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仲景方与药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 ,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以桂枝汤为基础加减化裁的方剂就有 30多则 ,其中方剂组成药味相同 ,份量有别的有桂枝汤、桂枝加桂汤、桂枝加芍药汤3方。仲景设桂枝汤原为治疗太阳中风表虚之证 ;设桂枝加桂汤原为治疗汗多伤阳 ,心肾阳虚、阴寒上逆的肾气奔豚病 ;设桂枝加芍药汤原为治疗太阳病误下所致的腹满时痛。仲景所设上 3方中均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5味。区别只有药量的变化。桂枝汤方中 ,桂芍等量相配 ,乃取桂枝辛温达表 ,以兴卫阳 ,取白芍入肝 ,滋阴养血 ,敛阴和营 ,与桂枝相配 ,一面可奏调营和卫 ,一…  相似文献   

2.
正《伤寒论》桂枝汤在太阳病中以大量条文论述,堪称"伤寒第一方",在三阴病篇也接二连三提及桂枝的使用,如太阴兼太阳合病条文"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虽桂枝汤为太阳病主方,于太阴兼太阳合病中散太阳之邪,但仲景并未提及太阴病某个方药与桂枝汤连用,以散太阴之湿邪,实则以桂枝汤统太阴兼太阳二病。又如厥阴病篇提到下利,腹满痛,身体疼痛者,其治法为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1]共载方剂(除厥方)计115首,其中用桂者就有41首;桂枝汤被称为“伤寒第一方”,而以桂枝为首命名的方剂就有21首。从太阳到厥阴篇,都有桂枝的轨迹。可见仲景认识桂枝的深刻及其应用之广泛和巧妙,兹试析之。1 为君药制桂枝汤治太阳中风(表虚)证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脉浮弱或浮缓,是太阳表虚,营卫不和的表现,即桂枝汤的主证,桂枝汤方:桂枝、芍药、生姜各3两,炙甘草2两,大枣12枚。若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而数者,为余邪未尽。或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其小便…  相似文献   

4.
<正> 经典巨著《伤寒论》一书,397个条文中涉及桂枝的有72条之多,113方中有41方用桂枝,在此我仅就该书有关桂枝的应用作如下讨论。一、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太阳中风,风邪袭来,营弱卫强,证见发热,汗出、恶风寒,头痛脉浮缓,仲景用桂枝伍以酸甘敛阴之芍药以调和营卫敛阴和阳,而奏解肌固表之效,如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中气素虚气血两亏复感外邪,证见发热恶风,少腹拘急,四肢酸痛,仲景在桂枝汤原方中倍增芍药,  相似文献   

5.
桂枝汤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桂枝汤是仲景《伤寒论》中,治疗太阳病表虚证的代表方。由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专为调和营卫而设。笔者新用于下列疾病,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6.
桂枝汤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永吉 《光明中医》2009,24(2):327-328
桂枝汤,源于仲景<伤寒论>太阳篇,该书共列三百九十八法,一百一十三方,用九十二味药,桂枝汤贯穿于六经病中二十二次(法),以桂枝命名(为主药)的方剂19首,一百一十三方中有4l首都用桂枝.  相似文献   

7.
<正> 仲景制方遣药十分严谨,在《伤寒论》、《金匱要略》里,有许多种疾病,在治疗上运用“同药异治”的原则,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其制方甚精,寓意犹深,摘其要者,赘述于下: 用量不同,辨证施方仲景辨证治疗,经常在相同的药物处方中,只是在剂量上加以增损,用来治疗不同的病症,取效甚捷。1.加重用量,治证迥别:《伤寒论》太阳篇的桂枝汤、桂枝加桂汤和桂枝加芍药汤,都是在桂枝汤治疗风寒表虚证的  相似文献   

8.
一、表里双解大黄不具解表功用,仲景将大黄伍入解表或和解剂中,表里双解,使邪从表里同去。桂枝加大黄汤和大柴胡汤是其代表。《伤寒·太阴病》篇云:“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桂枝加大黄汤乃桂枝汤倍芍药加大黄而成,用于太阳病误下,表证未解,而邪陷阳明。方中桂枝汤解未解之表,“加大黄以润胃通结而除其大实之痛,此双解表里法也”(柯韵伯)。仲景虽将其列入太阴病篇,实属太阳阳明同病。大柴胡汤见于《伤寒·太阳病》篇:“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  相似文献   

9.
仲景疗外感诸证之方为后世医家所推崇,皆因其功效理想,运用得当得心应手。仲景用方独具匠心,复方稍变则有新意。如:桂枝汤治太阳中风证。桂枝加入参汤治太阳病里虚寒挟表热而作协热利证。桂枝加芍药汤又治太阳误下,邪陷太阴,而见腹满时痛证。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总之一个桂枝汤的基本方出入化载十余方而各有所主,证各不一,是见经方之出入化裁是因证而变的。读《北京中医》杂志八三年四期杨震华氏“阳明经证”一案有不同认识:(一)杨氏言此证为阳明经证尚欠稳妥。邪入阳明,表已解,当身热汗出,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邪入多  相似文献   

10.
马大正 《河南中医》2005,25(7):11-12
桂枝汤出自《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症并治》中,为开章第一方,也是《伤寒论》中的主方之一,以治太阳中风表虚证。药有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金匮要略》云:“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可见桂枝汤并非专治风寒表虚证,还可以治疗妊娠病。此外,《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症治》中有治疗产后“头微痛,恶寒,时有热,……干呕汗出”的方剂,名为阳旦汤。原书方缺,后人认为此方即桂枝汤,《千金》认为系桂枝汤加黄芩一味,为桂枝汤证出现内热者设。由桂枝汤衍化而出桂枝加黄芪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相似文献   

11.
桂枝汤是《伤寒论》开宗明义第一方,不少学者对它的方义和临床应用已经论述很多,似乎没有进一步议论的必要。不过我总觉得有些见解尽管由来已久,相习成风,但仔细分析起来,却和《伤寒论》原来的精神是不一致的,于临床实际运用也有一定距离,因此骨梗在喉,以一吐为快,现在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一、桂枝汤非治表虚方麻黄汤治太阳伤寒表实证,桂枝汤治太阳中风表虚证,这似乎已经成为定论。诚然,认为桂枝汤治中风表虚的这个说法并不是没有来头的。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伤寒时疫》云:“是以自汗而表虚,故仲景用桂枝以发其邪,芍药以和其血。”金·成无己《注解  相似文献   

12.
裴竹莲  常成荣 《陕西中医》2003,24(8):751-752
桂枝汤一方 ,源于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仲景立方 2 0 0余首 ,其用桂枝者 60余方 ,而以桂枝为主药者也有 3 0方。本方原是用来治疗伤寒太阳表虚证的主方 ,以其能解肌表之邪 ,调和营卫。然在临床应用中 ,随证加减 ,可广泛用于内、外、妇、儿各科 ,只要辨证准确 ,抓住病机常常取效甚捷 ,现将笔者近几年临床应用桂枝汤治验案例列举如下 :1 痹证 郑某 ,女 ,60岁 ,汉族。1 999年 2月诊。患者因右侧肩臂疼痛 1年 ,手指麻木 ,得温或活动后稍缓解 ,曾更数医 ,不效。经详问病史 ,知其于患病前 ,因劳作汗出 ,用冷水洗浴 ,而致本病。查舌质…  相似文献   

13.
李巨琪 《陕西中医》1998,19(7):328-329
<正> 桂枝汤一方,源于张仲景《伤寒论》,此方为经方代表方剂之一。综观《伤寒论》、《金匮要略》,仲景立方200余首,其用桂枝者60余方,以桂枝为主药者30方。本方原是用来治疗伤寒太阳表虚证的主方,以其能解肌表之邪,调和营卫。通过临床加减,广泛用于内、外、妇、儿各科,现举例如下。 1 内科—痹证 郑某,女,60岁,汉族。1994年2月诊。患者因右侧肩臂疼痛1年,手指麻木,得温或活动后稍缓解,曾更数医,不效。经详问病史,知其于患病前,因劳作汗出,用冷水洗浴,而致本病。查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诊断为痹证。证  相似文献   

14.
张仲景的《伤寒论》中载方113方,用桂枝者达36方,(其中以桂枝为主药19方,为辅助药17)《金匮要略》中用桂枝者有45方。可见桂枝在仲景方中的地位是重要的。一、解散表邪的运用 (一)调和营卫,解肌驱风:太阳统摄营卫,主一身之表,风邪初袭,荣卫失调,阳气外浮与邪相争则发热;风性疏泄以致卫外不固,荣不内守而汗出。证见脉浮缓、发热出汗恶风,头项痛等。仲景制桂枝汤。取桂枝温经散寒,解肌发表为主药,配白芍酸苦微寒和血敛阴,一散一收调和营卫,使表邪得解,里气以和;甘草、大枣助芍药以和里,生姜辛辣佐桂枝以解表,并借啜热稀粥使谷气内充,培养汗源,庶风邪得微汗而解。柯  相似文献   

15.
桂枝汤是仲景<伤寒论>重要的代表方之一,本为治太阳中风表虚证而设.方中桂枝解肌祛风,宣通卫阳,生姜辛温止呕,以助桂枝通阳,二者偏于治卫.芍药益阴和营,大枣益气调中,可助芍和营,二者偏于和营.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调和营卫之功.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表明,桂枝汤实为解肌透邪、调和营卫、气血、阴阳、脏腑、气机、表里,内外等功能之要方.现举病案如下.  相似文献   

16.
桂枝汤由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组成,是《伤寒论》第一方,曾被《伤寒来苏集》奉为“仲景群方之魁,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表之总方”。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中,以桂枝汤为基础,加减衍变的方剂达30余首,兹就其要者探析如下。1 桂枝加葛根汤 由桂枝汤加葛根组成。《伤寒论》主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原文治疗太阳中风兼项背强的证候,故方中以桂枝汤解肌散邪,调和营卫,治太阳中风;加葛根升津舒筋,以解项背强几几。据现代研究,本方具有发汗、解热、缓解肌肉痉挛等作用,临床治疗感冒、神经性头痛、落…  相似文献   

17.
正桂枝汤出自《伤寒论》。原方由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12枚组成,主治伤寒太阳表虚证~([1])。桂枝汤作为《伤寒论》中群方之首,历代医家对其大有研究,并运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病证,至今不衰。对于桂枝汤的功用,历代医家各有所见。笔者在临床中常用桂枝汤,对桂枝汤的功用有独到的见解,认为桂枝汤不是辛温解表剂,其理有三。1从桂枝汤的药物配伍看桂枝汤从桂枝三两为君,桂枝下有"去皮"二字,此  相似文献   

18.
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所制之方组方严谨,用药精当,化裁灵活,故后世誉其为方书之祖。余观仲景组方用药,每善用药对,现欲结合后世医家有关论述浅探于下,不妥之处,冀同道斧正。1 桂枝伍芍药调营卫,健脾胃,和阴阳,通经脉。仲景以桂枝、芍药相配,组方近30首。《金鉴》云:“桂枝君芍药,是于发汗中寓敛汗之旨;芍药臣桂枝,是于和营中有调卫之功。”对卫强营弱之中风表虚证,仲景以桂枝、芍药为主,配合他药,解肌祛风,调和营卫而除之,方如桂枝汤即是。其他兼有表虚外感者或表虚外感兼有他证者,多可在桂枝汤基础上随证加减而治之。诚如《伤寒来苏集》所说:“此方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凡头痛发热,恶风恶寒,其脉浮而弱,汗自出者,不拘何经,不论中风、伤寒、杂病,咸得用  相似文献   

19.
郭华教授认为仲景用药严谨,遵从原著精神,认为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去桂枝正确。《伤寒论》第12至第30条是仲景论述桂枝汤的症状鉴别及加减应用,第28条亦出现类似太阳中风证症状,但病机为水饮外溢太阳经脉,水饮结而不开,桂枝的应用不利于水饮向下走之势,故不应当用气味俱轻走表之桂枝发汗。保留芍药酸收经脉之水饮,使水饮向机体内下走,引水归渠,再通过白术、茯苓运转脾气、通利水道,使水饮从小便而出。引水归渠、健脾利水是本方的治法特色,陈修园评价本方治疗水饮方法为“立法新”。本文列举郭师运用此方的案例一则,从临床实践角度证实本方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论治表证,除兼变证及合病三阴外,纯以表证论者,主要有麻黄汤证、桂枝汤证、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桂枝二麻黄一汤证、葛根汤证、大青龙汤证、小柴胡汤证、柴胡桂枝汤证等,虽统称治表,但具体病位、证治机理、证候表现均有不同,仲景随证选用不同汤方充分体现了分经论治的精神。《伤寒论》认为三阳病皆有表证,非太阳专属,故从太阳、阳明、少阳分经论治表证。太阳表证在皮毛,主方麻黄汤,主药麻黄;阳明表证在肌肉,主方葛根汤,主药葛根;少阳表证在腠理,主方是小柴胡汤,主药是柴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