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川东北地区孕产妇临产三项指标即乙型肝炎病毒、梅毒和获得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检测和感染情况,为预防三病的母婴传播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5—2018年门诊及住院孕产妇的临产三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1 161名孕产妇中检出乙型肝炎病毒阳性者917例,检出阳性率为8.22%;检出梅毒阳性患者38例,检出阳性率为0.34%;检出艾滋病毒阳性患者12例,检出阳性率为0.11%。乙型肝炎病毒、梅毒和艾滋病毒的总检出率在36~45岁组出现高峰,分别为9.1%、0.457%和0.15%。结论:川东北地区孕产妇主要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为主,应加大对孕产妇传染性疾病的筛查力度,及时采取有效的阻断病毒母婴间垂直传播的干预措施,进而减少新生儿感染病毒的机会,促进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茂名地区孕产妇人群中艾滋病和梅毒的流行现状和趋势,对艾滋病和梅毒阳性的孕产妇采取干预对策。方法:将2008年首次来院做产前检查和孕期未检查的孕产妇作为干预后组,进行HIV、RPR及TPHA常规筛查监测,对阳性者进行干预治疗;以2005年自愿参与HIV和RPR监测的孕产妇作为干预前组。两组检测方法相同。结果:干预后组5 214例孕产妇中,检出HIV阳性4例,RPR阳性46例,检出率分别为0.77‰、8.82‰;检出新生儿HIV阳性1例,梅毒孕妇经干预治疗后分娩30例,发生先天梅毒14例,母婴传播率分别为46.67%。干预前组1 670例孕产妇中,检出RPR阳性7例,检出率为4.19‰;发生先天梅毒6例,母婴传播率为85.71%。干预后组的监测率、HIV和RPR阳性检出率比干预前组提高,而显性梅毒和先天梅毒发生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孕期进行HIV和RPR常规筛查监测可及早发现艾滋病和梅毒感染者;对其实施干预对策可有效阻断艾滋病和梅毒母婴传播的发生,降低母婴传播率,可确保优生优育,保障母婴安全;减少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性,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全州县孕妇乙型肝炎(乙肝)、梅毒和艾滋病的检出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14年在某医院孕妇保健中心就诊的孕妇,在产前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梅毒和HIV抗体检测。结果9 365例孕妇中检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843例,阳性率为8.68%;检出梅毒抗体阳性20例,阳性率为0.21%;检出HIV抗体阳性10例,阳性率为0.11%。结论全州县孕妇艾滋病和梅毒检出阳性率较低,但乙型肝炎感染率较高,应进一步加强母婴阻断及随访,探索潜在原因,加强卫生宣教,降低孕产妇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孕产妇近两年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梅毒的感染情况,阻断和降低HIV、梅毒的母婴传播。方法 2008年、2009年妇产科门诊作孕期保健检查的待产妇和住院的产妇进行HIV、梅毒的血清学检查。结果共检测800例孕产妇,发现1例梅毒阳性孕产妇,阳性率为0.1%,0例HIV孕产妇,阳性率为0。结论孕产妇应该定期接受HIV、梅毒等性传播疾病的检查,以防止HIV、梅毒的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5.
徐燕  彭蘡  孔晓明 《现代养生》2014,(6):108-108
目的:调查溧阳市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研究孕产妇接受血清检测的结果并分析其临床作用。方法: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于我院保健的1032名孕产妇产前进行抗-HIV、抗-HCV、TPPA、乙肝二对半检测。结果:1032名孕产妇中,早期检查145例,所占比例为14.05%,中期及晚期检查887例,所占比例为85.96%;所有产妇均无抗-HIV阳性,TTPA、HBsAg检测的阳性率各自为1.74%、23.74%。结论:本市孕产妇主要表现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梅毒感染率较低,尚未发现HIV感染的孕产妇;早期的检验率偏低。经过检查孕产妇的感染性血清标志物,孕妇应当尽早进行检验且及早发现传染病是预防母婴传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艾乙梅母婴阻断技术在孕检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在我院的孕检中应用艾乙梅母婴阻断技术。结果在520例孕检者中,检出1例感染HIV病毒阳性,行综合干预措施后,感染HIV病毒孕妇所生的婴儿在出生、满12和18个月时,未检出HIV病毒;检出32例感染HBV病毒阳性,行后续的干预阻断服务,感染HBV病毒孕妇所生的婴儿在出生、7月至1周岁期间,29例未检出HBV病毒,3例HBV病毒阳性;检出2例梅毒阳性,行规范性治疗,感染梅毒孕妇所生的婴儿在出生时、婴儿满3月和6月进行梅毒螺旋体抗毒血清检测,未检出梅毒。结论在女性孕检中应用艾乙梅母婴阻断技术,是预防艾滋病、乙肝和梅毒母婴传播的重要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辽宁省葫芦岛市孕产妇梅毒感染流行状况,评价预防梅毒母婴传播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对2011-2014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孕产妇梅毒检测资料,阳性孕产妇及其所生儿童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1-2014年间,孕产妇梅毒检测阳性率从0.1%增长至0.4%,呈逐年上升趋势(趋势χ~2=42.16,P0.001),2011-2014年共发现147例梅毒感染者,其中36例选择终止妊娠,111例选择继续妊娠,治疗率为100%,规范治疗率为26.1%。梅毒感染孕产妇分娩的111例婴儿中,死胎2例、7天内死亡2例、失访1例。检测106例满18个月的幼儿,先天梅毒7例(6.3%)、失访3例,儿童随访率达到97.1%。结论葫芦岛市孕产妇梅毒检测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通过全面开展预防梅毒母婴传播工作和落实综合干预措施,加强感染孕产妇治疗服务和暴露儿童随访管理,有效降低了先天梅毒的发生危险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芜湖市实施预防艾滋病、梅毒母婴传播(PMTCT)项目以来的梅毒阳性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的干预及感染情况,评价预防梅毒母婴传播工作的效果,为今后更好地开展预防梅毒母婴传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3年1月 - 2017年12月期间芜湖市所有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孕产妇为目标人群,从国家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信息系统中导出芜湖市相关数据,应用 SPSS 16.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差异比较使用卡方检验。结果 2013 - 2017年芜湖市住院分娩梅毒阳性产妇总数为467例,阳性率为0.28%;2013年梅毒阳性孕产妇规范治疗率为12.86%,2017年规范治疗率上升至55.13%,呈逐年升高的趋势(χ2趋势 = 47.224,P<0.001);499例梅毒感染孕产妇分娩的509例婴儿,7 d内死亡2例,出生即诊断为先天梅毒儿的7例,后续随访诊断为先天性梅毒的3例,先天性梅毒儿发生率为5.88/10万。结论 梅毒阳性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干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预防梅毒母婴传播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梅毒阳性孕产妇规范治疗率较低,其所生婴儿干预比例仍需提高。  相似文献   

9.
伏钢  彭艳华  李毅刚  曾蕾 《职业与健康》2012,28(12):1480-1481
目的了解长沙市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和梅毒螺旋体(TP)的感染情况,为疾病的预防,保护母婴的身体健康提供依据。方法用ELISA的方法检测HIV、TP、HBV和HCV。结果长沙市孕产妇乙肝表面抗原(HBsAg)、抗-HCV、抗-TP、抗-HIV的阳性率分别为5.85%、0.52%、1.24%、0.09%,且HBsAg、抗-HCV、抗-TP的阳性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HBsAg阳性率各年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sAg阳性孕产妇的感染模式以小三阳、大三阳为主;抗-TP阳性率30岁~、40岁~年龄组明显高于20岁~年龄组。结论长沙市孕产妇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及HIV的感染情况有逐年升高的趋势,需即时采取干预措施,阻断和降低上述疾病的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湖北省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工作以来,孕产妇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及母婴传播情况。方法:在湖北省全省范围开展孕产妇HIV自愿咨询与检测,对检测过程中发现的HIV抗体阳性孕产妇及婴儿进行综合干预,对阳性孕产妇分娩的婴儿进行随访并于12个月、18个月检测HIV抗体;对婚检确认HIV抗体阳性的妇女提供随访服务,对发现的阳性孕产妇及其分娩的婴儿进行综合干预。结果:自2004年7月~2009年12月,共有2288933名孕产妇接受了HIV自愿咨询检测,发现207名阳性者,阳性率为0.90/万,HIV阳性孕产妇中,经血液传播占11.60%,经性传播占53.63%,其他占10.63%;孕产妇的HIV抗体检测阳性率处于平稳低流行态势。采取干预措施后,尚未发现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儿童。结论:在艾滋病疫情相对低发地区,通过开展HIV自愿咨询检测服务和对阳性孕产妇及婴儿提供综合干预服务,可掌握当地孕产妇人群中HIV的感染状况,并可有效降低HIV母婴传播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珠海地区孕妇的梅毒、艾滋病、乙肝、丙肝四种传染性疾病的感染情况。方法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珠海市在笔者所在医院做产前检查和分娩的10242例孕妇梅毒、艾滋病、乙肝、丙肝的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结果珠海市孕妇的乙肝、丙肝感染率逐年下降;梅毒感染率逐年上升;2008年的一个住院产妇检测出抗-HIV阳性。结论珠海市孕妇的乙肝感染率逐年下降,但相互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肝感染率逐年下降,年度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梅毒感染率逐年上升,由2006年的0.32%上升到2008年的0.61%,年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008年的一个住院产妇检测出抗-HIV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汕尾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的分析,进一步了解汕尾口岸出入境人员中爱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梅毒的感染情况,为有效地开展传染病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汕尾口岸的2157名出入境人员进行传染病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157名出入境人员中共检出4种传染病153例,检出率为7.09%,其中检出HbsAg阳性者140例,检出率为6.49%;检出HIV抗体阳性者4例,检出率为0.19%;检出抗-HCV阳性者1例,检出率为0.05%;检出梅毒阳性者8例,检出率为0.37%。结论 HbsAg阳性是汕尾口岸出入境人员中流行的主要传染病。加强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加大卫生知识宣传咨询力度,提高出入境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将有力于防止传染病在国际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桂林市孕产妇艾滋病、梅毒、丙肝的感染情况以及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为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2010-04/06对初次到哨点医院的400名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HIV、丙型肝炎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检测对象艾滋病防治知识的8道核心问题知晓率(至少答对6道题)为57.0%,HIV抗体阳性率为0.25%(10/400),梅毒抗体(RPR)阳性率为0.25% (1/400),未检出丙肝阳性.结论 桂林市孕产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建议加强婚前HIV检测和孕期HIV检测,预防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东莞口岸出入境人员2003—2009年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的感染现状。〔方法〕采用哨点监测方法,于2003—2009年在东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采集监测对象的血清标本进行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梅毒抗体、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HCV)抗体检测,采用SPSS13.0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分析。〔结果〕2003—2009年,东莞口岸出入境人员艾滋病、梅毒、乙肝表面抗原和丙肝抗体的总感染率分别为0.01%、0.18%、5.31%和0.18%。不同类别的出入境人员艾滋病、梅毒、乙肝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东莞口岸出入境人员中,艾滋病等传染病流行仍较严重,应继续加强监测,最大程度地降低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的阳性率,减少性病传染病向境内传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三亚口岸出入境人员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的感染状况,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为口岸传染病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哨点监测法,对2007—2010年收集的监测数据用EXCEL、SPSS等软件进行流行病学的统计分析。结果 4年期间,三亚口岸共检出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四类传染病122例,检出率为3.98%;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的检出率分别为0.16%、0.29%、3.13%、0.39%。不同类别和国籍的出入境人员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交通员工和吉尔吉斯斯坦籍人员为主。结论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加快,流动人员增多,因出入境人员染疫造成传染病流行的可能性加大。制定有效措施,加强传染病监测力度,以减少传染病的传入传出,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温州地区产妇HBV、梅毒、HCV及HIV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HBV、梅毒螺旋体、HCV及HIV在产妇中的感染趋势及其在不同年龄段的感染情况。方法:对温州地区三大医院2002~2004年22447例产妇进行调查并按年龄组分析。结果:各年份产妇HBV的阳性率分别为12·53%、11·42%、11·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梅毒螺旋体的阳性率分别为0·30%、0·52%、0·86%,感染率逐年升高(P<0·05);HCV的感染率分别为0·06%、0·08%、0·24%,2004年高于2003年(P<0·01);2002、2003年分别有1例产妇HIV抗体检测阳性。产妇按年龄分≤24岁,25~29岁,≥30岁组比较,梅毒螺旋体的感染率分别为0.87%、0·49%及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3年HBV感染率均较高,无统计学意义,但有略为下降的趋势;梅毒螺旋体、HCV的感染率有明显增加;≤24岁年轻产妇梅毒螺旋体感染率较≥25岁产妇高,HIV在产妇中已有检出。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孕产妇对艾滋病传播和预防知识知晓率水平、对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态度、高危行为以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为制订本地区母婴阻断艾滋病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式了解辖区内孕产妇对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所持态度及其吸毒、有偿供血、外出打工、性病感染情况等高危行为和干预措施进行分析,并采集静脉血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在本次监测的454名孕产妇中,孕产妇HIV感染率为0.22%;对传播途径等8个核心指标知晓率为47.58%;64.1%不愿意与HIV感染者交往;0.44%丈夫有吸毒史;30.40%丈夫去外地打工或经商;17.10%接受过安全套发放服务;84.36%艾滋病知识信息来源于电视。[结论]该地区孕产妇HIV感染率高于本地区全人群感染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对HIV感染者存在恐惧和歧视,安全套发放、知识宣传这些干预工作开展力度和普及面尚不能满足目前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需要。应充分关注本地区孕产妇的艾滋病预防工作,并采取更为有效的艾滋病健康促进干预措施。建议开展产前门诊常规HIV检测,提高孕妇HIV自愿咨询检测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云南省施甸县自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以来,孕产妇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和母婴传播情况及干预效果。方法以施甸县2008-2010年接受HIV检测的所有孕产妇和检测中HIV抗体阳性的孕产妇及其所分娩婴幼儿为目标人群,按照《云南省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试行)》要求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并运用χ2检验等统计方法,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报表进行分析。结果施甸县2008-2010年共有10513名孕产妇,参与HIV检测的孕产妇9905名,发现22例HIV阳性孕产妇,阳性率为0.22%,孕产妇HIV抗体检测阳性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在22例阳性孕产妇中,自愿终止妊娠者2例(占9.09%),产妇20例;对19例产妇和婴儿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服务利用率为95%;在19名婴儿中因难产于生后1天死亡1例,对存活的18名婴儿采取人工喂养;18名婴儿接受HIV检测,其满12个月、18个月检测均为阴性。结论通过大力开展孕产妇HIV抗体检测,加大健康教育工作力度,提供安全助产服务,及时服用抗病毒药物等综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可及时掌握孕产妇人群中HIV的感染状况,能有效降低儿童通过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的几率。  相似文献   

19.
对1例梅毒与HIV及乙型肝炎合并感染者进行分析,患性病的人更易感染HIV.口岸作为控制传染病的关口,提示加强出入境人员的健康教育,普及传染病预防知识.加强艾滋病阳性人群的监管,有效防止和延缓艾滋病在中国的传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孕妇产前血液检测传染性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梅毒螺旋体抗体(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结果:6170名孕妇中HBsAg阳性总人数593例,HBsAg阳性率9.61%;梅毒感染人数39例,梅毒抗体阳性率0.63%;丙肝感染人数18例,丙肝抗体阳性率0.29%;未检测出HIV阳性者。结论:孕妇产前血液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测,能为阻断和降低母婴传播,确保母婴安全健康提供保障;减少和避免医疗纠纷、预防医院感染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