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杜君  郑荣寿  庄建辉 《中国肿瘤》2019,28(4):246-251
摘 要:[目的] 分析我国食管癌疾病负担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全国肿瘤登记处上报的2006~2014年食管癌发病、死亡数据,计算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并按地区(城市/农村)、性别和年龄进行分层分析,采用Segi’s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构成作为标准人口计算年龄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估算2014年全国食管癌疾病负担;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ISIS系统查询2010~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科学部在食管癌基础研究领域的资助信息。[结果] 2014年全国食管癌发病估计约25.78万,死亡估计约19.30万;2014年全国食管癌发病粗率为18.85/10万,世标率12.17/10万,死亡粗率为14.11/10万,世标率8.75/10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方面,2010~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科学部共资助食管癌相关研究477项,总经费21 494万元,其中医学科学部七处(H16)共资助食管癌相关研究442项,总经费达到19 965万元,无论是资助项目数还是资助金额都在医学科学部七处资助总数的3%左右,且与食管癌疾病负担并无相关性。[结论] 食管癌作为中国高发特色恶性肿瘤,尽管近年来发病和死亡均有下降,但是疾病负担依然严重,而国家在食管癌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与其疾病负担并不对应,建议加大科研投入,为食管癌的防控工作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2.
冯萍  代敏  石远凯 《中国肿瘤》2019,28(6):435-439
摘 要:[目的] 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近十年国际合作项目情况,为今后国际合作工作提供借鉴,促进国际合作的深入开展。[方法] 对2008~2017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际合作项目的资助情况、研究分类、项目来源及成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7年国际合作课题项目共计124项,项目数量逐年增长且以预防研究占比最高。国际合作项目经费合计2346.48万元,合作方以美国居多,合作单位性质以研究机构居多。成果主要有依托项目申请国家级课题12项,发表文章39篇,另有获专利8项,科研奖励6项。[结论] 国际合作项目极大地提高了肿瘤科研和临床水平。医院应加强国际合作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国际合作管理工作,积极拓展国际合作渠道,进一步促进我国肿瘤防控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小焱  潘惊萍  段占祺 《中国肿瘤》2020,29(10):758-762
摘 要:[目的] 分析2013—2017年四川省恶性肿瘤疾病负担现状,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3—2017年四川省恶性肿瘤死亡数据,通过计算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早逝寿命损失年(YLL)和伤残寿命损失年(YLD) 来评估居民疾病负担水平。[结果] 2013—2017年四川省居民恶性肿瘤DALY负担为每千人口15.55人年,其中YLL率与 YLD 率分别为每千人口15.20人年与 0.35人年,YLL负担高于YLD(P<0.001);恶性肿瘤疾病负担随着年龄的增加不断增长,在60~69岁和70~79岁达到高峰,DALY率分别可达每千人口43.43人年和42.70人年。前5位恶性肿瘤疾病负担顺位分别为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和结直肠癌,占所有恶性肿瘤负担的70.98%。[结论] 恶性肿瘤给四川省居民带来较重的疾病负担,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早死是其疾病负担的主要来源。老年人是恶性肿瘤疾病负担重点防控人群,重点防控肿瘤包括肺癌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4.
郭肖利  陈琼  徐慧芳  刘茵 《中国肿瘤》2024,33(5):358-365
摘 要:[目的] 分析2019年河南省肺癌发病与死亡情况及2010—2019年河南省肿瘤登记地区肺癌发病与死亡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各肿瘤登记处上报且质控合格的肺癌发病与死亡资料,结合全省户籍人口数据,估算2019年河南省肺癌分城乡、性别、年龄组别肺癌发病/死亡例数、粗率、中标率、世标率、构成比、0~74岁累积率。采用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 4.8软件,计算2010—2019年河南省肿瘤登记地区肺癌中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结果] 2019年河南省肺癌估计新发病例56 892例,粗发病率为51.95/10万,中标率和世标率分别为37.85/10万和38.06/10万,占全省所有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19.73%。河南省估计肺癌死亡病例43 625例,粗死亡率为39.83/10万,中标率和世标率分别为27.93/10万、28.11/10万,占全省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6.35%。河南省2019年男性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高于女性(男性:中标发病率为52.95/10万,中标死亡率为41.73/10万;女性:中标发病率为23.50/10万,中标死亡率为15.09/10万)。肺癌年龄别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在85岁及以上组达到高峰。2010—2019年间,河南省肿瘤登记地区的肺癌中标发病率和死亡率波动均呈平稳趋势,但城市地区男性在2014—2019年间肺癌中标发病率和死亡率每年分别下降4.6%和4.7%,农村地区男性中标死亡率每年下降4.7%。2010—2019年间,40~49岁年龄组男性、女性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结论] 河南省肺癌发病与死亡水平依旧较高,疾病负担较重,后续应继续加强肺癌防控和筛查与早诊早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摘 要:[目的] 分析中国1990年和2019年不同年龄人群的主要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和变化情况。[方法] 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库,分析中国不同年龄组人群1990年和2019年主要恶性肿瘤的死亡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变化,并利用贡献分解分析方法分析总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和年龄别死亡率变化对主要恶性肿瘤疾病负担的贡献。[结果] 2019年中国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和DALY率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与1990年相比,2019年80岁以下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和DALY率均有下降,80岁及以上人群死亡率有升高。不同年龄人群主要恶性肿瘤死亡情况不同,1990年和2019年白血病均是15岁以下人群死亡的主要死亡原因,其次为脑及中枢神经肿瘤。2019年肺癌位居中国50岁及以上人群恶性肿瘤死亡首位。相比较于1990年,2019年肺癌的DALY率在70岁及以上人群中明显上升,结直肠癌的DALY率在15~69岁年龄段人群中明显上升。与1990年相比,恶性肿瘤死亡数增加86.1%,其中总人口的增长贡献20.2%,人口老龄化贡献了114.2%,而年龄别死亡率降低减少了48.3%;2019年恶性肿瘤DALY数上升了49.6%,其中总人口增加贡献了20.2%,人口老龄化贡献了83.7%,而年龄别DALY率降低减少了54.3%。人口老龄化对前列腺癌、膀胱癌死亡数和DALY数上升的作用最明显,年龄别死亡率降低对肝癌死亡数和DALY数的下降作用最为明显。[结论] 1990年至2019年中国不同年龄恶性肿瘤的死亡和疾病负担整体在下降,但是人口老龄化加重仍带来部分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增加。应有针对性地实施恶性肿瘤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徐英  李志学  马艳  余卫军 《中国肿瘤》2022,31(12):959-966
摘 要:[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成年人归因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癌症疾病负担情况。[方法] 利用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 2019年的数据,采用Joinpoint模型评估分析我国部分癌症归因于T2DM的疾病负担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结果] 2019年我国居民归因于T2DM的癌症死亡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率分别为8.712/10万和187.899/10万,较1990年分别增长110.54%和87.29%;归因死亡率和DALYs率除肝癌外,胰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气管、支气管和肺癌,女性乳腺癌和膀胱癌均呈现上升趋势;性别和年龄分组结果显示,25~49岁组归因死亡率和DALYs率的AAPC呈显著上升趋势的癌种为结直肠癌(男:3.59%和3.61%;女:0.88%和0.88%)、膀胱癌(男:1.53% 和1.68%)、胰腺癌(男:4.48%和4.40%;女:2.56%和2.49%)、卵巢癌(2.37%和2.33%);70+岁组气管、支气管和肺癌(男:1.89%和1.64%;女:1.62%和1.33%)和女性乳腺癌(1.06%和1.00%)归因死亡率和DALYs率的AAPC上升较快。[结论] 气管、支气管和肺癌,结直肠癌,女性乳腺癌归因于T2DM的疾病负担较重;除肝癌外,归因于T2DM的癌症疾病负担呈上升趋势,其中胰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上升较快,且男性高于女性。要重点关注25~49岁人群结直肠癌、膀胱癌、胰腺癌、卵巢癌及70+岁组气管、支气管和肺癌与女性乳腺癌归因于T2DM的疾病负担,加强癌症风险防控。  相似文献   

7.
江雨琛  俞浩  罗鹏飞 《中国肿瘤》2022,31(5):327-334
摘 要:[目的] 分析1990—2019年江苏省肺癌疾病负担及其危险因素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分析1990—2019年江苏省居民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过早死亡率的变化趋势,运用人群归因危险百分比估计肺癌不同危险因素的归因水平。[结果] 1990年和2019年江苏省居民肺癌的标化发病率分别是32.90/10万、42.02/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33.69/10万、34.71/10万,过早死亡率分别为2.29%、1.86%,标化DALY率分别为1 084.91/10万、409.60/10万。30年间,男性、女性及合计标化发病率年均分别增加了0.71%(t为6.05~10.79,P均<0.001)、1.04%(t为6.05~10.79,P均<0.001)和0.83%(t为6.05~10.79,P均<0.001),男性及全人群过早死亡率年均分别下降了1.02%(t=-7.04,P<0.001)和0.68%(t=-6.52,P<0.001),但男性、女性、男女合计标化死亡率(t=-0.55,P>0.05;t=1.93,P>0.05;t=1.01,P>0.05)及女性过早死亡率(t=-1.00,P>0.05)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标化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率(t为-5.27~-4.99,P均<0.001)、标化DALY率(t为-5.27~ -4.99,P<0.001)均呈现下降趋势,标化伤残损失寿命年(YLD)率则呈现上升趋势(t=9.16,P均<0.001),YLL在DALY中占比高达98.55%。在肺癌的归因顺位中,吸烟居首要原因,家庭空气污染由第2位下降至第8位,而大气颗粒物污染和二手烟的顺位上升。[结论] 江苏省肺癌疾病负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发病水平仍在上升,应将控烟及环境治理作为肺癌防控的重要手段,将中老年及男性人群作为重点关注人群,要关注肺癌疾病负担在女性中的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8.
俞浩  罗鹏飞  韩仁强 《中国肿瘤》2019,28(8):587-591
摘 要:[目的]分析2010~2017年江苏省女性居民宫颈癌的死亡变化情况。[方法] 利用2010~2017年江苏省死因监测报告数据,比较城乡、不同年份和不同年龄的女性宫颈癌死亡率和过早死亡率,并描述死亡年龄集中趋势。[结果] 近年来宫颈癌的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是江苏省女性居民死亡顺位上升最多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农村高于城市。2010~2017年间,死亡率上升的加速拐点、死亡中位年龄均略有后移,过早死亡率上升了71.4%。[结论] 江苏省宫颈癌的疾病负担不容忽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本次分析提示筛查可能对延缓宫颈癌死亡具有积极的效应。提倡优化疫苗接种、筛查和早诊早治相结合的宫颈癌防控策略,加强性健康教育,建立适宜我省的宫颈癌综合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9.
高岩  王蓓  赵京 《中国肿瘤》2020,29(7):514-519
摘 要:[目的] 分析2010—2018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肺癌的发病、死亡及疾病负担情况。[方法] 根据2010—2018年第八师肿瘤登记数据计算相关指标,包括肺癌发病率、死亡率、年龄标化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及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等。[结果] 2010—2018年第八师居民肺癌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为37.22/10万和23.84/10万,男性均高于女性(P均<0.05)。肺癌发病率、死亡率在>40岁的人群中上升明显,且主要集中在≥60岁的人群。2010—2018年第八师居民肺癌发病率、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分别为9.02%、11.83%。第八师居民肺癌每千人早死所致寿命损失率(YLL)、伤残所致健康寿命损失年(YLD)、DALY分别为2.85、0.06、2.90,男性均高于女性(P均<0.05)。男性、女性疾病负担高峰值均在75~79岁组。[结论] 2010—2018年第八师居民肺癌发病和死亡水平较高,早死是其疾病负担的主要来源,应重点对60岁及以上人群开展早诊早治,降低第八师肺癌流行水平。  相似文献   

10.
肖文博  朱广涵  朱云  王媛 《中国肿瘤》2022,31(9):693-700
摘 要:[目的] 描述1990—2019年中国主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及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19(GBD2019)数据,采用发病人数和发病率评价消化系统肿瘤发病水平,利用Joinpoint软件分析1990—2019年5种主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的时间变化趋势,描述和评价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及变化情况。[结果] 2019年我国主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粗发病率排名前5名分别为胃癌(43.09/10万)、结直肠癌(42.74/10万)、食管癌(19.55/10万)、肝癌(14.80/10万)和胰腺癌(8.08/10万)。除肝癌外,其余病种粗发病率相比1990年均有所上升,年龄标化后胃癌、食管癌和肝癌的标化发病率均下降,结直肠癌和胰腺癌的标化发病率仍然上升。 [结论] 中国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负担较重,30年间胃癌始终是我国发病首位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结直肠癌疾病负担明显增加。49岁以上男性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