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为加快推进“卫生强县”和实现“大病不出县”的目标,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与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人民政府达成合作共识,于2020年8月托管遂溪县第二人民医院、遂溪县人民医院。托管采取管办分离、一体化垂直管理、专科延伸、人才协同培养等创新做法,经过两年多的实践,遂溪县第二人民医院、遂溪县人民医院在管理理念、医疗技术、专科发展、人才建设、服务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托管工作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2.
3.
4.
王培安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8,29(6):627-628
目的:研究探索推进医联体建设的新模式和新路径,促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方法:徐州市中心医院与睢宁县人民政府实施“院府合作”,帮扶该县人民医院、中医院两家医联体成员单位。通过明确合作目标,完善帮扶措施,确立保障措施,突出帮扶重点等努力,凸显帮扶成效。结论:“院府合作”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医院的职责和定位,突出了优质资源和政府主导的双重效应。 相似文献
5.
苏北人民医院医疗集团通过推进全面托管基层医院、共建联合病房、开设名医工作室、成立专科联盟、建设基层特色科室孵化中心等多种紧密型医联体模式,同时积极构建融合分级诊疗的互联网医院和医疗集团信息平台,在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文通过全面分析医疗集团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探索建设资源共享、协作共赢、内涵提升、线上线下业务协同的连续性医疗服务体系,系统性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分析紧密型医联体和“远程医疗”在促进分级诊疗实施中的优势,发现“远程医疗”能够促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有益于分级诊疗实施。但由于缺乏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指导,基于“远程医疗”的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过程面临缺乏顶层设计、标准体系、基础设施不均衡等问题。本文从政府主导的角度,提出建立紧密型医联体“远程医疗”体系、“远程医疗”公共平台、利益分配体系的“远程医疗”背景下的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介绍我国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的定义、优势与发展的基础上,基于“大学附属医院内部医联体”的概念,结合复旦大学各附属医院的实际情况与发展现状,提出了具有复旦大学特色的附属医院内部医联体的建设模式。此模式主要以医疗集团和专科联盟为主,实现医疗资源的纵向与横向整合,依托中山医院、华山医院、儿科医院等附属医院医联体平台的资源优势,打造复旦的优势学科群,充分发挥强势学科效能,提升专科医疗辐射能力,进一步完善区域内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8.
为了整合区域卫生资源,江苏盛泽医院经过5年探索和实践,构建了"上连省级医院,下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盛泽医联体模式"。分析该模式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学科建设、城乡一体化、医养结合等方面进行的创新举措以及取得成效,为基层医疗服务改革推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浙江省双下沉、两提升政策下,浙医二院和长兴人民医院通过构建“医联体+医共体”集团框架、改革集团治理结构和体制、多维度创新资源下沉方式等实践建设跨区域紧密型医联体。其特点是成员单位间空间距离较大且跨区域,并且该医联体一改以往医联体以牵头医院为核心的架构,将建设重点放在县级医院服务水平提升及县域医疗资源整合上,目前已取得较好成效。但该改革仍存在跨区域医联体协作壁垒难以突破、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配套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此,可通过建立权力清单厘清各方权责关系、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配套保障机制等措施优化治理结构与体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寻跨组织医疗服务的“院地”服务模式的实践特点和其关键成功因素,为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与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跟踪调查华西医院与成都市成华区政府开展的“院地”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过程和方法,对华西-成华医联体 “N+1+N”联盟架构中转诊绿色通道、检验同质化、家庭医生团队、信息化支撑的多项服务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紧密型医联体的成效集中在基层医疗、上下联动、患者满意度、双向转诊制度等多个方面。结论 紧密型医联体服务模式成效显著,能充分适应“大健康”战略要求,为深化医联体服务创新能力、发挥更深层次效用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12.
分级诊疗是当前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重点工作,对公立医院改革以及解决百姓就医的问题产生重大影响。按照“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思路构建紧密型医联体,在基层医院施行干部“双兼制”方案。以西电集团医院构建的“3+2+1”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医联体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该医联体的建设方法、建设成效、具体问题以及解决办法,为继续强化推进互联网医联体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14.
以铜陵市立医院城市医联体试点改革为例,阐述了医联体在坚持政府主导、推动一体化管理、畅通转诊通道、创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动医防融合、创新医保支付政策等方面的典型经验.收集医联体建设的相关数据,分析改革取得的效果及当前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医联体接下来应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完善财政补偿机制,减轻牵头医... 相似文献
15.
16.
跨区域医联体建设是实施“健康中国2030”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两大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是导入优质医疗资源的有效路径。文章主要阐述,在政府指导和支持下,2019年1月建立了牵头医院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心医院为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成员医院为相城区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山-相城”医联体。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在医疗管理、医疗技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智慧医疗建设5个方面开展跨区域医联体合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并对实践结果进行总结,探讨如何通过跨区域资源整合来加强医院自身建设水平,提高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的品牌效应,推进区域分级诊疗运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专科服务能力与水平,促进基层首诊,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方法:通过医联体龙头医院专科帮扶,从组织架构、决策参与、人员对接、专科规划、建设内容、建设流程等方面,推动基层医疗机构专科服务能力与水平提升。结果:基层医疗机构专科能力与水平得到提升,分级诊疗有序开展。结论:基层医疗机构的专科建设,需要龙头医院人财物力支持,同时需要基层医疗机构明晰自身发展目标与定位,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灵活的政策支持、有力的宣传力度及各项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8.
在区域纵向医联体推动过程中,出现了医联体运行不够稳定和持久、分级诊疗引导作用逐渐受阻、医疗信息互通滞后导致沟通成本大等问题.本文在分析北京市朝阳区在构建紧密型医联体的探索中取得的成效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顶层设计、提升医疗水平、构建服务延续性长效机制、整合内部资源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医联体内基层医院护理人员进行科研培训,提高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的科研水平。方法:在医联体内基层医院招募本科学历、工作三年及以上且自愿报名的护理人员,建立护理科研培训小组,调研课程意向,进行为期两年的科研培训。结果:护理人员发现问题能力、查阅文献能力、科研设计能力、科研实践能力、资料处理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均有提升,创新行为能力从(24.10±5.76)提升至(37.25±2.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医联体内基层医院护理人员进行科研培训,能够提高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的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医联体模式下,在社区糖尿病管理中实施团队服务并分析其成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5月社区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医联体团队服务联合分层管理。三级医院选派医疗护理专家驻点帮扶指导,对基层医疗机构人员开展系列培训。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患者满意度、规范用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 血糖控制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和规范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医联体模式下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实施团队服务,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增加规范用药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依托医联体提高基层社区慢病管理能力,为患者提供规范、连续、多元化、多层次医疗服务,对实现全程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