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邹华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6):2143-2143
患者,23岁,因孕。产。宫内妊娠39周双胎,阵发性腹痛3小时于2004年10月16日上午6时入院,患者平时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04年1月16日,预产期2004年10月23日,核对预产期准确,孕16周时来我院产检,B超发现双胎妊娠,基础血压90/60mmHg,近1个月后双下肢轻度水肿,经休息后消退,近1周血压升高130/90mmHg,尿蛋白阴性,无自觉症状,孕期体重增加20.5k,孕期检查肝肾功能、心电图、凝血功能等正常,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HBeAg+、抗-HBc+,分别于孕28、32、36周各肌注乙型肝炎高效免疫球蛋白200IU1次。既往体健。体检:身高163cm,体重71k,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双胎妊娠与单胎妊娠孕妇血清AFP、β-hCG水平的差异,为双胎妊娠产前唐氏综合征筛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该院进行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并产后随访确认胎儿正常的正常单胎妊娠100例和正常双胎妊娠孕妇100例。比较双胎妊娠组与单胎妊娠组孕妇孕15、20周血清AFP、β-hCG水平的差异。结果双胎妊娠组15周、20周的血清AFP、β-hCG水平明显高于同孕周的单胎妊娠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AFP水平随孕周的增加而增高,血清β-hCG水平随孕周的增加而降低,双胎妊娠组血清AFP、β-hCG水平与单胎妊娠组变化趋势一致。双胎妊娠组孕妇孕15周、20周血清AFP、孕15周β-hCG水平与单胎妊娠组水平的2倍有明显差异(P〈0.05),孕20周双胎妊娠组孕妇血清β-hCG水平与单胎妊娠组水平的2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AFP、β-hCG水平可应用于双胎妊娠产前筛查,但单胎妊娠的参考值及其2倍不应用于双胎妊娠。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女性,23岁,主因孕7+月第一胎,双胎,发现羊水少1周于2016年1月13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4/28~30d,末次月经:2015年6月15日,停经37d测尿妊娠试验阳性,孕3个月当地彩超提示双胎(考虑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一胎儿无头序列畸形,孕4+个月初感胎动至今,2015年11月3日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B超示:宫内孕20+2周,双胎,一无心畸胎,因无法行减  相似文献   

4.
1 病例报告 患者27岁,已婚,孕4产0,因停经25^+周,发现胎动消失1d,于2006年7月13日收入本院。分别于2002年、2003年人工流产一次,2004年孕16周因车祸致胎死宫内引产。末次月经2006年1月19日。孕1^+月出现早孕反应,孕9周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在本院妇科行保胎治疗,并发现双胎妊娠。治疗2d后流血停止,此后未再出现阴道流血。入院前晚自觉胎动消失,无其他不适。外院B超提示双死胎。要求引产入院。  相似文献   

5.
目的:动态测定异位妊娠、先兆流产患者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水平,探讨其变化对早期异位妊娠、先兆流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孕龄在4~6周的早期异常妊娠患者63例、先兆流产患者73例;两组中再根据孕周分为3亚组。采用化学发光法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血清β-HCG、P动态监测。结果:纵向对比分析,在早孕期先兆流产组β-HCG水平随孕周增加显著,异位妊娠组β-HCG值增加缓慢;而先兆流产组各孕周P值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几乎保持不变,而异位妊娠组各孕周P值呈缓慢下降趁势。横向对比分析,在第4孕周时,异位妊娠组β-HCG、P值均低于先兆流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5孕周时,异位妊娠组P值与先兆流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位妊娠组β-HCG低于先兆流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6孕周时,异位妊娠组β-HCG、P值均显著低于先兆流产组(P0.01)。结论:动态监测血清β-HCG和P水平的变化,有助于异位妊娠、先兆流产的早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 患者女,22岁,卫生纸厂工人,孕1产0,孕14周,该妇既往月经规律,否认有传染病及遗传病史,怀孕之前3个月曾装修过新房,孕7周时出现过阴道少量流血症状,临床诊断先兆流产,给维生素C,孕康,安宫保胎3d,血止,继续妊娠。今又有阴道出血来本院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7.
患者,21岁,孕1产0,于孕10周时首次常规产前检查B型超声发现宫内双胎妊娠,其一胎儿存活,相当于孕10+周,另~胚芽停育,相当于孕8+周。1个月后B型超声复查所见:双胎之胎儿1形态、结构发育正常;胎儿2股骨长1.6cm,  相似文献   

8.
双胎妊娠之一胎宫内死亡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之一胎宫内死亡的原因和处理及其对存活儿的影响.方法对我院1996~2005年收治的13例双胎妊娠之一胎宫内死亡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胎妊娠之一胎宫内死亡的发生率为5.53%.其主要原因:脐带因素4例,双胎输血综合征3例及纸样儿2例,胎儿畸形3例,胎盘因素2例,原因不明2例.2例孕早期双胎妊娠一胎死宫内孕妇,足月顺产死亡胎儿呈纸样儿.9例从确诊一个胎儿死亡至存活胎儿分娩时间8小时至10周不等.孕28周和孕(33 2)周2例,双胎之一胎死宫内孕妇行期待疗法,分别于孕(34 2)周因胎儿窘迫行剖宫产及(40 2)周顺产.结论孕早中期双胎儿之一胎儿死亡后存活的胎儿预后良好;对孕28~34周的病例在严密监测存活胎儿下行期待疗法,可适当延长存活儿的胎龄;而对孕龄≥34周应考虑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9.
由1个受精卵分裂形成的双胎妊娠,称为单卵双胎,占双胎妊娠的30%。而受精卵在受精后的第9-13d分裂,此时的羊膜囊已形成,两胎儿共存于1个羊膜腔内,共有1个胎盘,此种类型的双胎称为单羊膜囊单绒毛膜单卵双胎,此类情况在单卵双胎中极少见,占1%-2%[1]。1病例资料患者,女,31岁。因"孕31+周,胎动消失2d"于2014年8月18日入我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则,末  相似文献   

10.
<正>患者,女,28 岁,体质量58.5 kg, 因“停经35+2周,阴道流液1小时”,于2022年6月13日收治入院。入院诊断:未足月胎膜早破,双胎妊娠,孕35+2周。患者既往健康状况良好,无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家族史无特殊,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患者于6月14日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娩出双胎。  相似文献   

11.
1 病例报告 患者 30岁.因停经29+3周,全身水肿1个月,加重3 d,于2008年7月23日入院.患者G1P0,妊娠40 d~3个月时因少量阴道流血,B超诊断"双胎,先兆流产",接受系统保胎治疗.既往有血小板减少,中度贫血病史,曾行骨髓细胞学检查诊断为:单纯性血小板减少症.  相似文献   

12.
患者22岁,汉族,孕1产0。孕32周,发现F腹迅速增大的无痛性肿块20天,于2003年5月20日入院。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2年10月15日,预产期2003年7月22曰。孕28周前产前检查无异常。孕30周起觉下腹不适,在当地卫生院就诊,考虑“双胎妊娠99011岁起,随父居于西藏2年,有犬、羊接触史。体格检查:T37.8℃,P97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现代助孕技术及促排卵药的应用,双胎妊娠发生率有明显升高,双胎妊娠的孕妇并发症多。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单胎妊娠,因此双胎妊娠的分娩时机对新生儿的存活率及预后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118例双胎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双胎妊娠住院分娩118例,母亲年龄23~42岁,平均年龄29.3岁,其中初产妇79例,占66.9%。经产妇39例,占33.1%。孕周(32-39)±4周,平均孕周为35±2周。1.2双胎妊娠期并发症及发生率见下表。1.3双胎妊娠分娩时的胎位头/头位48例,…  相似文献   

14.
徐娟 《现代医药卫生》2014,(23):3586-3588
目的:探讨合理的双胎妊娠终止妊娠时间,以降低双胎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及孕产妇产后出血率。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双胎妊娠孕妇152例,根据其终止妊娠孕周分为小于34周、34~36+6周、>36+6~39周、>39周四组,比较四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产后出血率。结果孕小于34周、34~36+6周、>36+6~39周、>39周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40.0%、20.5%、4.3%、12.5%,孕大于36+6~39周组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小于34周、34~36+6周、>39周三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小于34周、34~36+6周、>36+6~39周、>39周组产后出血率分别为6.7%、4.5%、4.9%、16.7%,孕大于39周组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没有并发症的双胎妊娠,适当的分娩时间应在孕38周左右。而当存在母体并发症时,应积极控制疾病,密切观察病情,必要时可考虑孕34周后即终止妊娠。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选择合理的终止妊娠时间有利于降低双胎围生儿及孕产妇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羟苄羟麻黄碱(商品名:安宝)治疗先兆早产的效果。方法将30例未足月(孕周<37周)先兆早产患者使用安宝治疗与对照观察组30例早产患者使用硫酸镁治疗做比较。安宝使用方法:5%Glucose500ml加入安宝50mg,静脉滴注,以每分钟8滴开始,逐渐调节加快到宫缩消失,维持几天无宫缩后可改用口服药。结果治疗组从用药到宫缩抑制的显效时间和累积用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延长妊娠平均天数为(28±6.2)天,与对照观察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足月分娩率有显著差异(P<0.01)。讨论安宝用于治疗先兆早产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施利萍 《首都医药》2006,13(18):29-29
双胎妊娠时,早产发生率及围生儿死亡率增高,孕妇并发症增高,属高危妊娠范畴,除积极防治妊娠期各种并发症外,分娩方式的选择和处理对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提高婴儿生存率很重要。本文就41例双胎妊娠的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双胎妊娠发生率江苏省射阳县人民医院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产妇3142例,其中双胎妊娠41例,占13‰,单胎3101例,占987‰。双胎与单胎的发生率为1:75.92。1.2年龄41例产妇年龄22~41岁,平均27.6岁。1.3孕周41例产妇孕28周+3~40周+4,平均36周。1.4双胎妊娠的并发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7例,胎膜早破14例,贫血6例,双胎输…  相似文献   

17.
纸样胎儿1例     
张×,24岁,住院号37076。于1984年4月17日以孕2产。孕38周伴不规则宫缩入院。患者末次月经1983年7月22日,预产期1984年4月29日。停经40余天后有早妊反应,妊娠4个月开始感胎动,且腹部增大迅速,宫底达脐平。于怀孕4个月期间曾有下腹部疼痛史,未治自愈。孕28周后子宫大小与妊娠月份相符。既往有肾盂肾炎病史。家族中无多胎妊娠史。入院检查,宫底高27cm,腹围88cm,胎位呈枕左前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的胎儿发育规律及适宜分娩孕周。方法回顾性分析宜宾市翠屏区妇幼保健院1997年11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166例双胎妊娠的胎儿超声测量结果、妊娠期限等。结果双胎妊娠自孕28周以后发育平均双顶径值较单胎小2.42 mm(t=6.43,P〈0.01),平均股骨长较单胎小3.1 mm(t=8.710,P〈0.01),平均出生体质量明显低于单胎同孕周平均值(t=7.25,P〈0.01),平均分娩周数为(37.0±1.5)周。结论双胎妊娠与单胎妊娠的发育规律不同,其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明显低于单胎,平均分娩孕周较单胎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9.
关晶 《临床医药实践》2005,14(10):791-791
患者,女,28岁,已婚,农民,孕3产0,因停经16余周.持续性下腹痛7h,加重2h,门诊拟诊“中期妊娠,先兆流产(晚期).腹痛原因待查”于2004年1月5日4:30收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3年8月27日。停经后有轻度的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持续30d自行消失。20d前因有少量的阴道流血,无腹痛、腹胀来医院行B超检查,B超显示:单胎妊娠.宫颈机能不全,其余未见异常。住院行宫颈内口环扎术,手术经过顺利,住院5d治愈出院。该患者分别于2000年。2002年因早孕药物流产而行清官术,术后恢复尚可。  相似文献   

20.
<正>1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28岁,因"停经23周,阴道流血性分泌物伴腹痛4h"于2010年10月29日收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LMP)2010年5月8日,患者为婚后5年未孕,此次怀孕为辅助生殖助孕"试管婴儿",妊娠2个月B超示:双胎。因干农活用力后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