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掌握青海省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找出干预对策。方法:对2007年6月青海省五州-地-市、共14个县市的5 500个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现况调查。结果:青海省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总患病率为12.11%,以牧区及3岁以下婴幼儿最高。主要影响着儿童营养状况的因素为:家庭环境、喂养方式、辅食添加、疾病。其中不良喂养方式占20.36%;不良饮食习惯占33.72%;不良家庭环境占24.98%。结论:青海省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的防治重点应放在牧区以及3岁以下婴幼儿。提高科学育儿知识普及率、合理的辅食添加、及时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及时发现营养不良的先兆是提高青海省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6~36个月婴幼儿进行铁缺乏的情况调查,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2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来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36个月婴幼儿646例,排除其他疾病的干扰,对其进行铁缺乏的检测和喂养人的问卷调查,并针对分析结果进行健康教育。结果①6~12个月和13~36个月龄婴幼儿患病率情况:铁缺乏症(ID)分别为42.78%和34.97%,缺铁性贫血(IDA)为18.89%和6.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12个月龄婴儿患病率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渐下降;6~12月龄婴儿ID和IDA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36个月龄幼儿ID和ID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同性别间比较:6~12个月龄婴儿ID患病率,男42.25%、女42.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DA患病率男19.25%,女18.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36个月龄幼儿ID患病率,男35.71%,女34.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DA患病率,男7.79%,女6.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通过对喂养人的问卷调查分析,正常组和患病组比较,在喂养方式、辅食添加时间、辅食添加方法、喂养环境、婴幼儿的进食行为、喂养人的喂养行为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地区6~36个月婴幼儿ID的状况比较严重,家庭喂养行为尤其重要,需要引起全社会、儿保人员和喂养人的高度重视,特别应提高喂养人的保健意识和营养知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婴幼儿营养不良的发病因素。方法收集近3年来本院儿科住院的2岁以下营养不良儿111例,分析其发病原因。结果绝大多数患儿都存在喂养不当,疾病也是引起本病的一个主要原因,母乳喂养者患营养不良病情较轻,发病地区以农村为多。结论营养不良病因以喂养不当为主,提倡母乳喂养、科学育儿是非常重要的,特别应加强农村地区的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4.
陈晶  曾国章  黄海莹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4):2133-2135
目的:了解厦门市2~6岁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的患病情况,提出有效防治措施,改善儿童营养状况,促进生长发育。方法:按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厦门市城区34所幼儿园2~6岁儿童9 517名,进行身高和体重的测量。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Z评分方法,对营养不良进行分型和分度,由调查人员对患儿母亲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各种营养不良的病因。结果:厦门市2~6岁学龄前儿童中度以上营养不良的患病率为0.91%,其中低体重检出率为0.34%,生长发育迟缓检出率为0.21%,消瘦检出率为0.37%。男性儿童营养不良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儿童(P<0.05)。但各年龄组间营养不良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影响因素有疾病因素、不良饮食习惯、喂养方式、出生体重等。结论:①厦门市城区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较好,低体重率、生长迟缓率、消瘦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②营养不良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应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5.
婴儿喂养方式对婴幼儿患支气管哮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婴儿喂养方式与婴幼儿支气管哮喘的关系。方法:选择婴幼儿支气管哮喘病例200例及其他疾病住院婴幼儿300例。对所有研究对象出生4个月内的喂养方式进行统计,比较支气管哮喘患儿和其他住院患儿的母乳喂养率。结果:支气管哮喘患儿母乳喂养率为71.0%,普通住院患儿母乳喂养率为82.3%,两组母乳喂养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母乳喂养能减少婴幼儿支气管哮喘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宝鸡市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本市儿童健康水平;【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本市不同地区5岁以下儿童作为监测对象,采取体格检查与问卷调查同时进行的方法收集基础数据。采用卫生部《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宝鸡市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为13.39%,肥胖患病率13.49%,城市营养不良患病率远低于农村(χ2=49.72,P0.01),肥胖发生率高于农村(χ2=235.19,P0.01);年龄、居住地、辅食添加时间、食用快餐、食欲等与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密切相关(P0.05);喂养方式、食欲、抚养人文化程度及家庭经济收入与5岁以下儿童肥胖密切相关(P0.05);【结论】加强儿童健康知识的普及,定期监测营养状况,及时干预问题儿童,可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遵义市7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遵义市3965名7岁以下儿童进行体格检查,问卷调查,根据WHO推荐的NCHS标准进行营养不良诊断并调查病因。结果:遵义市7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农村高于城区。各年龄组营养不良患病率以1~2岁组最高,0~1岁组最低。低出生体重、人工喂养、混合喂养、辅食添加不合理、反复呼吸道感染、反复消化道感染、厌食和家庭年人均收入少于1000元,父母文化程度初中以下是营养不良患病的相关因素。结论:遵义市7岁以下儿童体重低下患病率为4.91%,生长迟缓患病率为11.30%,消瘦患病率为1.08%,需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深圳特区0~3岁婴幼儿贫血状况及其与喂养方式的关系。方法对1216名接受儿童健康检查的0~3岁婴幼儿采集静脉血,采用Sysmex KX-21型全自动血球仪测定血红蛋白含量,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AS 9.1.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0~3岁婴幼儿贫血患病率为25.49%;高峰在6~12月龄组;各年龄组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6629,P0.0001)。早产儿组贫血患病率明显高于足月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3,P=0.027)。完全母乳喂养组贫血患病率(16.25%)显著低于部分母乳喂养组(34.04%)及人工喂养组(35.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9175,P0.01)。完全母乳喂养持续6个月的婴幼儿贫血患病率为10.06%,低于其他喂养时间组。在4~5月龄添加谷类、蛋类辅食、4~6月龄添加动物内脏类辅食、7~8月龄添加肉类、蔬菜类辅食的婴幼儿贫血患病率低于其他时间段,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0~3岁婴幼儿营养性贫血问题非常严峻,婴幼儿贫血与喂养方式和辅食添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城乡婴幼儿喂养方式影响健康的现况调查及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城乡婴幼儿喂养状况 ,探讨喂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方法】 对吉林省 4个不同经济和文化特征地区 8个市县 10 2 0户居民采用回顾法进行现场调查。 【结果】 社区婴儿疾病患病率顺位前三位分别为上呼吸道感染、腹泻、支气管哮喘 ;不同喂养方式与婴儿首发疾病时间有关 ,并以人工喂养方式为最早 ;疾病发生与喂养方式具有明显联系 (χ2 =3 1.5 2 ,P <0 .0 0 5 ) ;幼儿 2周患病率高低与经济收入有关。 【结论】 科学喂养方式 ,对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 ,保护身心健康、预防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0~6岁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平  周萌泥  焦喜涛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4):3393-3396
目的:了解郑州市0~6岁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WHO推荐的NCHS标准进行营养不良诊断、分型、分度、调查病因。结果:被调查的3 360名郑州市0~6岁儿童体重低下患病率为1.22%、发育迟缓患病率为1.88%、消瘦患病率为0.57%,郊区明显高于市区。母亲文化程度、低出生体重、辅食添加不合理、疾病因素是导致营养不良的主要因素。结论:应积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加强防治,降低营养不良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婴幼儿过敏性疾病流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3月在黄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计划免疫接种的13~36月龄的幼儿212例,采用自制调查问卷,统计婴幼儿一般情况、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状况并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婴幼儿过敏性疾病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次调查婴幼儿过敏性疾病患病率为30.19%;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家族过敏史是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危险因素;纯母乳喂养、鱼油摄入是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保护因素。结论社区以及医院应加强对婴幼儿合理、健康喂养方式的宣传教育,提倡婴幼儿适量摄入鱼油,从而减少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太行山区贫困地区6~24月龄婴幼儿营养状况,分析与婴幼儿营养不良有关的可能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改善贫困地区婴幼儿营养与健康现状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在河北省燕山-太行山贫困地区10个县随机整群抽取3000例6~24月龄婴幼儿进行基线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对看护人进行健康状况问卷调查,测量婴幼儿身长及体质量,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结果婴幼儿超重率为6.97%,消瘦率为4.10%,低体质量率为3.17%,生长迟缓率为7.13%,贫血率为59.00%。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6~24月龄婴幼儿营养不良的因素包括:性别、是否早产、出生体质量、看护人类型、看护人文化程度、看护人喂养知识知晓率、看护人喂养方式、贫血状况。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早产、看护人类型、看护人喂养知识知晓率是婴幼儿超重的影响因素,性别、看护人文化程度、看护人喂养方式是婴幼儿消瘦的影响因素,是否早产、看护人类型、看护人文化程度、看护人喂养知识知晓率、贫血状况是婴幼儿低体质量的影响因素,性别、是否早产、看护人文化程度、贫血状况是婴幼儿生长迟缓的影响因素。结论太行山区贫困地区婴幼儿营养不良状况需引起重视,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知识宣教活动以及营养干预。  相似文献   

13.
龙岩市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相关因素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元姑  王泉  李开莲 《职业与健康》2009,25(17):1874-1875
目的了解龙岩市2-6岁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的患病情况,探其原因,以提出有效防治措施。方法依据WHO身高标准体重值,对营养不良进行分型、分度,问卷调查各种病因。结果龙岩市2—6岁学龄前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的患病率1.74%,其中低体重占0.97%,发育迟缓占0.59%,消瘦占0.12%,严重慢性营养不良占0.03%,重度营养不良dio.03%。影响因素有出生体重、喂养方式、疾病因素、城乡差异。2岁组营养不良患病率最低,为0.57%;6岁组患病率最高,为2.41%,经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不良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应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天津市河北区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9年2月—2020年8月期间采用多阶段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天津市河北区的8所幼儿园中抽取1000例学龄前儿童进行身高、体质量测量,对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获得有效问卷976份,有效回收率为97.60%(976/1000),其中男童521例(53.38%),女童455例(46.62%);3~岁儿童231例(23.67%)、4~岁儿童259例(26.54%)、5~岁儿童207例(21.21%)、6~岁儿童279例(28.59%)。共筛查出营养不良的儿童46例,其中中度消瘦37例(80.43%)、重度消瘦9例(19.57%),营养不良患病率为4.71%(46/976)。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与正餐饮食习惯、卫生习惯、爱吃零食、常患疾病、分娩孕周、家庭月收入、母亲/父亲文化程度、定期营养监测、每天摄奶量及喂养方式(6个月内)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爱吃零食、常患疾病、早产、家庭月收入<3000元、母亲/父亲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是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的危险因素,而定期营养监测、每天摄奶量≥500 ml、喂养方式(6个月内)为母乳喂养及好的正餐饮食习惯是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天津市河北区学龄前儿童存在一定的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应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上海市虹梅社区发生婴幼儿营养性疾病的影响因素,为优化社区婴幼儿营养性疾病的管理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收集2013~2017年社区0~3岁婴幼儿保健相关资料,通过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二元回归对婴幼儿营养性疾病的发生、分类、顺位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筛选和确定社区发生婴幼儿营养性疾病的重点因素。结果0~3岁婴幼儿中,有30.93%(459/1484)的婴幼儿发生了营养性疾病,其中男童的发生率略高于女童(χ^2=4.706,P<0.05);营养性疾病分类的顺位情况依次是超重、缺铁性贫血、肥胖、营养不良、佝偻病及生长迟缓,排列前两位的超重和缺铁性贫血分别为18.60%和11.93%;营养性疾病的发生主要在0~12月龄的低年龄段;影响其发生的因素分别是喂养方式、婴儿出生时体质量、婴幼儿性别及父母体质指数(BMI),其中,喂养方式、婴儿出生时体质量及父母BMI为营养性疾病发生的重点因素。结论关注孕妇BMI的控制和婴儿的科学喂养是早期预防婴幼儿营养性疾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农村地区0~18个月婴幼儿的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陕西省部分农村进行入户现场调查,分层随机抽取336例有0~18月龄婴幼儿的家庭,调查表收集相关资料,集中测量身长和体重获得婴幼儿体格发育数据.采用Z评分数对婴幼儿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婴幼儿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婴幼儿生长发育迟缓的患病率最高,为10.9%,低体重的患病率为6.6%,消瘦的患病率为1.2%.年龄别身高和年龄别体重Z值界于-2和-1之间的比率分别为27.6%和25.2%.超过1岁与4~6月以内的婴幼儿相比,患低体重和生长发育迟缓的OR值分别为6.505和6.268(P值均<0.01).男性生长发育迟缓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婴幼儿低体重的影响因素包括:婴幼儿的月龄,全家月平均收入;婴幼儿生长发育迟缓的影响因素包括:婴幼儿的月龄,婴幼儿的性别,母亲受教育年限,全家月平均收入.[结论]陕西省农村0~18个月婴幼儿的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长期和慢性,高发时期为1岁之后,整体婴幼儿的营养状况均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陈成华  张宁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0):4831-4832
目的:了解玉林市婴幼儿佝偻病的发病情况。方法:随机抽取518例0~2岁婴幼儿摄左腕关节正位X线片诊断佝偻病,按年龄、性别、季节、居住地,喂养方式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婴幼儿佝偻病患病率为24.13%(125∕518),初期占79.20%,恢复期占17.60%,激期占3.20%。6~12月组患病率(32.08%)>0~6月组(28.38%)>1~1.5岁组(16.96%)>1.5~2岁组(>1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春季组患病率(27.41%)高于夏秋季组(1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12月婴儿患病率人工喂养组(48.15%)>混合喂养组(29.41%)>母乳喂养组(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佝偻病以初期为主,患病与年龄、季节、喂养方式相关,与居住地、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济南市药山社区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现状,探讨影响济南市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影响因素,促进小儿健康成长.方法 对2007年10月至2010年12月来山东黄河医院儿保门诊健康查体的1 094例4个月至3岁健康足月婴幼儿进行研究,查末梢血血常规,分析各年龄段贫血患病率,进一步分析贫血与6个月内喂养方式、母亲文化程度、喂养习惯与缺铁性贫血的关系.结果 药山社区4个月至3岁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总患病率为37.9%(415/1 094),其中轻度贫血占88.2%(366/415),中度贫血占11.8%(49/415).贫血的患病率与月龄、母亲文化程度、6个月内喂养方式、是否合理添加辅食有关,6个月~<12月婴儿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组(χ2=14.95~31.93,P<0.01);母亲文化程度高者贫血的患病率低(χ2=10.86~47.02,P<0.01);人工喂养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母乳和混合喂养者(χ2=15.26~23.38,P<0.01);合理添加辅食者贫血的患病率明显下降(χ2=31.18,P<0.01).结论 药山社区婴幼儿贫血总患病率仍较高,贫血现状不容乐观,应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改善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19.
婴幼儿营养性贫血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婴幼儿营养性贫血患病情况和相关因素,为降低婴幼儿营养性贫血的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在儿保门诊体检的3岁以下婴幼儿为调查对象,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问卷和血红蛋白含量测定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营养性贫血发病率为29.61%,各年龄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52,P0.005),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喂养方法、母亲文化程度、人均年收入、卫生保健知识知晓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婴幼儿营养性贫血的发病情况与喂养方式、辅食添加情况、家庭状况等因素有关。指导科学的喂养方法,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对降低婴幼儿营养性贫血的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NIDA)发生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干预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湛江市霞山妇幼保健院儿科及儿保门诊检查的婴幼儿进行血常规检查,对体弱儿进行调查,分析缺铁性贫血婴幼儿的影响因素。结果:2 120名婴幼儿中,NIDA儿童580例,患病率为27.36%,0~6个月组占38.62%,6~12个月组占26.90%,1~2岁组占21.03%,2~3岁组占13.45%;影响因素:辅食添加不当占60.69%,需求量大占33.62%,先天储铁不足占3.45%,铁吸收障碍占2.24%。结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在婴幼儿0~6月龄时患病率偏高,辅食添加不合理是造成儿童NIDA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加强对婴幼儿科学正确的喂养指导,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