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两种输液方法对行开腹卵巢切除术或子宫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围手术期体温、凝血功能的影响,探讨适宜的预防围手术期低温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择期开腹卵巢或子宫切除术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平分为A、B两组,A组术中输注预热至40℃的6%羟乙基淀粉和复方乳酸钠;B组输注室温的同样液体.患者入室输注6%的羟乙基淀粉5ml/kg后行腰-硬联合麻醉(CSEA),再输注6%羟乙基淀粉5ml/kg后切皮,随后输注6%羟乙基淀粉至1000ml,最后输注复方乳酸钠.记录入室时、CSEA时、手术中30min、60min、90min及120min鼻咽温度(NT)及腋部与手指温差(△T),同时记录术前、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手术失血量及寒颤发生率.结果 麻醉后A组各时点NT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术后PT、APTT较B组明显缩短(P<0.05),出血量、寒颤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输注预热胶体及晶体液能有效提高患者术中的鼻咽温度,减少外周血管的痉挛,改善凝血功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寒颤的发生率,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是一种确切实用的围手术期体温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羟乙基淀粉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羟乙基淀粉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将20例颅脑外科患者采取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一组输注10%羟乙基淀粉溶液。另一组输注6%羟乙基淀粉溶液,在同等条件下,比较输注羟乙基淀粉溶液前、后凝血功能的改变。结果显示:输注6%羟乙基淀粉溶液500ml后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PT)与输注前相比无显著差异。输注10%羟乙基淀粉溶液500ml后,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与输注前相比无显著差异,但PT值明显大于输注前(P<0.05)。提示:输注6%羟乙基淀粉溶液后对凝血功能无改变;输注10%羟乙基淀粉溶液后病人PT时间延长,但临床观察无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腹部大手术后的患者应用羟乙基淀粉130/0.4对术后液体平衡、APACHEⅡ评分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行腹部大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晶体液组、羟乙基淀粉(hydroxyethyl starch130/0.4,HES)组各30例,晶体液组予常规晶体液治疗,HES组在常规晶体液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羟乙基淀粉130/0.4 500ml qd×3.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2、3天尿量、液体平衡量变化;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2、3天APACHEⅡ评分、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及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2、3天均存在液体正平衡,且晶体液组液体正平衡量显著高于HES组(P<0.05);术后第2、3天晶体液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羟乙基淀粉组(P<0.05);术后第1、2天HES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显著优于晶体液组(P<0.05).结论 腹部大手术后患者存在液体正平衡,术后应用适量的羟乙基淀粉130/0.4能显著减少术后液体正平衡,降低APACHEⅡ评分,并能够改善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6%HES130/0.4,商品名:万汶)对月经期急诊手术患者肾功能、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月经期急腹症患者36例,随机分为平衡盐组(N组)和6%羟乙基淀粉130/0.4组(W组),每组18例,两组患者入室后即开始分别经外周静脉以10~15ml/(kg·h)速度输注平衡盐溶液和6%羟乙基淀粉130/0.4,直至手术结束。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术毕、术后24h留取标本检测肾功能和凝血功能,检测指标包括: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免疫球蛋白G(IgG)、白蛋白(ALB)、N-乙酰-β-葡萄糖苷酶(NAG),尿晶体渗透压、尿β2微球蛋白(β2-MG),以及血液、尿液尿素氮(BUN)、肌酐(Cr)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血浆Ⅷ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结果两组患者肾功能和凝血功能各时间点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肾功能和凝血功能各检测指标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输入6%羟乙基淀粉130/0.4对月经期患者肾功能和凝血功能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黄波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1):2874-2875
目的:观察麻醉前输注6%羟乙基淀粉在下腹手术应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后预防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结果。方法:将60例下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预输注6%羟乙基淀粉组(A组)和预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组(B组),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各时点收缩压(SBP)、心率(HR)的变化、低血压发生率。结果:B组在麻醉后SBP下降明显高于A组(P<0.05),B组心率增快明显高于A组(P<0.05),低血压发生率和应用麻黄碱的量B组也高于A组(P<0.01)。结论:麻醉前输注6%羟乙基淀粉能有效地预防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羟乙基淀粉注射液用于成人体外循环预充的风险与获益。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的方法进行临床试验,48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羟乙基淀粉组体外循环预充液中主要含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晶体液组体外循环预充液主要含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主要研究两种不同体外循环预充液组成对术后引流量的影响,分析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评估患者手术预后情况。结果羟乙基淀粉组主动脉阻断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超滤量、心肌灌注总量、术后血浆、呋塞米使用量、总引流量及室性心律失常次数均超过晶体液组(P0.05),ICU时间、液体平衡量、体外循环中尿量以及血浆使用频次均低于晶体液组(P0.05);术后第一天肌酐、尿素氮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高于晶体液组(P0.05)。结论虽然羟乙基淀粉组主动脉阻断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超滤量、心肌灌注总量、术后血浆、呋塞米使用量、总引流量及室性心律失常次数均超过晶体液组(P0.05),但两组在肝、肾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以及早期死亡率的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故认为临床上对于术前肝、肾功能正常的成人体外循环使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预充方案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7.
6%羟乙基淀粉对机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外科手术术中输注6%羟乙基淀粉对机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40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6%羟乙基淀粉组(20例)及林格组(20例),术中分别输注6%羟乙基淀粉及林格氏液1000ml,采血测定全血粘度、血浆粘度、Hct、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纤维蛋白原等,以观察6%羟乙基淀粉溶液对机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 6%羟乙基淀粉组全血粘度、Hct、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输注后较输注前明显降低(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相差显著(P<0.05)。结论 6%羟乙基淀粉可降低全血粘度,降低红细胞聚集性,明显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状态,有利于微循环灌注,减轻围术期血凝状态对机体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分子羟乙基淀粉在腹部大手术后病人液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18例择期腹部大手术病人分为三组:中分子羟乙基淀粉(hydroxyethyl starch,HES130/0.4,HES)组、晶体组和蛋白组。三组病人术中皆按晶胶比2:1给予平衡盐溶液和加玛,术后加玛组按晶:胶比2:1给予晶体液和HES,晶体组只给予晶体液,蛋白组则在晶体组液体治疗的基础上加用20%白蛋白10g qd×5。分别测定各组病人术后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静脉血乳酸与丙酮酸比值(L/P)、术中和术后输血、输液量、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结果。结果晶体组和蛋白组手术后第一和第二天CVP和MAP显著低于HES组、L/P显著高于HES组,且两组SIRS发生率、总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显著高于HES组,三组间术中和术后输血、输液量、围手术期死亡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部大手术病人术后使用HES较传统的晶体液和白蛋白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谢雷  阚炯  方向东 《安徽医学》2011,32(3):288-290
目的观察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使用羟乙基淀粉预扩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下剖官产手术200例,随机分为2组(n=100),A组给予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500 ml进行预扩容,B组给予乳酸钠林格注射液500ml进行预扩容。术中监测血压(MAP)、心率(HR)、新生儿评分和产妇仰卧位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术中A、B组最高HR值和最低SBP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仰卧位综合征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中新生儿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使用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预扩容是可行的,有利于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冯卢  陈友岱  董芸  胡卫建  周平  邓磊  陈锋  李俊英  宋哲  赵煜 《四川医学》2011,32(7):1017-1019
目的观察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和静脉推注呋噻米(速尿)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 2007年10月16日-2010年3月15日收治的患者,入院当日即静脉输注羟乙基淀粉(成人通常为1000~2000ml),在输注羟乙基淀粉的同时静脉推注呋噻米,力求作到出入量基本平衡;入院次日开始逐渐减少羟乙基淀粉用量。结果 21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Ranson评分≥3分者54%,Balthazar CT评分≥D者65%),胰腺局部并发症和全身并发症仅为15%和12%,胰腺手术率为3%,住院病死率为4%。通过比较入院时和痊愈后的血细胞压积,估计入院时血容量减少平均约17.7%。结论静脉输注羟乙基淀粉和静脉推注呋噻米可改善急性胰腺炎的转归。血浆外渗是急性胰腺炎的中心事件和治疗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6%羟乙基淀粉130/0.4对颈髓损伤嗅鞘细胞移植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嗅鞘细胞移植颈髓损伤患者40例,年龄18~49岁,体重49~88kg,ASI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羟乙基淀粉130/0.4组(实验组)和复方氯化钠组(对照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吸入安氟醚维持麻醉。两组分别于气管插管后以10~15ml·kg^-1·h^-1的速率经上肢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复方氯化钠25ml/kg。分别于输注前、输注完毕30min、4h时肘静脉抽血样,测定血红蛋白浓度(Hb)、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结果两组输注完30min、4h时Hb与Plt较输注前明显降低(P〈0.01);两组输注前后PT、APTT、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对颈髓损伤嗅鞘细胞移植患者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浆代用品羟乙基淀粉(130/0.4)文诺芳汀对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中血清胆红素浓度的影响。方法建立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术后第6、7、8天尾静脉输入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6ml(6%HES组),对照组输等体积的生理盐水(0,9%NS组),分别抽血测定胆红索、转氨酶(AUF)和肌酐(Cr)浓度。结果输入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后血清胆红索水平持续降低,与输入生理盐水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均没有影响血清转氨酶和肌酐的水平。结论羟乙基淀粉(130/0.4)文诺芳汀可减轻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中血清胆红素浓度。  相似文献   

13.
惠晶  史中华 《海南医学》2010,21(23):1-3
目的比较6%羟乙基淀粉130/0.4和6%羟乙基淀粉200/0.5急性扩容性血液稀释时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择期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6%羟乙基淀粉200/0.5组(H组,n=20)和6%羟乙基淀粉130/0.4组(V组,n=20),于麻醉诱导后以500ml/30min的速度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或6%羟乙基淀粉200/0.51500ml行急性扩容性血液稀释。于血液稀释前(T0)、输液1000m(lT1)、1500m(lT2)和血液稀释后30-60min(T3)时,取股静脉血监测凝血功能变化,包括激活凝血活酶时间(ACT)、凝血速(CR)、凝血达峰时间(TP)和血小板功能(PF)。结果在血液稀释过程中,两组血液稀释后ACT较稀释前显著缩短(P〈0.05),H组在输液T1、T2和T3缩短幅度分别为18%、27%和20%,V组分别为16%、25%和2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R均下降,和稀释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组各时间点分别下降17%、37%和33%,V组分别下降18%、30%和2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在稀释过程中V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H组(P〈0.05)。TP在两组之间比较,V组延长幅度较小,两组之间在T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患者应用羟乙基淀粉溶液行急性扩容性血液稀释时,6%羟乙基淀粉130/0.4对于凝血功能的影响明显小于6%羟乙基淀粉200/0.5,临床使用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麻醉前预注羟己基淀粉130/0.4对老年病人异丙酚麻醉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老年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纽于麻醉前30分钟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500ml,对照组输注乳酸林格氏液500ml。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1)、麻醉后5min(1、2)、10min(1、3)、及20min(T4)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的变化。结果:与T1比较,对照组1、2、1、3及T4时SBP、DBP及HR均明显下降(P〈0,001),而观察组仅T2时SBP、DBP及HR下降明显(P〈0.001)。组间比较,T2、T3及T4时,对照组SBP、DBP及HR较观察组明显下降(P〈0.001)。结论:输入足量HES130/0.4扩容可有效预防老年患者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麻醉诱导时的低血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羟乙基淀粉(HES)130/0.4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肾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对照组(C组)仅麻醉不放血;另外4组通过放血或回输失血使平均动脉压(MAP)降至40 mm Hg,并维持90 min,然后分为:失血性休克组(HS组)、33 ml/kg复苏组(HA组)、50 ml/kg复苏组(HB组)和70 ml/kg复苏组(HC组)。于休克前(T_0)、复苏前(T_1)及复苏3 h(T_2)分别记录MAP,并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于T_2时处死动物,取左肾上极组织制备匀浆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另取右肾下极组织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肾组织Paller标准评分及空泡变性程度评分。结果不同剂量HES 130/0.4复苏后,各组血流动力学及血气指标改善较好,HA组优于HB组及HC组(P<0.05)。肾组织MDA含量、Paller标准评分和空泡变性程度评分的比较:HS组>HC组>HB组>HA组和C组(P<0.05);肾组织SOD活性的比较:HS组相似文献   

16.
心脏直视手术中不同血浆代用品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新一代中分子羟乙基淀粉(万汶)与琥珀酰明胶(血定安)用于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心脏手术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探讨两者在心血管手术中容量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50例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万汶组(W组,n=25)和血定安组(X组,n=25)。W组在ECC前、ECC中及ICU的整个围手术期间应用万汶作为ECC预充液和补充血容量的血浆代用品;X组为对照组,围术期应用血定安作为ECC预充和补充血容量的血浆代用品。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恢复情况及围术期血浆胶体渗透压(COP)、肝肾功能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各项指标比较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万汶、血定安均可安全用于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的容量治疗。  相似文献   

17.
涂杰  张炳东  吕静  粱东科  李涛 《海南医学》2011,22(24):21-24
目的比较不同分子量和取代级羟乙基淀粉(6%羟乙基淀粉200/0.5和6%羟乙基淀粉30/0.4)对心肺转流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和(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30):6%羟乙基淀粉200/0.5组(A组)和6%羟乙基淀粉130/0.4(B组)。A组预充6%羟乙基淀粉200/0.5 800ml和复方乳酸钠400ml,B组预充6%羟乙基淀粉130/0.4 800ml和复方乳酸钠400ml。分别于诱导前(基础状态)、CPB15min、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10min、术毕时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HR、MAP、CVP)和血液流变学参数(全血高、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并同时抽血检测凝血功能(PT、APTT、FIB、ACT、Plt)。结果与基础值比较,两组在转流后全血高、低切粘度和血浆黏度明显下降(p〈0.05),PT、APTT均有所延长(P〈0.05),FIB、Plt均有所减少(P〈0.05),HR、MAP、CVP、A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组间各时点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羟乙基淀粉200/0.5或6%羟乙基淀粉 130/0。4作为CPB预充液,均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微循环,但对凝血功能有可耐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小辉  谭镔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1,40(11):1032-1035
目的 连续观察经尿道前列腺切除(TURP)术中膀胱灌洗液量对血流动力学及内环境的影响,探讨预先干预是否能有效减少或预防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URS)的发生.方法 将45例ASA Ⅰ ~Ⅲ级、择期行TURP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于麻醉开始30 min内以10 mL·kg-1·h-1的速度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  相似文献   

19.
李学斌  梁辉  高勇  韩如泉 《医学综述》2011,17(1):155-157
目的观察颅脑手术患者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行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血浆胶体渗透压(COP)的影响。方法将100例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颅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羟乙基淀粉130/0.4组(V组,n=50)和平衡盐注射液组(R组,n=50),按组别于麻醉诱导后、手术前分别用相应液体进行AHH,分别于AHH前,AHH后,测定患者的循环指标、血常规、电解质及COP。结果 V组AHH后COP较稀释前明显升高(t=-81.550,P<0.05),而R组则较稀释前明显下降(t=29.453,P<0.05)。结论羟乙基淀粉130/0.4进行AHH可显著提高颅脑手术患者的COP。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低张羟乙基淀粉130/0.4对失血并腹腔海水浸泡伤的救治效果。方法制作30%失血并腹腔海水浸泡伤动物模型,15只犬随机分为对照组、0.9%氯化钠治疗组、低张羟乙基淀粉治疗组,观察每组动物失血并腹腔海水浸泡后平均动脉压(meanarterypressure,MAP)、心排血量(cardiacoutput,CO)、尿量、血浆渗透压及存活时间。结果低张羟乙基淀粉130/0.4可显著改善MAP及CO,增加尿量,降低血浆渗透压,延长存活时间。结论低张羟乙基淀粉对失血并腹腔海水浸泡伤具有较好的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