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李燕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4):1113-1113
药物治疗是精神病治疗中的重要环节,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疗效往往不理想,病情常反复,甚至会出现严重的药物副反应。加强精神病患者的用药护理有利于巩固疗效、促进康复和减少复发机会。本文主要从护理程序方面讨论精神病患者的用药。  相似文献   

2.
骆丹丹 《大家健康》2016,(8):168-169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实施临床药物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即平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临床药物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结果:1)实验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用药依从率为8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依从率(70%,P <0.05);2)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 -BREF)评分中,实验组患者生理领域及心理领域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精神病患者在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过程中实施临床药物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保证患者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且配合作业疗法与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作对比观察,探讨作业疗法对慢性精神病的远期疗效.方法 将80例慢性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配合督促参加作业疗法,对照组40例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时间为半年,治疗结束后做半年随访.结果 以NOSIE-30、SDSS作为评分依据.结果 经半年作业疗法训练后,NOSIE评定结果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SS评分后,研究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患者的社会功能显著提高.结论 研究组采用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配合作业疗法对慢性精神病的长期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其远期疗效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精神病治疗中,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仍然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由于精神病病种的特殊性,口服用药将贯穿整个治疗期间.然而,精神病患者常有拒药、藏药行为.因此,掌握拒药、藏药的高发人群及原因,对于尽早采取护理干预,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潘文燕  黄海锋  郑琴  陈冰容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7):2239-2239,2241
目的:调查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研究对象临床用药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起效时间、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均优于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结论: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正在取代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6.
罗欣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6):1996-1996,2027,2044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疾病患者便秘的原因、发生几率、发生时间、严重程度,提出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疗效.方法:对2007年5月~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645例住院精神病患者中,便秘的发生率为36.7%,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多在患者用药的初期发生便秘,与患者服用何种抗精神药物无关,与患者的年龄、活动量、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有关.结论:在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初期开展健康教育,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增加活动量,调整膳食结构,建立定时排便的生活习惯,预防和减少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于颖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2):2831+2876
对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的护理是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1]。因此,确保患者及时、准确用药,是保证患者获得治疗效果的前提。现针对精神病患者的特点和精神药物使用的特殊性,将护理措施分述如下:1用药前的护理用药前的护理是患者入院阶段的护理。患者入院后,护士应详细收集患者资料,了解患者特点,针对患者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护理程序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护理程序应用到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观察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药物的副作用.结果 2年来,患者对治疗与服药的依从性大大提高.结论 护理程序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精神患者预防护理的对策,完善临床护理.方法 对我院精神三科收治的74例精神病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通过对患者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娱疗、心理治疗、生活护理,大部分患者都得到了客观的疗效.结论 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精神病患者尽早的恢复自我的良好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引致吞咽困难副反应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发生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是服高效价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服抗精神病药物剂量过大、增量过快、静脉或肌肉注射用药、老年精神被患者电痉挛治疗及饮食不佳机体抵抗力低等.结论针对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吞咽困难副反应的危险因素应采取综合预防及护理措施.对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护理对慢性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的作用。方法 对 6 0例慢性精神病患者 ,随机分成两组 ,实验组用药物治疗并康复训练 ,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 ,进行对照观察 ,采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 (IPROS)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在康复训练前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0 1)。结论 康复训练护理对慢性精神病患者全面康复、重新回归社会起着独特的效益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藏药原因及干预.方法 通过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藏药原因及藏药方式,提出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患者藏药与无自知力,受病态支配,药物副作用及对疾病和药物治疗认识不够造成的.结论 通过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杜绝了患者藏药行为,保证了药物的疗效和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氯氮平所致患者的便秘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便秘成因和相应护理措施。方法:选取80例应用氯氮平药物治疗的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应用氯氮平导致的便秘与日剂量有关;联合用药便秘发生率显著增加,与单一用药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于长期应用氯氮平药物治疗的精神病患者,应采取相应护理干预,减少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氯氮平合碳酸锂联合用药与单独使用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对比进行观察和护理。方法 将60例患者分联合用药组(31例)和单独用药组(29例)治疗,重点对联合用药组使用。护士用简明精神病量表(N-BPRS)”进行效果评价,并对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药物副作用、心理反应、基础护理等进行观察和护理,使该组病例能完整接受系统治疗观察。结果 联合用药组疗效优于单独用药组,全面周到的护理使所有观察病例均能接受全程观察治疗。结论 氯氮平合碳酸锂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效果好,但在治疗过程中必须注意细致观察和护理。  相似文献   

15.
精神分裂症属于是常见精神病性障碍,精神分裂症需要长期服药来控制治疗自身的疾病,目前,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己作为临床上的一线药物被广泛使用,但其有效治疗剂量以及药物的耐受性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本文对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旨在找到药物临床疗效最佳且药物副作用最小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血药浓度与药物剂量,实现患者的个体化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精神病患者拒药藏药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吴承泽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2):2700-2700
目前,在精神病治疗中,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仍然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由于精神病病种的特殊性,口服用药将贯穿整个治疗期间。然而,精神病患者常有拒药、藏药行为。因此,掌握拒药、藏药的高发人群及原因,对于尽早采取护理干预,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精神分裂症门诊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国内精神分裂症门诊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现况。方法按一定的抽样比例,选择10个省市46家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对1969例精神分裂症门诊患者同时进行药物治疗情况的调查。结果1)75.7%(1490/1969)的患者为单一用药,468例(23.8%)为联合用药,11例(0.6%)患者未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2)单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者家庭收入高、合并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比例较低(13.6%);单用长效制剂者的年龄大、病程长、合并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比例较高(50.0%)。3)不同治疗组的病情严重程度无显著差异,但单一用药者疗效指数高于联合用药者。4)影响不同治疗选择的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病程、家庭收入及症状表现。结论我国精神分裂症门诊患者多为单一用药,且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为主;单一治疗较联合治疗的疗效指数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锥体外系反应,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锥体外系反应的原因及护理。结果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率因患者服药时间的长短,服药剂量的大小及是否联合用药而有差异。服药时间以10~30d最易发生,且服药剂量越大,发生率越高,联合用药又较单一用药发生率高。结论通过密切观察,分析锥体外系发生的原因,并及时适当处理,能缓解锥体外系反应症状,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恶性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并发症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5例恶性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误诊、诊断及治疗.结果 本病误诊率较高,高效价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较易发生本症,发病与给药剂量过大,不恰当联合用药有关.时间多在用药1周内.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亦可发生,但发病时间多较晚.本病易并发吸入性肺炎.停用致病药物,提供支持和对症治疗、重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必要时给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溴隐亭及硝苯呋海因等肌肉松弛剂等药物治疗、防治并发症等是治疗成功的关键.结论 恶性综合征是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有关的严重并发症.应及时发现,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20.
1例氯氮平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艳杰  韩今华  张冬杰 《吉林医学》2008,29(12):1056-1056
氯氮平为抗精神失常用药,由于其疗效显著、适应证广、价格便宜等优点被广大精神病患者家属作为治疗精神病的首选药物。但是药物过量会出现中毒,对中枢系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2006年3月28日我科收治1例氯氮平中毒患者,经过紧急治疗与精心护理,转危为安,现将急救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