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情感培养和心理互助式干预在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康复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药物治疗、日常生活护理和一般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情感培养和心理互助式干预,于干预6个月前后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ITAQ)、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FPI)对两组进行评分。结果:经过6个月的干预,观察组BPRS评分、ITAQ总评分、SSFPI量表中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主动性和交往情况、社会性活动技能和总分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情感培养和心理互助式干预能有效地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恢复其自知力,增加治疗依从性,提高社会功能,对患者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现实导向训练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影响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120例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患者住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基础训练,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现实导向训练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应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及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FPI)对患者进行评定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6个月康复治疗后,SANS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显著下降(P<0.01),SSFPI得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现实导向训练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具有较好的恢复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精神分裂症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护理后,观察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BPRS评分、SSP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效果明显,可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期间的依从性,有效缓解患者精神分裂症状,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干预前和干预后8周末进行量化评定.结果:8周末实验组BPRS、SDSS及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帮助患者提高康复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李银娥  王惠梅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1):1018-1019
目的:探讨社会功能训练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19例患者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社会功能训练,训练前后6个月进行生活质量问卷(QOLI)评分,出院后1个月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表(SDSS)评定患者精神残疾的减轻程度。结果:QOLI评分除物质生活维度外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出院后1个月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筛查其精神残疾程度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社会功能训练能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精神残疾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社会生活技能训练改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的效果.方法 6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和普通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为期8 w的社会独立技能康复训练,治疗前后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和住院精神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RPOS)评定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BPRS、IRPOS测评两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IRPOS、BPRS测评研究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社会生活技能训练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提高社会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维度护理康复训练辅助艾灸对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12月我院收治的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艾灸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采取多维度康复训练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精神症状改善情况、心理状况及社会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多维度康复训练护理辅助艾灸,可显著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及心理健康状况,有效降低其社会功能缺陷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与心境障碍所致精神残疾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抽取在我院进行精神残疾评定的9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精神分裂症组,97例心境障碍患者设为心境障碍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Ⅱ评定精神残疾状况.结果 精神分裂症组单身、病前有个性缺陷、丧失劳动能力、1级残疾比例及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Ⅱ总分、理解与交流、与他人相处、社会参与领域评分均显著高于心境障碍组(P<0.05或0.01);受教育年限、病程均显著低于心境障碍组(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与心境障碍均是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精神残疾的重性精神疾病,两者致残的病程及残疾程度等有所不同,但均应作为高危人群进行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及生活技能训练干预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对6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应用药物治疗和精神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心理及生活技能训练干预。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和社会功能残疾评定量表(disability assessment schedule,DAS)评价两组患者精神状况改善程度及社会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后第12w,两组患者BPR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患者BPR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第4w,第8w与第12w,两组患者D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患者DA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及生活技能训练干预可有效地缓解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病症状和促进其社会功能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开放式综合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在药物维持治疗同时,对47例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病程超过5年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6个月群体式开放综合康复训练,分别采取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及生活满意度指数A(LSI-A)量表于治疗前后进行评定。结果经康复训练后IPROS、BPRS总分及分量表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0.01);LSI-A总分高于治疗前,治疗后LSI-A评分与IPROS、BPRS总分及分量表工疗、缺乏活力、关心与兴趣、社交能力评分降低呈负相关。结论群体式开放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功能正常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杀风险评估的分层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1日~2020年1月31日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6例,采用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自杀风险评估的分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杀风险[采用自杀风险评估量表(NGASR)]、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情绪状态[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社会功能改善情况[采用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FPI)]、精神状态[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杀风险低危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QOL各维度评分、SSFP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HAMA、HAMD、BPR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杀风险评估的分层护理干预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效果较佳,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负性情绪、社会功能及精神性病状,降低患者自杀风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院内综合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影响.方法:将20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两组在康复训练前和康复训练后2周、4周和8周用简明精神量表(BPRS)、病人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BPRS评分在干预后第4周、第8周低于对照组(P<0.05),在第4周、第8周NOSIE总积极因素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NOSIE总消极因素评分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内综合康复护理对提高病人生活功能和社会功能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家庭干预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康复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目的:观察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综合性治疗效果。方法:1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家庭组和封闭组各80例,均接受药物治疗,家庭组同时进行家庭心理干预。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治疗效果、社会功能残疾评定量表(DAS)和生活质量量表(QOULI)评定患者的残疾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家庭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封闭组(56±7 d7、8±18 d,P<0.05);痊愈和显著进步率明显高于封闭组(72.2%、43.5%,P<0.01),无效或恶化率明显低于封闭组(8.3%、24.6%,P<0.001)。随访2年,家庭组BPRS、DAS量表分及再住院率均明显低于封闭组(P<0.05和0.01)。QOULI量表分明显高于封闭组(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控制症状的同时给予家庭干预更有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的改善,降低社会残疾程度、改善社会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交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研究组54例,对照组维持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社交技能训练。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研究组治疗后PANSS总分、阴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病理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治疗后SSP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社交技能训练能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行为康复训练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接受行为康复训练,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护理,时间为6个月.用简明精神病量表、阴性症状量表及护理观察量表在3个月、6个月进行评分分析.结果 6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简明精神病量表、阴性症状量表及护理观察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行为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减慢衰退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入院时及治疗1个月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和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分。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BPRS和SDSS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下降,观察组BPRS和SDSS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个性化护理能有效改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状态,促进社会功能恢复,利于其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王爱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1):2619-2619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50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住院精神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评分变化.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BPRS和IPRO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BPRS和IPRO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整体护理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临床康复.  相似文献   

18.
精神卫生全程服务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精神卫生全程服务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将 90名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45例。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 ,对于干预组施以精神卫生全程服务 ,约 2 4个月。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SDSS)评定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前与干预后评分差值的比较 ,干预组的BPRS总分、反应缺乏因子分、思维障碍因子分、偏执因子分、SDSS评分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0 .0 1)。结论精神卫生全程服务对控制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提高其社会功能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两种技能训练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作用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药物自我处置和症状自我监控两种技能训练对预防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和康复其精神残疾的作用。方法:将133例出院后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技能训练组(以下简称训练组,66例)和对照组(67例),对训练组患者分组进行技能训练,共20周,两组均有64例完成1年随访,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SI)和自制的监护人及患者药物依从性评分表进行评定。结果:训练组的监护人与患者药物信从性评分,复发率,再住院率和精神残疾程度减轻有效率发别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两种技能训练对预防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和康复其精神残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中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8例中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就诊顺序编号尾数的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并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评定量表(SD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TAQ)对两组病情程度、社会功能缺陷程度、自知力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理后BPRS评分、SD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ITA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中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能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