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吞咽功能训练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吞咽功能训练疗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吞咽困难评价量表评分的变化,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吞咽困难评价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吞咽困难评价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刺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内科基础治疗及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在内科治疗及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标准吞咽功能评价(SSA)、洼田饮水试验评定及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SS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SWAL-QOL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增高(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SS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SWAL-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洼田饮水分级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天容穴为主治疗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天容、廉泉、外金津、玉液等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分(SSA)、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价标准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SSA总分、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天容穴为主的综合疗效优于康复训练治疗。  相似文献   

4.
俞国尧 《新中医》2018,50(9):199-201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康复训练与常规药物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3周。评定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评定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吞咽困难亚量表的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7 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和吞咽困难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3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洼田饮水试验结果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康复训练与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可促进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项针配合舌三针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接收诊治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同时配合吞咽功能障碍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以上基础上额外给予项针配合舌三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SSA和VFSS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VFSS评分、半流质食物咽食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VFSS评分、半流质食物咽食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项针配合舌三针治疗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症状,从而改善患者的进食情况,显著提高其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这对于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经颅磁刺激和针刺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洼田饮水试验和吞咽功能评分(SSA)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周、2周时两组洼田饮水试验和SSA评分均降低(P0.05)。与治疗1周比较,治疗2周两组洼田饮水试验和SSA评分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和SSA评分下降明显(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联合针刺治疗能提高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舌针配合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型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型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舌针配合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4星期。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及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和SSA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和SS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针配合导管球囊扩张术是一种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型吞咽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104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每日1次,每周6d,连续治疗4周。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深刺廉泉穴与翳风穴结合常规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周6d,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标准吞咽功能评定法(SSA)、洼田饮水试验检测,并进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综合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SSA评分均降低(P0.05);试验组治疗后SS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吞咽能力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试验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吞咽能力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46/52,88.46%)综合疗效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32/52,61.54%,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62%(5/52),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54%(6/5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刺廉泉穴与翳风穴基础上结合常规针刺治疗可以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舌咽功能,协调吞咽肌肉,重建吞咽功能,不良反应发生较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重度脑外伤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重度脑外伤后吞咽功能障碍患儿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及针刺组,每组20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及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儿进行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和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定,比较两组患儿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和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及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2、3个月后,两组患儿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SS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2、3个月后两组比较,针刺组患儿洼田饮水试验评分高于康复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3个月后两组比较,针刺组患儿SSA评分低于康复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康复训练组总有效率为75.00%,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5.00%,针刺组总有效率高于康复训练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重度脑外伤吞咽障碍患儿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通络开窍针法配合温胆汤加减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络开窍针法配合温胆汤加减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2组吞咽功能[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洼田饮水试验、电透视下吞咽能力检查(喉期评分、口腔期评分及误咽程度评分]及生活质量[吞咽困难生活质量测量量表(SWALQOL)]的改善状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2组治疗后SSA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咽喉期评分、口腔期评分、误咽程度评分、SWALQOL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通络开窍针法配合温胆汤加减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能够明显缓解患者吞咽障碍,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与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拟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康复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有效性,为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治疗寻找新方向,新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中药安慰剂联合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康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电透视下吞咽能力检查评分(VFSS)及生活质量评分(SWALQOL)。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SWAL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SWALQO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咽喉期、口腔期、误咽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咽喉期、口腔期、误咽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康复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可有效改善吞咽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预后和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通关散药棒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脑卒中常规治疗配合吞咽功能训练、靳三针及Vital 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通关散药棒治疗。1周为一个疗程,三个疗程后判定疗效,3个月后随访,以洼田饮水试验判定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和电视X线吞咽造影检查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对吞咽功能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5.0%,对照组总有效率71.79%,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关散药棒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肯定,能明显改善患者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吞咽随意饮水方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71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在常规吞咽训练基础上结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吞咽随意饮水方案治疗.采用日本藤岛一郎吞咽困难分级量表、洼田饮水试验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吞咽障碍改善情况,采用体质量指数变化情况评价患者营养状态.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9%(32/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2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藤岛一郎吞咽困难分级量表评分、洼田饮水试验评级、体质量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结合吞咽随意饮水方案能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及营养状态,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早期规范吞咽康复训练联合针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和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早期规范吞咽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通过洼田饮水试验与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3个月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吞咽障碍复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规范吞咽康复训练联合针刺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舌三针配合Vitalstim电刺激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舌三针配合Vitalstim电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洼田吞咽能力评定量表分级、标准吞咽功能(SSA)评分及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SWAL-QOL)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洼田吞咽能力评定量表分级、SSA评分及SWAL-QOL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洼田吞咽能力评定量表分级、SSA评分及SWAL-QO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三针配合Vitalstim电刺激是一种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有效方法,能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清热化瘀方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 选取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内科治疗与康复护理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清热化瘀方联合针刺,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分(SS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和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经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分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更低,ADL评分更高,临床总有效率87.5%(35/40)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清热化瘀方联合针刺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吞咽训练联合针刺对脑卒中后急性期吞咽障碍的康复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吞咽训练+针刺治疗)、吞咽训练组和针刺组各20例,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吞咽功能评定,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三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均较前显著改善(P0.01),其中治疗组显著优于吞咽训练组和针刺组(P0.05),吞咽训练组与针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训练联合针刺能显著改善急性脑卒中后患者的吞咽障碍,优于单纯针刺和吞咽训练,且吞咽训练与针刺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物理因子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和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量表评分及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70.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洼田饮水试验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吞咽功能障碍评价标准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物理因子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疗效较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吞咽肌群肌力,改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项针配合舌三针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接收诊治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同时配合吞咽功能障碍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以上基础上额外给予项针配合舌三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SSA和VFSS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VFSS评分、半流质食物咽食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VFSS评分、半流质食物咽食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项针配合舌三针治疗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症状,从而改善患者的进食情况,显著提高其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这对于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陈和禾  朱伟新  余静  许美飞 《新中医》2020,52(14):127-130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疗法。采用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和藤岛一郎吞咽评分(FIRS)评价患者吞咽功能,采用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价患者生活质量,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8%,高于对照组7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FSS评分、FIR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VFSS评分、FIR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SWAL-QO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34%,观察组为8.6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可明显提升临床疗效,并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