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肝癌治疗指南众多,其中巴塞罗那肝癌分期(BCLC)是国际上通常采用的肝癌治疗参考标准,然而只有B期符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指征,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近年来相继提出了评估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预后的评分系统,为原发性肝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介绍了有关TACE治疗预后评分系统的应用现状,指出各评分系统的优缺点及评估效能,为肝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4个分期系统[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标准(BCLC)、日本综合分期积分(JIS)、意大利肝癌评分(CLIP)和国内分期]对中国肝癌患者预后判断和对治疗方案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至2002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861例初发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按4个分期系统分期或评分,比较各期患者的生存情况以及不同治疗方案对其生存的影响.结果 在判断预后方面,BCLC、JIS和国内分期系统的各分期间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在CLIP分期的一些评分间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指导治疗方面,BCLC C期,CLIP 3、4分以及国内分期ⅢA期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与接受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TACE)和(或)肝动脉栓塞(TAE)治疗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比这些更早期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生存率优于接受TACE和(或)TAE治疗的生存率.结论 BCLC、JIS和国内分期系统在判断预后方面适用于中国患者;但仅国内分期和BCLC分期同时兼备了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两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患者预后评价的有效分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09年5月间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比较CTP分级、MELD评分、Okuda分期、BCLC分级、CS分期和Tokyo评分对TACE治疗后生存情况的预测能力的差异。结果 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Okuda分期各期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ⅠvsⅡP=0.013,ⅡvsⅢP〈0.001);BCLC分级B级与C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CS分期Ⅱ期同Ⅲ期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到Okuda分期(P=0.039)、BCLC分级(P=0.022)有统计学意义。BCLC分级同时具有最小的-2Ln(L)、AIC、SBC值,分别为205.419、209.419、212.586。结论 BCLC分级对TACE治疗后的生存情况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可能有助于选择适宜行TACE治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亚地区黎族原发性肝癌患者个体化综合治疗的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经个体化综合治疗的三亚地区黎族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原发性肝癌患者均为三亚地区黎族患者,采取以手术、介入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分子靶向治疗、局部消融治疗以及中药扶正等综合治疗,观察个体化治疗后疗效及预后,分析相关因素.结果:70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9 mo.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CLC分期为0-B期、接受TACE术、接受手术、甲胎蛋白200 ng/mL、无合并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为A级、有局部消融治疗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与预后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无合并肝硬化(P=0.012)、Child-Pugh分级为A级(P=0.000)、有接受手术(P=0.020)及BCLC分期为0-B期(P=0.006)为影响三亚地区黎族原发性肝癌患者综合治疗后远期疗效的保护因素.结论:三亚地区黎族原发性肝癌患者经手术、TACE、分子靶向治疗、局部消融治疗等综合治疗获得了较长的生存时间,早期发现和早期接受手术治疗以及较好的肝功能状态等综合治疗仍然为三亚地区黎族原发性肝癌患者有效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5.
陈卫  邓俊  陆忠华  周颜  王娟华  姚悦萍  顾岚  周敏 《肝脏》2014,19(1):28-30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资料,随访生存期,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56%、32.7%、22.7%,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相关因素包括BCLC分期、Child-Pugh分级、门静脉癌栓、肿瘤病灶类型、肿瘤累计直径、碘油沉积类型;多因素分析与预后相关的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BCLC分期、Child-Pugh分级、碘油沉积类型。结论 TACE术前相关因素的评估对预测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分析应用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及复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进行TACE联合RFA治疗的70例肝癌病人,根据肝癌情况分为初发组和复发组,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2组病人生存率是否有统计学差异。根据病人预后生存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利用Cox回归模型对所有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初发组及复发组均取得较好疗效,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红素(P=0.009)、Child-Pugh分级(P=0.003)、甲胎蛋白(AFP)(P=0.006)、合并肝静脉侧支循环(P=0.012)是影响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ACE联合RFA治疗原发或复发性肝癌疗效安全肯定,总胆红素、Child-Pugh分级、AFP和合并肝静脉侧支循环是影响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癌应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微波消融(PMCT)序贯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对其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234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两组。对照组:行TACE;观察组:采取TACE联合PMCT序贯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时近期疗效,随访6、12、18及24个月时生存率,术后不良反应;并以观察组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39%(P0.01),随访6、12、18及24个月时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预后生存期与BCLC分期、术前AFP水平及肿瘤大小与病灶数有相关性(P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表明,BCLC分期及肿瘤大小、病灶数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中晚期肝癌应用TACE联合PMCT序贯治疗更有利于提高近期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安全性高,且BCLC分期及肿瘤大小、病灶数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背景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和微波消融术(microwaveablation,MWA)是国内外肝癌治疗的主要手段, TACE术可阻断肝癌供血血管,并可清晰显示肿瘤所在区域,序贯应用MWA可以将实体瘤完全消融.但无论哪种术式,肝癌术后复发问题都难以解决.目的分析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巴萨罗那临床肝癌分期(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 BCLC)早期肝癌的效果及影响复发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6-02/2017-11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行TACE联合MWA治疗的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后的BCLC早期肝癌患者42例,术后即刻评价疗效,记录并发症,所有患者完成WMA后1 mo、2mo、3 mo、6 mo、12 mo、18 mo复查增强CT、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肝功和或肝动脉造影,记录复发时间.结果截至随访时,手术总有效率为61.5%,病灶控制率为84.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为7.3mo(范围2.3-34mo).单因素分析中,女性患者的PFS为14 mo,男性的PFS为11 mo.≥60岁的患者PFS为3.8 mo,60岁患者的PFS为8.9 mo.3 cm的肿瘤PFS为14 mo, 3-5 cm为10.7 mo, 5-10 cm以上的肿瘤PFS为11.2 mo.单个肿瘤的PFS为13.6 mo,≥2个肿瘤的PFS为4 mo. Child A级的PFS为20.8 mo, Child B级的PFS为11.2 mo, Child A级患者的PFS高于Child B级的患者. BCLC 0期的患者PFS为15.5 mo, BCLC A期的患者PFS为11.2 mo, BCLC 0期患者的PFS明显高于BCLC A期.术前HBV-DNA阳性的患者PFS为11.2mo,HBV-DNA阴性的患者PFS为13.3mo.HBe Ag阳性的中位PFS为11.2 mo, HBeAg阴性的PFS为13.3 mo.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Child分级、肿瘤数目、BCLC分期有统计学差异,肿瘤大小、术前HBVDNA、HBeAg阳性无统计学差异.在多因素分析中, Child分级、BCLC A期、性别为影响TACE序贯MWA的HBV感染后的的BCLC早期肝癌的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TACE序贯MWA治疗BCLC早期肝癌是安全有效的,Child分级、BCLC分期、性别可能影响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选择适应证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自2010年1月到2010年12月在本院行TACE治疗的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随访截止日期为2011年12月,观察12个月生存情况。采用Kaplan Meier时序检验及对数秩Log Rank(Mantel-Cox)检验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TACE治疗的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门静脉转移、腹腔转移、胸腔转移、Child-Pugh分级、胆红素、AST、介入治疗次数、抗病毒治疗对患者预后有影响,TACE联合抗病毒治疗组12个月生存曲线与未抗病毒治疗组有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门静脉转移(P=0.004)、腹腔转移(P=0.009)、胆红素水平(P=0.017)、抗病毒治疗(P=0.000)、TACE治疗次数(P=0.000)与TACE治疗的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的预后相关。结论门静脉转移、腹腔转移、胆红素水平可能为影响TACE治疗的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抗病毒治疗、介入治疗次数可能为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
伴门静脉癌栓(PVTT)的肝细胞癌(HCC)常见于进展期肝癌,PVTT可引起肿瘤播散、肝功能衰竭和门静脉高压,从而导致顽固性腹水、静脉曲张破裂和肝性脑病,严重影响肝癌患者预后。根据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BCLC),伴PVTT的进展期HCC,索拉非尼被推荐为一线治疗方案,但由于其疗效有限且价格昂贵限制了它在国内的应用。而介入治疗以其微创、可重复性等优点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一定的疗效。目前主要应用的介入治疗方法包括: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术(HAIC)、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TACE联合索拉非尼、TACE联合消融术、TACE联合适形放疗、TACE联合门静脉支架、门静脉粒子条置放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等。最后指出多种方法综合治疗有望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BLQ方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临床观察方法,将50例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进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用计算机随机数法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25例,TACE术后给予常规治疗加中药安慰剂(单味甘草)治疗; BQL方案组25例,在TACE术后采用常规治疗联合BLQ方案。记录患者术后1周出现恶心呕吐、发热、疼痛、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的例数。3个月后复查患者甲胎蛋白、实体瘤直径,重新进行KPS评分及Child-Pugh评分。结果:BLQ方案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热、肝肾损伤、骨髓抑制等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P 0. 05)。BLQ方案可提高患者KPS评分、降低Child-Pugh评分、减小实体瘤直径、降低甲胎蛋白水平,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 0. 05)。两组患者术后腹部疼痛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BLQ方案相对常规治疗能减轻TACE术后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已成为目前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主要手段之一,TACE的直接后果是造成肿瘤局部血供中断或明显减少,使肿瘤局部不同程度缺血和坏死[1].CT灌注成像(CTPI)在定量分析器官及病灶血液动力学的同时还能提供精细的解剖学信息.本研究拟通过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肿瘤存活区CTPI的研究,探讨CTPI在评价肝癌介入治疗的疗效和指导进一步治疗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手段,疗效确切,对机体损伤小[1],但术后转移仍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TACE治疗中晚期老年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并研究血清甲胎蛋白(AFP)、CA19-9及谷氨酸转移酶(GGT)对疗效的评价.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与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86例,均符合2001年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诊断诊断标准,且属于国际抗癌联盟(UICC)肝癌TNM分期不适合手术治疗的中晚期患者.男68例,女18例,年龄60 ~78岁,中位数年龄64.8岁.其中弥漫型肝癌18例,结节型42例,巨块型26例.TNM分期:Ⅱ期26例,Ⅲ期60例.排除已有肝内外转移、门静脉癌栓形成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肠内营养治疗对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90例接受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肠内营养组(42例)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48例)给予传统术后饮食,如流食、半流食等。观察两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并进行临床资料特征与预后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术后14 d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及血浆D-二聚体(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4 d白蛋白(ALB)、直接胆红素(DBIL)、胆碱酯酶(CHE);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是否肠内营养治疗、总胆红素(TBIL)、CHE、PT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因素,进一步多因素回归分析示,是否肠内营养治疗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9,HR=2.568,95%CI=1.047~6.297),而PT是其保护因素(P=0.031,HR=0.426,95%CI=0.196~0.926)。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促进TACE后患者肝功能恢复,改善凝血功能,还可以减少TACE治疗后并发症,是否肠内营养治疗可能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及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变化及菌群结构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原发性肝癌患者65例(其中接受TACE治疗20例),健康体检者27例。高通量16S rDNA测序方法分析患者便菌群结构,Anosim、LEf Se软件与R语言stats包分析菌群组间物种相对丰度、组间物种多样性、群落差异、进化分支等差异。符合正态性及方差齐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取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结果在门水平,各组的最大优势菌均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两者占比之和在健康组 90%,在原发性肝癌组及TACE治疗组中占比均 80%。拟杆菌门在健康组、原发性肝癌组、TACE治疗组占比分别为48. 44%、44. 96%、48. 60%,厚壁菌门在各组占比分别为47. 09%、38. 15%、33. 93%,拟杆菌门、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在肝癌组均低于健康组;此外,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及梭杆菌门(Fusobacteria)相对丰度在肝癌组及TACE治疗组中占比均高于健康组;其余菌门虽有所变化,但占比均0. 5%。健康组物种丰富度Observed species(264±47 vs 230±64, t=2.499,P=0. 014)及ACE值(284. 11±50. 82 vs 252. 96±67. 58, t=2.158,P=0034)均大于原发性肝癌组。Between组(原发性肝癌组+健康组)的秩较原发性肝癌组及健康组高,R 0,健康组及原发性肝癌组肠道菌群组间结构差异大于组内差异(P0. 05);Between组(TACE术前+术后)的秩低于TACE术前组,R 0,TACE治疗前与治疗后组内结构差异大于组间结构差异(P 0. 05)。原发性肝癌患者肠内机会致病菌与Child-Turcotte-Pugh评分、TBil、ALT、AST存在相关性(r值分别为0.245、0.421、0.327、0.446,P值分别为0. 049、0. 001、0. 008、0. 001),潜在益生菌与Child-Turcotte-Pugh评分、TBil、Alb、ALT、AST存在相关性(r值分别为-0.314、-0.490、0.285、-0.374、-0.528,P值分别为0. 011、0. 001、0. 022、0002、0. 001)。差异菌中的机会致病菌相对丰度随着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递增而增加,C级高于A级(Z=4.301,P=0038)与B级(Z=4.063,P=0044)。而潜在益生作用菌的相对丰度随着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增加呈现减少趋势,C级低于A级(Z=3.882,P=0. 049)。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与健康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及结构不同,而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相近,TACE治疗对肠道菌群影响较小。肠道菌群失调与原发性肝癌临床分级存在关联,随着肝功能Child-Pugh等级的递增,菌群失调程度更为明显,潜在益生作用菌减少,而机会性致病菌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提高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接受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143例中、晚期肝癌在介入治疗后5a生存率为21.7%;初步筛选出变量,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肝功能Child分级、肿瘤形态、肿瘤大小、Okuda分期、治疗方法和门静脉癌栓,其OR分别为4.001、3.967、3.565、3.151、3.021、1.828(P值分别为0.000、0.000、0.001、0.006、1.828、0.023)。结论多因素可影响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3位肿瘤致死病因,目前仅20%的肝癌患者可以行根治性手术切除。许多临床研究证实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抑制肿瘤生长、复发,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预后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从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适应证以及TACE在肝癌术前的新辅助治疗、肝癌术后的辅助治疗、肝癌术后复发治疗、肝移植前的桥接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Wang Y  Qu M  Shi YF  Liu YJ  Zhang C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18(10):785-786
目前,在患者选择合适的前提下,肝移值已成为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1].但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较高的复发率,也严重影响着患者移植术后的长期生存[2].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不同肝癌患者移植前对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反应与肝移植后患者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肝癌手术前后辅助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经肝动脉置管栓塞化疗 (TACE)。但对于能够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 ,是否需要行 TACE治疗和何时行 TACE治疗仍存在着争论。其焦点在于 ,TACE治疗是否能提高手术切除率 ,减少术后复发 ,是否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选用什么样的 TACE治疗方案才能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而使其副作用降到最低。术前 TACE治疗可使供应肿瘤区的动脉充分栓塞 ,L ipi-odol在肿瘤区内长期滞留 ,CT扫描可见 L ipiodol在肿瘤区的充填范围或百分比 ,也即意味着肿瘤坏死之范围或百分比 ,坏死越多 ,肿瘤缩小越明显 ,二…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直接侵犯下腔静脉形成癌栓较少见,预后极差。有研究表明,对于原发病灶可切除的患者,外科切除联合取栓术是可行的治疗选择;而针对原发病灶不可切除的患者,目前尚无具体治疗建议。现报道1例不可切除PLC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的经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