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应用放免技术时18例单纯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24例肺心病稳定期患者以及30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同步测定血浆内皮素(ET)、心钠素(ANP)含量,并与健康人做对比,其结果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ET含量(X±S)113.59±20.63ng/L明显高于肺心病稳定期组76.99±12.10、单纯慢性支气管炎组57.77±15.80以及正常对照组56.31±8.29,P<0.01。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ANP含量(X±S)120±32.92ng/I,明显高于肺心病稳定期组79.34±34.5、单纯慢性支气管炎组66.79±19.34以及正常对照组70.45±22.75.P<0。01.肺心病随病情加重血浆ET、ANP同时增高。提示ET在肺心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致病意义。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由于心功能失代偿使ANP分泌呈代偿增加,产生利钠利尿作用,以维持心脏功能。因此测定血浆ET、ANP含量有助于对肺心病病情、分期、预后的判断。ET与ANP作用相反,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ET可刺激心脏ANP释放,ANP的释放可对抗ET升高引起过度肺血管收缩。  相似文献   

2.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脑梗塞患者血浆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刘惠敏姜秋芬李兴发戴尚飞王铭维①河北医科大学基础所(石家庄050017)人血浆中存在着多种游离脂肪酸(FFA),而其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浓度变化与多种疾病有关,如急性心梗、皮肤病等。而脑梗塞疾病与脂...  相似文献   

3.
孕妇产前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窦心灵  樊玉兰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1):4495-4496
妊娠期妇女的血液处于生理性高凝状态,既为产后快速、有效止血提供了物质基础,又是导致妊娠期及围产期血栓性疾病发生的病理基础。血浆纤维蛋白原(Fbg)是人体内含量最高和分子量最大的凝血因子,其含量增高是导致妊娠期高凝状态的主要原因。为探讨待产孕妇的血浆Fbg含量的变化及  相似文献   

4.
由活性血栓素A2衍生的代谢产物—血栓素B2(TXB2),具有强烈的血小板聚集、血管收缩作用,在止血和血栓形成中占主导地位。前列腺素F1a(6-K-PGF1a)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活性物质PGI2衍生演变而来,具有强烈抑制血小板聚集、舒张血管作用。二者相辅相成,正常时呈动态恒定水平,构成机体内环境稳定平衡因素。当平衡失调可发生血栓性或出血性疾病。本文探讨血浆TXB2、6-K-PGF1a、PLT三者关系对脑梗塞、肝硬化疾病的发病机理和辅助鉴别诊断、疗效、预后判断的临床应用价值。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1.1.1 肝硬化组16例,男11例,年龄27~71岁…  相似文献   

5.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40例肺心病患者血浆心钠素、醛固酮含量。结果发现: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缓解期血浆心钠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发作期显著高于缓解期(P<0.01);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缓解期血浆醛固酮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及(0.05),急性发作期显著低于缓解期(P<0.05);低氧血症、高二氧化碳血症对血浆心钠素、醛固酮有不同的影响。结果提示:肺心病患者心钠素、醛固酮分泌异常,心功能、血气对此二激素的血浆含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急性脑梗塞(ACI)患者86例进行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测定,并就其临床意义讨论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 AC186例,均发病3天内入院。其中男49例,女37例,平均年龄61.3岁±11.2岁。86例患者均符合1986年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全部行头颅 CT 检查,确诊为脑梗塞。所有患者均无糖尿病史。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含量变化与临床病情的关系。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HSA)检测54例AI患者血浆VEGF含量,同时检测骨髓涂片有核细胞中原始及幼稚自细胞数。结果:(1)AL患者血浆VEGF含量为(64.87±33.66)n胡。,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12±11.87)ng/L(P〈O.01);(2)AL患者初始血浆VEGF含量为(64.87±33.66)ng/L,明显高于缓解组的(42.07±17.75)ng/L(P〈0.01),复发、难治患者血浆VEGF含量为(78.12±30.88)ng/L,上升明最,同缓解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初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患者血液中的VEGF含量同患者病情的临床变化有着一定联系,能够作为了解病情、疗效观察、愈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了38例脑梗塞患者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nA)含量,并观察了疾病不同时期的变化,结果表明,脑梗塞急性期组与对照组、脑梗塞急性期与恢复期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浆抗凝血活酶Ⅲ活性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者51例,对照组30例,采用发色底物方法、凝固法、凝血酶比浊法分别进行检测,分析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Fg)含量;另外选择30例本院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AT-Ⅲ活性为(87.2±12.9)%,对照组为(95.9±12.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T、APTT、Fg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Ⅲ可作为一种诊断脑梗死的较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1.
内皮素(ET)是1988年发现由动脉内皮细胞产生的一种缩血管物质。本文观察了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浆 ET 的含量变化,并将其临床情况作一个简要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1)正常组:健康志愿者16例,男8人,女8人,平均年龄48.2岁±10.1岁,平均血压,收缩压16.1kPa±1.9kPa,舒张压9.8kPa±1.1kPa。原发性高血压Ⅰ期组:共24例,男10例,女14例,平均年龄46.0岁±9.8岁,平均病程4.8年±3.2年,平均血压,收缩压20.8kPa±2.7kPa,舒张压13.1kPa±1.4kPa,无心脑肾等其他靶器官的损害。(3)高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脑梗塞患者血清丙二醛(MDA)、尿酸(UA)含量变化及其与病情病程关系.方法分离血清保持待测,观察血清MDA、UA与病情的相关性.结果发现脑梗塞患者血清MDA、UA明显升高,MDA、UA变化与病情病程呈明显正相关.结论脑梗塞的病理生理改变通过检测MDA、UA有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Chopra在 1 982年提出 ,一些严重的非甲状腺疾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而促甲状腺激素正常称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病态综合征 (Euthyroidsicksyndrome,ESS) ,ESS可作为判断疾病预后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测定我院 51例急性脑血管病治疗前后血浆  相似文献   

14.
张蔚 《中国医师杂志》2007,9(2):159-160
目的观察新生儿窒息后血清心钠素及血糖水平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0例窒息新生儿的血清心钠素、血钠及血糖水平,并与20例正常新生儿作对比。结果40例窒息患儿中,重度者血糖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轻度组血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重度窒息患儿血清心钠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程度愈重,血清心钠素水平愈高,而与之相对应的是血清钠的下降,两者呈负相关。结论在治疗新生儿窒息的过程中要严密观察血清心钠素及血糖的变化,严格控制葡萄糖输注的量及速度,应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血浆皮质醇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9月-2011年8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9例作为观察组,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测定后分为抑郁组21例和非抑郁组38例,均测定血浆皮质醇的含量变化,以在本院检测血浆皮质醇含量正常的32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血浆皮质醇的含量变化特点。结果观察组患者清晨8时、下午4时、夜间12时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脑卒中患者清晨8时、下午4时、夜间12时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均明显高于非抑郁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血浆皮质醇的含量变化更为明显,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注意,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素、心纳素(ET、ANF)的含量变化在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甲亢)病中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甲亢患者105例血浆中ET、ANF水平,同时与52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甲亢患者ET、ANF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ET、ANF水平随甲亢病情加重而增高。结论 ET、ANF水平变化对观察甲亢的轻重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郝金红 《现代保健》2009,(12):29-29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和外周血白细胞不平变化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ACS患者Fib及WBC水平变化的临床资料。结果ACS患者WBC浓度和Fib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WBC及Fib浓度测定可作为临床诊断ACS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19.
1995年1月至1996年12月,本院共收治急性脑梗塞(CI)409例,均符合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会议第三次修订标准。现就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409例CI中,年龄最小21岁,最大89岁,其中21~49岁31例,50~59岁75例,60~69岁170例,70~79岁111例,80岁以上22例。男性239例,女性170例。男:女为1.41:1。2.临床表现,急性起病204例,慢性起病166例,不详39例。既往有CI史者51例。有头痛、头晕59例,眩晕,呕吐18例,嗜睡、昏迷76例;面瘫、构音障碍249例,其中火语89例,肢体麻木乏力85例,偏瘫306例,双瘫38例。3.CT扫描;409例CT扫描,389例发现病灶,占95.1%,阴性20例。梗塞部位;基底节区173例,皮质115例,基底节区及皮质70例,其他31例。有陈旧性腔隙地梗塞灶者73例。  相似文献   

20.
王思鸿  徐嵘 《工企医刊》1998,11(4):31-32
作者从1993年开始用胰岛素治疗急性脑梗塞,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1)治疗组:148例,男89例,女59例,年龄28~78岁,平均54.2岁。其中大脑中动脉深支梗塞26例,中动脉皮层支梗塞32例,主干梗塞60例,前动脉梗塞3例,后动脉梗塞9例,基底动脉梗塞18例。(2)对照组:136例,男79例,女57例,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