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创伤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1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整形美容科收治的62例创伤性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SS评分为(4.43±2.0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VSS评分(6.57±1.9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65,P=0.000);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4.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181,P=0.029);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13%,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8.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71,P=0.046)。结论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创伤性瘢痕,可有效改善瘢痕色泽和质地,提高治疗有效率,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对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点阵激光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对比观察湿润烧伤膏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点阵激光术后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在点阵激光治疗后采用湿润烧伤膏治疗,对照组则在点阵激光治疗后采用红霉素眼膏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患者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疗效逐渐提高。术后30min疼痛程度评价:治疗组为3.23±0.31,对照组为6.54±0.35,治疗组疼痛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为5.24d±1.32d,对照组为9.94d±0.45d,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出现暂时性色素沉着1例,红斑2例,对照组出现暂时性色素沉着2例,红斑3例,均1月内消退。两组创面均未见感染。结论点阵激光联合MEBO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术后疼痛轻,创面愈合时间短,对患者的学习及工作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类人胶原蛋白敷料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2015-05至2016-12就诊的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间隔3个月治疗1次,共4次。治疗组在点阵激光术后给予类人胶原蛋白敷料外用。采用ECCA评估法评价皮损,对比两组患者的瘢痕评分、急性炎性反应红斑和疼痛持续时间、结痂时间、痂皮完全脱落时间、误工期、不良反应等。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ECCA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术后红斑持续时间(1.25±0.62)d,疼痛持续时间(1.46±0.77)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3,P=0.015;t=-3.219,P=0.002);两组术后结痂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9,P=0.066),但治疗组痂皮完全脱落时间、误工期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49,P=0.003;t=-2.197,P=0.031);治疗组患者主观感受和舒适程度评价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97,P=0.028),治疗组患者满意率(68.42%)高于对照组(4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8,P=0.037);治疗组色素沉着发生率5.26%,低于对照组的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5,P=0.042),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水泡、感染和增生性瘢痕等不良反应。 结论 联合外用类人胶原蛋白敷料可明显提高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术后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急性期红斑持续时间和疼痛持续时间,促进愈合,缩短误工期,减少不良反应,改善患者术后不良感受,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宜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面部痤疮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痤疮凹陷性瘢痕使用超脉冲CO2激光联合点阵铒激光治疗效果及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随访2007年3月到2010年1月收治的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33例,并结合临床特点分析疗效影响因素并找出危险因素。结果:超脉冲CO2激光联合点阵铒激光治疗痤疮凹陷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Lux 1540nm点阵激光联合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瘢痕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瘢痕患者20例,其中增生性瘢痕治疗组8例,凹陷性瘢痕治疗组12例。采用Lux 1540nm点阵激光和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Lux 1540nm点阵激光能量密度38~50mJ/cm2,光斑直径10mm,脉宽10ms;595nm脉冲染料激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分析面部增生性瘢痕超脉冲 CO2 点阵激光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 2020 年 9月至 2022 年 9 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250 例面部增生性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行超脉冲 CO2 点阵激光治疗, 观察患者新版温哥华瘢痕量表 (VSS) 评分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 并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 (BMI)、创伤原因、病程、新版 VSS 评分、皮肤类型等资料, 根据治疗是否有效 (包含痊愈、显效、有效)将患者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 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 结果 治疗 6 个月后, 250 例面部增生性瘢痕患者痊愈34 例 (13.6%)、显效 120 例 (48.0%)、有效 54 例 (21.6%)、无效 42 例 (16.8%), 总有效率为 83.2%。 根据治疗是否有效将患者分为有效组 208 例与无效组 42 例,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无效组患者男性以及干性皮肤者比例明显高于有效组 (χ2 = 5.376、13.086, P= 0.020、P<0.001), 年龄明显大于有效组 ( t = 6.241, P<0.001),病程明显长于有效组 (t = 6.996, P<0.001), 治疗前新版 VSS 评分明显高于有效组 ( t = 13.850, P<0.001);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男性、年龄较大、病程较长、治疗前新版 VSS 评分较高、皮肤类型偏干性是面部增生性瘢痕超脉冲 CO2 点阵激光治疗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95%CI 为 1.054 ~ 3.233、1.234 ~ 6.280、1.492 ~13.090、1.687~ 17.516、1.102~ 2.641, P= 0.032、0.013、0.007、0.005、0.016)。 结论 超脉冲 CO2 点阵激光虽能有效改善面部增生性瘢痕症状, 但部分患者受性别、年龄、病程、瘢痕增生程度、皮肤类型影响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8.
湿润烧伤膏在面部微小凹陷瘢痕激光磨削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MEBO)外用修复激光磨削面部瘢痕创面的疗效.方法:38例患者,行激光磨削治疗后创面外用湿润烧伤膏1周~2周.结果:全部病例随访3个月~6个月,一次性治疗痊愈14例,显效6例,有效4例;二次治疗痊愈8例,显效4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100%,无一例出现瘢痕增生、色素加深及感染.结论:湿润烧伤膏治疗面部瘢痕激光磨削创面使用方便,促进愈合,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在瘢痕磨削术中的辅助作用.方法:48例面部疤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瘢痕磨削术后涂抹湿润烧伤膏(MEBO),对照组术后涂抹红霉素软膏,两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庝痛持续时间2小时±1小时、创面愈合时间5天±2天,均短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患者色素沉着发生率为10.71%,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瘢痕磨削术后创面外用湿润烧伤膏(MEBO),有止痛效果明显,创面愈合快,色素沉着轻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脉冲点阵CO2激光单次治疗面部光老化皮肤的效果、副作用、恢复期以及维持时间。方法对56位面部光老化皮肤患者进行全面部超脉冲点阵CO2激光联合外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1次,按Dover’s面部光老化皮肤5级分类方法分别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1年、治疗后5年的皮肤进行评分,采用Wilcoxon’s统计法对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位患者完成随访研究,没有长期或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1年、治疗后5年面部光老化皮肤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组间面部光老化皮肤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脉冲点阵CO2激光联合再生医疗技术治疗亚洲人面部光老化效果良好,且这个过程可维持5年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点阵激光治疗瘢痕术后创面应用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年5月-2017年1月南华大学附属浏阳市人民医院整形美容科收治的284例瘢痕增生患者,于点阵激光磨削术后,创面左上及右下区域予以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设为治疗组),左下及右上区域予以碘伏换药治疗(设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湿润烧伤膏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1.0±3.0)d、温度恢复时间为(2.75±0.25)h、疼痛恢复时间为(3.25±1.25)h、细菌转阴时间为(5.0±1.0)d、愈后VSS评分为(7.80±0.70)分,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8.0±3.0)d、温度恢复时间为(6.00±1.00)h、疼痛恢复时间为(42.00±30.00)h、细菌转阴时间为(14.0±2.0)d、愈后VSS评分为(8.70±1.00)分,两组对比,P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湿润烧伤膏可有效促进点阵激光治疗瘢痕术后创面的愈合,防治创面感染,缓解创面疼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分析机械磨削联合湿润烧伤膏在面部痤疮瘢痕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给予 2019 年 5 月至2021 年 5 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 22 例面部痤疮瘢痕患者于机械磨削术后行湿润烧伤膏治疗,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2 例面部痤疮瘢痕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为 5 ~ 8 d [ ( 6.27± 1.08) d]。术后 6 个月, 22 例患者Goodman & Baron 痤疮瘢痕评分为 7~ 21 分 [ (14.32±4.82) 分], 较术前的 13~ 30 分 [ (20.91±5.13) 分] 降低2~ 12 分 [ (6.59±2.42) 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 = 4.391, P<0.001)。术后 6 个月, 22患者中 2 例患者术区有不同程度色素沉着, 其余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 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8 例、满意 10 例、不满意 3 例、非常不满意 1 例, 满意度为 81.82%。结论 湿润烧伤膏可有效促进机械磨削术后创面愈合, 明显改善面部痤疮瘢痕症状, 且安全有效, 患者满意度较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探讨强脉冲光在烧伤后增生性瘢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 年3 月至2020 年4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收治的66 例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压力疗法联合硅酮凝胶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强脉冲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瘢痕评分、疼痛程度、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温哥华瘢痕量表(VSS) 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 =3.051、3.028,P =0.003、0.004),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Z = - 2.117,P = 0.034);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χ2 =0.569,P =0.451)。结论 在压力疗法与硅酮凝胶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强脉冲光治疗,可有效提高瘢痕改善效果,减轻患者疼痛等临床症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O2激光照射与湿润烧伤膏联合治疗睑黄瘤的疗效.方法:64例病变先运用CO2激光气化治疗,根据照射创面处理方法分为两组:湿润烧伤膏组:烧灼后创面外涂湿润烧伤膏;传统组:创面采用外科换药法治疗(外用0.5%碘伏),观察它们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恢复后的外观形态等.结果:湿润烧伤膏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7.8天±1天,外观理想;传统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13.0天±1.5天,15例29处创面出现扁平瘢痕.结论:CO2激光照射与湿润烧伤膏联合治疗睑黄瘤疗效肯定,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剥脱性CO_2点阵激光联合Er∶YAG激光治疗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30例,采用自身半脸随机对照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联合组患者一侧面部给予剥脱性CO_2点阵激光联合Er∶YAG激光治疗,剥脱性CO_2点阵激光治疗选择Deep模式,能量50~60 m J,覆盖率5%,频率0.25~1.0 Hz;Er∶YAG激光治疗,脉冲宽度400 ms,能量30~50 J/cm~2,频率1.4 Hz。对照组,在患者另一侧面部单独给予Er∶YAG激光治疗,脉冲宽度400 ms,能量30~50 J/cm~2,频率1.4 Hz。两组均每6周治疗1次,共4次。第4次治疗后6周采用痤疮瘢痕权重评分法(échelle d’évaluation clinique des cicatrices d’acné,ECCA)对两组患者的痤疮凹陷性瘢痕性状及数量进行权重评分;根据患者治疗前后大体照片进行评分;采用皮肤超声测量治疗前后瘢痕深度的变化;同时记录患者疼痛程度、红斑持续时间、掉痂时间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ECCA评分、大体照片、痘坑深度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联合组改善程度优于单纯Er∶YAG激光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单独应用Er∶YAG激光或剥脱性CO_2点阵激光联合Er∶YAG激光均可有效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且安全性高,其中联合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正目的:探讨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非剥脱点阵激光与注射治疗等联合治疗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5年采用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非剥脱点阵激光与注射治疗等联合治疗外伤性瘢痕、痤疮瘢痕、烫伤瘢痕患者等的临床效果。根据不同的瘢痕和皮肤状况选择不同的组合模式和治疗参数,治疗间隔3个月以上,治疗1~5次。结果:对于凹陷性瘢痕,点阵CO_2激光联合非剥脱点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优化脉冲光(optimal pulse technology,OPT)与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皮肤瘢痕色素沉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皮肤瘢痕伴色素沉着患者206例,随机分为两组。OPT组109例,采用OPT治疗仪治疗。点阵激光组97例,采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治疗后随访1年,进行临床疗效评估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大部分患者治疗后,色素沉着均逐渐消褪。OPT组患者中23例治愈,49例显效,32例有效,5例无效,总有效率95.4%。点阵激光治疗组12例治愈,32例显效,43例有效,10例无效,总有效率89.7%。其中表浅瘢痕色素沉着疗效较显著。结论优化脉冲技术治疗皮肤瘢痕色素沉着为无创治疗,效果明显,复发率较低,对表浅瘢痕的色素沉着效果较好,但对增生性瘢痕的色素沉着疗效欠佳。CO2点阵激光为微创治疗,疗程短,且对增生性瘢痕色素沉着亦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联合光疗治疗小儿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126例小儿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其中观察组患儿采用湿润烧伤膏联合光疗治疗局部创面,对照组患儿采用聚维酮碘乳膏联合光疗治疗局部创面,对比两组患儿的创面愈合时间及瘢痕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创面愈合时间为(20.69±15.34)d,瘢痕评分为(3.16±1.96)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的创面愈合时间(32.90±14.65)d,瘢痕评分(5.28±2.1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69、5.740,P均=0.000)。结论湿润烧伤膏联合光疗治疗小儿烧伤创面,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增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点阵超脉冲C0O_2激光联合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点阵超脉冲CO_2激光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患者54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7例。试验组使用自制冷水冰袋冷敷20min,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连续使用7 d;对照组不用,其余处理同试验组。3次治疗结束后观察萎缩性瘢痕改善积分、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临床改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炎症后色素沉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点阵CO_2激光联合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可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对点阵饵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术后的修复作用及安全性。方法轻至重度痤疮后凹陷性瘢痕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8例。治疗组采用点阵饵激光联合rhEGF治疗;对照组采用点阵饵激光联合金霉素软膏治疗。外用药均匀涂抹于皮损处,每日2次,连续使用15 d。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后有效率、经济负担情况、痂皮脱落时间、患者舒适度评价、误工期、炎症后色素沉着率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和75.0%。治疗组经济负担、痂皮脱落时间、激光术后自身舒适度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炎症后色素沉着率和误工期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新发生的瘢痕。结论点阵饵激光术后联合应用rhEGF能加快创面愈合,增强疗效,同时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虽然增加经济负担但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