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目的 评价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时初始剂量与粒细胞减少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3例采用甲巯咪唑治疗的Graves病患者资料,按不同初始剂量分为大剂量组98例(初始剂量30~40 mg·d-1)与小剂量组105例(初始剂量10~15 mg·d-1),比较两组粒细胞减少发生率.结果 大剂量组粒细胞减少发生率5.10%,小剂量组0.95%,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小剂量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时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明显低于大剂量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大剂量单次给予甲巯咪唑及小剂量多次给予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并研究两种剂量对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的影响.方法 80例来我院就诊的患者均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为大剂量单次组(15 mg/次,1次/d),B组为小剂量多次组(10 mg/次,3次/d).治疗3个月后观察各组临床疗效、甲状腺激素、TRAb水平变化及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3月后,两组激素水平、临床疗效及TRA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之间临床疗效及TRA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副反应,如皮疹、肝功损害、药物性甲减及粒细胞减少等,较B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大剂量单次给予甲巯咪唑可有效治疗Graves病,且相对于小剂量多次给药可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的疗效及其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的影响。方法Graves病患者71例,随机分为小剂量组(36例)和常规剂量组(35例),小剂量组给予甲巯咪唑15mg/d,一次顿服;常规剂量组给予甲巯咪唑30mg/d,分3次口服。比较两组的缓解率、副作用发生率、停药后复发率和TRAb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缓解率、复发率和TRA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均为P>0.05),但小剂量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结论对大多数Graves病患者,小剂量甲巯咪唑顿服治疗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方法6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给予观察组口服2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给予对照组口服4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1%,低于对照组的20.5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在治疗期间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影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不同剂量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研究对象为8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将41例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者作为对照组,将41例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40 mg/d)治疗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对比差异明显,治疗后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不良反应率为7.3%与对照组9.8%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心绞痛发生率为4.9%(2/41),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心绞痛发生率为17.1%(7/41),总有效率为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中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疗效,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率,显著改善症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4例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给予洛伐他汀30mg/d,对照组给予洛伐他汀20mg/d口服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TC、TG、HDL-C和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明显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HDL-C)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与剂量相关,且增大剂量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应用时可提高洛伐他汀剂量,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治疗小儿川崎病中应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在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川崎病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治疗中采用常规剂量的丙种球蛋白,观察组治疗采用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症状消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消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对于治疗小儿川崎病具有明显的效果,缩短了治疗的时间,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张永飞  李梅 《贵州医药》2020,(11):1734-173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例ACS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组(5 mg/d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和大剂量组(10 mg/d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各100例。观察两组患者血脂水平、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大剂量组TC、TG以及LDL-C水平明显低于小剂量组(P<0.05);HDL-C水平与小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大剂量组WBC、TNF-α以及hs-CRP水平明显低于小剂量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心力衰竭及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小剂量组(P<0.05)。结论 10 mg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ACS合并糖尿病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血脂,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效果。方法 52例ABO溶血病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多次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给予单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与治疗1、2、3 d后胆红素水平;治疗前与治疗30 d后红细胞计数;黄疸达高峰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及黄疸高峰期胆红素水平。结果治疗1 d后,观察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为(213.4±76.5)μmol/L,低于对照组的(298.3±81.6)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d后,观察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为(206.8±67.2)μmol/L,低于对照组的(278.2±72.2)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观察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为(191.8±61.5)μmol/L,低于对照组的(258.3±54.4)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观察组患儿的红细胞计数为(3.84±0.53)×10^12/L,高于对照组的(3.39±0.51)×10^12/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黄疸达高峰时间、高峰期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ABO溶血病患儿单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解析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分析。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80例早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情况、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而对照组的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7、14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龈出血、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脑梗死效果显著,可早期恢复脑部的供血供氧,改善神经功能,但应警惕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泼尼松联合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86例Graves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泼尼松片联合甲巯咪唑治疗,对照组单用甲巯咪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体积和突眼程度,并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亚群计数.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甲状腺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同时突眼程度亦低于对照组(P<0.05),CD4和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泼尼松联合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在保证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能有效地减少甲巯咪唑抑制白细胞的不良反应,更好地提高患者耐受性.  相似文献   

12.
缪胜菊  马杰军 《中国药房》2011,(16):1486-1487
目的:观察小剂量布地奈德联合优喘平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的4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使用大剂量布地奈德(600~1600μg·d-1),观察组使用小剂量布地奈德(200~400μg·d-1)联合优喘平(400mg·d-1)治疗。比较2组哮喘控制评分、峰值呼气流速(PEF)占预计值百分比、肺功能(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8周后哮喘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PEF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布地奈德联合优喘平治疗哮喘与大剂量布地奈德的疗效相同,不良反应发生率也相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子宫肌瘤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片12.5 mg,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片25 mg,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子宫肌瘤体积、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清FSH、LH、E2、P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子宫肌瘤体积明显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子宫肌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FSH、LH、E2、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FSH、LH、E2、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5 mg/(次·d)的米非司酮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剂量,可以提高临床疗效,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小剂量组。  相似文献   

14.
李凡  陶娟  涂亚庭 《中国医药》2013,8(10):1453-1454
目的探讨刺山柑乳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80例银屑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43例)。2组均口服阿维A胶囊10mg,2次/d,观察组患者外用刺山柑乳膏2次/d,对照组患者外用他扎罗汀凝胶2次/d,共8周。记录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皮损有效率为94.6%(35/37),对照组93.0%(40/4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8.9%(7/37)比46.5%(20/43),P〈0.05]。结论刺山柑乳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标准剂量和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对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 61例血小板(PLT)〈20×109/L的慢性IT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用大剂量地塞米松,剂量为20mg/d;B组用标准剂量泼尼松,剂量为1mg/(kg.d)。比较两组治疗后第3、5、7天血小板计数上升值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第3天两组间PLT计数上升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第3、5天两组间PLT计数上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初治的慢性ITP并有血小板明显下降的患者使用大剂量的地塞米松不能提高总体疗效。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63例患者于清晨空腹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100mg/次、1次,d、疗程4周)为对照组,63例患者于清晨空腹口服大剂量阿司匹林(300mg/次、1次/d、疗程4周)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C反应蛋白浓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C反应蛋白浓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71.4%)高于对照组(60.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9%)高于对照组(4.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大剂量阿司匹林(300mg,d)的疗效好于小剂量(100mg/d),临床指标可得到明显改善,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31Ⅰ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病(简称甲亢)的疗效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发生率,突眼的变化。方法随机将58例甲亢患者,分对照组30例,采用一次性口服131Ⅰ治疗,平均剂量为200.5mbq(167.6-256.4mbq),观察6个月甲亢未愈者给予第2次治疗。治疗组28例,采用131Ⅰ联合小剂量泼尼松口服,在131Ⅰ治疗后第5天加服泼尼松30mg/d,连用4周,逐渐减量至5mg/d,维持2~3个月。结果观察两组治疗1年后的各项指标:疗效,甲状腺体积的改变,甲减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突眼改变,治疗组突眼缓解率89%,对照组突眼缓解率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31Ⅰ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甲亢性突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影响。方法 12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3例,采用米非司酮6.25 mg,1次/晚;对照组63例,采用米非司酮12.5 mg,1次/晚,两组共治疗3个月。测定治疗前后血清VEGF和HGF。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2,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痛经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t=6.9216,6.0614,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1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VEGF和HGF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t=5.9248,4.9928,P〈0.01;t=3.0616,3.1734,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VEGF和HG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18,0.2926,P〉0.05)。对照组治疗期间有13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6%;观察组有8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χ^2=5.72,P〈0.05)。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可以明显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VEGF和HGF的表达,并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β胡萝卜素联合克林霉素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β胡萝卜素胶囊30 mg,口服,每日2次+克林霉素胶囊300 mg,口服,每日2次,连用4周后,剂量改为β胡萝卜素胶囊15 mg,口服,每日1次+克林霉素胶囊150 mg,口服,每日1次;对照组患者给予异维A酸胶丸20 mg,口服,每日2次+克林霉素胶囊(用法用量同观察组),连用4周后,剂量改为异维A酸胶丸10 mg,口服,每日1次+克林霉素胶囊(用法用量同观察组减量后)。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睾酮(T)、雌二醇(E2)、孕酮(P)、Toll样受体(TLR)、白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E2、P、TLR、IL-8、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P、TLR、IL-8、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而E2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胡萝卜素联合克林霉素治疗寻常痤疮较异维A酸联合克林霉素疗效更显著,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