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贲门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贲门癌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应用单纯西药和中西医结合方法,分别治疗贲门癌切除术后胃食管反流的患者各45例。并根据临床表现、X线食管钡剂造影检查、纤维胃镜检查对疗效进行判断。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症状有效率、食管钡剂造影检查好转率、纤维胃镜检查好转率分别为93.3%、60.6%、72.5%,单纯西药治疗组为75.6%、25.8%、48.7%,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取半卧位睡眠、服用奥美拉吐、西沙必利能较为有效地控制胃食管反流,结合中医治疗更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膀胱输尿管反流是一种病理现象,当膀胱输尿管反流和肾内反流导致肾脏瘢痕形成,出现肾脏结构和功能损伤时则称为反流性肾病。反流性肾病最终可以导致肾功能丧失,发展为尿毒症。本病好发于婴幼儿及儿童,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常见,成人则主要是继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原发性罕见。  相似文献   

3.
反流性肾病是膀胱输尿管反流和肾内反流导致。肾盂肾炎、局灶及广泛性肾瘢痕形成、慢性肾萎缩,最终出珊幔性肾衰竭的一种疾病。反流性肾病被认为是儿童和青年人发生高血压和终末期肾脏疾病的可能原因,20%的高血压患者、15%~25%的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存在反流性肾病。因此,如何及时发现和治疗反流性肾病已备受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探讨不同诊断方法对反流性肾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70年代初,Bailey等将膀胱输尿管反流患者出现的肾功能损伤定义为“反流性肾病”,其主要表现为肾脏瘢痕形成、肾功能受损、肾脏皮质功能异常以及发育不全等。近年来,尽管在反流性肾病的病因学研究、临床病理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藉此改善了部分患者的肾功能,但在该疾病的定义、发病机制以及诊疗决策等方面仍存在广泛争议。本文对反流性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进行概述,希望能在加深对该疾病发病机制理解的同时,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RRE)是指经过质子泵抑制剂治疗8周无效的反流性食管炎。其发生机制复杂,据多方研究证实,极有可能与食管高敏感性、弱酸反流、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及依从性差等因素有关。诊断需要通过内镜及造影检查、食管测压食管24小时pH监测等。目前,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促动力药物,仍然是内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最常用方法,但对于RRE,常规内科治疗方案往往束手无策。此时中西医结合及外科治疗方法就显示出无法替代的优势。不过RRE的中医疗法同样有需要进一步改进之处,如果对中医治疗方法进一步进行完善,做到扬长避短,将是治疗RRE的好方法。本文综述RRE的病因及规范诊断流程和治疗方法,探讨中西医治疗方法的优势。希望对临床治疗RRE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反流性食管炎11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管贲门癌术后有部分病人出现反流性食管炎,我们于1997年10月- 2003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113例,效果甚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叶任高教授是我国著名肾脏病和中西医结合专家。现任中山医科大学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卫生部肾病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他幼承家学,业医四十余载,在肾脏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享有国际声誉。 膜性肾病(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NS)的主要病理类型,发病高峰在36岁~40岁。大量蛋白尿是影响本型肾病预后的公认因素。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疗效不佳,甚至于治疗其他病理类型NS常用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和环磷酰胺(CTX)的使用也存在争议[1]。叶任高教…  相似文献   

8.
反流高敏感(reflux hypersensitivity,RH)是近年多发的功能性食管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胸前区疼痛与烧灼感,病患的日常生活深受困扰。前沿诊疗规范罗马Ⅳ将反流高敏感定义为独立疾病,临床实践中中西医治疗反流高敏感各有其独到优势,文章尝试从阐述反流高敏感的基本概念及诊疗方案角度出发,梳理总结其中西医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炎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对比观察了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肾炎性肾综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前者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3.6%和9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和65%,而治疗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8%和13.6%,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8%和50%;并且治疗组之血液流变学改善和心脏病变的恢复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炎性肾综的疗铲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组。  相似文献   

11.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系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常伴有肾脏损害、高钙血症、骨病、高粘滞血症、贫血、感染、血栓等;伴有肾脏损害的患者约占50%,其肾脏损害多表现为管型肾病,其中约9%的患者需要透析治疗。骨髓瘤肾病的西医治疗主要包括:水化、避免肾损害的药物使用,血浆置换、血液透析以及原发病的化疗及干细胞移植。中医治疗主要是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的中医辨证论治,主要效果在于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化疗敏感性、促进正常造血功能恢复、减轻主观症状、减少西医治疗的并发症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率逐年升高。HUA可造成多脏器损害。尿酸性肾病是尿酸结晶沉积于肾脏而引起的病变。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已应用于尿酸性肾病。西医通过抑制尿酸合成,促进尿酸排泄,抑制炎症等途径缓解高尿酸血症。尿酸酶类药物是近年来降低尿酸的一类新药,包括重组黄曲霉菌尿酸氧化酶,聚乙二醇化重组尿酸氧化酶。中药单剂鸡矢藤提取物、金刚藤提取物、槲皮素和芦丁提取物在减轻高尿酸血症、保护肾脏方面有积极作用;中药复方中的二妙丸、四妙汤以及四物汤联合二妙散可抑制高尿酸血症,改善肾功能。因此,尿酸性肾病应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研究已40余年。其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可能与病毒介导的免疫反应有关。HBV-GN诊断标准为:(1)血清HBV抗原阳性;(2)确诊为肾小球肾炎;(3)肾组织中找到HBV抗原,其中(2),(3)为必要条件。在诊断HBV-GN时应注意排除肾组织HBV标志物假阳性;排除HBV肾组织沉积伴发原发性肾炎;注意与狼疮肾炎的鉴别。HBV-GN的肾脏病理以膜性肾病及膜增生性肾炎常见。HBV-GN以肾病综合征及轻微的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儿童HBV-GN患者的病程多呈自限性,而成人HBV-GN则常呈缓慢进展,常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关于HBV-GN治疗的临床报道很多,多为无对照或小样本的回顾性研究,尚无统一的治疗原则可循。抗病毒治疗对HBV-GN有一定疗效,而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尚存争议。抗病毒药[干扰素或核苷类]+免疫抑制剂[激素和(或)其他免疫抑制剂]+中药(辨证施治)的治疗模式,可能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肿瘤与肾脏损害有一定的相关性,肿瘤相关肾损害在肿瘤患者中有着较高的发生率,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病理类型及临床表现也表现多样化,应在临床工作中引起足够的重视,以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肿瘤相关肾损害传统治疗方案为尽早手术切除肿瘤,结合放化疗治疗,但也可能出现潜在的不良反应。中西医结合治疗是应对肿瘤相关肾损害的较好方略,两者优势互补发挥积极的作用。该文就肿瘤相关肾损害的病因病理、发病机制、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做一叙述,以期为肿瘤相关肾损害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141例重症狼疮肾炎中西医结合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狼疮肾炎(LN)的疗效。方法:将275例重症LN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组141例,西医组134例,观察疗效。结果:中西医组和西医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5.1%、73.1%,两组比较P<0.05;中西医组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死亡率和复发率均低于西医组,差别有显著或极显著性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LN,能明显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脊髓型颈椎病是最严重的颈椎病亚型,具有临床症状重、致残率高、预后不理想等特点。中医和西医在脊髓型颈椎病不同阶段的诊疗各具有自身优势,为进一步规范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诊疗,提高临床疗效,基于前期研究经验,以循证医学证据为依据,经过全国专家组反复讨论,编制该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本共识从脊髓型颈椎病的定义、病因病机、发病机制、诊断要点、治疗原则、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康复和护理调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介绍,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中西医结合疗法和一般内科疗法对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 :6 2例泌尿系结石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或一般内科治疗 ,两组病人临床情况可比。结果 :治疗组结石排出率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 93 .8%及 73 .3 %(P <0 .0 5 ) ;结石排出时间较对照组提早 ,分别为 (2 1.47± 11.76 )d及 (32 .14± 13.89)d。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排石率、缩短病程 ,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理想疗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5例慢性创伤性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减少脑脊液分泌、降低颅内压等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五苓汤鼻饲或口服。入院当天及4周时分别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CT片中脑积水程度,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神经功能缺损及脑积水程度方面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脑积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预后,避免了手术所带来的各种并发症,为创伤性脑积水的治疗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单纯西医治疗组36例采用阿维A口服和复方甘草酸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2例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辩证分为两个证型:毒热型方选清营汤加减,伤阴型方选养血解毒汤加减,并均用中药泡洗.比较治疗4周后两组愈显率,红皮病型银屑病症状开始消退、明显消退、...  相似文献   

20.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并发症,发病隐匿、致死致残率高,发病率逐年上升,带来巨大社会经济负担。西医诊疗在诊断和手术方面存在优势,传统中医强调整体调理、恢复机体平衡,中西医协同诊疗是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的有效策略。为推广中西医协同诊疗理念,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中西医协同诊疗技术发展,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案,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病学分会骨科专家委员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骨质疏松学组、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质疏松学组、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牵头成立共识专家组,讨论并制订《骨质疏松性骨折中西医协同诊疗专家共识》,从预防、诊断和治疗三方面阐述中西医协同理念并提供推荐意见,期望改善骨质疏松性骨折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