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甲状腺结节为临床常见疾病,随着高分辨率超声的普及应用,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可达20%~76%~([1]),其中恶性结节占5%~6.5%~([2])。鉴别结节的良恶性一直是临床上的难点,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ultrasonic guidance 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UG-FNAB)是一种简便、安全、微创的细胞学检查方法,被国内外公认为是诊断甲状腺结节性质的首选方法 ~([3-4])。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广泛应用于妇科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测,在非妇科尤其是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中的应用报道较少。本实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002年至2005年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56例,先后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与切除物组织病理学检查,对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于甲状腺乳头状腺瘤、乳头状癌及滤泡细胞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于甲状腺滤泡性腺瘤,二种检查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多数甲状腺肿瘤诊断具有较高准确性,但对小部分甲状腺肿瘤(甲状腺滤泡性腺瘤)的诊断准确率则较低,应结合临床特征、超声等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检查结果,并与手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性质的敏感度为91.38%(53/58),特异性为86.36%(19/22),阴性预测值为79.17%(19/24),阳性预测值为94.64%(53/56),准确度为90.00%(72/80)。细针穿刺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诊断中:甲状腺肿的诊断符合率为97.14%,甲状腺腺瘤诊断符合率为93.33%,甲状腺癌诊断符合率为76.00%,桥本氏甲状腺炎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均较高,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符合率较好,可作为有效的术前确诊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US-FNAC)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有效性。方法将58例可疑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患者均行US-FNAC检查,以手术切除病变组织的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US-FNAC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检出情况,US-FNAC用于结节良恶性诊断的临床价值(敏感性、特异性)。结果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69枚结节,57枚为恶性结节,占82. 6%,良性结节12枚,占17. 4%;而US-FNAC用于检测特异性为83. 3%,敏感性为89. 5%,准确率为88. 4%。结论 US-FNAC用于甲状腺结节性质诊断临床价值较高,能有效诊断良、恶性结节,且不易造成患者声音嘶哑、穿刺点出血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病变漏诊率与误诊率。方法收集980例甲状腺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FNAC检查,并分析15例甲状腺FNAC检查漏诊与误诊的原因,以及195例穿刺后行手术患者的FNAC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结果FNAC结果提示恶性检出率为11.4%(112/980),穿刺后行手术的患者195例,术后病理诊断良性128例,FNAC诊断符合率为91.40%(117/128)。术后病理诊断,乳头状癌60例,FNAC诊断符合率为92.22%(56/60);FNAC检查误诊11例,漏诊4例。结论超声引导下甲状腺FNAC检查对甲状腺术前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尤其对乳头状癌的诊断有一定的漏诊率和误诊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细胞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联合基因学及免疫组化协助诊断,更好地提高甲状腺FNAC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细针细胞学核的特征,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经组织学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标本。结果 121例中,细胞学诊断无法诊断或标本不满意3例,良性病变2例,非典型病变2例,滤泡性肿瘤2例,可疑乳头状癌12例,乳头状癌100例。核沟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学中阳性率最高,但其特异性不足。核内假包涵体、砂砾体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阳性率低于核沟,但特异性很高。结论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核沟、核内假包涵体、砂砾体是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Bethesda Ⅲ类甲状腺结节结合组织Galectin-3分子表达和超声造影(CEUS)在鉴别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行FNAC检查诊断为Bethesda Ⅲ类甲状腺结节患者110例(140个结节),其中男性52例,女性58例;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45.5岁.所有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与丝/苏氨酸特异性激酶(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BRAF)基因V600E联合检测对于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1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前分别行FNAC检查和BRAF V600E突变检测,并将其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前FNAC与BRAF V600E突变联合检测的符合率为92.3%(108/117),灵敏度为88.5%(69/78),均高于单独的BRAF V600E突变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也高于单独的FNAC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FNAC细胞学评估与BRAF基因联合检测可提高甲状腺结节的术前诊断率,并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活检联合甲状腺良性结节射频消融(RF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细针活检确诊15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选择70例甲状腺结节病(160枚),随机分为组1(n=35,80枚)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组2(n=35,80枚),采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150例超声引导下的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144例与术后病理符合。组2治疗总有效率96.8%(61/63),高于组1的79.4%(50/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2并发症发生率3.7%(1/27)低于组1的33.3%(9/2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细针活检联合热消融甲状腺良性结节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联合检查在肺部周围性和弥漫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0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标本,分析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诊断方法的相关性,比较细胞学、组织病理学以及两者结合诊断的敏感性、假阴性率,分析细胞学分型的准确率。结果 370例肺穿刺标本中,组织病理学诊断为癌、恶性肿瘤、疑癌、异型和阴性的例数分别为177(47.84%)、22(5.95%)、16(4.32%)、12(3.24%)和143(38.65%),细胞学诊断相应的例数为166(44.87%)、10(2.70%)、16(4.32%)、49(13.24%)和129(34.87%),两种检测方法结果相关(P0.001)。细胞学诊断敏感性为80.00%(192/240),组织病理学诊断敏感性为89.58%(215/240),两者结合诊断敏感性为98.33%(236/240),细胞学诊断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敏感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织病理学与两者结合诊断敏感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细胞学阳性病例分型准确率为66.15%(127/192)。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为14.59%,其中气胸31例,针道出血或痰中带血23例,均经相应处理后好转。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对于肺部病变是安全的、高敏感性和高准确性的定性诊断方法,同时行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显著提高诊断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结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54例已婚妇女进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对宫颈细胞学异常者行阴道镜检查及活组织检查。结果 854例TCT检测的患者中,宫颈病变发生率达81.9%,其中良性病变482例,占69%,宫颈上皮内病变217例,占25.4%,对217例宫颈细胞学异常者进行阴道镜下活检与组织病理学诊断比较,符合率为88.7%。宫颈上皮内病变高发年龄为30-40岁,占35.5%。结论 TCT技术在宫颈病变的诊断中,具有简便、实用,准确率高的特点,配合阴道镜检查能及时发现宫颈早期病变,是防止宫颈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中不同穿刺针数的标本满意率,为临床操作提供依据。 方法 纳入我院95例患者,共计106个实性或实性为主的甲状腺结节,随机分为1针组、2针组和3针组,均在超声引导下完成对甲状腺实性成分的细针穿刺活检术,标本送细胞病理学诊断,依据Bethesda分类标准,将BethesdaⅠ类定义为不满意,BethesdaⅡ~Ⅵ类定义为满意,比较不同穿刺针数的标本满意率。 结果 结节标本总体满意率为92.5%(98/106),1针组、2针组、3针组的标本满意率分别为90.2%(37/41)、93.9%(31/33)、93.8%(30/32),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实性或以实性为主的甲状腺结节,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的针数对取材的影响不明显,穿刺1针可以达到和2针、3针相当的标本满意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薄层液基细胞学制片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妇科门诊检查的1220例患者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制片(TCT)检查,对其中186例细胞学提示阳性或临床高度可疑的患者行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制片检查1220例中,异常涂片157例(12.59%),临床高度可疑的患者45例行阴道镜检查下活检。病理结果显示:CINⅠ39例,CINⅡ9例,CINⅢ3例,子宫颈鳞癌3例。TCT检查诊断宫颈病变符合率为84.0%,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88.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二者联合病变检出率为98.0%。结论采用薄层液基细胞学制片检查配合阴道镜下病理检查可明显提高对宫颈病变诊断的准确率,能满足早期发现癌前病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ultrasound-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US-FNAB)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7日~2018年6月7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甲状腺结节手术的病例911例,术前行FNAB者248例(超声引导下181例,触摸法67例),术后病理良性者80例(超声引导下69例,触摸法11例),恶性者168例(超声引导下112例,触摸法56例)。以术后病理结果为标准,分析术前行FNAB的诊断符合率,比较US-FNAB与触摸法FNAB分别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符合率,进一步比较US-FNAB对甲状腺结节直径10 mm组和≥10 mm组的诊断价值。结果术前行FNAB 248例,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190例,诊断符合率为76. 61%。FNAB 248例中,US-FNAB 181例,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164例,诊断符合率90. 61%;触摸法FNAB 67例,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26例,诊断符合率38. 81%。US-FNAB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触摸法FNAB(P 0. 001)。US-FNAB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 96%、88. 41%、92. 79%、87. 14%;US-FNAB对于甲状腺结节直径10 mm组和≥10 mm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结论 US-FNAB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一种高效方法,其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触摸法FNAB。US-FNAB对不同直径大小的甲状腺结节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endoscopic ultrasound 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EUS-FNA)传统涂片细胞学和液基细胞学的诊断价值,并分析与穿刺组织学结果不一致的原因。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9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存档的193例EUS-FNA标本的传统涂片细胞学、液基细胞学及组织学结果。以组织学结果作为对照标准,分别对传统涂片细胞学与液基细胞学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两种细胞学方法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对细胞学与组织学不一致的病例重新阅片,并追踪临床随访情况,分析不一致原因。结果 193例EUS-FNA标本中,97例胰腺实性占位病灶穿刺、43例纵隔病灶及纵隔淋巴结穿刺、36例消化道管壁占位病灶穿刺、17例腹腔病灶及腹腔淋巴结穿刺。传统涂片细胞学与液基细胞学两种细胞学方法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差异均无显著性(分别为92.23%vs 88.60%,96.97%vs 96.21%,81.97%vs 72.13%,92.59%vs 89.80%,92.09%vs 88.19%,3.03%vs 3.79%,18.03%vs 27.87%;P均0.05)。传统涂片细胞学/液基细胞学结果与组织学结果不一致的病例共24例。分析不一致原因包括细胞学制片方式及诊断的局限性、穿刺取材所致组织学标本不满意或穿刺部位不准确、细胞病理医师判读有误。结论 EUS-FNA的传统涂片细胞学与液基细胞学两种评估方法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差异无显著性,但两种方法互为补充。联合使用EUS-FNA的细胞学和组织学评估,能提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前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已经成为一种评估甲状腺结节的有效检查技术,甚至有作者建议将此作为评估甲状腺结节的首选检查方法[1].但是我国许多医院尚未能开展这项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的技术,主要原因在于考虑其安全性的问题,其中细针吸取采集标本操作所致的并发症、诊断的准确性能否满足临床诊治的需求及恶性肿瘤细胞沿穿刺针道种植的风险性便是所担心的三大安全性问题.本文结合近3年在我院所做的甲状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的实际工作,就以上安全性问题作一评价.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结节在临床上检出率逐渐升高,超声检查作为甲状腺结节的首选影像学方法,有时并不能完全区别其良恶性,超声造影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方面有一定的价值,文章就超声造影在甲状腺结节中的不同表现,即甲状腺结节增强模式、甲状腺结节在造影前后大小变化情况、时间强度曲线分析结果、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超声造影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的细针穿刺,超声造影在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随着超声和 CT性能的提高及广泛应用 ,无症状性肾肿块 ,特别是小于 5 cm的肿瘤 ,其诊断率越来越高。对细针穿刺 ( FNA)细胞学检查诊断肾肿瘤的准确度及应用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 1995~ 1997年 49例患者 (年龄 42~ 88岁 ,平均 6 7.5岁 ,男 34例 ,女 15例 )在影像技术引导下行肾实性或囊性肿块细针穿刺。所有肿块经 CT做进一步评价和分析。据大小将实性肿块分两组 ( <5 cm和≥ 5 cm)。对行肾切除者 ,术后做病理学检查确诊。结果  36例肾切除者病理学证实为癌 ,9例拟诊为癌 ( 4例不适合外科手术 ,5例为癌前病变 ) ,其余 4例为良性…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微小癌(以下简称微小癌)的研究已有不少报告,日本第16次甲状腺外科讨论会资料中,微小癌的发现率波动于13.8%至30.0%左右。本文研究目的在于从临床未疑有甲状腺疾病的尸体解剖中,通过细针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及组织薄切细查,以期发现更多的微小癌,并探讨其临床病理特性。材料及方法95例14岁以上成人甲状腺,随机取材自日本昭和大学医学部第一病理学教室的剖检尸体。对其中68例分别用30ml普通注射器及21G注射针头在左右叶进行穿刺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结节在临床上检出率逐渐升高,超声检查作为甲状腺结节的首选影像学方法,有时并不能完全区别其良恶性,超声造影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方面有一定的价值,文章就超声造影在甲状腺结节中的不同表现,即甲状腺结节增强模式、甲状腺结节在造影前后大小变化情况、时间强度曲线分析结果、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超声造影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的细针穿刺.超声造影在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