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药材金莲花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宇明 《中草药》1994,(6):291-291
金莲花为毛莨科金莲花TrolliuschinensisBunge或短辩金莲花T.ldebouriiReichb.等的花。前者生于海拔1000~2000m的山地草坡或疏林下,分布于河北、山西、内蒙南部。短瓣金莲花生于林间草地,分布于黑龙江和内蒙北部,以河北省承德地区的药材质量为佳,初夏时节(5月份)采下,晾干、药用。1化学成分金莲花的主要化学成分有3类。的黄酮类主要是3’,4’,5’一三经基黄酮一7一鼠车精葡萄糖忒,b)生物碱类,。)叶黄素J不氧化合物(xanthoPh-yll-ePoxyd)及金莲花费质(trollixanthin),这2种成分在短瓣金莲花中含有。其抗菌成分主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金莲花由于其清热解毒作用在中药及蒙药中被广泛使用。作为一种药食两用药物,金莲花已经引起了生药学家、药理学家、天然药物学家、营养学家等的广泛兴趣。其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发展较快,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有效成分的归属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金莲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本文结合本研究组对金莲花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成果,以及近几十年有关金莲花的研究报道,对金莲花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3.
金莲花为清热解毒中药,具明显的抗炎活性,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等症。其化学成分主要含黄酮类、酚酸类和生物碱类,但有效成分不确定。采用RAW264.7细胞构建的体外炎症模型研究了金莲花总提取物、总黄酮和总酚酸的抗炎活性。结果表明,金莲花的总黄酮和总酚酸都有明显的抗炎活性,总黄酮略优于总酚酸,但二者的活性都优于总提取物。  相似文献   

4.
金莲花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是金莲花片、金莲花胶囊、金莲花颗粒、金莲花口服液等常用中成药的主要原料药。但金莲花属植物性状相似度较高,容易被混用,影响金莲花质量。因此,加强金莲花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研究对保障其质量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总结了金莲花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红外光谱鉴别和分子鉴别等真伪鉴别方法,并从化学成分含量测定和指纹图谱等方面对金莲花质量评价方法进行探讨,以期为金莲花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成药》2016,(11)
短瓣金莲花为中、蒙药药材金莲花的常用品种,以花入药,含有黄酮、苯乙素、香豆素、酚酸、萜类、挥发油等化学成分,药理活性有抗菌、抗氧化、抗炎、解热等,质量控制方法有颜色反应、TLC法、UV法、IR法、HPLC法以及LC-MS技术,但对提取工艺优化的研究较少。本文综述了短瓣金莲花药材的性状特征、化学成分、药理活性、质量控制及提取工艺,以期为该药材的后续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我国金莲花属(Trollius)药用植物有16种,7个变种,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等功效,用于治疗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性中耳炎、慢性支气管炎和尿路感染等疾病。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百度学术和Pub Med等多个数据库中关于金莲花属植物从1972年到2019年的文献资料,整理归纳了我国金莲花属药用植物的栽培种植、质量控制方法、提取纯化工艺、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药动和代谢等方面的内容。栽培种植研究,主要集中在种子处理和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质量控制方面,主要以荭草苷和总黄酮为指标;提取纯化工艺研究,主要为总黄酮类成分的提取纯化;化学成分方面,目前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主要化合物有100多个,包括黄酮类、有机酸类、生物碱类、香豆素类和苯乙素类等,其中黄酮类单体80个,有机酸类单体12个,生物碱类单体3个,香豆素类单体4个,苯乙素类单体14个;药理作用方面,主要为药材粗提物的体外实验;药动和代谢方面的资料主要集中在黄酮单体成分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阿尔泰金莲花为毛茛科金莲花属阿尔泰金莲花(Trollius altaicus C.A.Mey.)的干燥花,主要分布于新疆、内蒙古,生长于海拔1 200~2 650 m的山地草坡、沼泽边或山谷林下~([1])。阿尔泰金莲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扁桃体炎、中耳炎等。宋冬梅等~([2-4])对阿尔泰金莲花的生药鉴别、化学成分及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但对其安全性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本文探讨了阿尔泰金莲花对大鼠  相似文献   

8.
短瓣金莲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黄文哲  王磊  段金廒 《中草药》2000,31(10):731-732
短瓣金莲花 Trollius ledebouri Reichb.是毛茛科金莲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及内蒙古东北部 ,在苏联西伯利亚东部及远东地区也有分布。金莲花属植物在我国分布有 1 6种[1] ,其中金莲花 T. chinensis Bge.和亚州金莲花 T. asi-aticus L.被《中药大辞典》收录 ,可供药用。对风湿、慢性扁桃体炎、急性中耳炎等症有效。国内学者曾对金莲花的抑菌有效成分做过初步研究 ,但对短瓣金莲花的化学成分研究未见报道。我们首次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 ,从中分离得到 5个单体 ,即β-谷甾醇( ) ,荭草苷 ( ) ,牡荆苷 ( ) ,槲皮素 -新橙皮…  相似文献   

9.
金莲花为毛莨科草本植物的干燥花,其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具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现已从中分离出牡荆苷、荭草苷等化学成分。从药理学、临床医学及应用价值等方面对金莲花进行研究,为其更好地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药用金莲花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药用金莲花植物的历史记载、栽培情况、生药鉴别、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制剂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概述,并对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DNA条形码技术对翻白草及易混品委陵菜进行分子鉴定,保障药材质量和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提取翻白草及委陵菜的基因组DNA,扩增内转录间隔区2(ITS2)序列并双向测序,所得序列用SeqMan软件校对、拼接;在线双序列比对翻白草对照药材(FR)及委陵菜对照药材(WR)的ITS2序列,并预测其二级结构;从GenBank下载部分相关序列,运用MEGA X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分析序列变异位点,计算种内、种间遗传距离,采用邻接法(NJ)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所有样品均成功扩增出ITS2序列,翻白草和委陵菜的ITS2序列长度均为210 bp。双序列比对结果表明,FR与WR的ITS2序列相似性为92.9%,二级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多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翻白草ITS2序列平均鸟嘌呤(G)+胞嘧啶(C)占比为63.0%,存在2个变异位点,种内遗传距离为0~0.009 6;委陵菜ITS2序列平均G+C占比为64.4%,存在5个变异位点,种内遗传距离为0~0.019 3;种间遗传距离为0.054 8~0.075 8。NJ树结果显示,翻白草、委陵菜聚为不同分支,可明显区分。结论 利用ITS2序列可以准确鉴别翻白草与委陵菜,为保障其安全用药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石见穿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石见穿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为石见穿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查阅近20年国内外有关石见穿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的报道,对其进行分析和综述.石见穿的化学成分较为复杂,研究主要集中在萜类和多糖类,其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肿瘤等作用,目前对石见穿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尤其在抗肿瘤和妇科中的作用受到医药领域的关注,但是缺少其具体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对石见穿进一步的研究将有利于开发新的药物和充分利用天然药物资源.  相似文献   

13.
黄芩、黄连配伍前后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考察相须药对的配伍对主要活性成分煎出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黄芩-黄连药对为研究对象,以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含量为指标,采用HPLC测定含量,选取加水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及黄芩-黄连比为考察因素,通过混合均匀设计试验优选煎煮工艺。考察不同比例配伍的黄芩-黄连共煎液与单煎混合液化学成分的异同,并采用三维效应面及三角能级图的形式将两指标成分进行直观对比,重点关注因两味中药在共煎而产生的化学成分动态变化现象。结果:黄连主要活性成分的煎出量与两者的配伍比例显著性相关;而黄芩活性成分的煎出量与煎煮时影响因素有关。黄连用量为黄芩用量2,3,5倍时溶液中两者含量相对较高,其他比例时均较低。结论:可通过研究药对的不同配比与其各自化学成分动态变化关系,揭示其临床使用疗效。  相似文献   

14.
山苦菜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镇痛抗炎等功效,用于治疗肺热咳嗽、阑尾炎、跌打损伤等。通过查阅国内外报道的相关文献,发现迄今为止从山苦菜中已分离得到近百种化合物,其中以愈创木内酯型倍半萜类化合物为主,并从山苦菜全草中分离出多种全新的愈创木内酯型倍半萜类化合物:8-epicrepioside,ixerochinolide,ixerochinoside,chinensiolides A,B,C,D,E,F,G,H,I,J,K,L,此外,还有黄酮类、三萜类和甾醇类化合物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山苦菜及山苦菜的化学成分具有抗炎保肝,抗氧化,抗烟碱,抗病毒、抗白血病等作用,其中黄酮类成分具有很强的药理活性。另外,山苦菜作为民间药材,多以复方药物治疗疾病,并申报多项专利,在食品饮料、保健茶、复合饲草猪饲料等方面也申报了专利。为了合理利用我国的药用资源,笔者将近年来有关山苦菜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希望对山苦菜的深入研究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五味子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五味子各个部位的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表明五味子具有药用和食用的双重功能,被广泛用作保健品和药品。该文对五味子的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系统地整理,发现五味子果实、种子、根、藤茎、叶等药用部位主要包含木脂素类、挥发油类、三萜类、多糖类及黄酮类化合物,其中木脂素类为五味子中的主要特征性活性成分,三萜类、多糖类及挥发油的活性次之,黄酮类化合物活性鲜有报道。通过对五味子药理学研究发现,五味子木脂素类成分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肝脏、肾脏和生殖系统均有一定的影响,且还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抑菌、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作用。其他化学成分也均具有较好的药理活性,但相比木脂素类,研究深度仍有待挖掘。该研究为开发利用五味子,同时为今后深入开展五味子的药品和保健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基础。  相似文献   

16.
凌悦  陈金鹏  叶晴  刘怡妙  徐旭  田成旺 《中草药》2022,53(5):1595-1608
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是我国常用的中药材,资源丰富,分布较广,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射干中化学成分类型较为丰富,主要为黄酮类、三萜类、挥发油、甾体类等,一般认为异黄酮为其主要药效成分.在射干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综述的基础上,根据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理论,...  相似文献   

17.
七叶一枝花作为《中国药典》重楼药材的重要来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功效,临床用于抗肿瘤、抗菌、止血、镇痛等。而七叶一枝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繁殖率低,耗时长,从种子萌发到药用需7年以上时间,资源再生慢。由于近几年的过度采挖,七叶一枝花消耗量远超其野生资源生长量,导致市场售价随之飙升,严重威胁药材资源的正常生存和可持续利用。为解决这种资源匮乏和临床需求矛盾,发展人工繁育技术,培育七叶一枝花人工繁育品,已成为保护野生资源、满足临床需要的最佳途径。通过检索七叶一枝花繁育技术相关文献,对其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从繁殖采种及种苗培育两方面对其进行综述,为人工繁育技术提供理论指导,同时结合种苗生长过程中相关性影响的化学成分,探讨其繁育品的种植质量。七叶一枝花人工繁育技术作为培养优质繁育品的第一步至关重要,但其后续品质的检测同等关键,本文展望未来以多学科、多角度对中药七叶一枝花人工繁育品及野生品建立品质评价体系研究,以保障中药材品质质量,为近一步开发利用七叶一枝花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鸢尾科3种药用植物种子的形态学及显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鸢尾科3种药用植物射干、鸢尾、马蔺种子的形态学及显微结构,为射干、鸢尾、马蔺种子的质量评价和鉴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体式显微镜观察射干、鸢尾、马蔺种子形态,用石蜡切片方法制作射干、鸢尾、马蔺种子的切片,观察其显微结构。结果:射干和鸢尾种子均呈球形,外包黑色光滑的假种皮,表面有网状纹饰。射干种脐圆形或椭圆形,微凸,黄褐色。鸢尾种脐圆形,灰白色或黄白色。马蔺种子为不规则球形,暗砖红色、棕褐色或暗紫黑色,无光泽,内外种皮结合紧密,种脐黄白色,线形。显微结构可见,射干种皮细胞浅紫红色,鸢尾种皮细胞深紫色,马蔺种子不具假种皮,种皮结构较为复杂;三者的胚乳均较为发达、致密,胚位于中央。马蔺种子在形状、表皮颜色、假种皮有无、种脐颜色和形态上与射干、鸢尾种子有显著差异,从以上特征可与后两者予以区分;射干、鸢尾种子外观相似,但二者种脐的颜色和形态不同,种皮细胞颜色不同,可作为鉴别特征。结论:上述部分的特征可作为射干、鸢尾、马蔺种子的主要特征与其他物种区别,为三者的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张倩  梁晓春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2):2285-2288
黄连为我国传统中药,现代研究发现黄连具有多种药理作用.黄连具有抗氧化作用,可能通过清除氧自由基、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抗氧化酶活性等途径对抗高糖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同时可以抑制糖尿病多个经典病理途径的损伤,对于防治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对黄连及其主要成分的抗氧化作用与糖尿病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