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89年1月至1994年12月对19例头颈部癌并双侧颈淋巴结转移的病人采取保留颈外静脉同期双侧颈淋巴结清除术(以下简称颈清术)治疗。包括喉癌、下咽癌、舌癌、口底癌、甲状腺癌及双侧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本文对其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法作了简单介绍,并对其意义及可行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基础水平降钙素与甲状腺髓样癌颈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对治疗的作用。方法:自1989年5月至1997年10月对本院治疗的48例甲状腺髓样癌进行基础水平降钙素检测,并分析其和手术范围的关系。结果:48例甲状腺髓样癌中36例行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除术;8例行甲状腺癌局部广泛切除术;4例行患侧甲状腺叶加峡叶切除术,48例甲状腺髓样癌中,基础水平降钙素正常者20例,术后病理检查发现淋巴结阳性者4例,淋巴结转移率为20.0%,基础水平降钙素升高者28例,术后病理检查淋巴结阳性者27例,淋巴结转移率96.4%,结论:基础水平降钙素与甲状腺髓样癌颈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升高时,应行颈淋巴结清除术,基础水平降钙素正常时临床上无颈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可暂行患侧甲状腺叶加峡叶切除,术后紧密随访,并予以基础水平降钙素监测。  相似文献   

3.
051323 头颈部恶性肿瘤颈淋巴转移的治疗方案和手术命名(2004年,大连),051324 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瘘的预防及处理,051325 放疗联合瘤内注药治疗颈转移癌疗效观察,051326 颈清扫术治疗晚期颈转移癌的远期效果及复发相关因素分析,051327 强负压吸引治疗8例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瘘。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部位及机率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率甚高,行颈淋巴结清除术时,在彻底清除颈淋巴结转移癌的同时,尚需注意保护颈部的外形及功能。探讨癌瘤在颈部各组淋巴结的转移率及每组淋巴结的阳性率,对颈清术的范围及术式的改进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我院对1983~1987年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行颈清术156例(患者151例,5例双侧)术后颈大块标本,逐个进行切片检查,对各组淋巴结的转移率及每组淋巴结的阳性率统计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51例中,男67例,女84例;年龄13~69岁,其中13~40岁89例。治疗性颈清术57例,选择性颈清术99例(均按标本计,…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途径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孙海兵  崔利昌 《中国肿瘤》2003,12(9):534-535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可能的转移途径,及气管旁淋巴结与颈外侧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54例资料完整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颈部各区淋巴结转移率,比较气管旁淋巴结转移与颈外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颈深上(Ⅱ区)、颈深中(Ⅲ区)、颈深下(Ⅳ区)、副神经区(V区)、气管旁(Ⅵ区)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5.9%、50.O%、59.3%、14.8%、70.4%,气管旁淋巴结转移者84.2%有颈外侧区淋巴结转移。气管旁淋巴结无转移者仅18.8%有颈外侧区淋巴结转移。[结论]气管旁是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最常见转移部位,气管旁淋巴结转移与颈外侧区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Liu B  Guan C  Ji WY  Pan ZM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11):871-875
目的探讨喉癌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穿透包膜的相关因素及其与对侧颈部淋巴结转移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84例喉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行经典或改良经典颈廓清术,对颈廓清标本采用透明淋巴结摘出连续切片法,摘出淋巴结,并进行病理检查。采用Kaplan-eier方法对随访资料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84例喉癌患者中,颈部淋巴结转移癌80例,其中穿透包膜26例,穿透包膜率为32.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淋巴结转移癌是否穿透包膜与病理N分期和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数有关。淋巴结转移癌穿透包膜者同侧颈部复发转移率(34.6%)、对侧颈部转移率(46.2%)均高于未穿透包膜者。淋巴结转移癌穿透包膜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53.9%和23.1%,其生存率低于未穿透包膜患者。结论淋巴结转移癌是否穿透包膜与病理N分期和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数有关。淋巴结转移癌穿透包膜患者的对侧转移率高,应行双颈廓清术。淋巴结转移癌穿透包膜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病理科应当检查转移淋巴结被膜是否穿破,并予以报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检查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及对手术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行功能性颈清扫PTC的术前CT结果.并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结果]绝大多数淋巴结转移灶有特征性影像学改变。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最高(46.8%),并且小的转移淋巴结CT不能发现而出现5例假阴性。47例患者CT检查灵敏度为86.5%(32/37),特异度90.0%(9/10)。[结论]对PTC初次手术应包括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对初治时为临床颈侧区淋巴结阴性(cN0),但术前CT提示为颈侧区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患者,支持行颈侧区淋巴结的选择性清扫。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口腔癌及中咽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近10年我院所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的病例作了回顾性研究,并与同期所行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的病例作发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病人在手术时间及并发症方面较为接近,在揽发率和生存率方面也无明显差异。〔结论〕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对于口腔癌和口咽癌是一种有效的颈部处理方法,其效果与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类似,而其良好的肩部功能更易为们所接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前颈部超声诊断的价值,以及侧颈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仙居县中医院2001年12月至2011年12月间治疗的11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例的术前超声检查结果、甲状腺癌原发灶特点、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临床资料。[结果]对经手术清扫后病理证实的病例,超声诊断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和侧颈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1.6%、70.4%和94.9%、100.0%。而原发灶侵及甲状腺上极的病例,发生侧颈(Ⅲ区)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较病灶局限于甲状腺中极或下极的病例要高约3倍。[结论]超声检查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侧颈淋巴结转移评估方面有着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是否行颈侧区清扫有参考意义。甲状腺乳头状癌一旦侵及甲状腺上极,会大大增加侧颈(Ⅲ区)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术前及术中需仔细评估侧颈淋巴结转移情况,避免手术切除范围不足。  相似文献   

10.
本报告对6例甲状腺癌双侧颈淋巴结转移的患行双侧同期颈清扫术的结果。对手术适应症进行了讨论,认为正确掌握手术适应症,将不会增加术中意外损伤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认为术中应首先清扫颈淋巴结转移较轻且估计可行保留颈内静脉清扫术的一侧。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对 6例甲状腺癌双侧颈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行双侧同期颈清扫术的结果。对手术适应症进行了讨论 ,认为正确掌握手术适应症 ,将不会增加术中意外损伤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并认为术中应首先清扫颈淋巴结转移较轻且估计可行保留颈内静脉清扫术的一侧。  相似文献   

12.
孔令言 《癌症》1994,13(1):84-84
颈淋巴结恶性肿瘤221例分析孔令言韶关粤北人民医院肿瘤科(512026)本文报告颈淋巴结的恶性肿瘤221例,对其病理分类,发生部位和原发瘤诊断作了分析提示了广东北部地区颈淋巴结恶性肿瘤多为鼻咽转移癌,占57.5%;其次是恶性淋巴瘤,占16.7%。临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清扫术后原清扫淋巴结复发癌的特点及预防对策,并为两次外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8例颈清术后不同清扫区域颈淋巴结癌复发频率及再手术疗效。结果:各区域发生颈淋巴结复发癌频率Ⅱ区>Ⅳ区>Ⅰ区>Ⅲ区,再次手术后2年以上17例,3年以上5例。结论:颈淋巴结复发癌发生的部位主要集中在原颈阔清术野的上下两端,多发生于2年内;再次手术一定要保证切除复发癌部位的高度与广度;前次术后进行了放疗并不影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4.
下咽环后区癌 3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hen WK  Zeng ZY  Wei MW 《癌症》2003,22(3):317-319
背景与目的:下咽环后区癌的恶性程度较高,目前临床上有多种治疗方法,但总体疗效欠佳。本研究试图通过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以寻求对环后区癌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本院39例环后区癌的临床资料,分别根据环后区癌的原发灶侵袭情况,区域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分组,总结并分析两种不同方法治疗的患者的生存率差别。结果:综合治疗组(手术 术后放疗)的3年及5年生存率均高于单纯放疗组,且有显著性差异。随诊中复发者72.2%(13/18)出现对侧(双侧)颈淋巴结转移,结论:综合治疗(手术 术后放疗)是环后区癌有效的治疗方法。密切关注对侧(双侧)颈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并积极处理,有可能提高环后区癌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1985年1月至1995年10月,4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施行了再手术治疗。其中男性7例,女性35例。再手术原因:原发癌灶残留;术后复发;颈淋巴结转移灶残留;对侧甲状腺及对侧颈淋巴结出现癌灶。再手术方式:原发癌灶局切者应再次切除残叶及峡部;对肿瘤侵出包膜者,作者认为应放宽预防性淋巴结清扫术的指征,有淋巴结转移者施行传统性或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对侧腺叶出现癌灶或对侧出现颈淋巴结转移者,应做对侧甲状腺癌的根治手术。  相似文献   

16.
原发灶不明颈淋巴结转移癌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灶不明颈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2年2月~1999年2月收治的42例原发灶不明颈淋巴结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4%(30/42),45.2%(19/42),33.3%(14/42.)。随诊中有14.3%(6/42.)的原发灶不明颈淋巴结转移癌患者发现了原发灶。结论影响原发灶不明颈淋巴结转移癌预后的主要因素是组织学类型,N分期,转移癌的部位,原发灶是否找到。对颈部转移性低分化癌、未分化癌或鳞癌应采用放射治疗,位于中上颈者应采用面颈联合野放射治疗,转移性腺癌应以手术治疗为主,晚期颈转移癌应采用化疗、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锁骨上区转移癌应以化疗为首选。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乳头状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除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规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除术提供依据。方法:1%亚甲蓝1.0~2.0mL于术前24h注射512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甲状腺结节或周围腺体,并在术中探查其颈部淋巴结蓝染的数目及分布,同时对蓝染的淋巴结及切除甲状腺结节行术中快速病理检查。结果:512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中甲状腺乳头状癌132例,蓝染淋巴结1246枚,淋巴结转移86.6%(1079/1246)。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常出现的区域为Ⅵ组、Ⅲ组与Ⅳ组,其次为Ⅱ组,Ⅰ组及Ⅴ组很少转移。32例行中央组清除术,53例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除术,1例行根治性颈淋巴结清除术,46例颈部无蓝染淋巴结而未行颈淋巴结清除。49例随访时间超过1年者,1年内颈部未见肿大淋巴结。结论:亚甲蓝标定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的方法可行、可靠,术中根据淋巴结蓝染的分布并结合快速病理诊断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除术是较为合理的术式。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癌颈前区淋巴结术中冷冻切片检查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颈前区淋巴结术中冷冻切片检查在判断临床无可触及淋巴结转移甲状腺乳头状癌颈外侧区淋巴结转移状况,以及决定是否施行侧区清扫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724例临床无可触及淋巴结转移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比较颈前区淋巴结转移与颈外侧区淋巴结 转移的关系。结果 颈前区淋巴结转移者87.5%有颈外侧区淋巴结转移,颈前区淋巴结无转移者仅19.6%有颈外侧区淋巴结转移。结论 临床无可触及淋巴结转移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前区淋巴结术中冷冻切片检查可为临床医生决定是否施行颈外侧区清扫提供较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口腔癌及口咽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近10年我院所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的病例作了回顾性研究,并与同期所行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的病例作了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病人在手术时间及并发症方面较为接近,在复发率和生存率方面也无明显差异。〔结论〕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对于口腔癌和口咽癌是一种有效的颈部处理方法,其效果与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类似,而其良好的肩部功能更易为人们所接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基础水平降钙素与甲状腺髓样癌颈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对治疗的作用。方法 自1989年5月至1997年10月对我院外科治疗的48例甲状腺髓样癌进行基础水平降钙素检测,并分析其和手术范围的关系。结果 48例甲状腺髓样癌中36例行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除术;8例行甲状腺癌局部广泛切除术;4例行患侧甲状腺叶加峡叶切除术,48例甲状腺髓样癌中,基础水平降钙素正常者20例,术后病理检查发现淋巴结阳性者4例,淋巴结转移率为20%,基础水平降钙素升高者28例,术后病理检查淋巴结阳性者27例,淋巴结转移率96.4%。结论 基础水平降钙素与甲状腺髓样癌颈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升高时,应行颈淋巴结清除术,基础水平降钙素正常时临床上无颈淋巴结转移的病人。可暂行患侧甲状腺叶加峡叶切除。术后紧密随访,并予以基础水平降钙素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