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本研究拟在传统社交焦虑障碍团体认知行为疗法的基础上构建新治疗模式——团体实证认知行为疗法(Empirical Group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EGCBT),模式鼓励来访者以科学研究的方式深入调研治疗关系以外第三方他人对社交焦虑相关问题的观念,进行认知取证,同时强调来访者对自我正面和负面评价恐惧内容进行实证检验。团体实证认知行为疗法注重利用第三方视角的真实信息为社交焦虑个体认知合理化提供更客观的依据,在传统认知行为治疗的基础上丰富实证模块及增强治疗模块间的递进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认知行为疗法配合中医治疗对脾胃病失眠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脾胃病失眠症患者100例,随机法分组。对照组(n=50)患者采用中医治疗,联合组(n=50)患者应用认知行为疗法(CBT)配合中医治疗。8周后,运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患者睡眠质量,记录所有脾胃病失眠患者临床躯体症状改善情况。结论:联合组治疗后临床躯体症状明显改善,且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χ~2=4.891,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SAS及SDS各项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低(t=-7.796,-5.395;P0.01);联合组治疗后PSQI各因子分(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及总分较对照组显著低(t=-6.932,-8.123,-11.515,-7.032,-7.291,-7.147,-9.373,-19.121;P0.01)。结论:CBT疗法配合中医疗法可改善脾胃病失眠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提高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VM)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5例前庭性偏头痛伴焦虑抑郁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一般心理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3周的认知行为疗法,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试验组干预后抑郁、焦虑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399,-4.584;P0.01),试验组干预后抑郁、焦虑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06,4.400;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疗法可有效缓解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焦虑的效果,以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所收治进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前列腺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团体认知行为疗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发生率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记录术后尿频、尿失禁的发生率及尿失禁持续时间;采用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标准对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尿频、尿失禁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8,4.013,4.381,4.114;P0.05);实验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及尿失禁持续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33,-12.519,-8.813;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t=6.375,P0.01)。结论:在前列腺癌手术患者的护理中加入团体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情况,降低术后尿频、尿失禁发病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治疗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1000名大学生,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进行测试,筛取量表分≥9分(人际交往存在一般困扰者)223人。根据自愿原则,选取人际困扰的大学生30名,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人:实验组采用团体认知治疗进行干预,每周1次,共8周;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两组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交往焦虑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测定,比较实验组、对照组在干预前后量表得分的差异。结果心理辅导组:交往焦虑得分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t=2.97,P<0.05)。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总分在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t=3.09,P<0.05),其因子分:回避因子分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t=2.61,P<0.05),苦恼因子分在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t=2.56,P<0.05)。对照组:交往焦虑得分前后测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1.13,P>0.05)。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总分前后测验无显著性差异(t=0.85,P>0.05),其回避因子分前后测验无显著性差异(t=1.09,P>0.05),苦恼因子分前后测验无显著性差异(t=0.45,P>0.05)。结论团体认知治疗能有效改善被试的社交焦虑情绪,减少社交回避行为,改善社交苦恼症状,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1,29(7)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深Ⅱ度烧伤患者心理状态、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按照入院序号分为两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在对症治疗和分层管理的基础上采取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认知行为疗法。干预4周后,比较两组创面恢复状况、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Connor-Davidson弹性量表(CD-RISC)评分]、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2周后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t=10.766,P0.05),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t=-5.949,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t=2.922,5.035;P0.05),CD-RISC评分高于对照组(t=4.064,P0.05)。观察组干预后3d、1周及2周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65.111,690.999;P0.05)。干预后,观察组QOL心理领域、生活领域及社会领域4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3.782,4.396,4.255;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0%(χ~2=5.005,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促进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改善其心理状态水平及疼痛感,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烧伤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症患者自传体记忆概括化的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入组条件的抑郁症患者80人,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与控制组,每组各40人,实验组接受认知行为联合药物疗法,控制组仅接受药物疗法,进行12周的观察,治疗前后,所有被试均接受自传体记忆(AMT)、贝克抑郁(BDI)测验.结果 ①实验组治疗后AMT积极得... 相似文献
8.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1,(1)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风险的干预效果。方法:将60例存在自杀风险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自杀风险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BECK自杀意念问卷(BSI-CV)(最近1周)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对SIOSS、BSICV(最近1周)评分的交互作用显著。简单效应分析,实验组治疗后评分显著性降低;对HAMD评分的交互作用不显著,治疗阶段的主效应显著。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绝望分量表、自杀意念、自杀意念严重程度及实施自杀可能性因子分数显著降低。结论: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于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风险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12)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疗法(CBT)对大学生焦虑行为的缓解改善作用。方法:选取40名大学生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CBT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分,对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SAS评分和HAM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CBT治疗9周后,CBT治疗组的SAS和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t=13.796,16.193;P0.01),对照组的SAS和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t=8.800,7.187;P0.01)。治疗后9周CBT组的SAS和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t=-6.327,-6.957;P0.01),两组两项评分在治疗后1周对比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第三周CBT组的SAS评分和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5.061,-2.965;P0.01),治疗6周后,CBT组的SAS评分和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5.067,-5.147;P0.01)。CBT治疗组SAS和HAMA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013,4.927;P0.01)。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能显著改善大学生的焦虑行为,降低焦虑程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7)
目的:探究团体正念认知训练对改善大学生焦虑水平的作用。方法:以15名自愿参与并经过筛选的大学生作为被试,进行每周1次总共8次的团体正念认知训练。干预前中后期均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焦虑自评量表以及五因素正念评估量表对成员进行施测。同时,收集成员的主观报告并作定性分析,探究正念对个体的具体影响。结果:1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在状态焦虑水平上,中测相较前测,后测相较前测,分数降低都具有显著性(t=3.423,5.968;P0.01);在特质焦虑水平上,中测相较前测,后测相较中测,后测相较前测,分数降低都具有显著性(t=2.484,2.409,0.05;t=5.154,P0.01);2焦虑自评量表:中测相较前测,后测相较前测,分数降低都具有显著性(t=5.530,5.614;P0.01);3五因素正念评估量表:在有觉知地行动1项上,分数呈现先显著下降后显著上升的趋势,正念水平整体有所提高;4成员主观报告正念在缓解焦虑、改善个体身心健康与生活状态方面有积极作用。结论:团体正念认知训练对改善大学生焦虑水平以及提升其身心健康水平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团体治疗配合心理干预对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理状态、希望水平及治疗配合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肾病内科接诊的180例MHD患者随机等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常规组给予MHD治疗+常规干预;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团体治疗和心理干预,干预12周,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希望水平、肾功能和治疗配合度。结果:干预后,联合组偏执、抑郁、强迫症、恐怖、人际关系、躯体化(t=-3.79,P0.05)、敌对、精神病性、焦虑及其他评分均低于常规组(t=-2.36,-4.11,-2.58,-2.18,-2.41,-3.79,-2.60,-3.24,-2.89,-2.88;P0.05);联合组Herth希望量表对现实与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的积极行动、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及总体评分均高于常规组(t=4.35,5.29,4.70,8.45;P0.05);两组间血清Scr水平无显著差异,联合组血清BUN、IWGR、K~+、PO■水平均低于常规组(t=-3.34,-3.64,-3.37,-2.93;P0.05),而血清Ca~(2+)水平高于常规组(t=4.01,P0.05);联合组总不配合度(χ~2=26.22,P0.05)低于常规组。结论:认知行为团体治疗配合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MHD患者心理状态和希望水平,提高治疗配合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疗法(CBT)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CCMD-3的失眠症患者72例,药物组36例,服用佐匹克隆,联合治疗组36例,以佐匹克隆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共治疗8周,治疗前后分别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心理健康水平,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比较药物组和联合治疗组SCL-90评分躯体化(t=2.682,P〈0.01)、人际关系敏感(t=2.685,P〈0.01)、强迫症状(t=2.983,P〈0.01)、抑郁(t=2.045,P〈0.05)、焦虑(t=2.650,P〈0.01),联合治疗组评分明显低于药物组;匹兹堡睡眠质量(t=2.366,P〈0.05)、入睡时间(t=2.398,P〈0.05)、睡眠效率(t=2.176,P〈0.05)、睡眠药物(t=2.060,P〈0.05),各因子联合治疗组得分明显低于药物组。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可提高失眠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情绪症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验证团体正念认知治疗(MBCT)与团体认知行为治疗(CBT)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焦虑症状和注意维持功能等效性。方法:选取符合DSM-IV广泛性焦虑障碍诊断的患者138例,将其随机分配进入团体MBCT+常规治疗组和团体CBT+常规治疗组,两组在进行常规的门诊药物治疗外,分别给予8周的团体MBCT和团体CBT。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持续操作测验-相同配对版(CPT-IP)评估患者在基线、治疗8周后的焦虑症状与注意维持功能。结果:8周治疗结束时,两组的HAMA评分均较基线降低(均P<0.001),CPT得分均较基线提高(均P<0.05);两组间的HAMA临床有效率(87.50%vs.81.48%)、临床治愈率(71.43%vs.59.26%)、HAMA减分情况、CPT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团体正念认知治疗与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均可以有效缓解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焦虑症状、改善注意维持功能,且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4.
团体心理治疗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96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化疗,干预组在临床治疗的同时,进行团体心理治疗,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其情绪状况,观察比较病人在团体心理治疗8周前后SAS和SDS评分结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明显改善,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34,3.65;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在进行躯体治疗的同时,实施有效的心理治疗可以纠正患者不恰当的认知,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故可作为乳腺癌治疗的辅助方法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咨询对老年冠心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患者焦虑抑郁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CHD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62)和对照组(n=62)。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以及心理疏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安排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咨询。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评分,状态与特质孤独量表(Status-trait Loneliness Scale,STLS)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5.629,-5.548,P0.001);干预后,观察组SCSQ积极应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7,P=0.722),观察组SCSQ消极应对显著低于对照组(t=-2.638,P=0.009);干预后,观察组STLS总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29,P=0.128)。结论: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咨询可明显减轻老年CHD患者焦虑与抑郁水平,减少消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跨诊断取向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焦虑障碍患者的疗效,探讨其主要治疗性因素及认知行为治疗技术的运用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和提高疗效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焦虑障碍(包括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强迫障碍、社交焦虑障碍)诊断标准的34例患者进行为期10周的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对患者施测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治疗结束时完成团体治疗疗效因子问卷和认知行为治疗反馈问卷。结果:34例患者治疗10周后SAI评分降低[(34.9±6.4)vs.(53.6±5.4),P0.01];4种诊断治疗前后SA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团体治疗疗效因子的相对重要性排序依次为人际互动中的获取、自我了解、普遍性、信息传递、团体凝聚力、存在意识因子、情绪宣泄、希望重塑、人际互动中的付出、利他性、家庭情境重现、行为模仿。患者认为受益最多的认知行为技术依次是关于焦虑和ABC情绪理论的心理教育、社交技巧训练和放松训练。结论:跨诊断取向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不同诊断的焦虑障碍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认知行为技术中心理教育、社交技巧训练和放松训练在团体形式中运用较为充分有效。 相似文献
17.
认知行为疗法对失眠症患者睡眠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39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安眠药物与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睡眠质量,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评价生活质量。结果匹兹堡睡眠质量(PSQJ)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使用、日间功能因子分.以及总体幸福感(GWB)总分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三周末,研究组PSQI及GWB总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对失眠症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音乐放松治疗联合呼吸训练对神经衰弱患者MRI检查前心理压力和配合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01-2016.12间收治的170例行MRI检查的神经衰弱患者纳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其分为观察组(音乐放松治疗+呼吸训练,n=85)与对照组(呼吸训练,n=85),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健康情况、焦虑情绪水平、肾上腺素(EPH)、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水平和两组MRI图像质量与检查配合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CL-90量表躯体化(t=-4.08,P0.05)、强迫症(t=-6.33,P0.05)、人际关系(t=-6.52,P0.05)、抑郁(t=-3.17,P0.05)、焦虑(t=-3.88,P0.05)、敌对(t=-5.51,P0.05)、恐怖(t=-3.14,P0.05)、偏执(t=-3.39,P0.05)、精神病性(t=-3.88,P 0.05)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HAMA量表总得分(t=-11.53,P0.05),MA得分(t=-13.13,P0.05),PA得分(t=-13.93,P0.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EPH(t=-3.58,P0.05),NE(t=-2.40,P0.05);5-HT(t=-2.79,P0.05)DA(t=-4.33,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MRI图片质量(χ~2=6.87,P0.05)和配合度(χ~2=7.23,P0.05)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音乐联合呼吸训练可显著改善神经衰弱者MRI检查前心理状态,缓解其焦虑情绪,调节相关神经递质水平,提高检查中配合度与图像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1,(1)
目的:研究音乐放松治疗联合呼吸训练对神经衰弱患者MRI检查前心理压力和配合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01~2017.01间收治的170例行MRI检查的神经衰弱患者纳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其分为观察组(音乐放松治疗+呼吸训练,n=85)与对照组(呼吸训练,n=85),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健康情况、焦虑情绪水平、肾上腺素(EPH)、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水平和两组MRI图像质量与检查配合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CL-90量表躯体化(t=-4.08,P0.05)、强迫症(t=-6.33,P0.05)、人际关系(t=-6.52,P0.05)、抑郁(t=-3.17,P0.05)、焦虑(t=-3.88,P0.05)、敌对(t=-5.51,P0.05)、恐怖(t=-3.14,P0.05)、偏执(t=-3.39,P0.05)、精神病性(t=-3.88,P0.05)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HAMA量表总得分(t=-11.53,P0.05),MA得分(t=-13.13,P0.05),PA得分(t=-13.93,P0.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EPH(t=-3.58,P0.05),NE(t=-2.40,P0.05);5-HT(t=-2.79,P0.05)DA(t=-4.33,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MRI图片质量(χ2=6.87,P0.05)和配合度(χ~2=7.23,P0.05)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音乐联合呼吸训练可显著改善神经衰弱者MRI检查前心理状态,缓解其焦虑情绪,调节相关神经递质水平,提高检查中配合度与图像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0,(1)
目的:研究音乐放松治疗联合呼吸训练对神经衰弱患者MRI检查前心理压力和配合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01~2017.01间收治的170例行MRI检查的神经衰弱患者纳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其分为观察组(音乐放松治疗+呼吸训练,n=85)与对照组(呼吸训练,n=85),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健康情况、焦虑情绪水平、肾上腺素(EPH)、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水平和两组MRI图像质量与检查配合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CL-90量表躯体化(t=-4.08,P0.05)、强迫症(t=-6.33,P0.05)、人际关系(t=-6.52,P0.05)、抑郁(t=-3.17,P0.05)、焦虑(t=-3.88,P0.05)、敌对(t=-5.51,P0.05)、恐怖(t=-3.14,P0.05)、偏执(t=-3.39,P0.05)、精神病性(t=-3.88,P0.05)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HAMA量表总得分(t=-11.53,P0.05),MA得分(t=-13.13,P0.05),PA得分(t=-13.93,P0.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EPH(t=-3.58,P0.05),NE(t=-2.40,P0.05);5-HT(t=-2.79,P0.05)DA(t=-4.33,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MRI图片质量(χ2=6.87,P0.05)和配合度(χ~2=7.23,P0.05)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音乐联合呼吸训练可显著改善神经衰弱者MRI检查前心理状态,缓解其焦虑情绪,调节相关神经递质水平,提高检查中配合度与图像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