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监测分析l0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现状,以加强抗真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对我院2001年4月~2002年12月分离鉴定出的359株真菌.用目前常用的l0种抗真菌药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和分析。结果 在l0种抗真菌药物中,耐药率最高的是灰黄霉素(耐药率87.3%~100%),其次为氟康唑(42.8%-54.9%)和伊曲康唑(28.5%~50.9%)。结论 当前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菌株明显增多,特别是氟康唑、伊曲康唑耐药率增高,敏感率降低,应引起广大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监测分析10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现状,以加强抗真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对我院2001年4月~2002年12月分离鉴定出的359株真菌,用目前常用的10种抗真菌药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和分析.结果在10种抗真菌药物中,耐药率最高的是灰黄霉素(耐药率87.3%~100%),其次为氟康唑(42.8%~54.9%)和伊曲康唑(28.5%~50.9%).结论当前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菌株明显增多,特别是氟康唑、伊曲康唑耐药率增高,敏感率降低,应引起广大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监测分析目前常见酵母样真菌感染现状与耐药情况,为临床二重感染性疾病提供病原学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的依据。以加强抗真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各种临床标本经分离培养后,用科玛嘉真菌显色培养进行鉴定,康泰生物制剂的酵母样真菌药敏板条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送检的2571份临床标本共分离真菌263例,检出率为10.3%。结果临床念珠菌感染中以白念珠菌为主(53.5%),热带念珠菌(17.2%),光滑念珠菌(10.1%),克柔念珠菌(8.9%),其他念珠菌(10.3%)。非白念珠菌感染呈上升趋势。两性霉素、制霉菌素耐药率最低,分别为5.1%、4.4%,其次为5-氟胞嘧啶(10.9%),灰黄霉素耐药率最高(87.1%),其次为益康唑(55.3%),咪康唑(37.5%),氟康唑(30.3%)。结论当前临床常见抗真菌药的耐药株明显增高,临床实验室不仅应做好真菌的分离鉴定,而且要认真做好分离株的药敏试验,加强抗真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耐药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韦宁  王霞  雷万群 《海峡药学》2001,13(1):93-94
本文报告采用KB法对161株分离自本院临床标本的酵母样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61株酵母样真菌对唑类抗真菌药氟康唑、伊曲康唑、酮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95.7%、94.4%、85.1%。表明酵母样真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的敏感率最高,其次是酮康唑,制霉菌素的敏感率最低仅为65.8%。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念珠菌感染的分布情况及对4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现状,从而加强抗真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统计分析2009年5月~2010年5月期间,我院念珠菌感染患者的真菌培养鉴定和药敏结果.结果:242株念珠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念珠菌对两性霉素的敏感率最高为88.9%,对氟胞嘧啶的敏感率为76.9%.结论:念珠菌感染及耐药率逐年上升,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同时加强对念珠菌耐药率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北京医院2003年4月~10月期间真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显色培养基对真菌进行鉴定,用药敏纸片法测定真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结果:共分离到285株真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泌尿道和消化道,其中检出最多的是白色假丝酵母133株(46.7%)、光滑假丝酵母66株(23.2%)和热带假丝酵母54株(18.9%).三种抗真菌药物对285株深部感染真菌总的耐药率分别为氟康唑10.9%、伊曲康唑7.7%和两性霉素B0%.对氟康唑耐药的有光滑假丝酵母26株、克柔假丝酵母1株、季也蒙假丝酵母2株和白色假丝酵母2株;对伊曲康唑耐药性较高有克柔假丝酵母1株、季也蒙假丝酵母2株、热带假丝酵母5株、光滑假丝酵母12株和白色假丝酵母2株.结论:定期开展真菌的耐药监测,有助于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我院念珠菌检出标本分布及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从而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统计分析2011年7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患者标本培养鉴定出真菌以及药敏结果。结果 198株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其次为热带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氟胞嘧啶对念珠菌的敏感率最高达95.5%,两性霉素的敏感率为87.4%,伏立康唑的敏感率为75.8%,伊曲康唑敏感率最低为19.7%。结论对感染性标本多做细菌培养和药敏分析,合理使用抗菌素,减少耐药菌株生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了解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收检的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各类酵母样真菌的菌群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从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有效预防真菌感染和耐药性的发生。方法所有菌株均分离自沈洲医院临床送检的痰液、尿液、粪便、咽拭子、分泌物等。实验采用贝瑞特公司的沙保弱琼脂培养基分离培养真菌,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TB Expression微生物半自动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真菌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临床酵母样真菌检出率最高的为白假丝酵母菌(65.6%),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13.9%)、光滑假丝酵母菌(11.1%)、近平滑假丝酵母菌(6.1%)、其他酵母样真菌(3.3%);180株酵母样真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的平均耐药率依次为2.1%、5.5%、22.3%、25.6%、39.6%。结论 180株酵母样真菌中,白假丝酵母菌检出率最高,其次为热带酵母菌;标本来源中痰液标本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便和尿液标本;耐药监测中酵母样真菌对两性霉素B耐药性最低,对氟康唑耐药性最高。  相似文献   

9.
袁继红  付春花 《医药导报》2012,31(9):1213-1216
摘要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近3年真菌感染种类及耐药现状,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方法收集湖北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病房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39例体液培养真菌阳性的患儿资料,对真菌菌种分布及其耐药性、真菌感染部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11种139株病原菌,其中白假丝酵母菌79株(56.83%),光滑假丝酵母菌21株(15.11%),热带假丝酵母15株(10.79%),清酒假丝酵母11株(7.91%);新生儿真菌感染部位主要是消化道,其次为呼吸道、泌尿道、血液、皮肤。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白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耐药率0%,对5 氟胞嘧啶耐药率2.53%,对唑类药物耐药率2.53%~5.06%。结论白假丝酵母菌是新生儿真菌感染主要病原菌,非白念珠真菌如光滑假丝酵母、热带假丝酵母、清酒假丝酵母感染增多,应引起重视。各类真菌对氟康唑的耐药性低,可作为新生儿抗真菌治疗经验用药,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138株酵母样真菌在丹麦ROSCO公司改良SHADOMY纸片扩散法培养基与自制真菌药敏培养基中药敏结果的一致性,评价自制真菌药敏培养基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2种不同的真菌药敏培养基,检测138株酵母样真菌对氟康唑、氟胞嘧啶、酮康唑、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的敏感性,并以标准菌株作质量控制。结果138株酵母样真菌在2种培养基上的药物敏感率具有一致性。经配对r检验,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制真菌药敏培养基药物敏感结果与改良SHADOMY培养基药物敏感结果均有较高的一致性,适合做酵母样真菌药敏试验,结果可信,价格低廉,且操作简单,可代替SHADOMY培养基在临床实验室使用。  相似文献   

11.
连晓明  周巧玉 《安徽医药》2013,17(11):1894-1896
目的探讨HIV/AIDS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状况和耐药性分析。方法选择该院门诊随访的166例HIV/AIDS患者,同期在体检中心体检的3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通过真菌培养和酵母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感染状况和耐药性。结果HIV/AIDS患者口腔真菌定植率(50.0%)明显高于同期健康体检者(29.0%)(P〈0.05);CD4细胞计数与是否接受HAART治疗是HIV/AIDS患者口腔真菌定植的高危因素;HIV/AIDS组口腔真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健康体检组(P〉0.05);接受HAART治疗的HIV/AIDS患者口腔真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非HAART治疗患者,其中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率差异显著(P〈0.05)。HIV/AIDS组患者中口腔酸碱度pH值为6、6.5、7的比例与健康人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HIV/AIDS患者口腔真菌定植以白色念珠菌居多,但非白念珠菌比例有所上升,HAART治疗可明显降低分离的白念珠菌菌株耐药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深部病原性真菌感染的特点及耐药趋势.方法:用回顾调查的方法对我院住院病人及门诊病人各类标本培养的68株病原性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出的68株病原真菌以内科系统为主,共52株(占76.47%);检出病原性真菌最多的部位是呼吸道,占真菌标本的64.71%;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和类星型念球菌为主,分别占58.82%、8.82%、8.82%;药敏结果,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 90%敏感,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很高均在70%以上,5种常见抗真菌药物对其他病原真菌的敏感率均在90%以上.结论:加强临床病原性真菌分离株,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然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科学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呼吸道酵母样真菌感染的菌种分布类型及药敏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自武  徐桃玉 《安徽医药》2008,12(7):645-646
目的了解本院呼吸道酵母样真菌感染类型及耐药情况。方法通过对呼吸道送检标本进行专门真菌分离培养,通过用法国梅里埃API AUX C鉴定板和ATB FUNGUS3药敏板对分离的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检测。结果383例痰标本中共检出酵母样真菌58例,其中白色念珠菌23例,热带念珠菌13例,季也蒙念珠菌7例,近平滑念珠菌6例,光滑球拟酵母样菌4例,克柔念珠菌3例,葡萄牙念珠菌2例。5-氟胞嘧啶总体敏感率93.3%,总体耐药率1.7%,总体中介率5%。两性霉素总体敏感率98.3%,总体中介率1.7%。氟康唑总体敏感率77%,总体中介率16%,总体耐药率7%。伊曲康唑总体敏感率73.6%,总体中介率24%,总体耐药率3.4%。伏立康唑总体敏感率89.6%,总体耐药率3.4%,总体中介率7%。结论由我们的结果可得出临床真菌感染种类较多,耐药情况也有所不同,因此进行真菌感染检测和药敏检测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方法对临床送检的19832份标本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sA)检测和MRSA检测,用纸片扩散法对MRSA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对1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共分离得到311株SA,检出率为1.6%,其中MRSA共计148株,阳性率47.6%;MRSA来源前三位的是痰液37株(25.0%),脓液24株(16.2%),血液21株(14.2%)IMRSA分离科室前三位的是妇科38株(25.7%),ICU19株(12.8%),乳腺科21株(14.2%)。MRSA耐药率超过50%的有10种,其中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唑林、苯唑西林100%耐药;MRSA敏感率超过50%的有7种,其中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100.0%敏感,结论MRSA的分离率及耐药率均较高,且表现形式多样,耐药性呈上升趋势,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泛用、滥用。  相似文献   

15.
临床深部真菌感染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戴春梅  周建党  伍勇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6,31(5):314-315,F0003
目的了解临床深部真菌感染的流行特点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运用抗真菌药物。方法运用WHONET软件对我院四年间临床分离出的深部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四年间临床深部真菌感染率由2001年8.0%升至2004年的13.4%,白念珠菌仍是引起临床感染的主要真菌,但其构成比由2001年的67.3%降至2004年的49.6%,而近平滑念珠菌的构成比四年间增加了6.7%,成为临床深部真菌感染的第二位病原菌。四年间临床深部真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率增加了7.6%~15.5%。结论临床深部真菌引起的感染逐年增加,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情况日趋严重,应加强对临床真菌感染与耐药性情况的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本地区包皮龟头炎患者中真菌感染情况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分别采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法国梅里埃公司的ATB ID32C酵母菌鉴定卡和Rosco纸片扩散法对包皮龟头分泌物进行念珠菌培养、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458例患者中共培养出157株酵母样真菌,阳性率为34.3%;其中,白色念珠菌116株(73.9%),光滑念珠菌14株(8.9%),热带念珠菌12株(7.6%),近平滑念珠菌8株(5.1%),克柔念珠菌5株(3.2%),季也蒙念珠菌2株(1.3%).分离菌株对制霉菌素和酮康唑的敏感率均>90.0%,分别为97.5%和93.0%,对氟康唑敏感率为79.6%,而对特比奈酚敏感性最低,为33.8%.结论 念珠菌感染是本地区包皮龟头炎发病的重要因素,感染的致病菌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分离的念珠菌对多烯类药物敏感率较高,对唑类抗真菌药有不同程度的交叉耐药,不同菌型其药敏谱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该院多重耐药菌(MDRB)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2012年6月-2012年12月住院患者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对药物敏感结果进行耐药性分析,同时对其来源予以综合评估。结果共检测标本720株,其中MDRB141株,分离率为19.6%。MDRB中革兰阴性杆菌83株(58.9%),革兰阳性球菌58株(41.1%)。检出前几位多重耐药菌分别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8株(19.9%),大肠埃希菌24株(17.0%),金黄色葡萄球菌19株(13.5%),铜绿假单胞菌12株(8.5%),肺炎克雷伯菌11株(7.8%)。结论该院MDRB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强,临床医师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并严格按照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取合理抗生素,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降低医疗费用,降低临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医院假丝酵母菌感染特点及药物敏感情况,为临床抗真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假丝酵母菌,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TB微生物鉴定仪、ID32C真菌鉴定板、ATBFUNGUS3药敏板进行真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在标本分离的351株假丝酵母菌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74.93%),其次是光滑假丝酵母菌(14.53%)。检出的真菌标本以痰所占比例最高(61.54%).尿液次之(22.79%)。分离的假丝酵母菌对各类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以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敏感性最高,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医院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在临床医疗中应重视真菌的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指导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延缓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我院2008年临床分离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使用纸片扩散法及MIC测定,按照CLSI(2008)标准判读细菌药敏结果.结果 临床分离细菌1723株,其中革兰阴性细菌1212株(70.3%).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分别占42.5%和77.1%;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43.5%和69.6%,而屎肠球菌分别为89.5%和84.2%,未发现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耐药株.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92%以上,其次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敏感性较高.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情况严重,对亚胺培南耐药率高达64.8%,泛耐药株占29.6%;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耐药率为23.2%.2008年分离出真菌351株,其中白色念珠菌占53.6%.真菌对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较高,对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敏感性最高.结论 我院2008年临床分离细菌临床耐药性十分严重,其中以不动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尤其值得关注.提倡加强耐药性监测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临床真菌分离株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ATB-F3法对浙江省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临床真菌分离株进行药敏实验。结果在4 398株临床分离真菌中,排名前3位的为白念珠菌(75.81%)、热带念珠菌(19.42%)、光滑念珠菌(1.55%);非白念珠菌的分离率有增加趋势。5种抗真菌药物对白念珠菌均有很高的敏感性(耐药率≤1.8%),但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对白念珠菌的耐药性有逐年增加趋势。对于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3种唑类抗真菌药物已有较高的耐药率(7.4%~65.2%),两性霉素B及氟胞嘧啶耐药率较低(0%~7%)。结论对非白念珠菌感染应慎用唑类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对3种主要念珠菌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