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患者男 ,5 5岁。入院前 1d活动后感心慌、心前区不适 ,休息数分钟后症状消失 ,未予重视。此后上述症状再次发作2次 ,均休息后缓解。入院前 30min ,晨起后突然感心前区不适 ,较前明显加重 ,有紧缩感 ,并感头昏、眼花、心悸、胸闷、大汗 ,休息后上述症状未缓解来院急诊。以冠心病、心律失常。于 2 0 0 1年 5月 19日急诊入院。既往体健 ,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病史。家族史无特殊。心电图 (急诊室 8∶10 )示 :二度Ⅰ型AVB(图 1A)。心肌酶谱 (5月 19日应用阿托品后 ) :CK 4 3U L ,AST 83U L。 5月 2 0日CK 116 4U L…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或经皮冠状动脉成行(PTCA)术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科2008年1月—2012年3月78例急诊PCI和10例急诊PTCA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行急诊PCI或PTCA时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采取的相关处理方法及最终心律失常的转归,以便于掌握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特点,达到降低急诊PCI术的病死率。结果本组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68例(其中室性心律失常52例,缓慢性心律失常16例),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为77.2%。88例患者梗死相关动脉经血运重建血管均再通,其中行PCI(PTCA+STENT)术76例,单纯行PTCA术12例;死亡1例,是支架后无复流发生所致。结论急诊PCI术时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特别要警惕室性心律失常及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在术前已有心律失常患者要给与相关药物应用,对于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术前已有缓慢性心律失常者,应给予安装临时起搏器保护。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重复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再通病例 30例 (再通组 ) ,溶栓治疗未再通病例 15例 (非再通组 )。溶栓药物尿激酶 ,每例 15 0万 u溶于生理盐水 10 0 ML ,30分钟内静脉滴入。治疗前后测心肌酶谱 ,两组病例均在溶栓后做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下壁心肌梗死 15例中 8例在首次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后 5 0± 10分钟 ,出现与首次心律失常相似但程度不同的心律失常 ,本组病例多表现为一度或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AVB) ,但这一重复心律失常 ,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均较首次再灌注心律失常轻和短。 15例非再通组下壁心梗 9例中有 5例发生 AVB,发生时间与溶栓治疗无关 ,持续时间长。结论 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出现首次再灌注心律失常后仍应重视重复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早期应用潘南金防治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疗效。方法将64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溶栓前开始使用潘南金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频发室早(20.6%)、短阵室速(8.8%)发生率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3%、30%(P<0.05);而加速性室性自搏心律和室颤发生率,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MI早期应用潘南金可以降低溶栓的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从而降低AMI的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托品对急性右冠状动脉梗塞急诊冠状动脉(简称冠脉)介入治疗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128例冠脉造影显示急性右冠脉闭塞致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患者,分为阿托品组(66例)和对照组(62例),阿托品组冠脉开通前给予小剂量阿托品0.5 mg静脉注射,对照组不给予阿托品干预,观察两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阿托品组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27例,其中快速心律失常16例,缓慢心律失常11例,术后低血压13例,对照组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47例,其中快速心律失常15例,缓慢心律失常32例,术后低血压24例,两组缓慢性心律失常和低血压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而两组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急性右冠脉心梗患者,急诊开通冠脉前,给予小剂量阿托品可以减少再灌注引起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及低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中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类型及其与冠脉再通的关系。方法分析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AMI患者37例,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的变化和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作为判断再通标准。结果其中24例临床判定再通(再通率64.86%),20例(83.33%)发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以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最常见。结论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类型有多种,其中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最常见,特异性最高,系预示再灌注的较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主要类型及特点。方法对49例29岁~73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39例临床判定再通,再通率79.59%。溶栓治疗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85.41%,加速性自主心律仅发生在再通组,大多是一过性。结论加速性自主心律是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特殊类型,可作为判定再通的可靠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直接冠脉成形术后严重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的状况,探讨其预防和紧急治疗方法。方法 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45例,根据梗死相关动脉分成三组,LAD组:126例;RCA组:97例;LCX组:22例。统计各组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的状况。结果 共151例患者发生严重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1.6%;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发生率最高(22.0%),与梗死相关动脉无关;其次是室性早搏(19.2%),以LAD组最高(27.8%)。RCA组缓慢性心律失常(窦缓、窦性停搏、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35.1%)显著高于LAD组(3.9%)和ICX组(22.7%):LCX组各种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界于LAD组和RCA组之间。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冠脉成形术后严重心律失常总的发生率较高,心律失常的类型与梗死相关动脉有明确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急性心梗溶栓后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和临床防治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40名急性心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尿激酶溶栓治疗,严密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心电图变化情况,同时对再次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的临床症状、类型以及发生时间进行记录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40名患者中有35例患者溶栓后冠脉再通,占总数的87.5%,发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有31例,占总数的77.5%,大部分心律失常的患者为单纯室早,另外少部分患者心律失常的类型为房室传导阻滞、短阵室速以及室颤,再通的时间为(52.9±17.3)min。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冠脉再通以后可有效的缓解胸痛症状,但是该项治疗手术容易诱发心律失常,因此对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再次灌注后应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和血压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0.
稳心颗粒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或溶栓治疗中再灌注心律失常(RA)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并有直接PCI指证的AMI患者67例或行溶栓治疗患者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上行直接PCI或溶栓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上加用稳心颗粒,观察术中、术后或溶栓后RA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RA发生率(39.2%)明显低于对照组(7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稳心颗粒对RA有较好治疗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特点,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对18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12小时内行急诊PCI,根据梗死相关动脉,分为前降支组、回旋支组及右冠状动脉组,观察3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分析再灌注心律失常与梗死相关动脉的关系,了解冠脉再通时间对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185例患者中185例成功植入支架。其中完全闭塞156例,次全闭塞或部分再通者32例,共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75例,右冠状动脉组缓慢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前降支组和回旋支组,而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前降支组、回旋支组,但无统计学差异。开通时间越早,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越高,〈4小时组的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率、缓慢心律失常发生率均大于4~8小时组、〉8小时组。结论直接PCI治疗开通梗死相关血管率高,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方法;随着血管的开通,可以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4小时内开通者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高,右冠状动脉心肌梗死更容易发生缓慢性心律失常,只要及时处理,再灌注心律失常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镁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并发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尿激酶 (U 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时再灌注心律失常 (RAs)的发生情况 ,评价硫酸镁 (MS)对 RAs的抑制作用。方法 :32 2例 AMI住院患者接受 U K溶栓治疗 ,将其中 15 1例随机分为 U M组 (UK加 MS,76例 )和 U K组 (75例 ) ,U M组在静脉滴注 U K前 15 min开始静脉注射 MS。结果 :根据临床标准判定为再灌注的患者 2 16例 (6 7.1% ) ,其中 190例 (88.0 % )于再灌注过程中出现心律改变 ,170例 (78.7% )出现RAs,其中室性 RAs 119例 (5 5 .1% )。预防性静脉注射利多卡因与否 ,对室性 RAs的发生无显著影响 (P >0 .0 5 )。U M组 RAs及严重心律失常 (SA)、室性 RAs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 UK组 (P<0 .0 1,P<0 .0 0 5 )。结论 :RAs是 AMI溶栓治疗的重要并发症 ;利多卡因不能预防室性 RAs的发生 ;MS对 RAs(尤其是室性 RAs)及严重心律失常的防治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C)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再灌注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直接PCI的首次AMI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常规PCI组(n=52)和IPC组(n=58),所有患者均经右侧股动脉行CAG,并对梗死相关动脉(IRA)行PCI术。IPC组再灌注开始3 min内,给予30 s再灌注/30 s再闭塞的3次循环,然后给予持续再灌注。常规PCI组开通IRA后,再灌注开始3 min内不施加任何干预。统计PCI术中及术后2 h缓慢及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的状况;每天同一时间记录常规18导联心电图至术后1周,计算校正的QT间期离散度(corrected QT dispersion,QTcd);监测术后1周内CK-MB的变化;观察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率。结果 IPC组术中及术后2 h内缓慢及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10.7%及23.2%,常规PCI组分别为30.0%及54.0%,IPC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33.9%)明显低于常规PCI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MACE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PCI组和IPC组术前QTcd分别为(62.18±4.25)ms、(63.66±3.19)ms,术后1周时QTcd较术前均降低,分别为(56.89±4.67)ms、(47.31±4.43)ms,IPC组下降更显著,两组患者术后QTc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C组患者CK-MB峰值为(121±52)U/L,常规PCI组CKMB峰值为(166±47)U/L,两组患者CK-MB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后适应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降低QTcd,减低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再通患者CKMB和CK的释放。方法 选择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6 3例 ,均为冠脉造影证实为 6小时内TIMI 3级早期再通 ,其责任病变部位为LADm(中段 ) (31例 )或RCAm(32例 ) ,从再通前心电图上看ST上抬总和 (∑ST)Ⅱ、Ⅲ、aVF≥ 9mm或V1~ 5≥ 15mm者为重度心肌损害 (S) ,反之为轻度心肌损害 (M) ,再通后与再通前心电图比较∑ST增加Ⅱ、Ⅲ、aVF≥ 3mm或V1~ 5≥5mm者为再灌注损伤指标 (R) ,分组比较心肌酶谱CKMB和CK峰值及其出现时间。结果 S组与M组比较 ,R( )组与R(- )组比较 ,SR( )、SR(- )组与MR( )、MR(- )组比较 ,SR( )、SR(- )、MR( )组与MR(- )组比较 ,各对照组中前者的CKMB和CK峰值均显著增高 ,且出现时间显著提前 ,P<0 0 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再通后CKMB和CK的释放与再通前心肌损害程度和再灌注损伤有关 ,再通前心肌损害重或有再灌注损伤者CKMB和CK的峰值增高且出现时间提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损伤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2001年1月至2013年8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Cochrane图书馆、PubMed等数据库,全面收集AMI患者接受依达拉奉治疗的文献,参照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由两名研究者提取资料、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合计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患者604例,其中依达拉奉组303例,对照组301例。Meta结果显示:两组冠状动脉血管再通率无统计学差异(OR=1.14,95%CI:0.63~2.08,P=0.66)。与对照组相比,依达拉奉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OR=0.29,95%CI:0.19~0.44,P0.0001),左室射血分数提高(WMD=7.68,95%CI:6.63~8.73,P0.0001)。结论当前证据表明,依达拉奉可改善AMI患者左心收缩功能,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但由于纳入文献数量和质量有限,上述结论尚需高质量、大样本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及再灌注疗法的效果。方法 以74例AMI患者为对象 ,按是否合并心源性休克分为休克组 16例 ,非休克组 5 8例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 ,冠脉造影及再灌注疗法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休克组院内病死率显著高于非休克组 (P <0 0 5 ) ;休克组各种并发症比例均显著高于非休克组 ,其中梗死延展休克组发生率为 38% ,非休克组为 5 % (P <0 0 1) ;冠脉造影显示 ,休克组 3支病变显著高于非休克组 (P <0 0 1) ,前者 99%以上的严重狭窄病变多、钙化严重及侧支循环发育不良。再灌注治疗后 ,梗死相关冠脉再通率休克组显著低于非休克组 (P <0 0 5 ) ,休克组院内病死率受梗死相关冠脉再通与否的影响 ,再通的 6例仅 1例死亡 ,而未再通的 5例 3例死亡。结论 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 ,冠脉病变严重、复杂 ,病死率高 ,改善预后的关键是恢复再灌注及预防梗死延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年轻人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分别观察年轻组和老年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史、发病情况、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及肌酸磷酸激酶(CK)峰值、溶栓再通率、再灌注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死亡率,并加以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各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年轻组多无心绞痛病史,发病后胸痛明显,CK及cTNT峰值、溶栓再通率、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较老年组高。老年组则心力衰竭发生率及死亡率较高。结论年轻AMI患者最危险的因素为吸烟、高脂血症及阳性家族史。其发病后胸痛较明显,心肌酶及心肌肌钙蛋白峰值较高,但溶栓效果好,死亡率低,但更应注意年轻人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The fibrinolytic system and 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 have been shown to play a role as risk factors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We performed this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to determine if components in the fibrinolytic system or vWF before or during treatment of AMI with streptokinase (SK) could predict reperfusion, recurrent ischaemia, reinfarction or mortality at one year, or mortality at five years. Reperfusion and recurrent ischaemia were assessed by continuous vectorcardiography. The setting was Umeå university hospital and Skellefteå county hospital, Sweden. Results 139 patients were included; successful reperfusion was obtained in 53%. tPA activity, PAI-activity, PAI-mass concentration and vWF were analysed immediately on arrival and after 4 and 10 h. High fibrinolytic activity, measured as tPA activity > 25 U/L after the start of treatment, was associated with reperfusion. No significant associations between pre-treatment levels of the fibrinolytic variables or vWF and reperfusion or recurrent ischaemia were found. Elevated levels of PAI-1 mass concentration and PAI-1 activity after the start of SK treatment were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risk for death at one year, but not at five years. High levels of vWF were associated with worse prognosis but not when corrected for age. Conclusion Pre-treatment levels of PAI-1, vWF and tPA activity showed no association with reperfusion or recurrent ischaemia. Elevated levels of PAI-1 activity after the start of treatment were associated with worse progno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