针 5分钟 ,然后将针退至皮下 ;再由地仓透刺承浆 ,得气后留针 5分钟 ,而后将针退至皮下 ;再由地仓透刺颊车 ,得气后留针 10分钟。每日治疗 1次。结果 :本组共治疗 6 5例 ,年龄最小 10岁 ,最大 6 0岁 ;病程最短 2天 ,最长 3个月。本组患者表现为舌、唇、颊及软腭等处粘膜不同部位出现黄豆或绿豆大小的浅表溃疡 ,多伴有周围红晕 ,局部灼热疼痛或刺激时痛。其中 ,有 1~ 2个溃疡点者 35例 ,有 3~ 4个溃…  相似文献   

6.
<正> 从1983年至1986年,笔者以针刺拔火罐为主,治疗面瘫60例,效果较为满意。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一般资料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3岁;以20~45岁居多;病程在2个月以内者45例,3个月者10例,半年至3年以上者5例;未接受过其它治疗的40例,20例已用其它方法治疗过。治疗方法 (一)针刺组:颊车、地仓、完骨、攒竹、太阳、四白、合谷、承浆等穴。(二)拔火罐组:以颊车、地仓、阳白、完骨等穴。(三)混合组:除针刺、拔火罐以外还有点刺(放血法)、叩刺(梅花针)、透穴、艾灸等法。(病程在3个月以上或出现后遗症者酌(?)选用针刺健侧,穴位同于患侧。操作方法:1.若病程在10天以内,为初针者,以患侧腧穴为主选2~3穴,初针针法要轻浅(要有针感),留针10~20分钟,起针后按拔罐组穴选好大、中、小号火罐,用闪火法  相似文献   

7.
针氧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30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瘫为临床常见病 ,我们采用针氧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3 0 0例 ,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3 0 0例 ,男 178例 ,女 12 2例 ;年龄最大 65岁 ,最小12岁 ;病程在 2个月以内。治疗方法主穴取阳白、四白、下关、上迎香、地仓、人中、承浆 ,风寒型加合谷、列缺、足三里 ,以加强祛风散寒作用 ;风热型加翳风、支沟、内庭 ,以加强祛风泻热作用。面部针刺平补平泻 ,随症加穴风寒型用补法 ,风热型用泻法。针刺得气后吸氧 3 0 m in,流量 ( 1~ 2 ) L/ min,使患者有持续、稳定、舒适的酸胀针感 ,或有刺痛感。10 d为 1个疗程。治疗效果3 0 0例经治疗后 ,痊…  相似文献   

8.
周围性面瘫是一种常见病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多见于青壮年。笔者于 1 993年~ 1 997年采用针药结合治疗本病患者 80例 ,收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及治法80例中男性 56例 ,女性 2 4例 ;年龄 1 3~ 56岁 ;病程 1~ 45天 ;左侧瘫 49例 ,右侧瘫 31例。针刺疗法 :主穴取患侧地仓、颊车、下关、阳白、合谷 (双 ) ;配穴取患侧迎香、四白、太阳、攒竹、翳风。每次取主穴加 1~ 2个配穴 ,采用 30号 1~ 2寸长毫针 ,穴位常规消毒后快速进针 ,地仓与颊车相向透刺 ,阳白、攒竹透向鱼腰 ,其余面部腧穴均直刺、浅刺 ,合谷直刺 0 .5~ 1寸 ,施以捻转…  相似文献   

9.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 ,易发于冬春季。中医治疗面瘫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的内容 ,具有简便易行、疗效迅速、安全可靠等特点。笔者自 1995年开始使用针刺加牙皂鳝鱼血外敷周围性面瘫 ,收效甚佳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3例均为门诊病人 ,男 7例 ,女 6例 ;年龄 2 2岁~5 2岁 ;病程 2d~ 2个月不等。2 治疗方法2 1 主 穴 颊车、地仓。2 2 操作方法 用 4寸毫针 ,从患侧颊车穴进针 ,15°角左右 ,向地仓穴方向推进约 2寸~ 3寸 ,健侧地仓穴进针 ,15°角左右 ,向颊车穴方向推进约 2寸~ 3寸 ,手法先强刺激 ,后逐渐缓和捻针 5次~ 10…  相似文献   

10.
1 一般资料本组 130例均系 1990~ 2 0 0 3年门诊患者 ,其中男性 5 6例 ,女性 74例 ,年龄最小者 16岁 ,最大者 6 7岁 ,病程最短者一月余 ,最长者 14年 ,病症在左侧84例 ,右侧 46例 ,属原发性面肌痉挛10 2例 ,继发性面肌痉挛 (如面瘫后遗症 ) 2 8例。2 治疗方法取穴 主穴为双侧翳风、听会。配穴 :患侧风池、下关、四白、地仓、太阳、双侧合谷。若气血虚弱者加双侧足三里 ,女性加双侧三阴交穴 ,肝阳上亢者加双侧太冲穴。针刺 每次针刺主穴必取 ,根据病情选 2~ 5个配穴。针刺患侧面部腧穴时浅刺轻捻转 ,得气后留针 ,健侧面部及四肢腧穴深…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笔者运用针刺配合特定电磁波治疗器 (TDP)照射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 35例 ,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35例 ,女 19例 ,男 16例 ;年龄最小者 17岁 ,最大者 6 5岁 ;病程最短者 1天 ,最长者 15天。2 治疗方法取穴 :患侧取翳风、牵正、阳白、鱼腰、颧、迎香、地仓、颊车、承浆等穴 ,合谷取健侧[1] 。操作 :翳风、牵正、颧、合谷均直刺 0 5~ 1寸。阳白透刺鱼腰 ,迎香透刺地仓 ,地仓透刺颊车 ,承浆透刺地仓[2 ] 。针刺配合TDP照射 ,距离以有灼热为度。留针 30分钟。每日 1次 ,5次为 1个疗程。3 治疗结果痊愈 (面容…  相似文献   

12.
一般资料40例患者来源于2009年4月~2010年3月就诊于我科的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最小年龄15岁,最大年龄67岁,平均32.7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3天。面部瘫痪部位左侧26例,右侧14例。所有患者均为单侧面瘫,除外脑血管病引起的中枢性面瘫及外伤、肿瘤等引起的面瘫,治疗前未接受其他治疗。治疗方法马钱子、白附子按2∶1的比例研为细末,均匀撒在4cm×4cm的伤湿止痛膏上,药末面积为3cm×3cm,贴于患侧地仓穴和翳风穴,24h更换1次,连用7天。针刺健侧地仓透颊车、迎香、下关、合谷,均用泻法,留针30min,每天1次,连针7天。治疗第8天开始针刺患侧面部,主穴选患侧地仓、风池、  相似文献   

13.
宋京英  郭丽霞 《中国针灸》2002,22(10):32-40
1 一般资料38例肛窦炎患者均为肛肠科确诊病人 ,其中男17例 ,女 2 1例 ;年龄在 2 5~ 4 7岁之间 ;病程最短 2 0天 ,最长 6年。所有病例均经其它治疗效果不佳。38例患者就诊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肛门内疼痛 ,其中灼痛者 2 8例 ,胀痛者 8例 ,刺痛者 2例。2 治疗方法取穴 :长强、旁腰俞 (腰俞穴旁开 1寸 ,两侧各 1穴 )、次、承山、大肠俞。操作 :患者取俯卧位 ,先针长强穴 ,针尖与骶尾骨平行刺入 1 5~ 2寸 ,须有麻胀感向直肠部放射 ,旁腰俞针刺得气后将 2cm艾条插于针柄上温灸 1~ 2壮 ,其余腧穴针刺得气后 5分钟行针 1次 ,留针4 0分钟。起…  相似文献   

14.
腰扭伤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 ,通过针刺后溪穴治疗此病 ,收到显著疗效 ,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3 8例患者中 ,男 2 9例 ,女 9例 ;年龄 40岁~ 5 0岁 3例 ,2 0岁~ 40岁 3 5例 ,占总人数的 92 %。2 治疗方法患者直立 ,取双侧后溪穴 ,用 3 0 # 2寸针向掌心刺入 1寸~1 5寸 ,针刺得气后 ,医者双手捻转针柄行强刺激 ,嘱患者作腰部屈伸、旋转、侧弯活动 ,幅度由小到大 ,行针 15秒钟 ,让患者带针高抬腿缓慢行走 5min。可行针 2次~ 3次 ,最后嘱患者做几次深蹲。一般针刺一次即可 ,仍疼痛者可隔日再针。3 治疗效果3 1 疗…  相似文献   

15.
针刺加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瘫分中枢性和周围性 ,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炎 ,属中医口眼歪斜范畴。笔者采用针刺加艾灸治疗 5 8例周围性面瘫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5 8例中男性 35例 ,女性 2 3例 ;年龄 1 1~ 72岁 ;病程 2天~ 2个月 ;左侧 2 8例 ,右侧 30例。治疗方法主穴 :太阳、地仓、颊车、翳风、风池、合谷 ;配穴 :攒竹、阳白、人中、迎香、承浆。每次取 4~ 5穴 ,视病情配穴 ,进针后留针 2 0 min。点燃艾条在各穴位上交替施灸 ,以患者能耐受 ,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 1次 ,1 0次为 1个疗程。治疗效果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 :面瘫症状和体征消失 ,表情功…  相似文献   

16.
浮针治疗面瘫34例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自 1 998年 5月以来 ,笔者在门诊用浮针疗法共治疗面瘫 34例。收到了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门诊病人均为单侧初次发病 ,男 2 9例 ,女 6例 ,年龄 1 5岁以下 7例 ,1 5岁以上 2 7例。病程最长 2个月 ,最短 2天。2 治疗方法根据口眼歪斜的程度 ,确定治疗方案。常规消毒后用 1~ 1 .5寸毫针 1枚 ,浮针尖对准应选的穴位 ,快速平刺进针 ,透过皮肤后将针身平贴皮下横向进针直至针柄。进行过程中 ,无疼痛。口眼歪斜症状逐渐恢复 ,也可间歇 1天或选取其它穴再进行浮针治疗。2 .1 口眼歪斜不遂者 ,以采选阳白、攒竹、地仓、颊车、牵正等…  相似文献   

17.
唐双胜 《新中医》2004,36(11):52-52
目的:观察甩针挂钩疗法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采用颊车透地仓 甩针挂钩法治疗;对照组45例以体针治疗。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40例,好转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临床痊愈27例,好转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4.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甩针挂钩疗法治疗面瘫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28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 ,我科自 1995年以来采用针刺治疗此类患者 2 85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81例 ,女 10 4例 ;年龄 9~ 6 5岁 ,平均 2 8岁 ;病变部位 :左侧 16 8例 ,右侧 117例。1 2 治疗方法 主穴取太阳、地仓、颊车 ,配穴取攒竹、阳白、下关、风池、合谷、承浆。常规消毒 ,用 2 8~ 30号毫针进行针刺。健侧颊车透地仓 ,患侧地仓透颊车。配穴风池、下关、合谷直刺 ,承浆针尖指向患侧、平刺。攒竹透晴明 ,得气后留针30min ,然后出针 ,针刺过程中以得气为准 ,要求达到患侧有收紧牵拉的感…  相似文献   

19.
笔者师从马坤范主任医师 ,针刺委中穴配合腰痛穴治疗急性腰扭伤 3 0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 0例中男性 2 2例 ,女性 8例 ;年龄 3 0~ 5 4岁 ;病程 1~ 3天。全部患者均有扭伤史。治疗方法主穴取双侧委中穴 ,配穴取患处对侧腰痛穴(手背指总伸肌腱两侧 ,腕背横纹下 1寸处 ,一手 2穴 )。如整个腰部疼痛 ,则取双侧腰痛穴。治疗时患者站立位 ,双手扶持床架或靠椅 ,选用 2 6号 2寸毫针 ,局部常规消毒后针尖对准委中穴 ,快速直刺 1 .5寸 ,采用大幅度捻转手法 ,反复行针 2 min,待引起强烈酸麻胀感后 ,将针慢慢退出。再用 1寸毫针 ,针尖向…  相似文献   

20.
一、取穴:取穴为两点、一透、一交叉。两点是取双侧合谷;一透是阳白透鱼腰;一交叉是地仓透下关与颊车透四白。二、操作方法:用1.5寸毫针,针尖向上(针柄与第二掌骨夹角为75°)刺双侧合谷穴,针感达肩部以上为佳。用2寸毫针直刺阳白穴,当针刺入皮下后向上扳倒针柄透刺至鱼腰穴。用5寸毫针直刺颊车穴,当针刺入2分后扳倒钵柄横刺至四白穴。用5寸毫针直刺入地仓穴,当针刺入表皮与口腔内粘膜1/2时扳倒针柄横刺至下关穴。运针时用捻转提插手法,新病采用泻法,久病采用补法。刺双合谷穴术者用双手同时运针,刺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