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本文报告用杀菌试验及肥达氏反应同时检测49例确诊为伤寒病患者的血清.结果杀菌试验全部阳性,阳性率为100%;肥达氏反应36例阳性,阳性率为73.47%.两种诊断方法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5).另以非伤寒患者37例及健康人11例作对照,除1例杀菌试验阳性外,余47例均阴性.说明本试验具有特异性高,假阳性少,可早期诊断等特点.同时本试验操作简单易行,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4.
5.
认识伤寒病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再良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4-7
通过思考伤寒病获得9个基本观点:六经证治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需充分理解六经证治的精髓;六经证治的框架是临证的基础;《伤寒论》是后世临床一切流派形成发展的根源;疾病、证候、症状与治法、方剂、药物是临床诊疗的基本体系;辨证是基础,辨病和对症处理同样不可忽视;具体看待历史医家和疾病;从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实际,理解和把握热病证治的历史脉络;流行性出血热蕴育出六经证治。认识伤寒病可以深刻了解中医临证的历史脉络,并提高中医临床医师的素养,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11.
13.
谢惠娟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1994,(2)
<正>近年来,对伤寒病虽然采取了预防策略,但某些地区发病率仍有增高的趋势。为了解本地区伤寒的发病特点,现就1991年在各院治疗的108例伤寒病资料作一分析,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一、资料来源和分析方法 搜集1991年度市、县级综合医院传染科全部住院病例108例。根据临床资料、按照流行病学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热型、典型特征、血象变化进行综合判断,以肥大氏反应,血培养或大便培养等阳性者,为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内外对伤寒病进行了很多研究。本文着重对伤寒病临床的若干新进展综述如下: 一、临床表现很多作者指出:近年来轻型和不典型的病例增多,典型症状的发生率减少。起病急者占43%,弛张热和不规则热约占60~70%,而稽留热只有24~25%,严重毒血症明显减少,腹泻多于便秘。玫瑰疹发生率只有2%。印度报告98例病人中,起病时为急性胃肠炎者6例,行为异常4例,偏瘫2例,血尿2例,急腹症1例,严重脑膜炎1例。有人报告1例表现为高热、腹泻、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本文报道附院儿科传染病室1986年收住的25例小儿伤寒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高热的护理,用药的观察及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饮食护理及膈离消毒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一些注意点。另指出:在伤寒病儿的护理中,心理护理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20.
<正> 我院收集了1979年1~12月份资料较完整的伤寒病例共75例,其中伤寒69例,副伤寒甲5例,副伤寒丙1例,现作一小结,并复习有关文献,谈一些粗浅的看法。诊断标准①血培养出伤寒杆菌或副伤寒杆菌。②肥达氏反应 TO1:80或以上,TH1:160或以上,或PA、PCI:160或以上,并随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