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前列腺癌(PCa)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居西方国家男性恶性肿瘤第2位。近年来,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肿瘤的转移是导致前列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浸润区肿瘤细胞与其微环境相互作用,经历上皮-间质转化(EMT),最终出现远处转移。因此研究EMT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对前列腺癌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参考近3年相关的文献,以治疗靶点为方向,对促进前列腺癌EMT的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上皮间质转化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腺癌(PCa)是一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据2010年美国癌症协会估计每年新发病例在各种肿瘤中最多,死亡率仅次于肺癌。未发生远处转移的PCa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接近100%,但是,发生转移的PCa患者的预后很差。因此研究肿瘤转移的机制尤其是肿瘤细胞如何从原位脱离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目前最流行的转移机制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及其在PCa转移中的潜在作用。我们也将进一步讨论了间质上皮转化及其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最后是两者的相互作用在肿瘤转移全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人前列腺癌细胞系在SC ID鼠皮下成瘤特性,鉴定前列腺癌细胞系及其皮下肿瘤上皮、间质标志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前列腺癌细胞系成瘤过程与上皮-间质转化(EMT)之间关系。方法:将DU145、Tsu、PC3和LNCaP 4种人前列腺癌细胞系分别接种于SC ID鼠皮下,比较其成瘤特性;用W estern印迹法鉴定人前列腺癌细胞系及其相应皮下肿瘤钙粘蛋白、波形纤维蛋白的表达,并比较其成瘤前后的区别,探讨上皮间质转化与成瘤的关系。结果:EMT阳性细胞(DU145和Tsu)成瘤率、成瘤速度高于EMT阴性细胞(PC3和LNCaP),4种细胞系成瘤的上皮性的标志蛋白钙粘蛋白表达出现不同变化:DU145表达下调,PC3、LNCaP表达缺失,Tsu表达上调,共同特点是间质性的标志蛋白波形纤维蛋白表达消失。结论:EMT阳性细胞成瘤能力高于EMT阴性细胞,皮下肿瘤的形成过程中的确存在间质-上皮转化(MET)现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RNAi技术沉默LNCAP细胞中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表达并检测表达情况,检测沉默PSMA后LNCAP细胞迁移及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变化情况,以及LNCAP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标志蛋白的变化情况。方法 培养LNCAP细胞,分为si-PSMA组,阴性对照(negative control siRNA)组,抑制剂LY294002组和LY294002+si-PSMA组,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沉默PSMA后LNCAP细胞中PSMA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通过Transwell小室穿透实验检测LNCAP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改变,通过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法检测E-cadherin、β-cadherin、vimentin,snail等细胞上皮-间质转化标志蛋白的表达情况以及p-Akt(ser47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si-PSMA组PSMA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都明显降低(P<0.05),Transwell结果显示迁移及侵袭细胞增多(P<0.01),LY294002组细胞迁移及侵袭下调(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3(MAPK13)在胆管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在胆管癌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微阵列分析筛选胆管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蛋白印迹及免疫组化染色验证MAPK13在肿瘤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通过细胞转染构建MAPK13敲低(si-MAPK13)后,通过细胞活力实验检测胆管癌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性。最后,通过裸鼠成瘤实验检测MAPK13对体内成瘤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通过微阵列分析发现MAPK13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通过qRT-PCR、蛋白印迹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发现,与癌旁组织比较,MAPK13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情况在肿瘤组织及细胞中均显著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92,6.90;均P<0.01)。进一步细胞活力检测表明,抑制MAPK13的表达后细胞增殖数量明显减少(F=32.13,P<0.01)。Transwell实验则显示细胞迁移和侵... 相似文献
8.
Notch信号通路在进化中高度保守,广泛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凋亡过程,在肿瘤的发生、浸润及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上皮-间质转化(EMT)是肿瘤细胞发生转移前重要的细胞表象变化。EMT后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能力显著增强。多种影响EMT过程的细胞因子与Notch信号通路紧密联系。就该方面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Notch信号通路在进化中高度保守,广泛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凋亡过程,在肿瘤的发生、浸润及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上皮-间质转化(EMT)是肿瘤细胞发生转移前重要的细胞表象变化.EMT后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能力显著增强.多种影响EMT过程的细胞因子与Notch信号通路紧密联系.就该方面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上皮-间质转化不仅参与正常胚胎发育过程中器官和组织的生成,而且也有助于提高癌细胞的侵袭及转移.当上皮-间质转化受到刺激时,细胞和细胞之间黏附及极性由于黏附分子如E-钙黏蛋的消失而被打乱,导致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生改变,导致细胞发生间充质表型的改变,最终激活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研究证明部分转录因子、生长因子以及相关信号通路参与上皮-间质转化过程,而miRNA可通过调控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参与胃癌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及转移过程,其中也涉及上皮-间质转化的调控.本文就近年来miRNA在胃癌EMT过程中的具体调控机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cadherin和N-cadherin在中低危前列腺癌和高危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差异,以及E-cadherin和N-cadherin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血清PSA水平、肿瘤组织Gleason评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将前列腺癌分为高危组27例和中低危组15例。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E-cadherin和N-cadherin的表达,并比较两组有无差异;同时分析E-cadherin和N-cadherin的表达阳性率与血清PSA值、肿瘤Gleason评分及患者年龄的关系。结果:E-cadherin在中低危组的表达水平高于高危组(6.1±0.51 vs 4.2±0.37,P0.01),并且在中低危组中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高危组(73.3%vs 25.9%,P0.01),E-cadherin在PSA20μg/L的患者中表达阳性率高于PSA≥20μg/L的患者(66.7%vs 29.6%,P0.05),在Gleason评分5~7分的患者中,其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Gleason评分8~10分的患者(60.9%vs 21.1%,P0.05)。N-cadherin在中低危组的表达水平低于高危组(3.7±0.32 vs 7.5±0.58,P0.01),并且在中低危组中的表达阳性率低于高危组中(13.3%vs 59.3%,P0.05),在Gleason评分5~7分的患者中,其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Gleason评分8~10分的患者(26.1%vs 63.2%,P0.05),N-cadherin在PSA20μg/L和PSA≥20μg/L的患者中表达阳性率没有差异(P0.05)。E-cadherin和N-cadherin在年龄≥70岁和70岁的患者中表达阳性率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E-cadherin和N-cadherin在高危前列腺癌和中低危前列腺癌表达阳性率及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即两者与前列腺癌的侵袭转移有关,并且E-cadherin和N-cadherin的表达可能与前列腺癌Glesaon评分、血清PS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细胞核因子Snail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胰腺癌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7例胰腺癌组织(研究组)与13例正常胰腺组织(对照组)中的Snail、Slug、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
结果:研究组中胰腺癌患者胰腺组织中Snail、Slug、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阳性率为70.13%、68.83%、36.36%、72.73%。对照组13例正常胰腺组织中Snail、Slug均不表达,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2.31%、7.69%。胰腺癌组织中Snail表达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r=-0.225,P=0.025),与vimentin表达呈正相关(r=0.493,P<0.01);Slug表达与vimentin表达呈正相关(r=0.358,P=0.001)。Slug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TNM分期有关、E-cadherin的表达与淋巴结的转移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vimentin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TNM分期有关(均P<0.01)。
结论:Snail的高表达可能通过调控EMT过程在胰腺癌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是胰腺癌浸润和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3.
胃癌转移是导致胃癌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循环肿瘤细胞的形成是实现肿瘤血行转移的最初阶段,为最终形成肿瘤转移病灶提供了可能,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对于癌症的早期诊断,疗效与预后的评估,个体化治疗的选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上皮间质转化促进了肿瘤细胞转移的发生,通过综述胃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富集检测技术,分析胃癌患者原发灶、循环肿瘤细胞及转移灶发生上皮间质转化及间质上皮转化的上皮间质标志物的表达情况,探究胃癌转移可能的发生途径和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腹膜间皮细胞上皮-间质表型转化的调控及对胃癌细胞腹膜转移的影响。方法 TGF-β1作用人腹膜间皮细胞系HMrSV5,倒置显微镜下观察间皮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Western-blot检测上皮细胞表型蛋白(细胞角蛋白和E-钙黏素)、间皮细胞表型蛋白(α-SMA和弹性蛋白)及Smad2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采用黏附试验观察表型转化间皮细胞对胃癌细胞系HSC-39黏附的影响。间皮细胞(8×104/孔)与胃癌细胞系HSC-39(4×104/孔)共培养,采用体外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腹膜微环境变化对胃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TGF-β1作用腹膜间皮细胞24 h后部分细胞转变为狭长型,72 h后间皮细胞转变为典型纤维细胞样外观。TGF-β1作用间皮细胞可诱导弹性蛋白和α-SMA表达上调,细胞角蛋白和 E-钙黏素表达下降,并且呈现时间依赖性变化(P<0.05)。 TGF-β1作用15 min后,间皮细胞内磷酸化Smad2表达开始升高,30 min达到顶峰,较对照组增加432%(P<0.01);但总Smad2表达则无明显变化(P>0.05)。 TGF-β1作用72 h后,间皮细胞与HSC-39胃癌细胞的黏附率较对照组增加(146±17)%(P<0.05)。胃癌细胞与TGF-β1刺激的间皮细胞共培养48 h后,平均每视野转移癌细胞数目为61.1±11.4,较对照组(31.9±8.1)明显增多(P<0.05)。结论 TGF-β1能够诱导间皮细胞向成纤维细胞样转化,Smad2信号转导通路在间皮细胞表型转化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这种腹膜微环境变化可增强胃癌细胞的黏附和侵袭能力,为癌细胞转移播散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体内外环境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过表达对前列腺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并导致肿瘤侵袭能力升高的影响。方法:对已构建的稳定表达HIF-1α的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LN-CaP/HIF-1α)复苏后培养,对HIF-1α过表达进行鉴定。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检测转染前后培养液上清PSA水平;软琼脂成瘤实验比较两种细胞体外成瘤能力;将转染前后的LNCaP细胞注射免疫裸鼠皮下建立皮下肿瘤模型,观察肿瘤生长情况;收集肿瘤标本进一步行免疫组化处理。结果:免疫荧光和Western印迹证实LNCaP/HIF-1α细胞中HIF-1α过表达。同LNCaP细胞相比,转染HIF-1α的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培养液中PSA水平明显降低;MTT法显示其更具有增殖活性,体外成瘤能力更强。体内实验显示皮下肿瘤成瘤率提高,成瘤时间提前。肿瘤标本免疫组化提示转染组E钙粘蛋白表达下调,波形蛋白表达上调。结论:HIF-1α过表达能够封闭E钙粘蛋白,上调波形蛋白表达,提示HIF-1α过表达可能通过诱导EMT增强LNCaP细胞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介绍上皮-间质转化(EMT)在胃肠道肿瘤中的研究现状.方法 收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EMT及其调节因子与胃肠道肿瘤关系的文献并作综述.结果 EMT是胚胎发育的一个基本过程,在成熟上皮细胞中EMT的异常激活可以降低细胞间黏附分子表达进而促进肿瘤的转移.上皮细胞表面标志物E-钙黏素表达抑制和EMT发生密切相关,E-钙黏素转录抑制因子可能在调节EMT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且这些转录抑制因子在胃肠道肿瘤中呈明显高表达.此外,EMT的发生可能在胃肠道肿瘤干细胞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结论 EMT及其调节因子在胃肠道肿瘤发生、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对于EMT及其调节因子的研究可以为肿瘤发生机理提供新的视角,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7.
上皮细胞间质转化是一种基本的生理病理变化,其在胚胎发育、慢性炎症、纤维化和肿瘤浸润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人们发现EMT与肿瘤的发生及转移可能存在关联,使其迅速成为肿瘤研究的焦点。对于EMT的研究不但能进一步了解其影响肿瘤的机制,而且可促进EMT生物标记物及靶向治疗的研究,这对侵袭性肿瘤的诊治具有重大意义。1 EMT概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体内外环境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过表达对前列腺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并导致肿瘤侵袭能力升高的影响.方法:对已构建的稳定表达HIF-1α的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LNCaP/HIF-1α)复苏后培养,对HIF-1α过表达进行鉴定.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检测转染前后培养液上清PSA水平;软琼脂成瘤实验比较两种细胞体外成瘤能力;将转染前后的LNCaP细胞注射免疫裸鼠皮下建立皮下肿瘤模型,观察肿瘤生长情况;收集肿瘤标本进一步行免疫组化处理.结果:免疫荧光和Western印迹证实LNCaP/HIF-1α细胞中HIF-1α过表达.同LNCaP细胞相比,转染HIF-1α的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培养液中PSA水平明显降低;MTT法显示其更具有增殖活性,体外成瘤能力更强.体内实验显示皮下肿瘤成瘤率提高,成瘤时间提前.肿瘤标本免疫组化提示转染组E钙粘蛋白表达下调,波形蛋白表达上调.结论:HIF-1α过表达能够封闭E钙粘蛋白,上调波形蛋白表达,提示HIF-1α过表达可能通过诱导EMT增强LNCaP细胞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上皮间质转化与肝细胞癌肺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上皮间质转化和肝细胞癌肺转移的关系.方法 2000年1月至2004年3月于中山医院肝外科手术病理诊断为肝细胞癌的患者中,根据术后随访期内有无肺转移分为有肺转移组和无远处转移组,每组随机选择50例患者的原位肝癌组织制成组织芯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二步法)方法检测组织芯片上肺转移组和无远处转移组患者的肝痛组织的上皮间质转化的标志(E-cadherin、Vimentin、Fibronectin),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这些标志和肝细胞癌肺转移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了性别、年龄、HbsAg、甲胎蛋白(AFP)、肿瘤大小、数目、癌栓、包膜、肝门淋巴结、肿瘤分化程度、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etin)的表达与肺转移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患者AFP水平>400 ng/ml、肿瘤直径>10 cm、门静脉癌栓、分化程度低、E-cadherin的低表达、Fibronectin的高表达、Vimentin的高表达与肝细胞癌肺转移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10 cm、门静脉癌栓、分化程度低、Fibronectin高表达是肝细胞癌肺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 肝细胞癌患者肝癌组织的上皮间质转化与其发生肺转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上皮-间质转化(EMT)以上皮表型的缺失伴随上皮间质特性的获得为主要特征。上皮-间质转化现象与肝癌非手术治疗后残癌的侵袭、转移能力增加关系密切。本文对近年来有关EMT在各种肝癌非手术治疗后,促进残癌侵袭、转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