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对130例手术后伤口感染病人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伤口污染程度与伤口感染率成正比;术前住院时间越长,伤口感染率越高;伤口感染以恶性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外伤病人所占比例较高;伤口感染的易发部位依次是腹部(40%)、盆腔(13.9%)、四肢(10.8%);伤口感染多发生在术后4~7d;低年医师手术感染机会多。为降低术后伤口感染率,手术病人术前宜缩短住院时间,麻醉过程加用抗生素,年轻医师加强基础训练,提高手术技巧,缩短手术持续时间;对伤口感染易感者要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普外科伤口感染的原因及感染后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200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全200例患者中出现伤口感染的有20例,感染率为10%。结论:造成普外科伤口感染的原因多种多样,针对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出现伤口感染的几率。 相似文献
5.
《陕西医学杂志》2017,(8):1146-1147
目的:分析导致手外科手外伤患者施行开放性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组调查、分析1 947例手外科施行开放性手术的手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 947例患者中有60例术后发生伤口感染,感染率是3.08%;60例患者共检出菌株74例,以革兰氏阴阳菌为主(62.16%),常见病源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4.32%)和表皮葡萄球菌(18.92);其次为革兰氏阴性菌(37.84%),常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16.22%)和大肠埃希菌(9.46%);经分析可知,术后伤口感染与年龄、伤后就诊时间、手术用时、伤口污染残留、术后创面引流、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及合并基础疾病有关。结论:了解造成手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重要病原菌,并针对相关因素施行积极的预防干预,有利于减少手术伤口感染,提高患者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6.
8305例分娩手术伤口感染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分娩手术伤口的感染情况 ,引起感染的原因 ,以便采用有效措施 ,特对 830 5例分娩出院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回顾性调查并结合前瞻性调查 ,收集产科 1996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的分娩手术伤口感染的病历 ,查阅每份原始记录 ,填写统一表格 ,参照《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登记分析。1 2 医院感染率的调查 :由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每周二次到病房查房 ,记录感染情况 ,查阅出院病历 ,进行综合统计。2 结 果6年中住院分娩 830 5例 ,其中剖宫产 2 2 5 7例 ,发生腹部伤口感染 18例 ,剖宫产感染率 0 80 % ;会阴…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伤口感染原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取2009年5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术后伤口发生感染的40例产妇(感染组)与同期未发生感染的40例产妇(对照组)病历资料进行比较。结果通过比较发现,诱发剖宫产术后伤口感染的主要原因有合并基础疾病、肥胖、低蛋白血症、严重贫血、手术时间长、出血多、胎膜早破、阴道及肛门检查次数多等。结论明确诱发剖宫产术后伤口感染的原因,给予针对性的预防对策,是降低感染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9.
<正> 院内感染不但增加了病人痛苦,也影响了医疗质量,我院近几年院内感染监测结果以手术伤口感染占首位,为此对伤口感染因素进行探讨,以便有针对性地制订防治措施,降低术后伤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普外科伤口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对相关预防和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0年7月份-2011年7月份一年的时间里,在我院普外科住院手术并发生伤口感染的103例患者,对这些患者的伤口感染情况进行观察,并从中得出有效预防伤口感染的护理方法.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外伤感染的原因主要包括伤口周围的环境污染,抗生素使用不合理,手术医生的业务水平、术前准备工作的合理性、患者的年龄、营养状况等,通过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患者的感染情况得到控制和改善.结论 严格管理和控制是降低伤口感染的关键所在.术中尽量减少组织损伤,减少出血和血肿、杜绝异物残留、尽量压缩手术时间、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合理使用抗生素,都可以减少患者伤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为规范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3种 Ⅰ类切口手术(以下简称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管理,我院于2008年8月发布了关于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实施细则,自执行以来3种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总体情况较前期有了明显的改善[1-2],但期间发现了5例疑似切口感染病例,包括甲状腺手术2例,乳腺手术3例.现参考相关规定[3-6],综合国内及我院相关专家意见,对5例患者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从中找出原因,及时完善实施细则相关内容,以期不断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医院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外科伤口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86例手术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143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手术室管理、手术室感染管理、规范性手术操作、改进术区消毒、严格无菌操作、完善术前护理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经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后,伤口感染率低至2.80%,显著低于对照组(14.69%),且观察组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的护理满意率也显著高于常规护理,两种护理方式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完善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外科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16.
伤口感染是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作者收集55例伤口感染临床资料作一分析,就易致感染的因素及如何预防和处理伤口感染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1 感染率本院妇产科自1987年1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烧伤外科病人再手术的原因,并探讨预防再手术的方法和手段。方法:调取230例我科烧伤患者临床信息,在入院时手术治疗后,采用再次手术患者共82例,占35.65%。筛查再手术患者的手术原因和具体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烧伤外科病人再手术的原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整形(43.90%)、伤口感染破溃(26.83%)、并发症(17.07%)和大面积烧伤机体耐受不足(12.20%),经方差统计比较各组数据间具有统计学意义(F=12.767,P<0.05)。结论:烧伤外科病人再手术在临床比较常见,但应根据再手术的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临床预防手段,以减少再手术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以氯已定和聚维酮碘为主要成分的两种消毒液进行外科消毒降低术后伤口感染率的效果。 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施行清洁或可能受污染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将纳入的335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160例患者使用质量分数2%氯已定进行皮肤消毒,对照组175例患者使用质量分数5%聚维酮碘消毒,记录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术后30 d内手术伤口感染率以及伤口感染部位情况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共获得318例患者的完整随访数据,随访率为94.9%。其中试验组148例,对照组17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及术后抗生素使用情况、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总感染率低于对照组(5.4% vs. 12.9%, P=0.03)。其中在浅表部位感染方面,试验组优势较明显(4.1% vs. 10.6%,P=0.03),但深部感染率及器官周围感染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消毒液总感染及浅表部位感染的差异在可能受污染的手术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清洁手术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已定在预防可能受污染手术术后的总感染及浅表部位感染较聚维酮碘更有优势,但对于清洁手术,两种消毒液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9.
我院8年间腹部手术切口裂开72例,占同期腹部手术的1. 42%,其中20例死亡,占27. 8%。结合本组病例就患者本身原因、手术的影响、术后并发症和术后用药的影响三方面分析了切口裂开原因,同时对手术切口裂开的防治进行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造成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和降低伤口感染的措施。方法对大庆龙南医院2010~2012年普外科收治的310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310例患者中共检出28例伤口感染病例,感染率为9%。结论普外科手术伤口感染的因素很多,应该针对各种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减少伤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