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在正常发育动植物,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或应激蛋白可被轻微的体温升高或药物和缺血等其他生理性刺激诱导产生。这种反应对机体发育中的胚胎具有保护作用。以往关于热休克蛋白或应激蛋白进行了针对从细菌到离体培养的椎体细胞多种生物体的广泛的研究,对恒温动物整体的研究却很少。已有人研究了热休克蛋白和艾灸作用的关系。本次主要对艾灸产生的热休克蛋白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1962年Ritossa[1]首次在果蝇中观察到热休克现象,1974年Tissieres等[2]用电泳放射自显影发现,置于热环境中的果蝇幼虫的唾液腺、脑及其他组织中许多正常蛋白质的合成减少,却合成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即热休克蛋白(HSP).  相似文献   

3.
热休克蛋白70(HSP70)是一种非特异性细胞保护蛋白,针灸可诱导其产生。本文综述了针灸、热休克蛋白及细胞保护三者间的联系,并认为通过采用针灸诱导热休克蛋白70的产生,从而保护各器官组织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脑缺血恢复血液灌注后 ,脑细胞损伤反而进行性加重。缺血性脑损伤包括缺血期原发性损伤和再灌注期继发性损伤 ,而恢复脑组织血液灌注的再损伤是不可避免的 ,如何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一直是医学界所关注的问题。近几年 ,中医药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现综述如下。1 热休克蛋白 70基因及蛋白目前研究认为除高热外 ,缺血、缺氧也可引起热休克现象 ,故称其为应激反应。这一现象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中 ,在受到不同刺激时可诱导不同的热休克基因的表达和热休克蛋白 (heatshockprotein ,HS…  相似文献   

5.
运用电子灸诱导纯蛋白衍生物反应性淋巴细胞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灸的免菠激活作用虽受到重视,但其机理仍不清楚。其中的一种可能性是,在施灸部位产生的蛋白作为免疫原而激活了免疫。作者认为这种免疫原与hsp(热休克蛋白)有关,并使用含有hsp的PPD(纯蛋白衍生物),探讨了施灸对小鼠淋巴细胞反应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热休克蛋白作为细胞抵抗外界刺激的产物,能够快速清除异常或变性蛋白而保护细胞免受损伤。近年来研究发现肿瘤细胞中热休克蛋白的水平高于正常细胞,过度表达的热休克蛋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影响肿瘤的治疗效果。本文概述了热休克蛋白与肺癌相关性的研究,总结用于肺癌治疗的热休克蛋白抑制剂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从中药中筛选高效低毒热休克蛋白抑制剂的可行性,为研究肺癌发病机理及开发高效肺癌药物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7.
消溃灵对消化性溃疡患者HSPs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消溃灵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热休克蛋白(HSPs)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分组观察临床疗效,并对各组患者血清及胃粘膜组织 HSPs治疗前后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中药组与西药组疗效相似(P>0. 05),中西组则明显高于上二组(P<0.05),治疗后HSPs水平,中药组与中西组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西药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前HSP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HSPs表达较对照组增强,促进患者HSPs表达是消溃灵作用机制之一,其与雷尼替丁合用具有机制互补性并可取得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6,(9):1926-1930
目的:观察藁本内酯对人重组HSP60诱导THP-1源性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并从TLR4-My D88-NF-κB信号通路角度探讨其抗炎机理。方法:选择人白血病源性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经200μg·L-1PMA作用24 h,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设对照组、热休克蛋白60(10μg·mL~(-1))组、藁本内酯(10、20、40μg·mL~(-1))组、辛伐他汀(15μg·mL~(-1))组,加入热休克蛋白60刺激0、6、12、24 h,ELISA法测定以上不同时间点培养液中的TNF-α、IL-6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藁本内酯(10、20、40μg·mL~(-1))预处理24 h、热休克蛋白60(10μg·mL~(-1))刺激12 h后TLR4、My D88及磷酸化NF-κB(p-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1)热休克蛋白60组的TNF-α含量在6 h明显升高,与0 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至12 h含量达高峰,随后开始逐渐下降,24 h与12 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热休克蛋白60组的IL-6含量自6 h开始逐渐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热休克蛋白60组相比,辛伐他汀组的TNF-α含量在6、12、24 h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藁本内酯20、40μg·mL~(-1)组与热休克蛋白60组比较,在以上三个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辛伐他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与热休克蛋白60组相比,辛伐他汀组的IL-6含量在6、12、24 h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藁本内酯20、40μg·mL~(-1)组与热休克蛋白60组比较,在以上三个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辛伐他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藁本内酯20、40μg·mL~(-1)组与热休克蛋白60组相比,TLR4、My D88及p-NF-κB蛋白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藁本内酯可抑制热休克蛋白60所导致的TNF-α、IL-6等炎症因子升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该效应与其抑制TLR4-My D88-NF-κB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9.
脑缺血持续一段时间后再恢复灌流时常发生严重的脑组织损伤现象 ,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近年研究发现 ,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dismutase ,SOD)、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OxideSynthase ,NOS)及与其相关的丙二醛 (malondialde hyde,MDA)和一氧化氮 (NitricOxide,NO)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 ,2 ] 。补阳还五汤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及其后遗症的有效方剂 ,为探讨其作用机理 ,并使缺血再灌注模型与临床病例的实际情况及脑组织…  相似文献   

10.
热休克蛋白,作为细胞抵抗外界刺激的产物,能够快速清除异常或变性蛋白而保护细胞免受损伤。近年来研究发现肿瘤细胞中热休克蛋白的水平高于正常细胞,过度表达的热休克蛋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影响肿瘤的治疗效果。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关于热休克蛋白与肺癌相关性的研究,对用于肺癌治疗的热休克蛋白抑制剂研究现状做了总结和展望,为研究肺癌发病机理及开发高效肺癌药物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医杂志》2014,(9):1863-1866
热休克蛋白27(HSP27)属于哺乳动物普遍存在的小休克蛋白家族,分子量大约为27 kDa,是ATP依赖型的分子伴侣。文章主要从热HSP27的影响因素和调控过程,阐述其具体的改变机制和表现形式,并且从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免疫等角度论述了HSP27的作用,并认为HSP27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和冠心病事件的重要标记物。此外从心衰、心肌缺血缺氧、房颤、心肌病等方面论述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最后结合中医药干预心血管疾病从热休克蛋白方面的研究进展,说明了中医药干预心血管疾病与HSP27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欢 《河北中医》2001,23(10):796-798
干燥综合征 (Sjogren’ssyndrome,SS)是一种系统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主要特征为累及唾液腺、泪腺等外分泌腺 ,出现淋巴细胞浸润 ,并可出现系统性的损害 ,一些临床特征可与其他结缔组织病重叠。在风湿性疾病中患病率仅次于类风湿关节炎 ,在国外老年人中为 2 % ,在国内人群为 0 .77% [1 ] 。 70年代末 ,我国学者开始认识并研究SS。SS症状繁多 ,以口、眼或其他黏膜干燥为多见。现代医学虽然从免疫学、遗传学等方面对SS做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但因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 ,临床治疗效果欠佳。现在中医传统著述中 ,没有与…  相似文献   

13.
围绝经期妇女机体内环境急剧变化,多系统出现动荡与紊乱,机体处于一种生理性应激状态,但机体具有自调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帮助机体去调整与维持机体的自稳状态。倘若这种能力较弱或机体内环境变化得过于剧烈,使机体难以达到新的平衡,便会使围绝经期的生理性应激转变成的病理性应激,导致围绝经期综合征及围绝经期的易生疾病。热休克蛋白是细胞在应激反应中诱生的具有广泛性与非特异性的细胞保护蛋白,作为分子伴侣参与机体诸多生理病理过程。由于围绝经期应激反应中诱生的热休克蛋白与围绝经期时机体诸多环节如免疫、抗氧化、雌激素受体、胰岛素受体功能等密切相关,因此探讨热休克蛋白在围绝经期机体中的作用,对于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参附汤对HL60细胞热休克反应时热休克蛋白信使核糖核酸(heat shock protein mRNA, HSPmRNA)和糖皮质激素受体信使核糖核酸(glucocorticoid receptor mRNA,GRmRNA)表达及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建立细胞热休克模型,用动物血清学方法制备参附汤(SFT)血清,用Northern blot分析HSPmRNA和GRmRNA的改变,用台盼蓝拒染法观察细胞存活率.结果:HL60细胞热休克反应时GRmRNA明显减少,细胞存活率下降,HSPmRNA则增加;该细胞经SFT处理后在热休克反应时,GRmRNA表达增加,细胞存活率提高,HSPmRNA进一步增加.结论:SFT可上调HL60细胞热休克反应时HSPmRNA和GRmRNA表达,提高糖皮质激素的生物学效应和抗细胞损伤能力,从而提高HL60细胞在热休克时的存活率,这可能是临床上SFT用于治疗失血性休克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桂枝汤有效部位A(Fr.A)在双向调节体温的同时对下丘脑热休克蛋白 (HSP)的影响。方法 :取高、低体温大鼠下丘脑组织 ,应用蛋白印迹法测定热休克蛋白含量。结果 :Fr.A在双向调节体温的同时 ,可明显拮抗安痛定性低体温大鼠下丘脑HSP70含量的降低 ,对酵母性高体温大鼠下丘脑HSP70含量具有一定的降低作用。结论 :Fr.A对高、低体温大鼠下丘脑HSP70含量的调节作用是其双向调节体温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6.
云芝多糖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刘燕  林瑞超  李波 《中成药》2001,23(10):755-757
云芝多糖 (polysaccharideofCoriolusversicolor ,在日本称Restin)简称PSK ,是由担子菌纲云芝菌丝体中提取的蛋白多糖。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增强免疫功能 ,抗肿瘤活性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日本 ,PSK作为生物调节剂 ,也早已被用于临床防治肿瘤。本文旨就其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一、云芝多糖抗肿瘤的作用特点1.PSK可抗多种化学致癌剂的诱癌作用实验证实 :PSK可有效抑制由 (5 azacytidine)诱导的大鼠脚趾的畸形[1] ;PSK还可抑制由 3 methyl cho…  相似文献   

17.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是一组具有重要生理功能,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分子家族。生理、病理及环境因素等都可诱导热休克蛋白产生,故又称为应激蛋白(Stress Protein)。根据分子量大小和同源程度,HSPs可分为HSP110、HSP90、HSP70、HSP60、小分子HSP(sHSP)5个主要的家族。目前对HSP90、HSP70研究最多,而对HSP110研究较少。HSPs有许多共同点,但各个HSP家族都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HSPs对机体具有保护性,故设法寻找一种没有毒副作用的HSPs诱导剂或方法,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活跃领域。中医中的针灸和中药能影响HSPs的表达,就HSPs的结构功能及其和中医药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应激、热休克蛋白与针灸防病保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作者从应激及应激产生的热休克蛋白的生物学意义的角度,探讨分析针灸防病保健的作用。认为针灸在刺激机体相应的腧穴时.可使机体产生适度应激,并诱生一定量的热休克蛋白.从而激发机体的自身潜能,提高机体抵抗疾病与应变能力。热休克蛋白在针灸防病保健的作用中充当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TPL)对K562细胞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溶酶体膜透化作用(lysosomal membrane permeabilization,LMP)以及对DNA拓扑异构酶(TOPO)、III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检测TPL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TPL对K562细胞热休克蛋白70的影响;用丫啶橙重新定位法检测TPL对LMP的影响;通过电泳法测定TPL对K562细胞DNA拓扑异构酶I、II活性的影响。结果:TPL对HSP70蛋白表达有抑制作用;TPL能明显诱导K562细胞LMP的发生;TPL不能抑制TOPO I的活性,400μg/ml的TPL开始抑制K562细胞TOPO II的活性。结论:TPL可能通过下调HSP70蛋白的表达,使HSP70失去了抑制LMP的功能,导致了LMP的发生;DNA拓扑异构酶不是TPL抑制K562细胞增殖的靶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蛋白组学技术研究牙龈炎,筛选实热“上火”血清差异表达蛋白,为实热“上火”机制引起的牙龈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实热”上火牙龈炎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采用相对和绝对定量同位素标记(iTRAQ),并对血清蛋白质进行检测。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GO、STRING)筛选并鉴定出实热“上火”者与对照者人群差异显著的蛋白质。结果:筛选出实热“上火”牙龈炎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43个差异蛋白,其中上调的有27个,下调的有16个。C反应蛋白(CRP)、载脂蛋白家族(ApoC2,APOD,APOM)、血清淀粉样酶A(SAA)、凝血因子12等显著上调,而α-1抗胰蛋白酶(AAT)、热休克蛋白(HSPB1)、微管蛋白等显著下调。结论:实热“上火”牙龈炎组脂质代谢异常与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炎症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通过研究分析凝血功能下降,易造成出血,筛选的差异蛋白可为实热“上火”牙龈炎的生物学基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