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我院87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我院2009年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情况,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9年上报的87例疑似药品不良反应,分别从患者的一般情况,药物种类、用药途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87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中,涉及51种药品,由抗菌药物引起的疑似药品不良反应最多,共54例(占62.07%);由中药制剂引起的疑似药品不良反应其次,有6例(占6.90%);由静脉滴注用药途径引起疑似药品不良反应最多见,有61例(占70.11%);发生ADR的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1:0.64),65岁以上患者发生ADR多于其他年龄段;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见,占57.47%。结论我院抗菌药物静脉注射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多,应予以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2.
杨菊 《北方药学》2020,(3):179-181
目的:分析我院近5年87例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特征、高危因素及用药规律,探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办法,提出应对措施,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我院2014—2018年上报国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平台的87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及分析,对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评价及总结。结果:发生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品种数占医院使用的中药注射剂的比例为52.70%。在87例不良反应中,痰热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17例,19.54%),其次为血塞通、丹参川芎嗪。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多分布在用药开始的10~30 min,占49.43%。70岁以上老人是不良反应的高发人群,发生率为29.89%。不良反应累及的器官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占45.98%。结论:中药注射剂易发生ADR;其发生与年龄、性别、用药时间、药物种类、用药合理性等多种因素有关;不良反应累及多个器官,临床症状及表现多样化。应遵循中成药合理应用指导原则,严格中医辨证施治,实施用药全过程管理,强化药学监护及用药宣教。  相似文献   

3.
汪静  李和柏 《中国药业》2008,17(8):50-51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正确评价药物不良反应提供参考。方法对2004年9月.2007年7月收集的57例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涉及药物共54种,且ADR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其中以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31例(占54.39%),中药注射液引起的ADR11例(占19.30%)。结论医务工作者应重视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187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冯玉珍  陆洁 《医药导报》2006,25(7):715-716
目的 了解医院临床用药产生的不良反应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收集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近年报告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涉及抗微生物药、中药制剂、生物制品、氨基酸注射液等30种药品。静脉给药引起不良反应162例(86.6%),口服给药18例(9.6%),肌内注射7例(3.7%)。反应症状多为输液样反应,其次为变态反应性皮疹。结论 临床用药应全面考虑药物不良反应,权衡利弊,合理使用各类药物,尽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S)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7年收集到的150例ADRS报告进行分析。结果我院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最多(48.67%),其次为中药制剂(14.67%)。ADRS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最常见(26.00%),其次为消化系统(19.33%)。结论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和中药注射剂,加强临床用药监测,以减少ADRS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我院2011年66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传 《安徽医药》2012,16(11):1713-1714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在我院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1年该院收集到的66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6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中女性43例(占65.15%),男性23例(占34.85%),且4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占绝大多数,有58例(约占87.87%)。引起不良反应的的药物中多为生脉注射液(13例),参麦注射液(13例),注射用双黄连(12例),痰热清注射液(6例)等。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率最高的为全身性损害,有31例,约占38.75%,其次为心血管系统损害,有12例,约占15.00%。结论辩证看待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提倡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加强中药注射剂用药监护,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沈国华 《淮海医药》2009,27(5):448-449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1月上报87例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7例ADR中,最易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为抗感染药物61例,占总例数的70.1%;中药注射剂17例,占19.5%。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为主,占总例数的93.1%;药品不良反应常见表现为皮肤黏膜和消化系统的损害。结论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与中药注射剂,加强对抗感染药物和中药注射剂的管理,避免或减少ADR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8.
12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秀丽 《中国药业》2009,18(2):52-53
目的调查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医院120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和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涉及ADR的药物共61个品种,其中抗微生物药物居多(46.67%),其次是中药制剂(17.50%);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主要ADR类型为皮肤损害及消化系统损害。结论需要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中药注射剂。  相似文献   

9.
随着制药工业的迅速发展.各类药物品种也逐渐增加.临床应用趋于广泛,由此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ADR)也日渐增多。通过对北京航天总医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集的706例药物ADR,按患者性别、年龄及药物种类等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了解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52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82,自引:3,他引:82  
目的:了解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警示。方法:对宜昌市收到的528例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共有197个品种引起不良反应,涉及药品范围较广,从药物剂型分类统计以注射剂品种居多(113种,占57.36%),从药物分类统计以抗感染药物的报告例次居首位(315例,占58.99%),其次为中药的报告例次(68例,占12.73%)。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结论:加强合理用药,重视中药不良反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药物不良反应病例的分析,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995-2000年在《药学实践杂志》中报道的137例药物不良反应病例,从性别、年龄、药品名称、给药途径、发生时间、不良反应类型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137例不良反应无性别、年龄差异。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给药途径主要为口服给药和静脉给药,分别占总例数的47.4%,32.1%。在不良反应类型中,变态反应发生最多,有64例,占总例数的46.7%。137例不良反应药物达87种,其中抗菌药物品种和例数最多(21种,34例),中药及中药制剂其次(16种,23例)。结论:使用任何一种药物,都必须保持警惕,严密观察,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141例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141例ADR报告引发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68个品种引起不良反应,从药物分类统计以抗感染药物的报告例次居首位65例,占46.1%,其次为中药制剂29例,占20.6%;ADR病例中联合用药占83.7%;以静脉途径用药为主占75.9%;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损害占52.5%,其次是心脑血管系统及泌尿系统损害。结论应加强合理用药,重视中药不良反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84例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调查中药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临床表现,了解中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旨在关注用药安全。方法 对84例中药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84例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涉及中药品种有19种。药物不良反应按系统分,其中变态反应占84.52%。所有不良反应均由静脉给药引起。结论 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中药注射液很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应加强对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监测。  相似文献   

14.
临床常用中药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振伟 《中国药事》2010,24(2):200-202
目的分析临床常用中药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根据相关因素制订相应防范措施。方法检索1999-2007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医药期刊,收集有关中药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分析其机体、药物、配伍禁忌、反复用药等因素的关系。结果中药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与机体、药物、配伍禁忌、反复用药等因素有关,其中相当一部分中药的有效成分并未完全清楚。结论应重视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尤其应加强对年老、婴幼儿患者不良反应的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4例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中药注射荆不良反应发生与患者一般情况、既往过敏史、药物种类、联合用药、用药合理性等因素相关。24例不良反应涉及10种中药注射剂,临床表现以皮肤症状多见,其次为全身症状和呼吸系统损害。结论:提示临床医师严格掌握适应证,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李俊芳 《北方药学》2013,(1):105-106
目的:分析我院药物使用过程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因素及规律,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7月~2012年7月上报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66例,按患者性别、年龄、药物种类、用药途径、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6例(ADR)患者中,女性高于男性;药物种类分析中,抗菌药物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占46.98%,中药合剂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占16.26%,静脉途径用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为主要用药途径占80.72%;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及附件占48.19%,消化系统损害占15.67%。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与管理,及早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可确保临床安全合理用药,为药物治疗提供安全有效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2004年3月至2006年6月收集的87份ADR报告,就患者基本情况、ADR的临床表现与涉及药品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7例患者中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38例(占33.33%),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伤的较多,共42例(占35.6%)。结论医院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应重视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177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永良  严炎中 《中国药业》2006,15(19):53-53
目的 分析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浙江省绍兴市2005年收集的177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病例,从年龄、性别、药物剂型、临床症状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中药制剂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变态反应及消化系统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是中药注射剂。结论 如何降低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率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10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引发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1日-2007年11月20日收集到的101例ADR报告分别从药物种类、抗感染药物类别、给药途径及患者年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1例不良反应中,涉及抗菌药物72例,占71.29%;中药注射剂8例,占7 .92%;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81例,占80.20%。不良反应最常见的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及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测,避免或减少ADR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73例药品不良反应(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3例ADR中,主要与抗感染药物使用、中药注射剂的质量、静脉给药方式、患者年龄偏大有关。ADR最常表现为皮肤损害,涉及药物有32种,其中抗感染药、中药注射液引起的ADR较多,静脉给药ADR占50.68%,是引发ADR的主要途径。结论协同做好ADR的监制工作,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