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象视网膜电图(pattern electroretinogram简称P-ERG)是通过如光栅条纹或棋盘方格等图象刺激所诱发的后极部视网膜综合电反应。它的临床应用仅10多年,已在黄斑部病变和视神经病变等的功能检查上显示了较大的优越性。为了记录黄斑部小范围的视网膜电反应,除需采用平均技术克服噪音,把几微伏的电反应放大引出外,还必须克服光线在眼内弥散所诱发的视网膜其他部位的电活动。为此,Riggs等(1964)首先采用交替光栅条纹图象(alternating gratings)作为刺激,由于黑白条纹的宽度和数目相等,在一定频率下快速转换时并不引起平均亮度的变化,从而弥散光也不发生变化,因  相似文献   

2.
五、图形E R G(Pattern ERG,PERG) 为了记录黄斑区的电活动,60年代起已开始研究由一定频率变化的光栅或黑白棋盘方格图形刺激所诱发的ERG(即PERG)并于70年代应用于临床.它是继闪光ERG之后兴起的一种检测视网膜电反应的新技术,也是现代ERG研究的重大进展之一.PERG波形由一个小的负波和一个较大的正波组成,一些作者的记录中  相似文献   

3.
很多研究显示青光眼和高眼压患者的闪光视网膜电流图(F-ERG)通常是正常的,而其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和图形视网膜电流图(P-ERG)则可发生异常,特别是晚期青光眼。Marx等用青光眼的猴眼进行研究,发现在眼压升高后2周,视乳头完全正常时,用较低的空间频率刺激,P-ERG 和P-VEP 出现异常。上述研究均采用白/黑颜色刺激,而青光眼常合并有色觉功能障碍。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在彩色图形刺激下,青光眼和高眼压P-VEP 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OPs)和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在亚临床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变化特点,并比较振荡电位和图形视网膜电图检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功能异常的敏感性。方法选择确诊为Ⅱ型糖尿病,经检眼镜检查、眼底摄片检查,眼底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60例(120只眼)患者,进行振荡电位 (OPs)和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检查,观察亚临床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OPs总波幅及各子波波幅、潜伏期和 P-ERG的b波波幅、潜伏期的变化,并与正常组对照。结果在亚临床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OPs总波幅及各子波波幅和P-ERG的b波波幅均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但潜伏期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亚临床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OPs总波幅和P-ERG的b波波幅的异常率分别为51.67%和36.67%,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OPs总波幅及各子波波幅和P-ERG的b波波幅在亚临床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即有改变,波幅的改变比潜伏期改变敏感;OPs检测方法较P-ERG敏感,提示OPs能更早、更准确地反映视网膜微循环机能的变化。因此OPs可作为诊断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较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种视觉电生理联合对比敏感度检查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的敏感性,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客观敏感的指标。方法选择42例(60只眼)POAG患者30例(60只眼),可疑性青光眼患者30例(60只眼),正常对照者行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图形视诱发电位(P-VEP)及对比敏感度(CS)检查。结果 P-ERG的N95潜伏期延长较敏感;P-VEP的P100波振幅降低,潜伏期延长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可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对比敏感度在18.0c/d阈限升高(P<0.01);青光眼组与正常对照组对比敏感度比较在12.0c/d、18.0c/d阈限升高(P<0.01)。结论 P-ERG、P-VEP及CS联合检测,对于发现POAG早期发生的视网膜视神经损害,是一种敏感性较高的检测手段,对POAG的早期诊断有较好的意义。如眼底、视野未出现明显异常,P-ERG与CS的异常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P-ERG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对正常人20例(40眼)和64例糖尿病患者(128眼,其中无视网膜病者62眼,单纯型视网膜病变者58眼,增殖型视网膜病变者8眼),进行了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检测.并对进行光凝治疗的31眼在治疗前当日,治疗后7天、14天、30天、60天时分别测定P-ERG.结果显示,在糖尿病组中,当眼底尚未出现改变时,P-ERG各参数值已有变化,b波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P<0.01).随着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发展,变化更加显著,组间差异逐渐加大.P-ERG的b波波幅和潜伏期分别与糖尿病病程显著相关.光凝治疗后7天,P-ERG的b波波幅出现明显但暂时的降低,随后逐渐恢复到治疗前水平.b波潜伏期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果揭示P-ERG在DR的早期诊断方面具有高度敏感性,通过检测糖尿病者的P-ERG可以预测DR的发生、发展,估计DR的严重程度.同时P-ERG还可以做为对接受光凝治疗的DR者的视网膜功能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7.
视诱发反应(VisuaI evoked response简称 VER)是视网膜受光刺激后在视皮层产生的一种特殊电反应,它反映了视网膜至视皮层的信息传递和视皮层的活动。由于VER 的电反应较小,仅10微伏数量级,为了较好地描记 VER,可用多次闪光或模式变换  相似文献   

8.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电子耳蜗的广泛应用,人们试图通过人工视觉的方法治疗某些致盲性疾病。目前人工视觉的研究热点主要是通过视网膜表面或视网膜下芯片,替代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疾病中光感受器所丧失的功能。研究结果表明,电刺激视网膜可以诱发皮质电位。人工视觉所产生的效果,可以帮助患者辨别方向和简单的图形轮廓,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种视觉电生理联合全自动视野计检查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的敏感性,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客观敏感的指标。方法 选择10例(20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和正常对照者10例(20眼)分别进行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图形视诱发电位(P-VEP)检查;还对正常对照组、青光眼组中各5例10眼进行多焦视网膜电图(mERG)检查;青光眼组10例(20眼)和正常对照组8例(16眼)行蓝黄视野(B/Y)、标准视野(W/W)检查。结果 P-ERG的N95潜伏期延长较敏感;P-VEP的P100波振幅降低,潜伏期延长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mERG二阶反应振幅下降,并随离心度的增大而明显降低;B/Y视野检查的视野异常阳性率显著高于W/W视野。结论 B/Y视野检查联合多种视功能检查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较敏感。在眼底杯/盘比未出现改变的早期诊断中,B/Y视野和PERG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电子耳蜗的广泛应用,人们试图通过人工视觉的方法治疗某些致盲性疾病。目前人工视觉的研究热点主要是通过视网膜表面或视网膜下芯片,替代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疾病中光感受器所丧失的功能。研究结果表明,电刺激视网膜可以诱发皮质电位。人工视觉所产生的效果,可以帮助患辨别方向和简单的图形轮廓,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振荡电位(Ops)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联合检测对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对60例(105只眼)可疑青光眼、30例(60只眼)正常人进行上述3项检测。结果在可疑青光眼组,上述3项检测阳性率依次为57.1%、33.3%和47.6%,两项以上异常为36.1%,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70.6%。结论视觉电生理联合检测较单一检测阳性率高,对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是视网膜对视觉刺激所产生的综合电反应;是检测视网膜机能的客观方法之一。从1945年Karper开展临床视网膜电图以来,视觉电生理已发展到可进行相当精确的诊断和分析,足以胜任临床的要  相似文献   

13.
视觉电生理检测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视觉电生理应用于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探索一种有效、敏感及简便的青光眼诊断方法。方法:对可疑青光眼60例(105眼)、正常对照30例(60眼)进行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图形视诱发电位(P-VEP)、振荡电位(OPs)各项指标的检测;对有以上指标异常的66眼进行分组,干预组34眼,观察组32眼,干预组局部用药,眼压下降至患者基础眼压的30%。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研究对象追踪6~12mo。结果:可疑青光眼组P-ERG幅值降低及潜伏期延长、OPs波总值降低和P-VEP幅值降低及潜伏期延长,阳性率分别为57.1%,33.3%,47.6%,两项以上异常为36.1%,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70.6%。6mo追踪随访各指标再进行组间对照,P-VEP幅值有显著差异。12mo追踪随访各指标再进行组间对照,OPs的总值有显著性差异,P-VEP的潜伏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视觉电生理中的(P-ERG,P-VEP,OPs)检测在可疑青光眼患者早期诊断中有临床意义。经过6~12mo的追踪检查在所有的指标中P-VEP潜伏期、幅值及OPs总值比较敏感。因此视觉电生理检查可作为原发性青光眼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并可作为观察病情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神经电生理和视觉生理研究的进展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视觉电生理检查法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已初步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能从外周到中枢对整个视觉系统进行功能检测的方法.视网膜电图(ERG)就是其中最早的一项视觉电生理检查法,它是视网膜对适宜视觉刺激所产生的综合电反应,其刺激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青光眼早期诊断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中央视野视网膜光敏感度和眼部动脉血流速度在早期原发性青光眼诊断中诊断价值的大小。方法 对128例230只眼早期原发性开角型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以及48例96只眼正常对照组进行上述4种诊断。方法 的检测,计算各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指数,并对其进行相应的统计学检验.结果 各方法诊断指数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并得出这4种检测方法在原发性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为P-ERG>P-VEP>中央视野视网膜光敏感度>眼部动脉血流速度测量。结论 P-ERG,P-VEP和中央视野视网膜光敏感度较眼部动脉血流速度检测在早期原发性青光眼诊断上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活动性眼弓形虫病(Ocular Toxoplasmosis,OT)的光相干断层成像、图形视诱发反应和中心视野改变。方法除临床检查、眼底彩色照像、眼底荧光造影(FFA)和脉络膜血管造影(ICG)外,21例33只活动性OT患者均行光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nography,OCT)、图形视诱发反应(Pattern Visual Evoked Response,PVER)检测和自动中心视野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21例患者33只眼的OCT检测结果显示黄斑区视网膜水肿增厚及黄斑顳侧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自动视野检测分析,呈现中心部分视野光敏度显著下降。图形视诱发反应显示峰幅值显著降低。结论 活动性眼弓形虫感染的OCT、PVER和自动中心视野检测均呈现明显异常。这些异常类似干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脉络膜炎之改变。  相似文献   

17.
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兔视网膜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研究自由基清除剂EGb761对实验性视网膜缺血前后的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和形态学的影响,探讨EGb761抗氧化作用及视网膜缺血损伤的发病机制。 方法:升高新西兰白兔眼压至130mmHg持续60min来诱导视网膜缺血,实验组动物给予EGb761,对照组动物给予生理盐水。在缺血前、中、后记录P-ERG波幅变化,并在再灌注19h摘除眼球,作光镜、电镜形态学观察。 结果:缺血60min再灌注19h引起b波振幅降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内核层细胞缺失(调亡、坏死),给予EGb761后可以改善b波的恢复,并可抑制或减少视网膜细胞损害。 结论:自由基清除剂EGb761可改善视网膜缺血损伤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老年性黄斑变性的视觉电生理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视觉电生理检查是一种客观的定性的视功能检查法,在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疗效判定、预后评估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在常规电生理检测方法中, 局部视网膜电图(L-ERG)是较理想的视功能测定法,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图形视 觉诱发电位(P-VEP)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振荡电位可能是新的敏感指标。多焦电生理检测作为新的视功能测定方法,可对AMD患者病变部位的视功能进行定量检测,先于形态学的改 变发现AMD的视功能异常,是AMD早期诊断、病情监测、预后及疗效判断的有价值工具。(中华眼底病杂志,2004,20:328-330)  相似文献   

19.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是视觉诱发电位(VEP)中的早期形式,以后才逐步出现了以图形变换而诱发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EP,简称P-VEP)。由于F-VEP和P-VEP的刺激方式不同,它们各自所反映的信息也不同。F-VEP反映全部视神经的光敏感性,包括来自周边视网膜区粗的快相传入纤维。P-VEP主要反映提供中心视力的神经的功能状态,即反映来自黄斑部中心凹的细视神经纤维的功能。因此临床上用VEP来了解  相似文献   

20.
电刺激大鼠小脑顶核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电刺激大鼠小脑顶核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电刺激组和假手术组。观察视网膜形态学改变 ;用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染色法 (NADPH NDP)观察视网膜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的表达 ;采用TUNEL法检测视网膜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1)缺血再灌注组的内视网膜层 (包括内核层、内丛状层、节细胞 )、神经纤维层和内界膜厚度增加 ,尤其是内丛状层厚度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t=3 6 80 ,P <0 0 1) ;电刺激组的内视网膜厚度与假手术组相比 ,差异无显著意义 (t=1 0 6 4 ,P >0 0 5 ) ;(2 )光镜观察可见缺血再灌注组有明显的细胞核染色质致密浓缩、核碎裂等改变 ,电刺激组仅见少量核浓缩及碎裂 ;(3)电刺激组的iNOS阳性的神经节细胞数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 ,其差异有显著意义 (t=3 32 6 ,P <0 0 1) ;(4)电刺激组大鼠发生凋亡的视网膜细胞数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 ,其差异有显著意义 (t=4 0 38,P <0 0 1)。结论 电刺激大鼠小脑顶核对缺血再灌注所导致的视网膜组织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