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升降出入理论源自于《内经》,应用于《伤寒论》。人体气机升降出入失常,疾病就会产生。如升降出入不畅,治疗则宜因势利导,高者因而越之,下者引而竭之,在皮者汗而发之;如升降出入失调,则应逆而调之,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散者收之,结者散之;如升降出入杂乱,则应诸法并用,或升降并调,或散敛兼顾,或散升同施,或散降共治,或以降求升,或以升求降。治则旨在恢复气机的正常运动,仲景虽未明言升降出入之语,但在六经病证治中处处蕴含升降出入之理。运用气机升降出入理论分析《伤寒论》中的六经证治思想,梳理仲景遣药组方规律,有助于提高临床辨治水平。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调畅气机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机升降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素问·六微旨大论》说:“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死生之机,升降而已”,即明确指出脏腑气机升降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突出作用。《伤寒论》在阐述外感热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中,仲景首重人体气化,指出?..  相似文献   

3.
赵慧  陶晓华  张淼 《吉林中医药》2013,(11):1081-1082
张仲景《伤寒论》中的温化法主要体现为温肺化饮、温脾健运、温振肾阳、和解少阳、温阳化气等多种方式,其中不乏温化法的灵活运用经验.仲景温化法多用于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在组方用药方面,可以根据病性、病情、虚实情况灵活调整温药与运化药的比例,同时注重脾胃气机的调理及三焦气机的通畅.  相似文献   

4.
张仲景将气机升降理论首先应用于临床,如太阳病治以汗法是太阳主开的理论指导;阳明病用下法是阳明主阖理论的应用;少阳病和解之法是少阳为枢理论的发挥,体现了升降理论的运用,并将升降理论贯穿于六经辨证,如运用气机升降理论解释六经病证病机;运用气机升降理论认识六经传变以及运用升降理论指导治法用药等,充分显示了仲景结合临床运用将升降出入理论融入辨证施治和处方用药中。  相似文献   

5.
桂枝为樟科樟属植物肉桂的嫩枝,味辛、甘,性温,归膀胱、心、肺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其有"和营、通阳、利水、下气、行瘀、补中"六大功效,临床应用甚广,又尤以张仲景《伤寒论》为著,《伤寒论》中含有桂枝的方剂共有37首,使用频率仅次于甘草.张仲景既用其辛温发散,又屡用其平冲降逆.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言桂枝"能升大气...  相似文献   

6.
先秦气一元论思想深深地渗透于《内经》的理论体系中,其气机升降理论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1.以天人相应之理,阐明阴阳的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2通过分析精、气、血、津液的代谢机理,论证脏腑之气的升降出入为生化之机。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是东汉医家张仲景的著作,该书创立了六经辨证的先河,对后世及今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书中有关手足的条文多达71处,占据《伤寒论》全文18%左右,可见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手足辨证极为重视.文章通过对《伤寒论》诸篇有关手足条文的分析,揭示了手足辨证可反映中焦运化功能、气机的畅达、疾病愈后转归等诸多问题,为今后临床...  相似文献   

8.
古今研究《伤寒论》的书可谓汗牛充栋,笔者也看了不少,其中解放后吕长善氏(以下简称吕氏)编写的《伤寒论新解》一书,思路独特,颇有新颖,值得一读,特介绍如下。1历代医家论伤寒吕氏认为,两汉隋唐年间,出现了很多研究《内经》中关于伤寒的医家,独有张仲景深得要旨,提出了完整的理、法、方、药,自成体系,著《伤寒论》一书,流传1700多年而学者众,故后世医家  相似文献   

9.
汉代医学大师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备的医学经典。其中护理学方面的内容也十分丰富,是仲景方书精髓组成部分之一,对临床疗效的提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现就此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肤浅看法。1重视护理张仲景极为重视对疾病过程中的护理,在《伤寒论》许多方后注中,有"将息"二字,如桂校加葛根场"金如桂技法将息",桂校加附子汤"将息如前法"。何为将息?古今注疏家多释为将养调息(护理调治)之急。笔者认为"将总"二字含义甚广,包括了药物的煎煮、服用的方法、禁忌及灌肠等法。《待小雅》曰:"将,将安将来,…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色诊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辨证内容极其丰富,仅察色辨病即独具特色,不但开创了后世色诊之先河,而且历代医家习用不衰c略析之,以飨同道。l#面色1.l面赤面赤可并见于表里,亦可缘于实热,虚寒。论中云“面色反有热色”(23条),“面色缘缘正赤”(48条),即外邪佛郁在表,伴发热恶寒等表证。其治法或以佳麻各半汤小发其汗,或“解之熏之”,以透表邪c“面合色赤”(206条)则与此存异.合者,满面通赤也,乃无形邪热郁于阳明之经,故以清解里热为法c又“少阴病……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317荣),‘”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366条)之…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中唯太阳病、阳明病篇言及喘,作者将不同主证兼喘从喘因、治法、治喘之禁、预后等方面详细分类论述。  相似文献   

12.
董旭峰  徐月英 《河南中医》2012,32(9):1110-1111
气机升降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贯穿于《伤寒论》辨证论治体系。对其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营卫失调责之于升降,研究六经传变应重视升降,遣方用药尤重升降,调理气机升降多重视脾胃4个方面。研究升降理论在《伤寒论》113方中的应用规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小便不利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讨论小便不利的条文很多,内容颇为丰富,据统计,涉及小便不利条文共五十余条次,对其辨证分析也很详尽。本文对有关小便不利的条文,按病因分类结合脏腑、六经辨证方法,进行了病因病机及临床意义等方面的归纳讨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伤寒论》原序及汤证、病、证、症状的描述及条文的分析,认为它不是论治外感热性病的专书,也不是既论外感又论杂病,而是一本"疾病总论",是对一切疾病进行辨证论治的总则和大纲。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针灸疗法刍议150040黑龙江中医学院基础部王历164000黑龙江省北安市庆华厂职工医院隋晓光《伤寒论》这部伟大的医学著作自问世以来,一直倍受历代医家推崇,被后世誉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在这众法之中,即包括了针灸疗法。《伤寒论》全文39...  相似文献   

16.
17.
口渴乃临床常见症状,它在辨证论治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伤寒论》对口渴的论治颇为详细,治疗方法明晰井然,现根据有关条文内容,将其治法归纳如下。解表化饮法“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或渴,……小青龙汤主之”(40条)。“若渴,去半夏,加瓜蒌根三两”。风寒外束,水饮内停,脾胃失运,津液不能上承而发为口  相似文献   

18.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淡味渗泄为阳”。后世谓淡渗利湿,治疗一切体内的水湿患邪,仅言其功效未详尽其用。本文探源“淡味”之涵意,认为“淡”为水至善之品,得“中和”之性统领于五味。“淡味”据气味阴阳谓为阴中之阳,体阴而用阳。“淡味为阳”用以升阳启阴,先升而复降,作用于阴阳升降气化,使三焦水道的津液气化如常。在正常津液代谢的过程中,“三焦”气化表现均离不开“渗泄”作用。“渗泄”狭义为汗液、尿液的生成排泄过程,广义来说是机体全身各处分泌排泄产物的过程。“淡味渗泄为阳”类法详略于《伤寒论》,证治如五苓散、猪苓汤运用,后世悟道治学不断运用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重阳气贯穿在《伤寒论》始终。阳气贵在流通,阳郁就是阳气郁滞失宣,不能畅达,失去鼓舞、温煦、抵御、气化作用。若实邪阻滞,或为寒凝,或为热壅,或为湿遏,或为痰阻,或为血瘀,皆可使阳气郁滞,失于温煦,而出现阳郁之证。枢者,气之枢纽也,少阳少阴枢机不利,阳气亦可郁遏;血虚失载亦可致阳郁。  相似文献   

20.
邓磊 《光明中医》2004,19(5):11-12
纵观《伤寒论》一书 ,涉及外治法条文约 4 0余条。分为刺法 ,灸法 ,火法 ,灌法 ,温粉扑法 ,温覆法 ,导法等 ,与内治法一样 ,是汉代以前医学成就的总结 ,对后世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启迪作用。为了全面继承中医学这一宝贵遗产 ,拓展中医学发展的道路 ,本文将《伤寒论》外治法分类总结如下 ,祈请同道斧正。1 截断病邪 ,预防传变8条[1 ] :“太阳病 ,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 ,以行其经尽故也。欲作再经者 ,针足阳明 ,使经不传则愈。”太阳病是外感病的初期阶段 ,经过七天以上 ,邪气渐退 ,正气来复 ,有向愈的倾向 ,所谓“经尽” ,是指自然病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