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1989-1999年168例施行断流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总死亡率2.4%(4/168),门静脉血栓形成70例,并同时都伴发脾静脉内血栓。1例并发小肠梗死,抗血栓药物应用时间4-8天,平均5.8天。结论 切脾前不先结扎脾动脉和围手术期禁用止血药,是预防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手术后早期应用小剂量肝素和扩容、活血药物,对门静脉血栓可起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脾切除加断流术后可能发生门静脉主干或门静脉分支血栓。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6%~2.1%,其发生的时间、栓塞时间、程度和部位对肝血流常带来影响,甚至严重减少了肝血流,增加门静脉压力,在加重肝功损害的同时,又可增加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本文收治1例,经积极治疗护理,痊愈出院,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7例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原位脾切除加传统断流术18例,原位脾切除加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69例。术后并发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9例(10.3%),其中传统断流术3例(16.7%),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6例(8.7%)。经抗凝、溶栓治疗后8例血栓完全消失,1例基本消失,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原位脾切除、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可降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发生率。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可有效预防和治疗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4.
肝炎后肝硬化引起的门静脉高压症所致的脾肿大、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粘膜下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腹水等,在经过肝科反复治疗无效后,行脾切除和(或)断流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绝大多数肝功能较差,凝血机制障碍,在行脾切除和(或)断流术时,手术难度大、出血多、危险性增高。因此,加强患者的术前心理指  相似文献   

5.
门静脉高压症是由于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液淤滞,导致门静脉压力增高的一组病理综合征。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目的是防止急性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对无黄疸、无明显腹水患者,应积极争取手术,以防再出血和并发肝性脑病,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门静脉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是指发生在门静脉系统,包括门静脉主干、分支和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及肠系膜下静脉的血栓,本病好发于门静脉高压症行断流术后的病人.我院1993~2008年共施行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302例,对其中47例术后并发PVT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尿激酶溶栓治疗对门静脉高压症切脾断流术后发热有预防作用,对改善肝功能、减少术后腹水形成有重要作用,同时可减少膈上、下积液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门体断流术的153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根据门静脉是否形成血栓分为两组,对患者年龄、性别、术前有无呕血、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门静脉直径、术前及术后门静脉血流速度、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等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PVT率为18.30%(28/153),与无血栓组比较,血栓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明显多于无血栓组(P<0.05),门静脉直径增宽明显(P<0.05),门静脉血流速度显著下降(P<0.05),血小板计数显著增多(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门静脉直径、术后门静脉血流速度是P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门静脉直径增宽和门静脉血流速度降低是门体断流术后PVT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门体断流术的153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根据门静脉是否形成血栓分为两组,对患者年龄、性别、术前有无呕血、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门静脉直径、术前及术后门静脉血流速度、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等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PVT率为18.30%(28/153),与无血栓组比较,血栓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明显多于无血栓组(P<0.05),门静脉直径增宽明显(P<0.05),门静脉血流速度显著下降(P<0.05),血小板计数显著增多(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门静脉直径、术后门静脉血流速度是P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门静脉直径增宽和门静脉血流速度降低是门体断流术后PVT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法联合低分子肝素及尿激酶治疗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的疗效。方法 将53例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西药抗凝、溶栓治疗,治疗组除给予同对照组治疗方法外,还给予益气活血中药辨证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D 二聚体水平以及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PT、INR、APTT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降低D 二聚体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中药联合低分子肝素及尿激酶治疗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具有明显的作用和优势。  相似文献   

12.
张强 《医学综述》2014,20(21):3905-3907
急性门静脉血栓(PVT)的发展演变过程,人们研究得不多,因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处理困难,易误诊、误治,并发症、复发率及病死率很高,缺乏特征性的症状和体征,给临床诊断及治疗带来麻烦。深入了解急性PVT成因、临床表现等有助于正确治疗和积极预防其并发症。该文分别就PVT的定义及流行病学、病因和临床表现进行介绍,将治疗急性PVT分为保守治疗、抗凝治疗、溶栓治疗、血栓切除治疗,着重阐述PVT的抗凝治疗、溶栓治疗、介入治疗和急性PVT治疗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经静脉尿激酶溶栓在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 PVT)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63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发生PVT患者,分别给予抗凝、祛聚治疗及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PVT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T治疗效果,溶栓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抗凝、祛聚组( P<0.01)。结论对于脾切除术后预防性应用抗凝、祛聚治疗仍发生PVT的患者,经静脉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作为一种补救性治疗手段,可取得较好效果,且方法相对简便,可行性强,较少发生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门静脉癌栓的超声诊断,为提高肝癌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1例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重点观察肝癌的部位及门静脉内部回声、血流特点。结果:肝癌并门静脉癌栓发生率占35%(31/88),好发部位依次为主干、左支、右支,回声特点及形态均为低回声、内部回声欠均匀,88%(23/26)的充满型癌栓所在支血流完全中断,12%(3/26)充满型癌栓可见不规则线状或星点状肝门脉血流信号。5例弧立型癌栓附着处血流色彩充盈缺损,癌栓侧壁与管腔之间的空隙血流束变细,流速相对增快,肝动脉血流加快,与CT对比敏感性高。结论:门静脉癌栓的检出,对肝内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判断是一个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与血小板膜蛋白CD62P的关系。方法选取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行断流术的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于术前1天及术后第1天测定静脉血中血小板CD62P水平,并行血小板计数;实验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6例。术前实验组CD62P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实验组CD62P明显高于术前(P〈0.01)。血栓组与无血栓组术前CD62P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血栓组CD62P升高更明显(P〈0.01)。结论门脉高压症断流术后CD62P明显升高,且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高度相关,可作为评判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高危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脾脏切除术后血栓形成防治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以来收治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8例脾脏切除术后患者中,84例有不同程度血小板升高,需要预防性治疗的67例,门静脉血栓形成的1例,脾静脉血栓形成的3例,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的1例。结论:脾脏切除术后复查血常规、超声或CT及随访对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罗文东  张毅  赵刚 《医学综述》2014,(23):4326-4327
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防治是骨科医师普遍面临的问题,特别是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其发生率和致死率极高。主要防治方法包括早期活动、物理干预、西医治疗、中医治疗、手术介入治疗。加之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单一的治疗措施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所以采取多种防治措施综合运用是防治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栓塞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非手术疗法的护理、手术疗法的护理、对长期卧床病人采取的预防措施几个方面。精心护理,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实践充分证明护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活血通里方防治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只给予脾切除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除给予脾切除术后常规治疗外,还给予益气健脾活血通里中药辨证加减预防血栓形成。结果治疗组D-二聚体水平在术后7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治疗组血栓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脾虚、腑实、血瘀是脾切除术后的主要病机,益气健脾活血通里方具有防治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脾切除加断位手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PVT)的形成原因及诊治微略。方法回顾2002年~2005年15例脾切除加断流术后PVT形成类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他形进行分析。结果140例患者行脾切加断流术后有15例(10.7%)发生PVT计数增多,彩色超声多普勒及ST检查可以确诊。(1例并发切口旁皮下血肿,余14例,经抗凝治疗血栓全部或局部溶解。结论PVT的主要原因为术后PVT升高,手术规范化操作,术后动态监测PVT计数,早期诊断与及时抗凝治疗是预后良好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