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加贝酯与奥曲肽联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加贝酯与奥曲肽 (善宁 )联合应用治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8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随机分组 ,在综合治疗基础上 ,治疗组Ⅰ 30例 ,给加贝酯及奥曲肽 ,治疗组Ⅱ 2 6例给于加贝酯 ,对照组 2 4例单用综合治疗。结果 :治疗组Ⅰ、Ⅱ住院天数、发热、腹痛、腹胀、白细胞计数 ,血、尿淀粉酶、血钙、血糖、肝肾功能等项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P <0 .0 5~ 0 .0 1) ,治疗组Ⅰ又优于治疗组Ⅱ ,差异显著 (P <0 .0 5~ 0 .0 1)。结论 :加贝酯与奥曲肽联合应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急性胰腺炎(AP)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重型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是目前普外科最棘手的疾病之一,总体死亡率达5%-10%。因此,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对疾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本科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采用加贝酯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30例,并与单用加贝酯治疗组、单用奥曲肽治疗组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华占楼 《临床荟萃》2005,20(22):1301-1302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目前认为AP与各种原因引起的胰腺被胰酶自身消化和由细胞因子的级联反应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response syndrome,SIRS)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笔者采用奥曲肽(善宁)和加贝酯联合治疗急性胰腺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加贝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01—2015-12在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共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奥美肽联合加贝酯治疗,60例)和对照组(奥典肽治疗,60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83.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两组血尿淀粉酶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1;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加显著,组间比较,P0.05;两组CRP、TNF-α、IL-6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1;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加显著,组间比较,P0.05;两组CD8+、CD4+、CD3+等免疫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效果更加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排气排便、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加贝酯治疗急性胰腺炎可以改善机体炎症反应,在较短的时间内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赵迪  张静  牛瑶  王庆治 《临床医学》2013,33(3):39-40
目的 比较分析奥曲肽与加贝酯在治疗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急性胰腺炎患者168例,随机分为两组,奥曲肽治疗组89例,加贝酯治疗组79例.奥曲肽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加贝酯组则在同样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贝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奥曲肽组和加贝酯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81%、86.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曲肽治疗急性重症型胰腺炎腹痛消失时间、血尿淀粉酶和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加贝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与加贝酯在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时疗效相似,但在治疗急性重症型胰腺炎时奥曲肽疗效优于加贝酯,因此临床中应根据患者病情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入选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急性胰腺炎老年患者10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入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营养支持、质子泵抑制剂、维持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平衡、抗炎禁食、胃肠减压等综合疗法,观察组在综合疗法的基础上进行奥曲肽与加贝酯联合疗法,对照组进行加贝酯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及临床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8.0%、6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腹胀腹痛消失时间等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加贝酯与奥曲肽联合疗法,临床效果确切,可促进患者病情迅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临床经过凶险 ,并发症多 ,预后差 ,死亡率高。 1996年以来我们应用奥曲肽 (善得定 )抢救SAP获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 6 2例SAP。治疗组 30例 ,为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10月病例 ,男 17例 ,女 13例 ;年龄 2 7~ 72岁 ,平均 4 3 2岁。对照组 32例 ,为1996年 1月~ 1998年 12月病例 ,男 19例 ,女 13例 ,年龄 2 5~ 70岁 ,平均 4 1.3岁。两组均符合SAP诊断标准[1] ,在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1 2 临床表现  6 2例均有剧烈上腹痛 ;发热 39例 ,其中低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醋酸奥曲肽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02—2016-02在抚顺矿务局总医院就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所有患者吸氧、抗感染、纠正酸碱和水电解质平衡、胃肠减压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静注奥曲肽+生理盐水;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贝酯+质量浓度为0.05 g/m L的葡萄糖静注。待患者不适症状消失、血淀粉酶水平恢复正常即可停药。治疗前与治疗2 d检测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并比较两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和血淀粉酶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CRP、IL-6水平接近,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 d后,两组患者的CRP、IL-6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CRP、IL-6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腹痛、腹胀症状均逐渐缓解,血淀粉酶水平明显下降,但是观察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血淀粉酶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两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醋酸奥曲肽联合甲磺酸加贝酯可有效改善血清炎症因子和血淀粉酶水平,及早缓解患者腹痛、腹胀症状,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乌司他丁与奥曲肤联合应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上,对照组采用臭曲肽进行治疗,联合组采用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进行治疗,14d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以及治疗后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的水平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91% VS 72.73%,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两组治疗后血淀粉酶以及尿淀粉酶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和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9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和对照组(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各48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劳拉西泮治疗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焦虑抑郁的应用价值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法,对照组(n=100)应用常规止吐方案:托烷司琼5 mg,地塞米松5~10 mg化疗第1天,地塞米松持续应用第2天和第3天。治疗组(n=100)应用常规止吐方案,加用劳拉西泮:劳拉西泮0.5~2.0mg,每日2次口服,连用3天。治疗前后对患者应用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进行评分,应用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表(QOL)对患者进行评定。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后经上述治疗后焦虑抑郁、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应用劳拉西泮联合常规止吐治疗方案,治疗后焦虑、抑郁与对照组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方面:治疗组在食欲、精神、睡眠、疲乏、家庭理解与配合、同事的理解与配合(包括领导)、对治疗的态度、日常生活、治疗的副作用、面部表情共10项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劳拉西泮可明显减少乳腺癌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并可明显改善化疗后焦虑、抑郁情绪,通过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结合止吐方案,治疗恶心、呕吐疗效明显;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入院精神障碍患者获得性肺炎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应用回顾性统计分析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新入院5 461例精神障碍患者中发生的肺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入院精神障碍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为11.7‰,其中大叶性肺炎24例,小叶性肺炎40例,年龄≥60岁、伴有躯体疾病、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生率显著性增高(P0.01),院内获得性肺炎与年龄≥60岁、伴有躯体疾病呈正相关(P0.01)。结论新入院精神障碍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较高,存在危险因素,X线摄片能提早发现,及时确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c-FLIP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RNAi技术干扰c-FLIP的表达,MTT法测定细胞活力、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FLIP,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caspase-8)的表达。结果特异性的RNAi能够显著抑制c-FLIP mRNA和蛋白的表达。单独使用不同浓度TRAIL处理SGC7901细胞24 h后,发现细胞的存活率有所降低,但没有显著差异。在干扰c-FLIP表达的同时用TRAIL 100 ng/ml作用胃癌细胞SGC7901不同时间(6 h,12 h,24 h),发现作用24 h后,细胞的存活率为对照组的62.8%,显著降低(P0.05),而处理后不同时间的对照组细胞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凋亡实验显示在二者共同作用SGC7901细胞24 h后,能够促进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二者共同作用24 h后,c-FLIP显著降低、caspase-8及激活型caspase-8(p-18)的表达均显著升高。结论抑制c-FLIP的表达增强了TRAIL诱导胃癌细胞SGC7901的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阶梯性治疗与Valsava法治疗成人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28例(146耳)患者,随机分为阶梯性治疗组(观察组)和Valsava法治疗组(对照组),每组64例。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半年评价其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93.75%,优于对照组的60.9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纯音气导听阈、气骨导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纯音气导听阈、气骨导差均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3.13%,低于对照组的1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总分、精神性因子以及躯体性因子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HAMD、HAMA评分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降低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无失访现象,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随访3个月、6个月的生活质量指标PF、RP、RE得分均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梯性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成人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听力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合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麻醉维持对腹部手术患者血氧指标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腹部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40例。A组患者麻醉诱导后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B组患者麻醉诱导后采用七氟醚吸入,芬太尼静脉输注维持麻醉。观察入室时(T0)、气管插管时(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30min(T3)、拔管后(T4)的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氧分压(Sp 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并记录。分别记录手术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麻醉用药量。观察并比较A、B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结果与T0时比较,T1~T4时A组MAP明显低于B组(P0.05);T3、T4时A组的MAP明显降低(P0.05);与B组比较,A组T1~T4时MAP明显降低;T2~T4时HR明显减慢(P0.05)。T0时,两组患者Sp O2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与B组比较,A组T1~T4时Sp O2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PETCO2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PONV发生率(15.0%)明显低于B组(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应用于腹部手术患者麻醉维持可有效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及血氧指标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不同气腹压力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缺血修饰蛋白水平(IMA)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行腹腔镜手术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各40例。A组(低气腹压力组):40例,术中给予10 mm Hg气腹压力;B组(中气腹压力组):40例,术中给予12 mm Hg气腹压力;C组(高气腹压力组):40例,术中给予15 mm Hg气腹压力。检测三组术前、术中30min、术后12 h、术后24 h血IMA、TNF-α水平,并对术后12 h血IMA、TNF-α水平与气腹压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三组患者在年龄、手术时间、体质量指数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胃胀气、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A组和B组(P0.05);A组、B组、C组三组TNF-α水平在术前、术后均出现一定幅度的变化,三组术前TNF-α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三组术中、术后12 h、术后24 h TNF-α水平均较术前上升(P0.05),但C组TNF-α水平波动幅度最大(P0.05),三组术后24 h TNF-α水平出现回落,且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术后12 h血IMA、TNF-α水平与气腹压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术后12 h血IMA、TNF-α水平与气腹压力呈正相关(P0.05);血IMA水平与血TNF-α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低气腹压力对机体创伤小,机体应激反应轻,因此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考虑气腹压力对机体可能造成的影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宜采取低气腹压力,以减少对机体的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针刀联合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与单纯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膝骨关节病(膝骨关节炎、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膝骨关节炎顽固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组(A组),中西医结合针刀微创疗法治疗组(B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在疗程末、1个月、3个月、6个月的WOMAC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WOMAC评分,在治疗前、治疗末及治疗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B组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比较,在治疗末及治疗后1、3和6个月各时间点的治疗有效率,A组分别为83.3%、78.3%、53.3%和48.3%,B组分别为90.0%、85.0%、81.7%和85.0%,随着治疗结束后时间的延长,A组治疗有效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21.377,P=0.000),B组治疗有效率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趋势χ2=0.458,P=0.498)。在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B组治疗有效率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刀微创疗法联合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膝骨关节炎顽固性疼痛的长效作用明显优于单纯非甾体类消炎药。  相似文献   

18.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预后相差很大。目前主张根据患者的危险分层来决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MDS的预后分层进展很快,从以形态学为主的预后系统到形态学、遗传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危险分层。从MDS危险分层的进展可以透视出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教学思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及N端脑肽钠前体(NT-pro BNP)等相关指标与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于高血压心血管危险分层的标准,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接受治疗154例高血压患者分为极高危组(34例)、高危组(36例)、中危组(40例)以及低危组(44例),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各个组之间左室舒张功能及NT-pro BNP等指标的变化及相关性。结果由于本研究各项指标均不满足正态分布的规律,故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检验各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除了E波衰减时间(DCT)与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左室重量指数(LVMI)与IVRT无明显的线性关系外,其他各项指标之间均呈现线性关系。采用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结果发现除了DCT与IVRT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LVMI以及NT-pro BNP高血压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采用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结果发现除了DCT与IVRT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LVMI以及NT-pro BNP高血压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除了DCT与组别危险程度无相关性外,其他各指标与组别程度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高血压患者随着心血管危险分层的逐渐提高,NT-pro BNP水平也之间升高。检测NT-pro BNP水平有助于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心血管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20.
回顾分析2例急性重度铊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急救护理方法.2例患者入院时血铊及尿铊均明显升高,以胸闷、恶心、呕吐为首发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肠道、神经系统和脱发三联征,同时伴有双手指关节皮肤损害.及时采取血液灌流联合药物驱铊救治和对症处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血液灌流及中毒症状的护理,积极予以心理护理与康复指导,经40d治疗后患者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