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评估帕罗西汀治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前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对2009-01~2010-12住院的90例乳腺癌患者在术前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的评估,将HAMA评分≥14及HAMD评分≥17的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实验组采用改良根治手术+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改良根治手术治疗。观察4周,比较2组术后精神情绪变化及手术创面愈合情况。结果与术前基线检查相比,术后1周研究组HAMD评分大于对照组(4.3±1.6、2.7±1.5;F=0.8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4周研究组HAMD和HAMA评分均大于对照组(HAMD:12.4±1.4、5.5±1.9,F=1.9,P<0.05;HAMA:9.3±2.1、4.5±1.3,F=5.3,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创面愈合天数明显缩短(9.0±2.1、19.9±5.8,F=9.91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4周,实验组患者焦虑缓解率(80.0%,36/45)高于对照组(33.3%,1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情绪缓解率(88.9%,40/45)也高于对照组(46.7%,21/45)(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患者术前给予帕罗西汀抗抑郁焦虑治疗较单纯手术治疗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双相障碍I型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症失匹配负波(MMN)的差异及其与各自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对55例双相障碍I型抑郁发作患者(双相组)、55例单相抑郁患者(单相组)以及50名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进行MMN检测;采用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AF)评定各组总体功能水平,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组病情严重程度。在控制性别、年龄、教育年限后,偏相关分析患者组MMN与临床特征及功能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组较正常对照组GAF评分降低(F=53.96,P0.01);患者组较正常对照组MMN潜伏期延长(F=44.31,P0.01)、MMN波幅降低(F=5.39,P0.01);双相组与单相组MMN潜伏期及MMN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双相组MMN潜伏期与HAMD评分和发作次数呈正相关(r=0.51,0.46;P0.01);MMN波幅与HAMD评分和发作次数呈负相关(r=-0.35,-0.39;P0.01);单相组MMN潜伏期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r=0.52,P0.01),MMN波幅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r=-0.47,P0.01)。结论:双相障碍I型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症患者的异常MMN可能是抑郁发作的状态性标记。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强迫症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状况及抑郁水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2012年至2021年192例强迫症住院患者,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划界分(HAMD≥20分)将患者分为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应用HAMD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评估两组抑郁与焦虑情况,应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强迫症住院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强迫症患者以未婚(64.6%)、男性(62.5%)为主,入院前71.4%患者曾多次就医,且患者共病各类精神障碍26例(12.00%),其中抑郁症9例(39.13%)、精神分裂症7例(30.43%)、抽动障碍5例(21.74%)、焦虑障碍2例(8.70%)、双相障碍2例(8.70%)、其他精神障碍1例(4.34%)。116例具有HAMA、HAMD评分的患者中,抑郁组61例,非抑郁组55例。抑郁组HAMA(t=6.627,P<0.01)与HAMD(t=11.835,P<0.01)评分明显高于非抑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焦虑是强迫症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强迫症住院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高,且焦虑的存在对抑...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抗抑郁药物治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前伴焦虑抑郁情绪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住院的37例乳腺癌患者在入院后三天内手术前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将HAMA≥14及HAMD≥17的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研究组采用改良根治手术+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改良根治手术治疗.观察三周,比较两组术后情绪变化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与基线比,术后一周研究组HAMD减分大于对照组(4.2±1.5、2.7±1.1,F=0.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三周研究组HAMD和HAMA减分均大于对照组(HAMD:11.4±1.4、5.9±1.9,F=1.9,P<0.05;HAMA:9.1±2.2、4.5±1.4,F=5.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创面愈合天数明显缩短(16.0±2.1、27.9±4.8,F=9.71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三周,研究组患者焦虑缓解率(73.3%,11/15)高于对照组(40%,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P<0.05),抑郁情绪缓解率(86.7%,13/15)也高于对照组(40%,6/15, χ2=7.0,P<0.05).结论 对手术前伴抑郁焦虑的乳腺癌患者而言,手术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较单纯手术治疗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抗抑郁药物在改善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随机将95例脑卒中伴抑郁和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帕罗西汀治疗组(帕罗西汀组)和丙米嗪治疗组(丙米嗪组),动态对比治疗前、4周末、8周末和12周末CNS、HAMA和HAMD评分,用药不良反应等。结果 2组患者在12周末与治疗前对比,P<0.01;在治疗12周末,帕罗西汀组CNS和HAMA评分明显优于丙米嗪组,P<0.01,HAMD评分优于丙米嗪组,P<0.05;帕罗西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6%低于丙米嗪组18.75%,P<0.05。结论盐酸帕罗西汀片和盐酸丙米嗪片均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状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但前者疗效更加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服药方便,药物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首发、复发及双相抑郁患者精神症状的差异。方法:对首次抑郁发作患者(首发组,24例)、复发性抑郁症患者(复发组,57例)及双相抑郁患者(双相组,25例)进行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评定量表(HAMA)、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以及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定和比较。结果:HAMD、HAMA评分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YMRS评分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P=0.007);双相组(6.6±9.0)显著高于首发组(2.8±3.4)和复发组(2.2±3.2)(q=3.86,q=4.40;P均<0.05)。双相组HAMD中的躯体焦虑因子分、体重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复发组(P<0.05或P<0.01);双相组精神病理学症状评分如意志活动、愤怒、幻觉、易激惹、激越、思维联想加快、破坏或攻击行为、活动增加显著高于首发组及复发组(P<0.05或P<0.01)。结论:双相障碍患者抑郁发作时可出现与躁狂相关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文拉法辛缓释片(博乐欣)与文拉法辛缓释胶囊(怡诺思)对抑郁症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及其因子分的影响有无差异。方法72例抑郁症患者被纳入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研究。在基线期、第2、4、6、8周末对患者予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17,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进行评估。结果博乐欣组对于体质量因子分的影响较怡诺思组早,在第2周末两者有差异(Z=3.16,P<0.01),其后两组无差异;博乐欣组对于认知因子分的影响比怡诺思组早,第6周末开始出现这种差异(Z=2.43,P<0.05),一直持续到用药的第8周末(Z=2.12,P<0.05);两药对于HAMA及其各因子分影响与怡诺思组无差异。结论博乐欣对患者总体抑郁症状具有稳定持续的疗效,且至少与怡诺思的疗效相一致,但对于体质量及认知功能障碍症状明显的患者博乐欣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58例脑卒中伴发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和舍曲林组,分别给予西酞普兰、舍曲林口服。于治疗1、2、4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采用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西酞普兰组有效率为90.3%,舍曲林组为88.9%,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2,P>0.05)。治疗1周后,两组HAMD评分即与治疗前比较呈显著降低(t=2.053-7.696,P<0.05,P<0.01),治疗1周末,西酞普兰组评分显著低于舍曲林组(t=2.076,P<0.05),治疗2周末和4周末,两组间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7,1.220,P>0.05)。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7%,舍曲林组为40.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2,P>0.05)。结论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当,但西酞普兰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抑郁症患者负性认知及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30,在氟西汀治疗的基础上联合rTMS)及对照组(n=30,单用氟西汀治疗),在治疗前、治疗2周、4周、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本(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24)评估患者抑郁程度,采用自动思维量表(automatic thoughts questionnaire,ATQ)评估患者负性认知情况。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HAMD-24评分的组别×时间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F=0.455,P=0.586),组别主效应(F=11.754,P=0.001)与时间主效应(F=787.600,P0.001)均有统计学意义,随时间推移,两组HAMD评分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6周末研究组的HAMD减分率高于对照组(77.1%±6.8%vs.72.4%±9.7%,t=2.152,P=0.036)。ATQ评分的组别×时间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6.512,P=0.004),治疗后两组ATQ评分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研究组在治疗2周末、4周末、6周末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联合rTMS不仅有助于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也有利于改善其负性认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度洛西汀合并认知治疗对更年期女性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60例更年期抑郁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度洛西汀合并认知治疗,对照组单用度洛西汀治疗,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8周后HAMD、HA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在1、2、4、8周末HAMD、HA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减分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度洛西汀合并认知治疗对更年期女性抑郁症患者疗效优于单用度洛西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团体认知行为治疗(group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GCBT)对强迫症患者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与常规抗强迫药物治疗做对照。将符合入组标准的94例未用药强迫症患者,采用Excel软件中的RAND函数产生随机数字表形成随机分组序列的简单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GCBT组(47例)和药物治疗组(47例)。经12周的结构化GCBT治疗和常规抗强迫药物治疗,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2组间Y-BOCS、HAMA14和HAMD24平均减分率和减分值的差异。结果(1)2组基线Y-BOCS及HAMA14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1,P=0.779;t=0.795,P=0.429),但GCBT组HAMD24评分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t=2.316,P<0.05)。2组各有16例患者退出治疗,总脱落率为34%(32/94)。(2)12周治疗结束时,2组患者的Y-BOCS评分较基线显著降低,GCBT组和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Y-BOCS平均减分率[(37.0±27.4)%比(45.5±22.9)%]和平均减分值[(9.0±6.3)分比(11.0±5.8)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2)=0.069,P=0.794;F(1,62)=0.001,P=0.975]。GCBT组和药物治疗组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53,P=0.199;χ^2=0.088,P=0.767)。(3)GCBT组HAMA14减分率和减分值与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22,P=0.362;t=1.082,P=0.286)。(4)GCBT组HAMD24减分率与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药物治疗组HAMD24减分值显著高于GCBT组(t=2.239,P=0.029)。结论GCBT与常规抗强迫药物治疗强迫症患者的强迫和焦虑症状的疗效相当,常规药物治疗对抑郁症状的疗效优于GCBT。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氟伏沙明合并逍遥丸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3例,对照组63例,分别给予氟伏沙明合并逍遥丸与单用氟伏沙明治疗,疗程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第2、4、8周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进行疗效评定;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痊愈41例,有效13例,有效率85.7%;对照组痊愈37例,有效7例,有效率71.0%,两组间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3,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第2、4、8周HAMD17、HAMA及CGI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在治疗后4、8周末HAMD17和HAMA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显著,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两组不良反应比较,研究组发生厌食和失眠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伏沙明合并逍遥丸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氟伏沙明,能提高临床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异性效应"对抑郁症住院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研究组抑郁症患者48例,男20例,女28例,全部入住男女混合病区;对照组抑郁症患者46例,男21例,女25例,分别入住男病房和女病房施行封闭管理。两组在抗抑郁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进行评定以及自制行为观察量表对患者的性行为进行风险评估。结果:两组HAMA、HAMD和SF-36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均<0.01)。研究组平均住院天数(57.84±28.84)d较对照组(48.28±21.11)d显著延长(t=2.92,P<0.01)。两组行为观察比较,以研究组对异性骚扰、亲呢举动等行为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P>0.05)。结论:"异性效应"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并延长主动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BD)缓解期残留症状自评与他评的一致性。方法:收集240例经过急性期治疗有效的BD患者人口学资料、疾病临床特征;分别于急性期治疗后(基线)及此后的3个月和6个月时采用抑郁症状快速评估量表(QIDS-SR16)、心境障碍问卷(MDQ)自评方式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杨氏躁狂量表(YMRS)他评方式对入组者进行残留症状评估;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对连续变量做一致性检验。结果:HAMD-17与QIDS-SR16基线、3个月和6个月的总分、核心条目呈较强一致性(ICC=0.62~0.85;P均<0.01);睡眠条目在基线呈中等一致性(ICC=0.49,P<0.01),3及6个月呈较强一致性(ICC=0.65;P均<0.01);自杀条目随着缓解时间延长,一致性逐渐增强;躯体症状一致性一般(ICC=0.49~0.52;P均<0.01),且随着缓解期延长,一致性减弱。YMRS与MDQ在总分、精力充沛和/或心境高涨、冒险和/或易激惹条目上随着缓解时间延长,从基线呈一般或中等一致性(ICC=0.37~0.50;P均<0.01)到6...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瑞波西汀治疗首发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方法。受试者分别口服瑞波西汀胶囊8mg/d(4mg/d起,周增至治疗量)或西酞普兰40mg/d(20mg/d起,周增11至治疗量)。采用HAMD、HAMA、CGI及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共搜集符合入组标准的老年抑郁症80例,其中瑞波西汀组40例(试验组),因药物不良反应脱落1例,因其他原因中途退出1例,实际完成38例。西酞普兰组40例(对照组)。经治疗6周后,瑞波西汀组HAMD、HAMA总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基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相比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波西汀组有效率(HAMD减分率≥50%)为76.3%,西酞普兰组为77.5%,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愈率(HAMD、HAMA总分≤8)瑞波西汀组为57.9%,西酞普兰组为57.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CGI评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安全性分析显示,两组不良反应的症状和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波西汀治疗首发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与西酞普兰相当,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较少,是药物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20%和40%电量的阈下低电量改良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对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根据Excel中RAND程序制定随机数字表,对符合DSM-Ⅳ抑郁症诊断标准的108例患者分为20%电量组、40%电量组、80%电量组(对照组),每组36例;3组均给予MECT治疗8次,第1周每日1次,治疗5次;第2周隔日1次,治疗3次;访视点分别为基线、首次治疗后4~8 h内、末次治疗后4~8 h内及治疗开始后的第4周、第8周。分别采用HAMD17、重复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评估患者抑郁症状和认知功能,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比较。结果(1)HAMD17(F=10.769,P<0.05)和RBANS(F=6.961,P<0.05)得分组间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2)HAMD17(F=3.450,P<0.05)和RBANS(F=2.501,P<0.05)得分时间×电量分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3)末次治疗后(F=3.673,P<0.05)、4周(F=4.570,P<0.05)、8周(F=4.122,P<0.05)HAMD17得分组间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20%与40%电量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0%及40%电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末次治疗后,RBANS得分(F=7.890,P<0.05)组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20%电量组[(65.2±12.2)分]、40%电量组[(63.9±11.5)分]与对照组[(55.2±11.2)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8周时RBANS得分(F=2.770,P>0.05)组间效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40%电量MECT治疗抑郁症与标准电量相比疗效无差异,20%电量与标准电量相比疗效差,但认知功能损伤均较轻。  相似文献   

17.
抑郁与焦虑共病障碍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调查抑郁与焦虑共病障碍的发生率,探讨其特点及预后.方法:对150例抑郁障碍患者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3个月后进行随访.结果:45.3%的抑郁障碍患者共病焦虑障碍,共病以广泛焦虑障碍与惊恐障碍为最多(分别为22.0%、13.3%);入组时及3个月末,共病组HAMD、HAMA、CGI及SDSS总分均显著高于抑郁组(P<0.05),3个月末共病组HAMA减分率显著低于抑郁组(P<0.05),HAMD减分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抑郁与焦虑共病障碍发生率高,具有抑郁及焦虑症状重、社会功能损害重,焦虑症状不易缓解等特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和比较临床常用新型抗抑郁药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21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23例,艾司西酞普兰组22例,舍曲林组35例,帕罗西汀组41例,各组分别给予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帕罗西汀治疗,观察12周。于治疗前和治疗2、6、12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16项抑郁症状快速调查表(QIDS-C16)、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进行疗效评价以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共81例患者完成研究,其中76例达到临床治愈,4组间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0,P>0.05)。在治疗的各个阶段,4组间的HAMD-17、QIDS-C16、MADRS以及CG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别=1.02、0.18、0.93、0.63,P均>0.05)。TESS评分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P>0.05)。结论:几种新型抗抑郁药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疗效确切且相当,不良反应均较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前庭性偏头痛(VM)和健康受试者的眼震视图(VNG)表现,明确VNG检查在VM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新乡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VM患者55例和体检中心健康受试者45例,所有患者及健康受试者在条件允许下行VNG检查,包括视动性试验(扫视试验、平稳跟踪试验、视动性试验)、前庭功能试验(温度试验、摇头眼震)、自发性眼震、诱发性眼震检查(静态位置性试验).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之间VNG结果的差异.结果VM组与健康受试者组之间人口统计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扫视试验:VM组有17例(30.9%)异常,健康受试者组异常例数3例(6.7%;χ^2=9.091,P<0.05);平稳跟踪实验:VM组异常20例(36.4%),健康受试者组异常5例(11.1%;χ^2=8.418,P<0.05);视动性眼震检查:VM组异常例数24例(43.6%),健康受试者组异常例数6例(13.3%;χ^2=10.823,P<0.05);温度试验:VM组有13例(23.6%)异常,健康受试者组中异常2例(3.6%;χ^2=7.150,P<0.05);摇头眼震:VM组有11例(20.0%)异常,健康受试者组异常2例(3.6%;χ^2=5.295,P<0.05);自发性眼震检查:VM组中异常10例(18.2%),健康受试者组异常4例(8.9%;χ^2=1.775,P>0.05);静态位置性眼震检查:VM组共有22例(40.0%)异常,健康受试者组中共有7例异常(16.5%;χ^2=7.183,P<0.05).结论VM组的总VNG检查异常率高于健康受试者组,说明VNG检查有助于VM的诊断,且其表现提示VM患者中枢及外周均有损害的迹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利培酮和氯氮平对伴抑郁症状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方法:共7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服用利培酮和氯氮平治疗。利培酮组34例,氯氮平组36例;伴有抑郁症状者39例,利培酮组17例,氯氮平组22例。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8、12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评定疗效。结果:两组PANSS、HAMD和GAF评分在治疗12周均有显著改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有、无抑郁症状组在治疗4、8、12周末的HAMD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减少。结论:抑郁症状不影响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利培酮和氯氮平对伴抑郁症状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均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