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AF钉、Dick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AF钉系统与Dick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995年5月-2005年5月期间122例胸腰椎骨折病人,应用Dick钉42例、AF钉80例,从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椎高恢复率、椎管容积恢复率、断钉率、神经功能恢复六个方面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平均随访14个月,术后椎高恢复率、椎管容积恢复率、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断钉率,AF钉组明显优于Dick钉组(P<0.05).两组病人在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F钉系统较Dick钉具有更强大的轴向撑开力及椎体前方张开力,椎体前缘高度的恢复率更高,操作更简便,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治疗胸腰椎骨折132例,均采用后路Dick钉或AF椎弓根钉内固定,比较术后骨折复位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椎体高度完全或基本恢复占95.5%,神经功能恢复1级或以上占91.9%,有断钉、松动及矫正度丢失现象。结论: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及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Dick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Dick钉治疗胸、腰椎骨折 4 0例 (伴有神经损伤 13例 )。结果 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 5 0 .7%恢复至术后的 82 .6 % ,中柱突入椎管内程度由术前的 30 .0 %下降至术后的 7.6 % ,神经功能和疼痛程度也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Dick钉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2例胸腰椎骨折的患者行34例AF系统内固定,28例钉棒系统内固定。通过了解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的恢复、Cobb角的矫正、椎管狭窄的改善及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自制疗效评定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2年,平均20个月,X线及CT复查提示骨折复位率达90%以上,椎管有效容积正常;平均骨折愈合时间3个月。其中5例合并神经系统症状者,按美国脊髓损伤分级,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恢复。结论:通过对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胸腰椎骨折的病例分析,证实其为临床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法,操作简便,宜于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 对53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病人,后侧入路椎板减压,应用RF、AF、SF、GSS等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并行横突间及关节突植骨。结果 术后复查X线和CT,椎体高度恢复,椎管容积基本正常,脊柱矢状面生理曲度恢复。平均随访2年,疗效满意。按Frankel分级,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具有手术操作简便、脊髓得到充分减压、神经功能恢复好等优点,且重建了脊柱的稳定性,恢复了脊柱的生理曲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治疗胸腰椎骨折132例,均采用后路Dick钉或AF椎弓根钉内固定,比较术后骨折复位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椎体高度完全或基本恢复占95.5%,神经功能恢复1级或以上占91.9%,有断钉、松动及矫正度丢失现象。结论: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及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我院自2011年9月~2013年9月对62例胸腰椎骨折的患者进行系统内固定、钉棒系统内固定。通过了解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的恢复、Cob角的矫正、椎管狭窄的改善及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自制疗效评定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平均20个月,X线及CT复查提示骨折复位率达90%以上,椎管有效容积正常;平均骨折愈合时间3个月。结论:通过对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胸腰椎骨折的病例分析,证实其为临床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路AF内固定系统与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胸腰椎骨折患者4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AF内固定系统治疗,研究组采用后路AF内固定系统同时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在1~2年的随访后,分析畸形的纠正状况、并发症情况与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压缩椎体高度恢复较为良好,椎管的内占位、神经功能分级显著降低,CoBB角显著减小,伤椎前缘压缩比升高。结论针对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AF内固定系统同时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有利于椎体的复位及保持椎体的高度。  相似文献   

9.
后路AF内固定系统同时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路AF内固定系统同时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对1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后路伤椎及上下邻椎椎弓根固定治疗,随访患者3个月~2 a(平均1.2 a),观察畸形纠正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压缩椎体高度恢复良好,Cobb角明显减小,椎管内占位明显降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均降低。结论:后路AF内固定系统同时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确切,固定可靠,易于维持椎体高度,椎体复位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高锋  王辉  赵超  刘葛城  叶章成 《四川医学》2006,27(9):949-950
目的探讨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临床治疗胸腰椎骨折68例,采用后路Dick钉、AF钉、GSS系统,比较术后骨折复位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病椎高度明显恢复,骨折愈合良好,脊柱生理曲度恢复良好,角度平均丢失5°,未见过度撑开、螺钉松动及断裂,神经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但对脊髓损伤的恢复治疗手段仍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AF内固定与Dick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差异,为基层医院临床选择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维普等数据库,检索从1995~2009年有关AF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的文献资料。Review Manager4.2专用软件比较AF内固定与Dick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对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并与传统的手术进行比较,用Meta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估计各指标的加权均数差(WMD)和95%可信区间(CI)。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共3篇文献。术后椎体前缘高度的WMD为6.39,其95%CI为(4.86,7.92),P<0.01。结论AF内固系统系统具有更强大的轴向撑开力及椎体前方张力,椎体前缘的高度恢复更好,操作更简易,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6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在均采用椎弓根钉系统治疗的同时,用自制植骨推注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中后路植骨治疗,术后卧床15~20d,并进行康复背肌锻炼,腰围保护3—6个月。结果本组62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优良率为83.87%,术后椎体高度及生理弧度恢复满意,未出现神经症状加重,经随访6~28个月,椎体高度和生理弧度无明显丢失,无断钉、断杆、内固定松动、椎体再压缩等并发症。结论AF椎弓根系统对胸腰椎骨折具有良好的复位和固定作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在后路手术不加大创伤的同时,能即时增加椎体的骨容量和脊柱前柱的抗压稳定性,使患者能早期活动,减少内固定物因应力过大造成的断钉、断杆,椎体再压缩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的适应证、优缺点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地分析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63例股骨及胫骨干骨折的临床资料,从以上各方面进行讨论。结果:获随访58例中,骨折全部愈合。术中再骨折1例,远端锁钉放置失败 3例,术后肢体延长1例,主钉断裂、弯曲各1例,远端锁钉断裂1例,退出2例。结论:交锁髓内钉是良好的内固定方法,具有骨折固定牢固、愈合良好的优点,运用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及严格按规程操作,预防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3年5月~2005年5月使用自锁髓内钉治疗30例新鲜肱骨干骨折患者。肩、肘关节功能按陈子华等标准进行评价。结果:随访所有患者手术后5~18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均愈合,术后无并发症发生,肩、肘关节功能评价:优18例,良11例,差2例,优良率为93.3%。结论: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固定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带锁髓内钉闭合穿钉复位治疗胫骨中下1/3段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5例胫骨中下1/3段骨折应用闭合复位,23例行扩髓穿钉,2例未行扩髓穿钉,术后未使用任何形式的外固定支持,术后第 1d,应用 CPM进行关节功能锻炼,1周后进行关节主动锻炼。结果:25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20个月(6月~30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2周(6周~16周)。最终功能按Johner-wruch 标准:优22例,良3例,无断钉、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感染、脂肪栓塞、关节僵硬及再次骨折等并发症。结论:带锁髓内钉闭合复位穿钉治疗胫骨中下1/3段骨折具有内固定牢固、防止骨析端旋转、分离,血运影响小,术后不需外固定及能早期负重行走,骨折愈合率高,治疗效果可靠的特点,扩展了髓内钉的手术适应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三种椎弓根固定技术在脊柱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多种型号椎弓根固定器Dick、SteffeeRF或AF治疗胸腰椎骨折 2 5 3例。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钉板结合的Steffee与钉杆结合的Dick固定器固定的12 2例 )不含截瘫的病例 )。经 3、6、12个月的随访 ,对术后椎体高度丢失及畸形作比较分析。结果 :Dick固定器结构复杂不易安装 ,术后易发生松动 ,椎体高度丢失及畸形再出现。Steffee固定器结构简单、易安装 ,尤其适用于骨折合并脱位及后突畸形者 ,优于Dick固定器 ,经用STATA软件进行t检验处理P <0 .0 0 1。结论 :作者认为临床上要根据骨折类型及医生的技能合理选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固定可靠的固定器 ,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与微创弹性髓内钉内固定结合颈腕带悬吊治疗成人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该院收治的65例肱骨干骨折患者资料,其中38例患者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钢板螺钉固定组),27例行有限切开或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结合颈腕带悬吊(弹性髓内钉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医源性桡神经损伤及切口感染发生率,术后骨折复位程度、骨折愈合时间及肩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弹性髓内钉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均少于钢板螺钉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骨折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螺钉固定组术后肩、肘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弹性髓内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严重的神经损伤及切口感染等其他并发症。结论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与弹性髓内钉内固定均是治疗成人肱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后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但肩肘疼痛与活动受限较前者严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和Gamma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2007年6月至2010年5月,我院分别采用PFNA和Gamma钉内固定治疗年龄大于60岁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3例和59例,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PFN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Gamma钉内固定组(P>0.05)。两组在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时间上没有明显区别(P>0.05)。结论:与Gamma钉相比,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析66例,胸椎8例,腰椎58例。其中20例合并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行椎板减压脊髓探查术。结果:被压缩的椎体前缘高度,术后均恢复到90%以上,椎管扩大,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AF内固定系统配合椎板减压是治疗胸腰椎骨析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