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内窥镜治疗脑室-腹腔分流失败的儿童脑积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室—腹腔分流术(V—P术)是治疗脑积水的常用方法,临床上对V—P分流失败患者的治疗,仍是神经外科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科于1998年7月至1999年2月采用神经内窥镜治疗8例脑室—腹腔分流失败的儿童脑积水,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7例,女1例,年龄8个月~9岁,平均27个月,其中2岁以下7例。进行两次脑室—腹腔分流失败者6例,四次1例,一次者1例。8例均行头部CT或磁共振(MR)检查,显示导水管狭窄引起脑积水5例,正中孔粘连产生脑积水3例。V—P分流术失败原因,由于分流管腹腔端梗阻5例(其中3例为腹腔感染…  相似文献   

2.
1对象与方法中山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12月对28例脑积水病人使用新型脑室-腹腔通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6-63岁,平均33.1岁。非交通性脑积水7例,交通性脑积水21例。用一条长60cm、直径0.4cm的不锈钢制成脑室-腹腔通条(专利号:ZL201220160966.8),顶端磨尖锐,在距离顶端1cm处钻一直径0.26cm的孔(图1)。手术时术者持通条从耳后切口插入,向下推进通过颈部、胸部皮下至腹部切口穿出,分流管在腹部切VI处穿入通条顶端的孔洞,丝线结扎固定,通条原路抽出,将分流管带人皮下隧道。  相似文献   

3.
成人交通性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成人进展期交通性脑积水临床比较常见,其治疗以分流术为主,尽管分流术式多种多样,近10年来,国内外学者多选择脑室一腹腔分流术(V-P分流)。据报道V-P分流的再手术率高达28%-58%[’。因此,有必要对引起分流失败的因素加以探讨,以提高分流成功率。临床资料和方法引例研究对象是我院1984-1996年间收治的住院病例,全部病例经历了首次V-P分流和至少一次分流再手术。其中男26例,女25例,年龄排列18-80岁,平均年龄56.3岁。32例为高颅压交通性脑积水,19例正常颅压进展期交通性脑积水。病因…  相似文献   

4.
用成人脑室—腹腔分流和治疗儿童脑积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创伤性脑积水的适应证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6例经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创伤性脑积水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或消失12例,症状无改善2例,死亡2例.结论 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创伤性脑积水的有效方法,掌握手术适应证,加强术中、术后管理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可调压分流式脑室-腹腔分流管治疗脑积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07年8月至2010年9月,采用可调压分流管对18例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时期有61例脑积水患者使用固定压力分流管手术,比较用两种分流管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可调压管分流组未发生硬膜下积液或硬膜下血肿,无因为脑脊液分流过度或不足而需再次手术治疗者;2例患者术后出现堵管或感染。固定压力管分流组发生颅内血肿或积液4例;堵管或感染5例,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可调压分流管对脑积水的治疗具有很好的安全性,更符合脑脊液的循环压力需要,并在减少分流过度和不足方面优于不可调压分流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脑积水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中,56例术后症状明显改善,2例好转,1例无改善,1例死亡.术后发生分流管堵塞4例,颅内感染1例,低颅内压综合征1例,硬膜下血肿1例,颅缝早闭1例.结论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常见的并发症为分流系...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评价脑室-腹腔(V-P)分流对创伤性脑损伤后不同程度的脑积水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CT影像显示脑室大小,将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50例分为轻度(19例),中度(17例),重度(14例)三组,行V-P分流手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脑室径与双顶径的比值(V/BP),室周水肿带直径及GOS评分。结果分流三个月后轻中度脑积水组三项指标均显著优于术前(P<0.05),重度脑积水组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轻中度外伤性脑积水V-P分流效果较好,重度脑积水患者分流手术后恢复欠佳,临床上对外伤性脑积水患者应尽早发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合并硬膜下积液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12月共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合并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患者均通过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确诊。其中1例先将硬膜下积液钻孔引流,拔除引流管后硬膜下积液复发,行V-P分流术,其余8例用V-P分流术进行治疗。结果患者出院时进行头颅CT复查,硬膜下积液消退,扩大的脑室缩小或接近正常。随访0.5年~2年:无硬膜下积液复发,无脑积水的临床表现,脑室大小基本正常。本组无死亡病例,按COS评定:良好4例,中残2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合并硬膜下积液患者,只要硬膜下积液和脑室是自由交通的,用V-P分流手术治疗是有效的和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0.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7  
分析了我院在1993~1997年间用脑室-腹腔(V-P)分流术治疗各不同类型的脑积水56例,并就术后主要并发症加以讨论。临床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男38例,女18例。年龄5~67岁,平均29岁。梗阻性脑积水31例,交通性脑积水25例。56例中高颅压积水48例,正常颅压脑积水8例。2.手术方式:除2例因左侧脑室扩大较显著而行左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外,其余54例,均行右侧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将分流管的脑室端置入侧脑室的额角,分流泵置于颞部,腹腔端经胸腹皮下隧道引至右上腹部后经腹直肌切口送入腹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如何减少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及提高手术效果.方法 128例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并对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后处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128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获得明显改善,38例患者脑室形态恢复正常;随访发现1例分流管阻塞行分流管置换术.结论 脑室-腹腔分流术目前已成为治疗脑积水的一种主要的手术方式,可通过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后处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难治性脑积水患者反复脑室腹腔分流术(VP)失败后改脑室心房分流术(VA)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反复VP失败后改行VA的脑积水患者,回顾分析其治疗情况和预后;同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性别、术前是否感染、术前手术次数、以及术侧与VA手术的成败是否相关。结果共入选46例患者,其中首次VA成功的占73.9%(34/46),首次失败的占26.1%(12/46),失败原因包括感染、静脉血栓、分流管心房端移位等。loge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术前是否感染、术前手术次数、术侧与首次VA手术的成败不相关。首次失败后的有12例患者,经过重新手术后成功的58.3%(7/12);经再手术仍然失败并且最终死亡的占41.7(5/12),原因为感染和肺动脉高压。结论 VA治疗反复VP失败的脑积水患者仍然具有较高的成功率;但首次VA失败后,再失败的机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3.
脑室-腹腔(V-P)分流管远端移位是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罕见的并发症,可移位到膀胱、肛门、心脏等[1-3],移位至胸腔内非常少见,目前少有国内相关报道.2001-04-2012-02我院临床发现并诊治6例脑积水分流术后脑室-腹腔分流管远端移位至胸腔内患者,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非肿瘤性成人脑积水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相似文献   

15.
1对象与方法①材料制作:穿刺锥采用对人体无毒、无刺激的不锈钢原料,经过切、削、磨制作而成。成品(图1)由套管和锥芯组成,套管长120 mm,直径5 mm,套管有一侧槽,侧槽宽度2.4 mm,仅能容许分流管(直径2.5 mm)从侧槽内取出;锥芯直径3 mm,与手柄一体,套管与锥芯通过卡套连接,使用时滑动卡套,锥芯可顺利拔出。②病例资料: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影响幕下脑肿瘤术后需行分流的围手术期因素。方法 评估因素包括诊断时的年龄、症状持续的时间、脑积水的程度、肿瘤的位置、肿瘤切除的程度、脑室外引流持续的时间、脑脊液梗阻是否解除、硬脑膜关闭的方式等。结果 在这些因素中,患者的年龄小、肿瘤影响中线结构、术后即时扫描显示肿瘤次全切除、脑室外引流持续时间长、异体硬膜移植和脑脊液感染是在统计学上需行术后分流的显著性因素。结论 尽可能全切除肿瘤,尤其是中线部位的肿瘤,术中精细操作防止脑脊液漏和脑脊液感染,避免使用外源硬膜替代物,可减少术后分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拔除脑室-腹腔分流管致脑室内出血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例脑室-腹腔分流管拔除术后脑室内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1例出血量较大,再次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手术止血、清除血肿并灼烧脉络丛,恢复良好;1例出血量较小,直接行VPS,术后1周分流管腹腔端出现阻塞,再次手术调整后恢复良好。结论包绕脑室端分流管的新生血管断裂是拔除脑室-腹腔分流管致脑室内出血的主要原因。减少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利用神经内镜处理脑室端分流管可能是预防脑室内出血有效措施,及时止血、清理血肿、烧灼脉络丛是改善预后的重要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脑积水经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分流系统梗阻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53例脑积水脑室一腹腔分流术治疗分流系统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室端梗阻27例,分流泵和储液囊梗阻7例,颈、胸、腹段引流管梗阻4例,腹腔端梗阻15例。53例患者经调整或更换分流系统后脑室系统较术前缩小,48例恢复良好,1例因严重感染死亡,1例术后即转回当地医院康复,3例再发梗阻调整后好转。结论规范的手术操作、良好的无菌观念、及时的健康教育是预防分流系统梗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不同手术路径对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的手术路径的改进方法。方法对56例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根据手术路径不同,分成两组。实验组22例,采用经侧脑室额角穿刺、经耳前路径的方法。对照组34例,采用传统的侧脑室枕角穿刺、耳后路径。分析比较两组手术的治疗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早期CT检查,发现实验组脑室明显缩小者占86.4%,脑室内导管位置满意者占94.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内发现,实验组导管阻塞1例(4.5%),对照组导管阻塞9例(26.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侧脑室额角穿刺、经耳前路径的手术方法可能优于传统分流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脑室-腹腔(V-P)转流术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以往所作V-P转流术4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V—P转流术的死亡率12.5%;感染率12.5%;再手术率18%。结论 V-P转流手术的并发症和死亡率较高,其中以感染、堵塞较常见,如何避免及正确处理这些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