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医药从虚劳论治血液病的证治规律,为临床治疗的运用与相关药物研发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检索CNKI、CBM、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收集整理相关文献,建立中医治疗虚劳性血液病证治信息数据库。运用Excel 2013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以R语言软件和Python软件开展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结果 血液病的主要症状为乏力、头晕、心悸、气短、腰膝酸软等等,舌象主要表现为舌淡、舌红、苔薄、苔白等等,脉象主要表现为脉细、脉数、脉沉、脉弱等等。从虚劳论治血液病最常使用的药物为补气药类、补血药类、滋阴药类和活血化瘀药类。用药以温平为主,药味以甘味(49.99%)、苦味(21.24%)和辛味(12.68%)最为常用。常用的补气药类有黄芪、白术、党参和茯苓等,常用的补血药类有当归、熟地黄、鸡血藤和白芍等,常用的滋阴药类有熟地黄、女贞子、阿胶和墨旱莲等,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类有生地黄、丹参、牡丹皮和赤芍等。关联支持度最高为黄芪和人参,其次为女贞子和墨旱莲,符合气虚和阴虚的病机。聚为4类,以补虚药和活血药两类为主。结论 血液病从虚劳论治,症状舌脉符合气虚和阴虚病机,治疗以补气滋阴药物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分析王孟英治疗温热病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 从《重订王孟英医案》温热案中筛选出治疗温热病的有效方药,将所得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构建王氏治疗温热病的处方用药数据库,运用Excel 2019进行药物频次统计,通过IBM SPSS Modeler 18.0中Apriori算法、IBM SPSS Statistics 22.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结果 从医案中筛选出处方116个,用药总频次1444次,涉及178味中药,频率 ≥ 10%(频次 ≥ 12次)的高频药物共41味,其中排名前5的高频药物依次为:竹茹(52次,44.83%)、栀子(47次,40.52%)、黄连(45次,38.79%)、知母(43次,37.07%)、玄参(40次,34.48%);高频药物药性以寒为主,药味以苦、甘居多,归经主要涉及肺、胃、心经;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59条药物组合,其中2味、3味、4味中药关联规则分别为11、36、12条;聚类分析得到9个聚类方。结论 王孟英治疗温热病尤为注重温病传变规律,擅用经方,食药相合,以清热类方药为主,结合祛痰理气、滋阴凉血生津之法,同时兼顾肺胃,豁痰理气、斡旋气机以调其愆滞,使气顺、痰消、热去而诸症自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中医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证的用药特点及组方特征,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参考,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防治优势。方法 检索并整理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临证经验、验案等文献,采用Excel2016建立数据表,运用医案大数据分析系统,对症状、辨证、单味药、剂量区间、药物组合等进行频次及关联分析,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共收集到中医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验案77则,涉及中药121味;高频药物有黄芩、甘草、柴胡、法半夏、麻黄等;核心药物组合有法半夏-柴胡-黄芩、白芍-柴胡-黄芩、枳实-生姜-黄芩、金银花-黄芩-甘草等。结论 中医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核心药物组合为麻杏石甘汤、达原饮以及藿朴夏苓汤的加减,治则上以扶正透邪、疏肝健脾、宣肺祛湿等法为主,重祛邪、防传变;但临证中还需兼顾其可能伤气、伤阴、结瘀等病机特点,适当佐以温阳补气、滋阴润燥之品,以防伤阴损阳、疫毒入血的重症转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医院信息系统 (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 数据,探讨真实世界亚急性甲状腺炎辨治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古今云医案平台数据挖掘系统分析湖北省中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临床第一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患者数据,总结归纳其辨治特点及用药规律。结果 纳入病案223例,累计处方712张。涉及25种证型,164个症状,高频症状聚类后得到外感风热证、肝经郁热证、痰瘀化热证、痰瘀互结证、痰热内扰证等证型的核心症状组合。证型拆分得到7个实性病机证素(火热、气滞、痰湿、血瘀、外风、外热、外寒),4个虚性病机证素(阴虚、气虚、阳虚、血虚)及6个病位证素(肝、肺、肾、脾、心、胃)。712张处方包含282味中药,以性味苦寒、辛温,归肝经药多见,功效以清热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解表药为主。通过关联规则得到药对16对,对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得到6类核心药物组合,分别体现了疏肝清热,透邪解表,化痰散结,解毒利咽,凉血活血等治法。结论 本研究中亚急性甲状腺炎以肝经郁热证最为常见,其次为痰瘀化热证、外感风热证、痰瘀互结证、痰热内扰证,遣方用药既要疏肝、清热,又要祛瘀、化痰,对症加减,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 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医大师及全国名中医治疗冠心病的辨证思路及处方用药规律,为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与发展奠定基础。方法 全面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关于国医大师及全国名中医治疗冠心病的相关文献,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建立医案及方剂数据库,采用该软件基于关联规则及熵聚类的数学算法,分析医案的症状、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及处方中药物的性味、归经、应用频次、药对组合等,明确其核心用药,探索其辨治规律。结果与结论 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CNKI中共收集的205个医案,得到冠心病以胸闷、心悸、胸痛、气短为主症,病因病机多为心脉痹阻。所有医案中处方共205首,用药212味,通过分析,药物多为甘温之品,归肝、心二经,可知现当代名老中医多主张从疏肝气,通心阳,活血脉论治冠心病。药对组合中的高频药物即为药用频次居前的7味药,故认为这7味药为核心用药,且核心药物组方为补阳还五汤加减,并由此演化得到药物的18个核心组合及9个新方。通过数据挖掘客观地展示了冠心病的因机证治,为临床应用提供了较为准确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的用药规律及特色,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一些新思路,同时也为临床用药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①采用Excel表格对艾滋病相关性腹泻处方数据中的中药、药味类别、性味、归经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②采用数据挖掘软件IBM SPSS Modeler 18.0的Apriori算法对高频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③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0统计软件对频次最高的30种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筛选出436个病例,处方436首,共有中药279味,所有中药使用频次共计5527次,其中白术、甘草、茯苓、党参、山药使用次数最多,药物功效分类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最为常见,药味以甘、辛为主,药性以温/微温、平居多,药物归经以脾经最多,其次是心经、肺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25种关联强度高的药物组合;聚类分析可将药物分为5类。结论 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相关性腹泻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为主,且多与药味甘、辛,药性温/微温、平,归脾经的药物进行搭配使用,其中茯苓-白术为最常用的药对,以新组方规律来看,更侧重于消积化滞、补气益血、滋阴生津。对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的遣方用药,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辽宁中医杂志》2016,(10):2017-2020
目的:探讨名老中医辨治风温的病机及用药规律。方法:针对构建的现代临床著作中名老中医风温医案结构型数据库,先用频数分析统计出频次≥10的高频症状、药物;再用SPSS 19.0对症状行聚类分析,SAS 9.1对症-症、药-药等不同字段间进行关联规则挖掘。结果:341例风温医案中频次≥10的症状60种、药物91味,常见症状为发热、咳嗽、口渴、胸闷、头痛,常用药为苦杏仁、甘草、连翘、芦根、黄芩;症状聚类分析后得到6个有意义的聚类组,常见证型有风热犯肺证、热陷心包证、肺热腑实证、肺阴亏虚证;症-症关联后得到二阶51组,三阶54组,四阶13组,以发热为核心症状,可兼见恶寒、咳嗽、咽痛等,药-药关联后得到二阶12组,三阶18组,四阶16组,以苦杏仁、金银花为核心药物,常用竹叶→石膏→苦杏仁→黄芩→麻黄→甘草的组合。结论:风温以肺经病变为主,按卫-气-营-血传变,易见逆传心包,卫分以发热、恶风寒、咳嗽为主,气分以发热、汗出、口渴、咳喘为主,伤肺络兼胸痛、痰中带血,亦可见肺热移肠,逆传心包,热入营血、脾气亏虚等证。用药时名老中医善用金银花、连翘、桑叶等治卫分证,麻黄,石膏、黄芩等治气分证,金银花、连翘配合凉血药治疗营血分证,同时随症时止咳化痰加苦杏仁、桔梗、贝母等,清肺热加桑白皮、地骨皮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古籍中治疗温病伏暑的遣方用药规律,以期为后世医者诊治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数据来源,制定文献筛选标准,对古籍中治疗温病伏暑方剂、中药,采用SPSS 19.0及SPSS Clementine软件进行统计与关联规则分析。结果:15种古籍内治疗温病伏暑用方55个,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益元散(5.88%)、五苓散(5.04%)、黄连消暑丸(4.20%);谈及伏暑用药148种,排除甘草外,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茯苓(4.74%)、半夏(3.23%)、黄连(3.03%);治疗伏暑药对前3名配伍依次是半夏-茯苓、白术-茯苓、厚朴-扁豆;常见治疗伏暑的药物组合是泽泻-猪苓-茯苓、泽泻-白术-茯苓。结论:半夏-茯苓、白术-茯苓、厚朴-扁豆、泽泻-茯苓、生地黄-麦冬配伍具有伏暑治疗特色;益元散、五苓散、黄连香薷饮等为治疗伏暑常用。  相似文献   

9.
吴燕燕 《光明中医》2000,15(5):14-15
咳喘之病 ,四季皆可发生 ,其致病外因多认为“冬伤寒 ,春伤风 ,夏伤热 ,秋伤燥”。其实临床所见 ,夏日咳喘不仅因于热 ,因于寒者亦不少见。夏季当令 ,暑热乃其正气 ,过则易为邪致病 ,因此暑热咳喘其理易了。因于寒者亦无不与外热有关。人生在气交之中 ,烈日盛夏 ,毛窍遂开、汗津外泄 ,邪侵如入无门之户。人们此时多喜贪风 ,日夜风扇不断 ,或空调中凉风习习 ,致风寒之邪乘虚体之时 ,顺毛窍俞穴 ,内舍于肺 :尤其睡眠之时 ,正气藏之于内 ,或素有宿疾 ,或老年脏腑衰弱 ,小儿脏腑成而不坚 ,正气不足者更易诱发咳喘之疾。1 夏季久咳 ,疏风清热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挖掘国医大师班秀文教授治疗带下病的辨证思维和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班秀文教授治疗带下病的病案117例,运用IBM SPSS Modeler14.1、CytoScape3.6.1和SPSS Statistics21软件,对药物进行频次计算、关联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 117例患者共计289诊次,处方298首,使用药物188味。病例数量排名前3位的证型为脾虚证、湿热证和湿瘀证;药物使用频次前5位的依次是白芍(165)、甘草(148)、白术(138)、茯苓(117)、土茯苓(115);药类使用频次排前5位的依次为补气药(274)、补血药(201)、利水消肿药(189)、活血调经药(154)和清热解毒药(125)。支持度 ≥ 0.1,置信度 ≥ 0.8的常见药对有11对,药物3项关联有34项。药物共现关系分析图显示白术、甘草、白芍、党参、苍术、土茯苓、制附子的中介中心度较高。脾虚证、湿热证和湿瘀证分别提取出27个、30个和25个药物组合公因子。结论 班秀文治疗带下病时注重健脾除湿、经带并治和从肾治带,久带则标本兼顾,补气养血益阴,其学术观点与临证经验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11.
运用中医药治疗温病瘟疫有较好的疗效。在冬、春季流感发作期,尤其在热性传染性疾病中,发挥了突出的临床作用和治疗效果。卫气营血辨治在温病学派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阐明了温病病机传变的一般规律,呈现出阶段性的证侯特点。本人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和治疗体会,对温病的发生发展、病机的传变和辨证用药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认为温病瘟疫的发生,有其内在的本质因素;温病的发展传变迅速,往往不遵循着卫、气、营、血的发展辨证规律,往往是各种证候兼夹出现;治疗上宜营卫、气血、表里兼顾,同时要顾护正气津液。  相似文献   

12.
何新慧 《河南中医》2012,32(8):949-951
《伤寒论》中所述蓄血证或发于太阳病阶段,或发于阳明病阶段,均因外邪化热入里,与血互结而成.临证时可将蓄血证分为太阳蓄血轻证、太阳蓄血重证和阳明蓄血证.太阳蓄血轻证者,治疗当先解表,表邪外散后再用桃核承气汤活血化瘀,通下瘀热;太阳蓄血重证者,当先治里,用抵当汤破血逐瘀,通下瘀热;阳明蓄血证的治疗应以祛邪为主,方用抵当汤破血逐瘀.  相似文献   

13.
一般认为肺炎是由外邪侵袭所致,但还需注意有人体正气不足的因素存在;发病遵循着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但在抗生素、激素滥用的今天,还出现了一些新的传变特点;在辨证结合辨病的基础上,注意合理地早期配伍益气养阴药物,可扶助正气,祛邪外出;现在尚没有统一的肺炎辨证体系、临床证型分类,造成肺炎的治疗缺乏规范化。  相似文献   

14.
对现代病证结合论治方法的整理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半目前病证结合论治方法整理归纳为:西医诊病,中医治证;中医疾病的病证结合论治;用中医理论辨西医疾病之基本病机论治;西医疾病分期论治;专病专方治疗;专病专药治疗;中西医药联合治疗。并对每种形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凭脉辨证是张仲景辨证的主要特色,是《伤寒杂病论》的主要内容之一,脉证在《伤寒杂病论》中内容丰富、论理精辟。探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关于脉证的条文,认为《伤寒杂病论》脉证思想主要包括凭脉辨病因、凭脉辨病位、凭脉辨病性、凭脉确定病证、阐释病机、凭论治凭脉判断预后几个方面,实际上就是凭借脉象辨证论治。《伤寒杂病论》脉证思想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也对临床诊治疾病和深入研讨中医基础理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输卵管妊娠的分期辨证论治规律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的分期辨证论治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实验研究方法,对718例输卵管妊娠病例进行分期和辨证,从孕周、腹痛程度、尿HCG值、内出血量和包块直径等5个病情影响因子计算积分,分析各病例的治疗方法、疗效及其与分期、证型以及积分的关系,并总结其规律。结果输卵管妊娠分为未破损期和已破损期。中医辨证分为胎元阻络、瘀结成癥、正虚血瘀和气血亏脱4型。分期和证型不同,可用药物治疗的最高积分不同。气血亏脱型则应尽早手术治疗。结论未破损期瘀结成癥型,无论积分多少,均可用中药治疗。胎元阻络型和已破损期瘀结成癥型积分≤10分、正虚血瘀型积分≤9分者,可用药物治疗,但当其积分达到可药物治疗积分的上限时,选择药物治疗应慎重。胎元阻络型和已破损期瘀结成癥型的积分≥11分、正虚血瘀型积分≥10分以及气血亏脱型都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中关于喘的条文20余条,通过研读分析对喘证的辨治规律颇有所得。虽然均有呼吸急促之喘证,但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的伴随症状不同,其治疗亦有不同,本人认为喘证也遵循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规律,现将其归纳为邪客皮毛、邪客经络、邪客肌肉、邪客于腑、邪客于脏等理法方药完备的五个层次。  相似文献   

18.
江红兵 《山西中医》2000,16(3):12-13
从温病阳虚证的形成因素,临床特征,治疗特点,3方面论述了本证的辩证论治规律。  相似文献   

19.
田文敬 《河南中医》2006,26(3):76-78
朱氏在伤寒辨证论治中,注重以表里定位,以阴阳为纲,以脉证合参为据。辨别表里强调疾病的病机病理,并结合其兼证、类证、病程、病性、病势、转归等各个方面综合分析,分清疑似,灵活运用;辨别阴阳提出“七表属腑,病在于阳”、“八里属脏,病在于阴”,强调阴阳二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对疑似证的辨证强调只有详辨脉象,才不致辨误。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伤寒论》方证的归纳分析与整理,从脏腑表里辨病位、寒热虚实辨病性、证候演变辨病势、脉证合参辨预后,这4个方面来探析仲景辨证的量化思维,理解其所蕴含的辨证论治的精准化和规范化内涵,以期对临床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